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十堰市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站调查及发展思考
1
作者 陈杨旸 赵康 +8 位作者 任妮丽 唐振刚 何文漪 肖枫 孔姝敏 张园 王刚 张云砚 陈先祥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3年第5期611-612,共2页
目的:通过对十堰市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调查,分析其存在的不足,寻求解决办法。方法:采用标准化问卷及访谈方式对十堰市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61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及其周边居民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现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目的:通过对十堰市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调查,分析其存在的不足,寻求解决办法。方法:采用标准化问卷及访谈方式对十堰市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61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及其周边居民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现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硬件设施较差,全科医师的学历偏低,双项转诊比较少。结论:政府应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扶持与督管,对其全科医师培养需要建立更有效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 调查 全科医师
下载PDF
与自噬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曾滋 张云砚 +4 位作者 陈榕 邱珍 周斌 孟庆涛 夏中元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9年第28期3184-3189,共6页
1963年,De Duve C在对哺乳动物细胞进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之后,提出将细胞质物质递送到溶酶体以降解的过程定义为“自噬”[1]。但自噬的重要性直到90年代Ohsumi在酵母的研究中才被注意[2]。2016年Yoshinori Ohsumi因发现了... 1963年,De Duve C在对哺乳动物细胞进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之后,提出将细胞质物质递送到溶酶体以降解的过程定义为“自噬”[1]。但自噬的重要性直到90年代Ohsumi在酵母的研究中才被注意[2]。2016年Yoshinori Ohsumi因发现了自噬机制而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一发现是对自噬研究的重大突破[3]。自噬是细胞内稳态的主要贡献者,它可以降解细胞内大分子物质和损伤的细胞器,维持代谢平衡和细胞内环境稳定[1]。自噬的途径被分为三类:巨自噬,微自噬和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CMA)[4]。其中,巨自噬是自噬的主要途径。迄今为止,越来越多的研究已经证明了自噬通过调节各种生理过程,包括病原体的清除,抗原提呈,细胞因子的形成,炎症反应以及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反应在维持细胞和组织稳态中的关键作用[5-6]。自噬被广泛认为是各种疾病的重要调节因子[7]。下面将主要介绍自噬与疾病如神经退行性疾病、肿瘤及衰老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阿尔茨海默病 帕金森病 衰老 肿瘤
下载PDF
衰老过程中脑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曾滋 张云砚 +4 位作者 陈榕 李维 刘慧敏 孟庆涛 夏中元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674-679,共6页
衰老是正常身体功能逐渐出现生物学损伤的过程,伴随着对应激的反应能力下降[1]。衰老过程常伴随着癌症、心血管疾病和神经变性疾病的发生。衰老是一个复杂而又有多种因素参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用于维持组织稳态的进程失败,从而直接... 衰老是正常身体功能逐渐出现生物学损伤的过程,伴随着对应激的反应能力下降[1]。衰老过程常伴随着癌症、心血管疾病和神经变性疾病的发生。衰老是一个复杂而又有多种因素参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用于维持组织稳态的进程失败,从而直接影响器官的功能,导致整个生物体的功能逐渐减退,最终导致生物死亡。有研究表明,虽然衰老是全身性的,但是中枢神经系统最易受到衰老的影响。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衰老导致认知功能下降,脑容量减少,神经纤维丢失和髓鞘退化,树突长度和分支减少,突触部分丧失,以及在突触可塑性中起重要作用的基因表达减少,囊泡运输和线粒体功能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自噬 DNA损伤 氧化应激
下载PDF
紫檀芪通过激活线粒体自噬减轻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1
4
作者 明浩 张云砚 +3 位作者 梅胜兰 余艳丽 孟庆涛 夏中元 《重庆医学》 CAS 2023年第23期3533-3537,共5页
