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电双频指数在评估心肺复苏成功患者的昏迷程度和判定预后中的价值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明 钱俊英 +5 位作者 李涛 解建 徐拥庆 姜志明 张众慧 孙楠楠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监测在评估心脏骤停后心肺复苏成功患者昏迷程度和判定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取ICU病房心脏骤停后心肺复苏成功的昏迷患者,复苏后24h内行BIS监测,同时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观察...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监测在评估心脏骤停后心肺复苏成功患者昏迷程度和判定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取ICU病房心脏骤停后心肺复苏成功的昏迷患者,复苏后24h内行BIS监测,同时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观察6个月预后。分析GCS评分与BIS的相关性及不同的GCS评分所对应的BIS值,比较不同GCS评分组间的BIS值和死亡率。分析BIS值与预后的关系,计算BIS值判定心肺复苏成功的昏迷患者6个月预后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结果BIS值与GCS评分呈正相关(r=0.808,P〈0.01),随着GCS评分的升高,BIS值逐渐升高(P〈0.01),死亡率逐渐下降。死亡及植物状态率和意识恢复率与BIS值均具有相关性(x^2=22.42,P=0.000),预后越差,BIS值越低(P〈0.05)。BIS值≤40提示预后不良,敏感度100.00%,特异度65.00%;BIS值〉60提示预后良好,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33%和88.89%。BIS值为0的患者神经系统查体均符合脑死亡的诊断标准。结论BIS监测是评估心肺复苏成功患者昏迷程度和判定预后的有效指标,BIS值为0可成为诊断脑死亡的条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双频指数 心肺复苏 昏迷程度 预后 脑死亡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9
2
作者 姜志明 鲁召欣 +6 位作者 张明 孙楠楠 张众慧 杨君 徐拥庆 李涛 解建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13期16-17,21,共3页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7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监测其血浆D-乳酸水平、尿乳果糖/甘露醇(L/M)值,观察重症胰腺炎患者ARDS、MOD...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7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监测其血浆D-乳酸水平、尿乳果糖/甘露醇(L/M)值,观察重症胰腺炎患者ARDS、MODS发生率的情况。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第7天、14天D-乳酸水平、L/M值的变化。结果:治疗7 d及14 d后,治疗组较对照组D-乳酸水平均明显降低[(6.02±1.01)μg/L vs(8.86±0.75)μg/L、(3.77±0.82)μg/L vs(7.20±0.91)μg/L](P<0.01);治疗14 d后,较对照组尿L/M值水平明显降低(0.048 0 vs 0.071 3)(P<0.05)。治疗结束后,治疗组ARDS及MODS发生率较对照组均有显著降低(17.2%vs 50.0%、0 vs 25.0%)(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28 d病死率明显降低(10.3%vs 32.1%)(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功能,降低肠道细菌、内毒素移位,并能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ARDS、MODS的发生率及28 d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急性重症胰腺炎 肠道黏膜屏障功能
下载PDF
益气通腑逐瘀方灌肠疗法对脓毒症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3
作者 鲁召欣 高翠翠 +6 位作者 张明 张众慧 姜志明 杨君 徐拥庆 李涛 解建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2530-2533,共4页
目的:观察益气通腑逐瘀方灌肠疗法对脓毒症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2组患者均给予敏感抗生素、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必要时给予机械通气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益气通... 目的:观察益气通腑逐瘀方灌肠疗法对脓毒症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2组患者均给予敏感抗生素、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必要时给予机械通气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益气通腑逐瘀方灌肠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行等量煎药用水灌肠,均每日2次.PCR法测定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细菌DNA片段,分光光度法监测其血清D-乳酸水平,高效液相色谱法监测尿乳果糖/甘露醇(L/M)值,观察脓毒症患者ARDS、MODS的发生.结果:治疗7d与14d后,治疗组较对照组D-乳酸水平均有显著降低(6.04±1.06μg/Lvs8.83±0.73μg/L;3.89±0.86μg/Lvs7.18±0.90μg/L,均P<0.01);治疗14d后,较对照组尿L/M水平有明显降低(0.0499vs0.0709,P<0.05);治疗结束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细菌DNA片段转阴率增高、ARDS发生率及MODS发生率均有明显降低(71.4%vs33.3%;17.6%vs50%;0%vs22.2%,均P<0.05).结论:益气通腑逐瘀方灌肠治疗能改善脓毒性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功能,降低肠道细菌、内毒素移位,并能降低脓毒症患者ARDS、MODS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通腑逐瘀方 灌肠疗法 脓毒症 肠道黏膜屏障功能
下载PDF
痛经停治疗寒凝血瘀证痛经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郑纯 徐杰 张众慧 《湖南中医药导报》 2002年第5期268-269,共2页
以痛经停两种不同的剂型 ,即超微速溶饮片与传统饮片治疗寒凝血瘀证痛经进行临床对比观察 ,结果两种剂型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各组自身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说明痛经停两种饮片对本病均有效。
