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网络在发动机试验数据拟合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张介明 龚勉 徐兆坤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CAS 1996年第4期58-61,共4页
本文将神经网络应用于发动机试验数据的拟合,为改善神经网络性能引入了函数连接。研究表明:神经网络能够避免数据的分析和建模工作,能够识别有噪声的输入模式,数据拟合精度高,可减少分析人员的介入。
关键词 神经网络 试验数据 发动机 拟合
下载PDF
当代西方的王尔德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介明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6-30,共5页
英国作家王尔德是西方评论界长期谈论的话题之一。在 2 0世纪 50年代 ,王尔德研究基本上承袭了早期研究的风格 ,注重王尔德的个人生活和人格 ,以及使他早殒的同性恋纠纷、诉讼、审判等佚事。 6 0年代后 ,注重文本的形式分析等因素开始... 英国作家王尔德是西方评论界长期谈论的话题之一。在 2 0世纪 50年代 ,王尔德研究基本上承袭了早期研究的风格 ,注重王尔德的个人生活和人格 ,以及使他早殒的同性恋纠纷、诉讼、审判等佚事。 6 0年代后 ,注重文本的形式分析等因素开始渗入王尔德研究 ;而 80年代迄今 ,王尔德研究呈现出了一种文化研究形态和日益多元化的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尔德 当代 形式分析 英国作家 文本 文化研究 呈现 个人生活 西方 人格
下载PDF
从《道连·葛雷的画像》看王尔德的唯美主义 被引量:20
3
作者 张介明 《外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2-39,共8页
以王尔德为代表的英国唯美主义是个介于传统和现代之间的文学思潮。兼为批评之作的王尔德的小说《道连·葛雷的画像》在作者、作品和生活三者的关系上显示了唯美主义与传统的联系 ;而强调感性 ,崇尚本能和追求主客观、内容与形式的... 以王尔德为代表的英国唯美主义是个介于传统和现代之间的文学思潮。兼为批评之作的王尔德的小说《道连·葛雷的画像》在作者、作品和生活三者的关系上显示了唯美主义与传统的联系 ;而强调感性 ,崇尚本能和追求主客观、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等又表现了唯美主义与现代主义的联系。唯美主义因此而呈现出它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尔德 唯美主义 《道连·葛雷的画像》
下载PDF
我国古代对冲自然灾害风险的“荒政”探析 被引量:9
4
作者 张介明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22-127,共6页
荒政作为中国古代应对自然灾害的政府行为,包涵着丰富的原始风险意识。而从认识灾害的规律、以平籴法应对灾荒,到设常平仓自觉地转移、分摊灾荒风险,再到仓储的多元化、养恤的互保化和救灾的预案化,中国古代荒政逐渐成熟的过程也反映了... 荒政作为中国古代应对自然灾害的政府行为,包涵着丰富的原始风险意识。而从认识灾害的规律、以平籴法应对灾荒,到设常平仓自觉地转移、分摊灾荒风险,再到仓储的多元化、养恤的互保化和救灾的预案化,中国古代荒政逐渐成熟的过程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应对自然灾害的风险管理的大致轮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政 风险管理 常平仓 预案
下载PDF
神经网络在汽车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张介明 龚勉 孙国强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2期36-38,78,共4页
将神经网络应用于汽车故障诊断,给出了一种基于单层神经网络的汽车故障诊断方法、讨论了神经网络结构、相应的网络学习过程和应用实例。
关键词 神经网络 汽车 故障诊断
下载PDF
荒诞:文学进化的现代成果 被引量:3
6
作者 张介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2-87,共6页
文学中的荒诞,因其形式与内容更趋统一而使形式成真;因其对读者权利的承认而更有人性;因对叙述主体自主意识的强调和叙述、客体障碍的设置而强化了文学的语言属性。从而促成了文学的现代进化。
关键词 荒诞 真实 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人文精神 语言性
下载PDF
“天人感应”:中国古代的风险文化 被引量:3
7
作者 张介明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35-239,共5页
"天人感应"既是中国古人的宇宙观,也是中国古代特有的风险文化。它源于谴责,成于化不确定性为确定性,并以逆向推理获取警示效果。从最早带有"天命论"色彩的"敬天保民"观念,到使其完善的邹衍的阴阳五行观... "天人感应"既是中国古人的宇宙观,也是中国古代特有的风险文化。它源于谴责,成于化不确定性为确定性,并以逆向推理获取警示效果。从最早带有"天命论"色彩的"敬天保民"观念,到使其完善的邹衍的阴阳五行观念,再到最终构成体系的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都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和反思性思维,彰显了"天人感应"的风险文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感应 风险文化 中国古代