目的研究紫檀芪(PTE)对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24只C57小鼠分成4组(n=6),包括假手术组(S组)、肾缺血再灌注组(IR组)、肾缺血再灌注+5 mg/kg PTE组(IR+PTE1组)和肾缺血再灌注+10 mg/kg PTE组(IR+PTE2组)... 目的研究紫檀芪(PTE)对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24只C57小鼠分成4组(n=6),包括假手术组(S组)、肾缺血再灌注组(IR组)、肾缺血再灌注+5 mg/kg PTE组(IR+PTE1组)和肾缺血再灌注+10 mg/kg PTE组(IR+PTE2组)。采用苏木素-伊红(HE)及TUNEL染色评估肾组织损伤。采用相关试剂盒检测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6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肾脏组织Bcl-2相互作用蛋白3(BNIP3)和微管相关蛋白轻链(LC)-3Ⅱ的表达。结果与S组比较,IR组血清Cr、BUN、MDA、TNF-α、IL-1β、IL-6水平升高,肾小管损伤评分及凋亡指数升高,BNIP3和LC3-Ⅱ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R组比较,IR+PTE1组血清Cr、BUN、MDA、TNF-α、IL-1β、IL-6水平降低,肾小管损伤评分及凋亡指数降低,BNIP3和LC3-Ⅱ表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R+PTE1组比较,IR+PTE2组血清Cr、BUN、MDA、TNF-α、IL-1β、IL-6水平降低,肾小管损伤评分及凋亡指数降低,BNIP3和LC3-Ⅱ表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E对小鼠肾IRI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紫檀芪 线粒体自噬 氧化应激 肾脏
下载PDF
缺血后处理调控炎症介质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后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刘慧敏 陈榕 +9 位作者 曾滋 张云砚 唐玲华 江梦 李维 孙倩 吴洋 侯家保 孟庆涛 夏中元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8年第2期228-231,252,共5页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对于心肌缺血再灌注所致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炎症介质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大鼠36只,随机均分为如下3组:假手术组(S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及其心肌缺血后处理组(IPO组)。采用心肌缺血...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对于心肌缺血再灌注所致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炎症介质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大鼠36只,随机均分为如下3组:假手术组(S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及其心肌缺血后处理组(IPO组)。采用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和心肌缺血后处理模型。于再灌注2h后采集颈动脉血样,然后处死大鼠,取肺组织,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并行病理学损伤评分。检测肺水肿程度、肺血管通透性以检测肺功能改变,检测血清及肺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10的含量。结果:与S组比较,I/R组肺组织病理学损伤评分升高(P〈0.05),肺水肿程度增加(P〈0.05),肺血管通透性增强(P〈0.05),I/R组炎症因子TNF-α和IL-1β含量显著增高(P〈0.05),抗炎因子IL-10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心肌缺血后处理后,IPO组较I/R组TNF-α和IL-1β明显降低(P〈0.05),但仍高于S组(P〈0.05)。IL-10较I/R组显著增高(P〈0.05)。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10在血清的含量变化与肺组织中表达变化趋势一致。结论:心肌缺血后处理通过调控抗炎/促炎平衡,进而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所致的急性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后处理 急性肺损伤 心肌缺血再灌注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右美托咪定预注用于小儿全身麻醉诱导的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7
6
作者 张云砚 易佳盛 +4 位作者 孙涛 曾滋 陈榕 夏中元 孟庆涛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8年第6期1000-1004,共5页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预注用于小儿全身麻醉诱导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60名5-14岁拟行全身麻醉的儿童按照随机原则分为3组:对照组、右美托咪定低剂量诱导组、右美托咪定高剂量诱导组。进入手术室前,在诱导室监护仪监测及受试儿童在...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预注用于小儿全身麻醉诱导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60名5-14岁拟行全身麻醉的儿童按照随机原则分为3组:对照组、右美托咪定低剂量诱导组、右美托咪定高剂量诱导组。进入手术室前,在诱导室监护仪监测及受试儿童在父母陪伴下,均接受微量泵静脉给予剂量为0.5μg/kg或1μg/kg的右美托咪定。所有患儿在手术室和麻醉后恢复室(PACU)中均监测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及无创血压(NIBP)。同时记录麻醉诱导期开始、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停止使用吸入麻醉药、第一次睁眼以及气管内导管拔除等几个特定时刻的时间。患儿送入PACU后,在最初的30min内,每5min记录VAS评分和RSS评分以及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及其程度,而在拔管后的30min内,每10 min记录上述结果。同时术后第2天测试患儿及家属满意度。结果:气管内导管拔除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在高剂量右美托咪定组较之于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拔管时以及其后的5min和10min,3组的VAS评分和RSS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患者满意度及家长满意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预注能安全有效地用于小儿全身麻醉诱导,能够显著降低患儿苏醒期的躁动,同时能够减少患儿恐惧感并增加患儿及家属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苏醒期躁动 全身麻醉 麻醉诱导室
