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液膜技术分离铌和钽 被引量:2
1
作者 张仲甫 黄志勇 汪德先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1989年第4期39-43,共5页
由煤油——仲辛醇——上胺体系组成的液膜技术分离铌(V)和钽(V),只要控制一定的料液相条件,就能快速,有效地分离。经一次处理能使含500ppm 的Ta_2 O_5几乎完全被萃取,而相同浓度的Nb_2 O_5其萃取率低于5%。
关键词 分离 液膜法
下载PDF
铰接式振动压路机的结构模态分析及模型试验研究
2
作者 张仲甫 赵燕 《武汉工学院学报》 1990年第4期11-23,共13页
本文将模态综合分析方法和模型试验方法结合起来,以YZJ14I型铰接式振动压路机为例,对铰接式振动压路机进行了动态分析;建立了前车整机的模态综合分析的计算模型;编制了有关的计算机程序;计算出了前车的固有频率和固有振型;推导了压路机... 本文将模态综合分析方法和模型试验方法结合起来,以YZJ14I型铰接式振动压路机为例,对铰接式振动压路机进行了动态分析;建立了前车整机的模态综合分析的计算模型;编制了有关的计算机程序;计算出了前车的固有频率和固有振型;推导了压路机的动态试验的模型律,并完成了相应的模型动态实验,证明有良好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压路机 固有效率 模态综合
下载PDF
新型电流变液体减振器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小英 方大雨 +2 位作者 刘晓军 龚荣洲 张仲甫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16-419,共4页
介绍了以电流变技术为基础的新型电流变液体减振器的工作原理 ,建立了它的数学模型 .描述了新型电流变液体减振器阻尼力与电场之间的关系 ,在理论上将压降分成流体粘性阻尼引起部分和控制电场引起部分 .
关键词 电流变液体减振器 数学模型 电致阻尼力 电场 汽车工程 工作原理 电流变阀
下载PDF
用液膜技术提取镉的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黄炳辉 张仲甫 汪德先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1989年第2期56-63,共8页
用液膜技术处理含镉废水,膜由P_(204),Span80和煤油组成,P_(204)作离子交换剂,Span80为表面活性剂,煤油作溶剂,内解析酸为5 NHC1,水乳比控制在20:1(体积比),处理含Cd^(2+)浓度为100ppm 左左的工业废水,经处理后Cd^(2+)浓度大部分低于1 p... 用液膜技术处理含镉废水,膜由P_(204),Span80和煤油组成,P_(204)作离子交换剂,Span80为表面活性剂,煤油作溶剂,内解析酸为5 NHC1,水乳比控制在20:1(体积比),处理含Cd^(2+)浓度为100ppm 左左的工业废水,经处理后Cd^(2+)浓度大部分低于1 ppm,最低的可达0.1ppm 以下,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同时Cd^(2+)以CdCl_2形式回收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膜法 废水处理
下载PDF
BP网络的权值诱导与层次训练算法 被引量:13
5
作者 胡建军 黄安贻 张仲甫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0-63,共4页
BP神经网络以其结构简单、工作状态稳定等特点,成为当前应用最广的一种神经网络模型,应用范围包括识别分类、非线性映射、复杂系统仿真等方面。但是,BP网络也存在局部极小、收敛速度慢、网络结构选取困难等缺点。对此。
关键词 神经网络 权值诱导 层次训练算法
下载PDF
钢板弹簧力学特性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9
6
作者 郑银环 张仲甫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14-916,共3页
利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考虑钢板弹簧工作过程中的大变形、片间摩擦和接触等多种因素,在Ansys软件中建立钢板弹簧的力学模型,分析其力学特性。在不考虑摩擦和考虑摩擦两种情况下计算其刚度、应力分布、接触状态及接触压力,研究了摩擦情... 利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考虑钢板弹簧工作过程中的大变形、片间摩擦和接触等多种因素,在Ansys软件中建立钢板弹簧的力学模型,分析其力学特性。在不考虑摩擦和考虑摩擦两种情况下计算其刚度、应力分布、接触状态及接触压力,研究了摩擦情况对钢板弹簧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考虑片间摩擦,钢板弹簧计算模型的精度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弹簧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力学特性 片间摩擦
下载PDF
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多目标优化设计 被引量:6
7
作者 黄安贻 夏江敬 张仲甫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40-41,44,共3页
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优化设计 ,通常以蜗轮齿圈体积最小或以传动副性能最优为目标函数。为了兼顾该型传动副的性能和制造成本 ,以前述两种目标函数作为多目标优化设计的目标函数分量 ,建立了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多目标优化设... 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优化设计 ,通常以蜗轮齿圈体积最小或以传动副性能最优为目标函数。为了兼顾该型传动副的性能和制造成本 ,以前述两种目标函数作为多目标优化设计的目标函数分量 ,建立了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多目标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 ,并用Matlab优化工具箱对模型进行了求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 多目标优化设计 目标函数 数学模型 MATLAB
