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肺间质性疾病的HRCT表现及相关病理研究
被引量:37
- 1
-
-
作者
张晓莹
张令羽
周怀琪
冯颖
蒋鹏
房斌
-
机构
兰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
-
出处
《放射学实践》
2002年第5期403-406,共4页
-
文摘
目的 :分析肺间质性疾病的HRCT表现及其与病理学的关系。方法 :3 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和疾病对照组 14例分别行HRCT扫描、组织病理学检查 (包括HE、Masson氏三色染色 )及免疫组化。结果 :早期组中肺小叶间隔增厚 81.2 5 % ,肺内渗出毛玻璃影 18.75 % ,肺内小结节影 66.67% ,胸膜下曲线 12 .5 % ;中、晚期组中肺小叶间隔纡曲、僵直、变形 85 .71% ,支气管血管束纡曲、僵直 3 5 .71% ,范围较广的肺气肿 3 2 .14 % ,蜂窝肺 2 8.5 7% ,胸膜增厚3 9.2 9%。结论 :HRCT是一种安全、反映准确、无创性的诊断ILD的手段 ,经与病理对照 ,毛玻璃影、小叶间隔增厚、肺内小结节影、网状影和胸膜下曲线是ILD早期征象 ;而肺小叶间隔纡曲、僵直、变形 ,支气管血管束纡曲、僵直 ,范围较广的肺气肿及蜂窝肺是中。
-
关键词
肺间质性疾病
高分辨率CT
病理学
诊断
-
Keywords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 Pathology
-
分类号
R563
[医药卫生—呼吸系统]
R816.41
[医药卫生—放射医学]
-
-
题名胃贲门区假性瘤样隆起
被引量:5
- 2
-
-
作者
沈国强
张令羽
姜兆侯
王连初
-
机构
兰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出处
《临床放射学杂志》
1985年第6期308-309,T045,共3页
-
文摘
胃贲门区假性瘤样隆起是生理状态下胃贲门6处的一种特殊表现形态。在X线粘膜相上,显示为一个以贲门星为中心的环形隆起边界影,对这一征象的特点若认识不足可误认为贲门区肿瘤的存在(1),国内对此尚缺乏专题论述,本文根据200例正常成人资料作一分析,以提高对该征象的认识。
-
关键词
胃贲门区假性瘤样隆起
体位
X线诊断
影像特点
-
分类号
R573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R816.5
[医药卫生—放射医学]
-
-
题名成人正常贲中距值
- 3
-
-
作者
沈国强
张令羽
姜兆侯
王连初
-
机构
兰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出处
《临床放射学杂志》
1985年第1期11-13,共3页
-
文摘
贲门口至人体中线的垂直距离称为贲中距,在贲门癌的X线诊断中,人们已注意到贲门口外移,贲门与中线的距离增大的X线征象(1)。但要判断其正常与否尚无一明确的标准。本文根据200例正常成人资料,确定贲中距的正常值。
-
关键词
贲门
中线
距离
X线诊断
成人
-
分类号
R816.5
[医药卫生—放射医学]
R813
[医药卫生—放射医学]
-
-
题名小肠灌肠双对比造影术临床应用探讨
- 4
-
-
作者
徐俊玲
张令羽
王莲初
-
机构
河南省人民医院放射科
兰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出处
《武汉医学杂志》
1996年第3期132-133,共2页
-
文摘
本文应用上海产小肠导管,对53例疑为小肠疾病患者进行小肠灌肠气钡双对比造影,探讨问题有三:(1)插管如何能顺利通过幽门;(2)灌注速度的掌握;(3)盆腔回肠的显示。分析了以上问题形成的原因,提出了解决或改善的办法。
-
关键词
小肠灌肠造影
SBE
气钡
X线诊断
临床应用
-
分类号
R816.5
[医药卫生—放射医学]
-
-
题名60例原发性纵隔肿瘤X线误诊原因分析
被引量:2
- 5
-
-
作者
王均宏
姜兆侯
王连初
张令羽
-
机构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三院放射科
兰州医学院附属一院放射科
-
出处
《临床放射学杂志》
1985年第5期270-271,T039,共3页
-
文摘
我们回顾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4例纵隔肿瘤,X线诊断与病理不符者60例,误诊率为52.7%,包括只提示肿瘤部位未下定性诊断者30例(26.4%),定性错误者23例(20.2%),定位定性均错误者7例(6.1%)。现将其误诊的可能原因分析如下。
-
关键词
原发性纵隔肿瘤
X线诊断
误诊
-
分类号
R734.5
[医药卫生—肿瘤]
R730.44
[医药卫生—肿瘤]
-
-
题名震动性骨病的X线观察
- 6
-
-
作者
姜兆候
张令羽
张生才
胡学忠
金田
-
机构
兰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
甘肃阿干镇煤矿职工医院放射科
甘肃省八冶职工医院放射科
兰州通用机械厂职工医院放射科
-
出处
《临床放射学杂志》
1986年第4期190-191,T029,共3页
-
文摘
使用振动工具所产生的震动,作为一种刺激,可使机体产生一系列异常改变。目前虽有众多的末稍循环和植物神经功能的检查手段,但用X线来发现骨关病变既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指标之一,也是判定损伤程度(分级)的重要依据。我们结合临床情况观察了100名使用振动工具工人骨关节的X线表现,为预防本病提供依据。材料和方法 1.检查对象:采煤掘进工43人,使用电钻风动工具的频率为1800次/分,冲力为6公斤,清砂工、造型捣固工57人,使用风铲风锤等振动工具的频率为400次/分。
-
关键词
震动性骨病
X线诊断
临床症状
发病机制
职业病
-
分类号
R598.4
[医药卫生—内科学]
R816.8
[医药卫生—放射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