关键词 痛经停 治疗 寒凝血瘀证 痛经 临床对比研究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概况
5
作者 张众慧 郑纯 《湖南中医杂志》 2004年第2期68-69,共2页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中医药疗法 针灸疗法 按摩疗法 学术性综述
下载PDF
感染性休克31例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水平测定
6
作者 张众慧 解建 李涛 《实用医药杂志》 2012年第3期218-218,共1页
2010-06~2011-10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31例,男20例,女11例;平均年龄(62.6±8.3)岁;均符合1991-08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和重症医学会(SCCM)联席会议制定的感染性休克诊断标准,并按照2006年感染性休克治疗指南... 2010-06~2011-10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31例,男20例,女11例;平均年龄(62.6±8.3)岁;均符合1991-08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和重症医学会(SCCM)联席会议制定的感染性休克诊断标准,并按照2006年感染性休克治疗指南进行治疗。另选对照组20例,均为笔者所在医院健康体检者,男12例,女8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缺氧诱导因子-1Α 水平测定 美国胸科医师学会 血清 治疗指南 健康体检者 休克患者
下载PDF
创伤性连枷胸合并肺损伤的机械通气策略 被引量:27
7
作者 解建 李涛 +4 位作者 徐拥庆 姜志明 张子强 杨君 张众慧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0-51,共2页
连枷胸是一种严重的胸部创伤,常合并肺损伤,治疗困难,死亡率高。我院ICU1998年4月-2005年10月采用机械通气治疗连枷胸合并肺损伤患者21例。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创伤性连枷胸 机械通气策略 肺损伤 机械通气治疗 胸部创伤 死亡率 伤患者
原文传递
伏立康唑治疗101例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0
8
作者 解建 张明 +7 位作者 李涛 徐拥庆 姜志明 张众慧 孙楠楠 钱俊英 李远青 高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11-813,共3页
目的观察伏立康唑治疗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ICU 2005-2010年101例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病原学特点、伏立康唑的有效率、患者死亡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101例重症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中,确诊8例,... 目的观察伏立康唑治疗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ICU 2005-2010年101例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病原学特点、伏立康唑的有效率、患者死亡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101例重症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中,确诊8例,占7.9%,临床诊断44例,占43.6%,拟诊49例,占48.5%,3组均具备真菌感染的多项危险因素;88例患者痰细菌培养为阳性,血培养阳性者19例,其中真菌血症8例;患者自发热至应用伏立康唑的时间为(9.1±6.6)d,52例患者有真菌学依据;确诊、临床诊断、拟诊3组有效率分别为25.0%、70.5%、71.4%,确诊组有效率低于临床诊断与拟诊组(P<0.05),总有效率为67.3%。结论伏立康唑能安全、有效地控制重症患者的侵袭性真菌感染,对于IFI拟诊患者,应尽早给予经验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立康唑 重症监护病房 侵袭性真菌感染 疗效
原文传递
521例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分析 被引量:22
9
作者 张明 钱俊英 +5 位作者 解建 李涛 徐拥庆 杨君 姜志明 张众慧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74-675,共2页
目的分析ICU患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病原学及感染危险因素,探讨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9年11月ICU送检中心静脉导管尖端培养521份标本的培养结果,数据行线性趋势2χ检验。结果 521例中培养阳性209... 目的分析ICU患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病原学及感染危险因素,探讨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9年11月ICU送检中心静脉导管尖端培养521份标本的培养结果,数据行线性趋势2χ检验。结果 521例中培养阳性209例,分离出真菌73株占34.93%,革兰阳性菌62株占29.66%;革兰阴性菌74株占35.41%;颈内静脉和股静脉导管培养阳性率大于锁骨下静脉;置管时间8~14 d的阳性率最高;普通管感染高于血液透析管和抗感染管。结论中心静脉导管感染与静脉置管类型、部位、留置时间具有相关性,革兰阴性杆菌和真菌感染为主要的病原菌;ICU应加强对导管感染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 导管感染 病原学 预防措施
原文传递
脑电双频指数在评估心肺复苏术后患者脑功能及预后中的价值 被引量:15
10
作者 张明 钱俊英 +5 位作者 徐拥庆 姜志明 张众慧 孙楠楠 解建 李涛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8-42,共5页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成功患者的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与格拉斯哥(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的相关性及其在评估神经功能预后方面的价值。方法选取心...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成功患者的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与格拉斯哥(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的相关性及其在评估神经功能预后方面的价值。方法选取心脏骤停后心肺复苏成功的昏迷患者,复苏后24h内行BIS监测,同时进行GCS评分及血清NSE水平检测,观察6个月预后。分析三者之问的相关性,比较不同BIS值之间GCS评分和血NSE的差异。分析对比预后良好与不良组之间三者的统计学差异。绘制三种评估方法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以分析三者对预后的预测价值。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统计方法包括相关分析、t检验或t’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BIS值与GCS评分呈正相关(r=0.684),二者与NSE呈负相关(r分别为-0.675和-0.663)。不同的BIS值之间,GCS评分和血清NSE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神经功能预后良好与不良组之间GCS评分(P=0.018)、BIS值(P=0.01)、NSE质量浓度(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IS与NSE对预后的评估价值相当,GCS对预后的评估价值相对较低。结论BIS监测与GCS评分、血清NSE密切相关,是评价患者心肺复苏后昏迷程度及判定神经功能预后的有效指标;在判定预后方面,客观指标BIS与血NSE优于主观指标GCS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脑电双频指数 GCS评分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预后