下载PDF
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轮副三维建模与数控仿真 被引量:6
8
作者 夏江敬 胡剑 张仲甫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CAS 2003年第1期81-83,共3页
在利用空间微分几何理论建立的平面二次包络传动副啮合齿面方程的基础上 ,建立了基于 Auto CAD的蜗轮副实体模型 ,对建模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同时提出了基于齿面离散点得到数控加工代码的一种数控加工方法 ,并以中心距 a=2 4 0 mm,... 在利用空间微分几何理论建立的平面二次包络传动副啮合齿面方程的基础上 ,建立了基于 Auto CAD的蜗轮副实体模型 ,对建模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同时提出了基于齿面离散点得到数控加工代码的一种数控加工方法 ,并以中心距 a=2 4 0 mm,传动比 i=4 0为参数的平面二次包络传动副为实例进行了建模和数控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加工 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轮副 三维建模 数控仿真 空间微分几何 AUTOCAD 实体模型
下载PDF
测头半径补偿的方法 被引量:18
9
作者 卢红 张仲甫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39-41,共3页
在分析测头半径补偿的方法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包络“腐蚀”法 ,实现对测头半径的补偿。并通过实例分析该算法的精度。
关键词 测头 半径补偿 包络 三坐标测量机
下载PDF
TTA为载体的乳状液膜对钪与铁、锰、钙、稀土、钛的分离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雨春 张仲甫 +1 位作者 江德先 黄炳辉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1992年第1期16-20,共5页
本文报道了乳状液膜法(ELM)分离钪与铁、锰、钙、混合稀土、钛等离子。在pH2.2~2.5的盐酸介质中,只有钪被TTA(噻吩甲酰三氟丙酮)为载体的ELM提取.在大量杂质共存的条件下,经一级提取Sc^(3+)件从60mg/L富集到1400mg/L,内相Sc^(3+)浓度... 本文报道了乳状液膜法(ELM)分离钪与铁、锰、钙、混合稀土、钛等离子。在pH2.2~2.5的盐酸介质中,只有钪被TTA(噻吩甲酰三氟丙酮)为载体的ELM提取.在大量杂质共存的条件下,经一级提取Sc^(3+)件从60mg/L富集到1400mg/L,内相Sc^(3+)浓度远远高于杂质离子浓度。液膜配方为:50ml含0.3gTTA/100ml,4%N_(205)或span80的煤油溶液与40ml 2M以上Ha制乳,水乳比可取2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膜分离 金属 提取
下载PDF
钢板弹簧的非线性接触分析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郑银环 张仲甫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4-96,共3页
根据接触理论,利用ANSYS软件建立钢板弹簧的计算模型,对之进行非线性接触计算与分析。通过考虑簧片间的摩擦和接触,得到不同载荷下的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计算了其强度和刚度。并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非线性接触计算值和试验数据比... 根据接触理论,利用ANSYS软件建立钢板弹簧的计算模型,对之进行非线性接触计算与分析。通过考虑簧片间的摩擦和接触,得到不同载荷下的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计算了其强度和刚度。并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非线性接触计算值和试验数据比较吻合,钢板弹簧计算模型的精度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弹簧 非线性有限元 接触
下载PDF
基于AutoCAD2000的平面包络环面蜗杆三维实体建模与虚拟加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黄安贻 张仲甫 黄官培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2年第3期25-26,共2页
简要介绍了AutoCAD2000的三维设计方法,并基于AutoCAD2000平台建立了平面包络环面蜗杆的三维实体模型,进行了虚拟加工仿真,探讨了基于AutoCAD2000的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三维实体造型的可行性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 AUTOCAD2000 平面包络环面蜗杆 三维实体建模 虚拟加工 仿真
下载PDF
ANSYS接触分析在钢板弹簧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3
作者 郑银环 张仲甫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CAS 2009年第5期752-754,共3页
传统的钢板弹簧计算方法在精确建立力学模型时有一定难度。为提高计算精度,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技术,考虑钢板弹簧实际工作过程中的大变形、片间接触和摩擦等多种非线性因素,建立了某钢板弹簧的计算模型。在不考虑摩擦和考虑摩擦两种情... 传统的钢板弹簧计算方法在精确建立力学模型时有一定难度。为提高计算精度,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技术,考虑钢板弹簧实际工作过程中的大变形、片间接触和摩擦等多种非线性因素,建立了某钢板弹簧的计算模型。在不考虑摩擦和考虑摩擦两种情况下计算其刚度、应力分布和接触情况,研究片间摩擦对钢板弹簧刚度和应力的影响。全面考虑片间摩擦有助于提高钢板弹簧计算模型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弹簧 有限元 接触分析