下载PDF
现代视野中的乔治·莫尔——解读《伊丝特·沃特斯》 被引量:1
8
作者 张介明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40-150,共11页
英国作家乔治·莫尔的长篇小说《伊丝特·沃斯特》给自然主义和维多利亚文学带来了"自由"和"创新"。它以对下层人民的同情和对法律不公正、教会虚伪的抨击显示了超越自然主义的倾向性,走向了更直接、更简... 英国作家乔治·莫尔的长篇小说《伊丝特·沃斯特》给自然主义和维多利亚文学带来了"自由"和"创新"。它以对下层人民的同情和对法律不公正、教会虚伪的抨击显示了超越自然主义的倾向性,走向了更直接、更简洁的现实主义,甚或成了现代女权主义的先驱文本。它还以注入了主观因素的环境描写,以真幻交织、多声部共存的心理描写等印象主义的手法,及综合性的轮回结构,而成为意识流等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治·莫尔 《伊丝特·沃斯特》 自然主义 女权主义 印象主义
下载PDF
试论莫泊桑小说的戏剧性 被引量:4
9
作者 张介明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4年第2期32-34,56,共4页
莫泊桑小说的戏剧性表现在具有诸如“引子”、“结”、“解”、“余音”完整的戏剧结构 ;体现在场景、情节的集中、单一 ;还显示在对行动、巧合、突变和对话等戏剧手法的运用上。正是对不同文体的技巧的借鉴和移用 ,使莫泊桑小说篇幅紧... 莫泊桑小说的戏剧性表现在具有诸如“引子”、“结”、“解”、“余音”完整的戏剧结构 ;体现在场景、情节的集中、单一 ;还显示在对行动、巧合、突变和对话等戏剧手法的运用上。正是对不同文体的技巧的借鉴和移用 ,使莫泊桑小说篇幅紧凑、悬念迭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泊桑 小说 戏剧性
下载PDF
对王尔德戏剧的叙事观照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介明 《台州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11-13,共3页
19世纪英国唯美主义作家王尔德是个有现代意义的作家。他在最有成就的戏剧创作中继承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他对戏剧“前史”的变异和不依赖前史,与强调语言在戏剧中作用的后经典叙事理论不谋而合,由此也构建了一种与其艺术自主理论一致... 19世纪英国唯美主义作家王尔德是个有现代意义的作家。他在最有成就的戏剧创作中继承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他对戏剧“前史”的变异和不依赖前史,与强调语言在戏剧中作用的后经典叙事理论不谋而合,由此也构建了一种与其艺术自主理论一致的新的现实,新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尔德 唯美主义 戏剧 前史 叙事学
下载PDF
王尔德研究在中国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介明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76-82,共7页
王尔德在中国大致经历了两次高潮。但在引起国人重视的第一次高潮期,受时代和“为人生而艺术”的主流文艺思潮等因素的钳制,王尔德在中国出现了译介为主、研究不足的现象。而新时期以降的中国王尔德研究第二次高潮,无论是翻译和评论都... 王尔德在中国大致经历了两次高潮。但在引起国人重视的第一次高潮期,受时代和“为人生而艺术”的主流文艺思潮等因素的钳制,王尔德在中国出现了译介为主、研究不足的现象。而新时期以降的中国王尔德研究第二次高潮,无论是翻译和评论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宏观研究使王尔德的唯美主义的思想、文艺观及其在作品中的反映得到全面的、准确的把握;文化批评和比较文学方法的运用又拉近了王尔德研究的中西差距并展现了当代研究的异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宏观研究 高潮期
下载PDF
永恒的奥秘:向往自然——《麦田里的守望者》再论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介明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2年第3期45-48,共4页
塞林格之成为美国一代青年人心目中的领袖 ,是因为他的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小说惟一的主人公霍尔顿是个不同寻常的反抗者形象。他除了以其疯狂、自暴自弃和推至极致的愤世嫉俗作为反抗手段之外 ,还以“虚伪”反抗“虚伪” ,以... 塞林格之成为美国一代青年人心目中的领袖 ,是因为他的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小说惟一的主人公霍尔顿是个不同寻常的反抗者形象。他除了以其疯狂、自暴自弃和推至极致的愤世嫉俗作为反抗手段之外 ,还以“虚伪”反抗“虚伪” ,以对大自然的向往表现了他超乎年龄的精神优势 ,从而足以使他跻身历史上“回归自然”的叛逆者之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林格 《麦田里的守望者》 反抗 回归自然
下载PDF
利用神经网络建立轮胎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介明 《上海汽车》 1996年第2期20-21,共2页
