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尿激酶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用于急性肺栓塞溶栓的价值比较 被引量:7
1
作者 张仲道 《中国药业》 CAS 2015年第4期37-39,共3页
目的评估尿激酶(UK)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在急性肺栓塞(APE)溶栓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APE行溶栓治疗患者150例,按溶栓方法分为UK组和RT-PA组,各75例。UK组接受UK溶栓治疗,RT-PA组接受RT-PA溶栓治疗,观察并比较... 目的评估尿激酶(UK)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在急性肺栓塞(APE)溶栓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APE行溶栓治疗患者150例,按溶栓方法分为UK组和RT-PA组,各75例。UK组接受UK溶栓治疗,RT-PA组接受RT-PA溶栓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肺动脉收缩压、动脉收缩压、动脉血氧分压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RT-PA组和UK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33%和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A组患者溶栓后肺动脉收缩压、动脉收缩压、动脉血氧分压情况和并发症情况明显优于UK组(P<0.05)。结论 RT-PA可有效提高APE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溶栓治疗后肺动脉收缩压、动脉收缩压、动脉血氧分压状况,降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溶栓治疗 尿激酶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下载PDF
冠脉慢性完全闭塞患者行PCI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6
2
作者 张仲道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42-46,共5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效果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4年1月我院行冠脉造影确诊为 CTO 病变患者96例,分为 PCI 组(75例)和常规治疗组(21例)。观察 PCI 治...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效果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4年1月我院行冠脉造影确诊为 CTO 病变患者96例,分为 PCI 组(75例)和常规治疗组(21例)。观察 PCI 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两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 T (cTnT)、N 末端 B 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变化及超声心动图变化,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本组75例 CTO 患者经 PCI 治疗后成功开通64例(85.3%)。治疗后1周后两组 CK-MB、cTnT 和 NT-proBNP 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0.05或 P <0.01),与常规治疗组比较,PCI 组治疗后 CK-MB [(16.28±4.12)U/L 比(14.26±7.12) U/L]、cTnT [(0.32±0.14)ng/ml 比(0.22±0.12)ng/ml]和 NT-proBNP [(1029.27±332.86)pg/ml 比(879.73±332.86)pg/ml]水平降低更显著(P <0.05或 P <0.01)。治疗后3个月后超声心电图显示,与常规治疗组比较,PCI 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79.4±20.1)ml/m2 比(68.2±22.4)ml/m2]、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49.1±17.2)ml/m2 比(39.2±16.3)ml/m2]显著降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44.2±8.0)%比(46.8±8.2)%]显著升高(P 均<0.05);多元逐步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胸痛时间>3年、心肌梗死病史、合并三支病变、靶血管开口闭塞是影响 CTO 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OR=0.442~0.992,P 均<0.01)。结论:PCI 治疗可以改善 CTO 患者冠脉血流灌注、心功能和心室重构,而胸痛时间、心肌梗死病史、合并三支病变、靶血管开口闭塞是影响 CTO 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闭塞 血管成形术 气囊 冠状动脉 治疗结果
下载PDF
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张仲道 李世平 +1 位作者 刘迎春 龚丽 《颈腰痛杂志》 2001年第3期220-222,共3页
目的 探索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吸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后 ,如何合理选择其它方法与之联合治疗 ,弥补其不足 ,提高疗效。方法 本文对无侧隐窝狭窄的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时 ,采用先经皮穿刺椎间盘髓核切吸术 ,一周后行硬膜外注射并腰椎牵引等综... 目的 探索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吸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后 ,如何合理选择其它方法与之联合治疗 ,弥补其不足 ,提高疗效。方法 本文对无侧隐窝狭窄的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时 ,采用先经皮穿刺椎间盘髓核切吸术 ,一周后行硬膜外注射并腰椎牵引等综合治疗 ,结果  98例病人通过上述方案的治疗后 ,疗效满意 ,优良率 91.4% ;结论 经皮穿刺椎间盘髓核切吸术联合硬膜外注射并腰椎牵引等治疗 ,角度不同、优势互补、作用增强 ,从某种意义上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盘髓核切吸术 硬膜外注射 腰椎牵引 治疗
下载PDF
心绞痛患者围术期心肌损伤的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仲道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年第22期1860-1863,共4页