下载PDF
平面包络环面蜗杆啮合齿面的结构特性及其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安贻 夏江敬 张仲甫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CAS 2003年第2期67-70,共4页
根据平面包络环面蜗杆的形成原理,研究了平面包络环面蜗杆螺旋面的结构对称性,导出了齿面坐标关系。平面包络环面蜗杆的这种结构对于平面包络环面蜗杆两啮合齿面(即螺旋面)数控磨削加工起刀点的自动确定具有重要作用。应用上述对称性对... 根据平面包络环面蜗杆的形成原理,研究了平面包络环面蜗杆螺旋面的结构对称性,导出了齿面坐标关系。平面包络环面蜗杆的这种结构对于平面包络环面蜗杆两啮合齿面(即螺旋面)数控磨削加工起刀点的自动确定具有重要作用。应用上述对称性对平面包络环面蜗杆的数控磨削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了对称性研究结论和利用对称性确定数控磨削起刀点的方法正确可行。这种方法对于其他形式的蜗杆传动的数控加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包络环面蜗杆 对称性 数控磨削加工 结构特性 啮合齿面 螺旋面
下载PDF
包络面的建模及实体造型 被引量:6
15
作者 卢红 赵淑英 +2 位作者 姜睿 夏江敬 张仲甫 《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6期9-12,共4页
以空间啮合理论为基础,精确推导了包络面的数学模型,提出以矩阵为实体造型提供数据来源的方法,实现以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为例的精确实体造型,为包络面的传递特性及其设计制造的深入研究提供一个准确的实体模型。
关键词 包络面 实体造型 数学模型 空间啮合理论
下载PDF
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的数字制造 被引量:4
16
作者 谭昕 张仲甫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649-652,共4页
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在传统模式下设计、加工复杂 ,难以适应市场快速多变的要求。提出蜗杆副的数字制造策略 ,从数字化造型方案、接触性能仿真、加工工艺自动规划、数控加工方案及误差检测等方面 ,论述了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数字... 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在传统模式下设计、加工复杂 ,难以适应市场快速多变的要求。提出蜗杆副的数字制造策略 ,从数字化造型方案、接触性能仿真、加工工艺自动规划、数控加工方案及误差检测等方面 ,论述了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数字制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 数字制造 数控加工 数字造型
下载PDF
扒渣机机构的动态稳定性分析及其优化 被引量:4
17
作者 周斌 郑银环 张仲甫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06-107,27,共3页
介绍了扒渣机的基本原理 ,运用结构动力学相关理论对机构进行分析 ,对存在的一些问题从振动的角度进行研究 ,从而找到解决扒渣机工作过程中响应慢、颤动等现象的分析方法 ;并对其动态参数进行了优化。
关键词 扒渣机 响应 颤动 钢板弹簧 刚度
下载PDF
汽车悬架最优控制及其实现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小英 王凌 +1 位作者 赵淑英 张仲甫 《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10-13,共4页
分析了汽车主动悬架的数学模型,采用最优控制理论对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提出了用电磁作动器实现最优控制的方案。
关键词 汽车 主动悬架 最优控制 电磁作动器 设计
下载PDF
矿浆液位自动调节系统的开发 被引量:5
19
作者 姜睿 阮祥发 +1 位作者 王三武 张仲甫 《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5期21-24,共4页
采用了先进的吹气式法检测浮选槽液位,提高了检测的精度;用自行设计的单片机系统,经过基于汇编语言的软件设计,实现了对矿浆液位进行高精度的自动调节,降低了劳动强度。
关键词 矿浆液位 自动调节系统 浮选 泡沫浮选
下载PDF
电流变阀外置的汽车减振器阻尼特性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小英 张仲甫 +2 位作者 黄德修 刘德明 龚荣洲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CAS 2005年第1期139-142,共4页
阐述了以电流变技术为基础的电流变阀外置的双筒液力汽车减振器的工作原理,建立了它的理论模型。提出了以国产电流变液体为基础,利用电流变阀的机械结构设计,来获得满足汽车工程实际需要的电致阻尼力变化范围的观点。对新型电流变液体... 阐述了以电流变技术为基础的电流变阀外置的双筒液力汽车减振器的工作原理,建立了它的理论模型。提出了以国产电流变液体为基础,利用电流变阀的机械结构设计,来获得满足汽车工程实际需要的电致阻尼力变化范围的观点。对新型电流变液体汽车减振器进行了示功试验,对其阻尼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为新型电流变液体汽车减振器的实用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变液体减振器 电流变阀 阻尼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