原文传递
高容量血液滤过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呼吸力学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解建 杨君 +4 位作者 李涛 徐拥庆 姜志明 张明 张众慧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1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 探讨高容量血液滤过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呼吸力学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各种病因的MODS患者41例,按照信封法随机分为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组21例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组20例.观察两组治疗前... 目的 探讨高容量血液滤过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呼吸力学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各种病因的MODS患者41例,按照信封法随机分为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组21例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组20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4 h气道峰压(Ppeak)、肺动态顺应性(Cdyn)、心排血量(CO)、外周循环阻力(SVR)、肺循环阻力(PVR)和血气分析.结果 HVHF组治疗24 h,Ppeak、Cdyn、CO、PVR、SVR、氧合指数分别为(31.32±2.23)cm H2O(1 cm H2O=0.098 kPa)、(26.18±3.54)ml/cm H2O、(6.18±0.91)L/min、(194.95±11.51)dyn·s·cm^-5、(1071.55±66.50)dyn·s·cm^-5、(220.41±21.41)mm Hg(1 mm Hg=0.133 kPa),与治疗前的(42.00±3.34)cm H2O、(17.91±4.31)ml/cm H2O、(8.68±1.17)L/min、(267.27±16.29)dyn·s·cm^-5、(805.32±18.82)dyn·s·cm^-5、(119.41±17.10)mm H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与CVVH组治疗24 h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VHF可明显改善MODS患者的呼吸力学和血流动力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滤过 多器官功能衰竭 呼吸力学 血流动力学
原文传递
ICU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危险因素分析:附1160例病例报告 被引量:16
12
作者 张明 徐拥庆 +5 位作者 姜志明 钱俊英 张众慧 孙楠楠 解建 李涛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82-1086,共5页
目的分析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感染相关危险因素,为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6年12月山东大学附属千佛山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中心静脉导管感染患者的相关资料。收集患者的... 目的分析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感染相关危险因素,为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6年12月山东大学附属千佛山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中心静脉导管感染患者的相关资料。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置管相关数据、微生物培养结果等。计算感染率和中心静脉导管千日感染率;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7年共收治1-160例中心静脉导管感染患者,男性915例,女性245例;年龄7-98岁,平均(71.8±17.5)岁。以每3年为一个时间段分析,中心静脉导管千日感染率呈逐渐下降趋势(例/千日:21.87、24.50、19.95、12.64、16.34、12.40,χ2=38.851,P=0.000)。1?160例患者中有375例导管培养阳性,共培养出病原菌397株,其中革兰阴性(G-)菌173株(占43.58%),革兰阳性菌(G+)130株(占32.74%),真菌94株(占23.68%)。G-菌中以非发酵菌为主(铜绿假单胞菌占11.59%,鲍曼不动杆菌占8.82%),其次为肠杆菌科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占8.06%,大肠埃希菌占2.02%);G+菌以葡萄球菌属为主(表皮葡萄球菌占11.84%,金黄色葡萄球菌占5.29%);真菌以热带假丝酵母菌(占9.07%)和白色假丝酵母菌(占5.79%)为主。颈内静脉、股静脉、锁骨下静脉置管患者的感染率分别为36.07%(22/61)、35.52%(119/335)、30.63%(234/764;χ2=2.725,P=0.099),静脉导管千日感染率分别为18.00、17.71、17.08例/千日(χ2=0.134,P=0.714)。375例导管培养阳性患者的置管时间明显长于785例导管培养阴性患者(d:20.80±11.68比17.64±10.77,t=4.417,P=0.000)。置管7 d内的患者导管感染率最低(19.87%,30/151),随置管时间延长,感染率逐渐升高,置管时间〉30 d者感染率为44.44%(68/153),置管时间与感染率明显相关(χ2=22.849,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相对于锁骨下静脉置管,股静脉置管的感染风险明显增加〔优势比(OR)=1.362,95%可信区间(95%CI)=1.030~1.801,P=0.030〕;置管时间延长也是静脉导管感染风险增加的危险因素(OR=1.306,95%CI=1.177~1.480,P=0.000)。结论中心静脉导管感染以G-杆菌为主要病原菌;股静脉置管和置管时间长是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 导管感染 病原学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