目的探讨心绞痛患者围术期心肌损伤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心绞痛并均行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的患者150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心肌损伤分为心肌损伤组(n=100)和非心肌损伤组(n=50)。收集和对比两组患者PCI术前他汀类药物使用情况、... 目的探讨心绞痛患者围术期心肌损伤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心绞痛并均行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的患者150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心肌损伤分为心肌损伤组(n=100)和非心肌损伤组(n=50)。收集和对比两组患者PCI术前他汀类药物使用情况、术前肝肾功能、PCI相关资料和冠脉造影情况。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术前应用负荷量他汀、术前使用他汀时间≥30天、支架植入长度短的心绞痛患者围术期心肌损伤的发生率较低,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术前应用负荷量他汀(OR=0.536,95%CI=0.338-0.849)、术前使用他汀时间≥30天(OR=0.489,95%CI=0.319-0.749)是心绞痛患者围术期心肌损伤的保护因素,支架植入长度≥35 mm(OR=3.695,95%CI=1.734-7.874)是危险因素。结论术前应用负荷量他汀、术前使用他汀时间≥30天和支架植入长度短可减少心绞痛患者围术期心肌损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围术期 心肌损伤
下载PDF
地高辛与通心络胶囊联合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氧化应激、细胞因子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5
5
作者 王智 张仲道 +1 位作者 赵思鸿 陈之娟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探究地高辛与通心络胶囊联合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氧化应激、细胞因子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机制,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8... 目的:探究地高辛与通心络胶囊联合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氧化应激、细胞因子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机制,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基本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地高辛与通心络胶囊的联合治疗,检测并探讨治疗前后两组氧化应激、细胞因子及血管内皮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氧化应激、细胞因子及血管内皮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经过相关治疗后丙二醛(MDA)和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以及脑钠肽(BNP)显著降低,内皮功能相关指标包括充血后肱动脉内径、反应性充血后肱动脉内径变化率、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以及肱动脉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NMD),氧化应激反应相关指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显著升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过联合治疗后患者内皮功能相关指标和氧化应激反应相关指标(GSH-Px、CAT以及SOD)显著高于治疗后对照组,治疗后细胞因子和MDA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地高辛与通心络胶囊联合治疗显著改善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氧化应激、细胞因子及血管内皮功能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地高辛 通心络胶囊 联合治疗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其治疗策略
6
作者 张仲道 《抗感染药学》 2015年第2期307-309,共3页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与治疗策略。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150例,采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其住院期间的感染率及相关因素作了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发生感染为25例,其感染率为16.67%,感染的主要部位为泌尿道...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与治疗策略。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150例,采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其住院期间的感染率及相关因素作了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发生感染为25例,其感染率为16.67%,感染的主要部位为泌尿道、上呼吸道、下呼吸道及消化道等。结论:冠心病患者的医院感染因素极为复杂,临床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以降低冠心病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医院感染 相关因素 治疗措施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长程心电图大数据散点图特征观察及分析 被引量:17
7
作者 张颖 向晋涛 +1 位作者 张仲道 王扬淦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8年第1期41-48,共8页
目的利用单导长程心电图大数据散点图观察并分析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的心脏节律特点。方法因慢性心衰急性发作入院的患者,经治疗症状稳定,且口服药物能控制症状后,采用单导心电记录仪(电极贴片纵向粘贴于胸骨柄处,电极间距10.8cm... 目的利用单导长程心电图大数据散点图观察并分析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的心脏节律特点。方法因慢性心衰急性发作入院的患者,经治疗症状稳定,且口服药物能控制症状后,采用单导心电记录仪(电极贴片纵向粘贴于胸骨柄处,电极间距10.8cm)记录患者的24h长程心电图。用相应的配套软件导入心电数据,利用散点图分析界面及逆向心电图技术,结合直方图逆向技术,逐波分析心电波形,精确诊断每一心搏。根据患者心律失常发生个数占总心搏个数的百分比<0.1%、0.1%~1%、>1%将患者分为罕发组、偶发组和频发组。观察各组患者散点图的形态及分布特征,并比较3组性别、年龄、心率和心脏超声指标;比较病因及血浆脑钠肽(BNP)含量。再将患者按平均心率<60次/分、60~79次/分、≥80次/分分为心率缓慢组、正常组和增快组,比较相应指标。结果总体60例心衰患者,排除非窦性心律及其他病例后,41例窦性心律患者最终入选,所有病例均表现出自身心电散点特点。