原文传递
自噬在缺血后处理减轻小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陈榕 李维 +5 位作者 曾滋 张云砚 孙涛 丁可 夏中元 孟庆涛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12-415,共4页
目的评价自噬在缺血后处理减轻小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SPF级健康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32只,9~12周龄,体重25~29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8):假手术组(S组)、肠缺血再灌注组(IIR组)、缺血后处理组(IPO组)和缺血后处理+... 目的评价自噬在缺血后处理减轻小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SPF级健康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32只,9~12周龄,体重25~29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8):假手术组(S组)、肠缺血再灌注组(IIR组)、缺血后处理组(IPO组)和缺血后处理+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组(IPO+3-MA组)。采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根部45 min恢复灌注2 h的方法制备小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IPO组于恢复灌注前3 min给予3个循环灌注30 s,缺血30 s的处理。于再灌注2 h时采集股动脉血样,测定血清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及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的浓度,随后处死小鼠取小肠组织,光镜下观察病理学结果并行Chiu评分,计算肠组织含水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p62的表达。结果与S组比较,IIR组和IPO组Chiu评分升高,血清DAO、D-乳酸和I-FABP的浓度及肠组织含水量升高,肠组织LC3Ⅱ/LC3Ⅰ比值升高,Beclin-1表达上调,p62表达下调(P<0.05);与IIR组比较,IPO组Chiu评分降低,血清DAO、D-乳酸、I-FABP浓度和肠组织含水量降低,LC3Ⅱ/LC3Ⅰ比值升高,Beclin-1表达上调,p62表达下调(P<0.05);与IPO组比较,IPO+3-MA组Chiu评分升高,血清DAO、D-乳酸、I-FABP浓度和肠组织含水量升高,LC3Ⅱ/LC3Ⅰ比值降低,Beclin-1表达下调,p-62表达上调(P<0.05)。结论自噬参与了缺血后处理减轻小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缺血后处理 再灌注损伤
原文传递
PICCO监测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中血流动力学管理的指导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陈榕 张云砚 +4 位作者 曾滋 孙涛 丁可 夏中元 孟庆涛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5期780-785,共6页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与中心静脉压(CVP)监测指导下的围术期液体管理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严格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6月拟行非...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与中心静脉压(CVP)监测指导下的围术期液体管理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严格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6月拟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83例,动态随机分为CVP组与PICCO组,两组分别根据术中CVP与PICCO相关参数指导液体管理,所有患者从颈内静脉置入三腔中心静脉导管,CVP组患者从股动脉置入动脉导管,PICCO组患者的股动脉置入PICCO导管。CVP组在CVP监测目标8~12 cmH2O压力导向下进行液体管理;PICCO组在容量指标EVLWI 3~7 mL/kg、ITBVI 850~1 000 mL/m2导向下进行液体管理。分别检测2组术前(T0)、搭桥后1 h(T1)、术后0 h(T2)、6 h(T3)、12 h(T4)、24 h(T5)的乳酸及B型脑钠肽(BNP)水平、心率(HR)、平均动脉压和CVP,记录不同时间点PICCO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分别记录2组患者术后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ICU住院天数。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术前心率、血压、平均动脉压、乳酸、BNP值、CVP均无统计学差异;与CVP组比较,PICCO组患者T1、T2、T3、T4时间点乳酸和BNP水平及HR均显著降低(P<0. 05);PICCO组术后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参数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两组MODS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但PICCO组患者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CVP组(P<0. 05)。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PICCO监测指导液体管理及用药优于CVP监测,具有积极的临床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 中心静脉压 血流动力学
原文传递
Parkin在糖尿病鼠肠缺血再灌注所致肠损伤易损性增加中的作用 被引量:4
9
作者 曾滋 张云砚 +4 位作者 陈榕 邱珍 周斌 孟庆涛 夏中元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8年第3期356-360,共5页