轮胎是影响高速车辆操纵稳定性、安全性、平顺性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精确描述轮胎的力学特性,提高车辆性能,已经成为汽车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应用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建立轮胎垂直振动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的计算结果是令... 轮胎是影响高速车辆操纵稳定性、安全性、平顺性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精确描述轮胎的力学特性,提高车辆性能,已经成为汽车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应用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建立轮胎垂直振动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的计算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轮胎 汽车 动力学
全文增补中
《追忆似水年华》的叙事时间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介明 《外语与翻译》 2005年第1期54-63,共10页
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中,以时序的叠加作为叙述线索,以溶于时间的主题来展现艺术家的成长,以具体可感的物象和形象来显现时间,以各种时间的变形形式来达到空间化效果。为小说创造了一种新的“时间艺术”境界。
关键词 《追忆似水年华》 叙事时间 普鲁斯特 叙述线索 小说 法国 文学研究
下载PDF
王尔德戏剧的现代阐释——论王尔德戏剧的继承和创新
15
作者 张介明 高建宏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80-86,共7页
王尔德的戏剧继承传统而不拘泥传统。他依靠当下剧情和人物的对话制造悬念,以对生活逻辑的改造和自创来实现他的艺术自主理论。他的戏剧语言的对比、对应性尤其是悖论语言的大量运用,强化了戏剧中的语言作用,使他的戏剧具有明显现代性。
关键词 王尔德 戏剧 悬念 逻辑 悖论
下载PDF
论契诃夫戏剧的叙述性
16
作者 张介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78-81,共4页
契诃夫在戏剧创作中将既有的、将有的和潜在的矛盾冲突或作淡化处理或安置在幕后,既无中心人物也无中心事件,使起承转合和戏剧冲突这样的戏剧性特色缺失;还有在戏剧的叙述、对话、景象插叙中对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语调”的运用,以及突... 契诃夫在戏剧创作中将既有的、将有的和潜在的矛盾冲突或作淡化处理或安置在幕后,既无中心人物也无中心事件,使起承转合和戏剧冲突这样的戏剧性特色缺失;还有在戏剧的叙述、对话、景象插叙中对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语调”的运用,以及突出人物个性的“语势”的运用,都使契诃夫的戏剧呈现了一种叙事作品的特色,在向传统戏剧程式挑战的同时,也为现代戏剧拓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诃夫 叙述性 主观色彩 戏剧冲突 语调 语势 艺术特色
下载PDF
汽车运行燃料消耗量的预测方法
17
作者 张介明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1期50-54,共5页
利用已知车型的资料,建立了汽车运行燃料消耗量的神经网络模型。用该模型(根据汽车结构参数的变化)可预测同类别但不同型号汽车的运行燃料消耗量,精度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关键词 汽车 运行 燃料消耗 预测
下载PDF
汽车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开发研究
18
作者 张介明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3期37-42,共6页
以大宇电控汽车为例,讨论了开发实用汽车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技术和细节。
关键词 汽车 故障诊断 专家系统
下载PDF
以对象的特点来研究对象的范例——读卡西尔《人论》
19
作者 张介明 高建宏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1期97-99,共3页
关键词 对象 读卡 范例 特点 不完全 永恒性 感受 接近
下载PDF
唯美的历险和宿命——弗·伍尔夫《海浪》艺术的当代诠释
20
作者 张介明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48-54,共7页
《海浪》被称为是伍尔夫的最虚幻、最难读懂的小说,其原因是:在故事情节上,它虚化成长的事实,而以反映生命本真的瞬间感受来展示人物的情感和思想的成长;在人物形象上,它以六个形象诉说同一个生命话题,并无交流含义的"自言自语&qu... 《海浪》被称为是伍尔夫的最虚幻、最难读懂的小说,其原因是:在故事情节上,它虚化成长的事实,而以反映生命本真的瞬间感受来展示人物的情感和思想的成长;在人物形象上,它以六个形象诉说同一个生命话题,并无交流含义的"自言自语"和人称变化,契合了对意义的形而上追求;它以散文诗和音乐的节奏来践行小说领域跨文体探险,表面的当下难脱叙事的时序。《海浪》展示的是一个艺术探险者的唯美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伍尔夫 《海浪》 艺术形式 唯美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