罕发组、偶发组和频发组分别有13例、17例和11例患者。罕发组Lorenz-RR散点图整体表现为主导节律周围很稀疏的散点分布;24h房性早搏(简称房早)和室性早搏(简称室早)发生个数的中位数分别为69次和3次,窦房阻滞发生1例。偶发组Lorenz-RR散点图整体表现为主导节律外散点较多分布,分布面积较大者较稀疏,分布面积较小者较密集,呈单分布或多分布;24h房早和室早数的中位数分别为160次和26次,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4例,窦房结功能分离3例,各类传导阻滞4例。频发组Lorenz-RR散点图整体表现为散点分布密集型,呈多分布或团块状分布;24h房早和室早数的中位数分别为2 256次和415次,室速2例,窦房传导阻滞1例。3组间年龄、性别、心脏超声指标、病因和BNP等比较,无显著差异(P均>0.05)。按心率分组中,与正常组比较,心率增快组最快心率和最慢心率均明显变快[(122±16)次/分vs(109±18)次/分和(63±8)次/分vs(52±8)次/分,P均<0.05];而增快组年龄相对较小,但无显著差异[(62±6)岁vs(68±9)岁,P=0.068];病因分布的差异不明显(P=0.078)。结论慢性心衰患者的单导长程心电散点图形态特点可直观反映其心脏节律性质,有助于指导心衰患者的节律控制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慢性心力衰竭 长程心电图 单导 心电散点图 心律失常
原文传递
肺癌患者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何文俊 张仲道 赵思鸿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9年第3期304-306,共3页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症状以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湖北省应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19例肺癌术后患者,根据是否出现心律失常进行分组,其中79例出现心律失常的患者作为心律失常组,140例未出现心律...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症状以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湖北省应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19例肺癌术后患者,根据是否出现心律失常进行分组,其中79例出现心律失常的患者作为心律失常组,140例未出现心律失常的患者作为心律未失常组。整理并记录肺癌术后患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患者吸烟史、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及FEV1/用力肺活量(FVC)等因素与肺癌患者术后心律失常的相关性。结果患者术前心电图异常、术中心包损伤、术后电解质异常以及FEV1/FVC与肺癌患者术后并发心律失常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术前心电图异常、术中心包损伤、术后电解质异常及FEV1/FVC均是肺癌患者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均P <0. 05)。结论肺癌患者术中心包损伤、肺损伤及术后电解质紊乱是肺癌患者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手术过程中应进行干预,能够降低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心律失常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分析
原文传递
老年高血压合并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前血压控制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9
作者 何文俊 张仲道 +1 位作者 赵思鸿 曹锐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8年第8期968-971,共4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肿瘤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在胃肠道肿瘤手术前进行高血压控制的临床价值及对心血管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湖北省应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行胃肠道肿瘤手术的胃肠道肿瘤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进... 目的探讨胃肠道肿瘤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在胃肠道肿瘤手术前进行高血压控制的临床价值及对心血管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湖北省应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行胃肠道肿瘤手术的胃肠道肿瘤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将以往血压控制良好的42例患者纳入血压控制组,以往血压控制不好的48例患者纳入血压未控制组。记录两组患者术中麻醉使用血管活性药用量和住院时间,检测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心肌肌钙蛋白T(cTnT)、胱抑素C(CysC)及术后1d和6d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并对患者进行3个月的随访,记录患者术后心血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艾司洛尔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控制组患者的麻黄碱、去氧肾腺素用量及住院时间均低于血压未控制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cTnT和Cys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控制组患者术后1d和6d的NT-proBNP水平均低于血压未控制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压控制组患者术后心血管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血压未控制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道肿瘤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在胃肠道肿瘤手术前进行高血压控制,能减少术中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和住院时间,降低患者术后心血管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肿瘤 老年患者 高血压 心血管不良反应 临床价值
原文传递
姐弟同患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
10
作者 邓元明 张仲道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50-250,共1页
关键词 心肌病 心律失常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