目的:探讨E3泛素(Ub)连接酶Parkin在糖尿病鼠肠缺血再灌注(IIR)所致肠损伤易损性增加中的作用。方法:将42只健康雄性C57BL/6L小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糖尿病+假手术组(DS组)、糖尿病+缺血再灌注组(DIR组)... 目的:探讨E3泛素(Ub)连接酶Parkin在糖尿病鼠肠缺血再灌注(IIR)所致肠损伤易损性增加中的作用。方法:将42只健康雄性C57BL/6L小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糖尿病+假手术组(DS组)、糖尿病+缺血再灌注组(DIR组)。通过链脲佐菌素(STZ)复制糖尿病小鼠模型,采用无创动脉夹夹闭肠系膜上动脉根部45min、恢复灌注2h的方法制备小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2h后处死小鼠,留取小肠组织,观察组织病理改变行Chiu’s病理学损伤评分,HE染色观察小肠组织病理变化,检查小肠组织Parki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非糖尿病组(S组和IR组)相比,糖尿病组(DS组和DIR组)肠缺血再灌注后的肠损伤易损性增加,小肠组织的损伤更为严重,Chiu’s病理学损伤评分更高,Parkin蛋白表达也上调(P<0.05)。与假手术组(S组和DS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DIR组)肠损伤易损性增加,小肠组织的损伤更严重,Chiu’s病理学损伤评分更高,Parkin蛋白表达上调(P<0.05)。结论:Parkin对糖尿病鼠IIR所致的肠损伤易损性增加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糖尿病 PARKIN
原文传递
Sirt1在衰老进程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孙涛 曾滋 +3 位作者 丁可 张云砚 陈榕 孟庆涛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1年第5期857-860,共4页
Sirt1作为一种去乙酰化酶,在遗传、代谢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作用,它在生命的进程中也起着延缓衰老的作用,然而其延缓衰老的机制尚没有明确的定论。本文从氧化应激、热量限制等多个方面阐述了目前可能的机制与相关分子通路,以期为... Sirt1作为一种去乙酰化酶,在遗传、代谢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作用,它在生命的进程中也起着延缓衰老的作用,然而其延缓衰老的机制尚没有明确的定论。本文从氧化应激、热量限制等多个方面阐述了目前可能的机制与相关分子通路,以期为抗衰老药物以及老年病防治的临床研究提供思路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RT1 衰老 线粒体 NAD+ 热量限制
原文传递
PINK1/Parkin在肠缺血再灌注所致急性肾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涛 曾滋 +3 位作者 丁可 张云砚 陈榕 孟庆涛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1年第4期615-618,共4页
目的:研究PINK1/Parkin通路在肠缺血再灌注(IIR)所致急性肾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野生型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和肠缺血再灌注组(IIR组),每组10只。建立小鼠肠缺血再灌注模型,再灌注2 h后HE染色法观察肾组织形态学变... 目的:研究PINK1/Parkin通路在肠缺血再灌注(IIR)所致急性肾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野生型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和肠缺血再灌注组(IIR组),每组10只。建立小鼠肠缺血再灌注模型,再灌注2 h后HE染色法观察肾组织形态学变化并行病理学评分,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Scr)的含量,Western Blot测定肾组织中PINK1、Parkin蛋白表达、自噬相关蛋白LC3BⅡ/Ⅰ的相对表达量,ELISA法检测炎症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的变化。结果:IIR组较S组肾组织损伤明显加重,血清总BUN、Scr含量升高,TNF-α、IL-1β等炎症介质增多,肾组织中PINK1、Parkin蛋白表达增加,LC3BⅡ/Ⅰ相对表达量上升。结论:肠缺血再灌注可诱发肾组织损伤,促进相关炎症介质表达,诱导肾脏组织PINK1/Parkin表达增加,自噬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缺血再灌注 急性肾损伤 PINK1 PARKIN 自噬
原文传递
雷帕霉素对小鼠肠缺血再灌注后肠损伤的保护作用
12
作者 曾滋 张云砚 +6 位作者 孙涛 陈榕 李维 刘慧敏 孙倩 孟庆涛 夏中元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2期192-196,共5页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对小鼠肠缺血再灌注后肠损伤的作用。方法:建立小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为3组。A组:假手术组;B组:肠缺血再灌注组;C组:雷帕霉素3 mg/kg腹腔注射后肠缺血再灌注组。再灌注2 h后处死小鼠,测定血清中IL-6、TNF-α、MD...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对小鼠肠缺血再灌注后肠损伤的作用。方法:建立小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为3组。A组:假手术组;B组:肠缺血再灌注组;C组:雷帕霉素3 mg/kg腹腔注射后肠缺血再灌注组。再灌注2 h后处死小鼠,测定血清中IL-6、TNF-α、MDA、GSH-Px;取出肠组织做石蜡切片后HE染色及凋亡检测。结果:术后B、C组血清中IL-6、TNF-α、MDA均增加,GSH-Px减少,肠组织凋亡细胞增多,病理学损伤加重且Chiu’s评分增高。其中C组的损伤程度低于B组(P<0. 05)。术后C组IL-6、TNF-α、MDA、GSH-Px、细胞凋亡及病理学指标均优于B组(P<0. 05)。结论:雷帕霉素可能通过抑制过度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减轻细胞凋亡,从而发挥对肠组织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帕霉素 肠缺血再灌注 再灌注损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