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在腹腔镜下肝脏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王刚 郭科 +2 位作者 张伯 刘秋华 朱振成 《中外医学研究》 2025年第2期29-34,共6页
目的:探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CLCVP)在腹腔镜下肝脏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23年12月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肝切除术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 目的:探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CLCVP)在腹腔镜下肝脏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23年12月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肝切除术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放肝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肝脏切除术治疗,两组术中均行CLCVP。比较两组麻醉前(T_(0))、手术10 min(T_(1))、手术30 min(T_(2))、术毕(T_(3))应激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脑代谢指标,术前、术后1周肝功能指标。结果:T_(1)、T_(2)、T_(3),两组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肾上腺激素(DA)水平较T_(0)升高,但观察组Cor、NE、E、D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_(1)、T_(2)、T_(3)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较T_(0)升高,两组T_(1)、T_(2)及观察组T_(3)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较T_(0)降低,对照组T_(3) SBP、DBP较T_(0)升高,观察组HR、MAP、SBP、DB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1)、T_(2),两组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_(2))水平较T_(0)降低,且观察组T_(1)、T_(2)及T_(3) SjvO_(2)水平高于对照组,T_(1)、T_(2)、T_(3),两组乳酸(LA)、血糖(Glu)水平较T_(0)升高,但观察组LA、Glu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较术前降低,观察组ALT、AS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开放肝切除术中行CLCVP,腹腔镜下肝脏切除术中行CLCVP有助于减轻患者应激反应,保持血流动力学及脑代谢稳定,也能提高术后肝功能恢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 应激反应 血流动力学 脑代谢 腹腔镜下肝脏切除术
下载PDF
川芎嗪对大鼠供肝冷保存再灌注损伤中肝细胞凋亡及调控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张伯 钱海鑫 +2 位作者 秦磊 胡明政 乔志明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96-399,共4页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大鼠原位肝移植供肝冷保存再灌注损伤中肝细胞凋亡及调控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180-250g,共24只。配成12对,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用自配川芎嗪乳酸钠林格氏液作为实验组供体大鼠肝脏的灌注液和保...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大鼠原位肝移植供肝冷保存再灌注损伤中肝细胞凋亡及调控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180-250g,共24只。配成12对,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用自配川芎嗪乳酸钠林格氏液作为实验组供体大鼠肝脏的灌注液和保存液;对照组则用不含川芎嗪的乳酸钠林格氏液,供肝获取后均将其保存在4℃的保存液中4h。然后行大鼠原位肝移植术。术后6h处死受体大鼠,检测血浆中AST、ALT、LDH水平。取肝脏组织,流式细胞法分析肝细胞的凋亡百分比,TUNEL法检测肝细胞的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bel-2的表达。结果实验组AST、ALT、LD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流式细胞法分析实验组凋亡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TUNEL法检测显示实验组凋亡情况显著轻于对照组。免疫组化显示实验组肝脏中bcl-2表达明显,而对照组则为阴性。结论川芎嗪可能通过促进抑制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来抑制冷保存再灌注导致的肝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川芎嗪 再灌注损伤 凋亡 大鼠
下载PDF
CCR7对Huh-7肝癌细胞系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伯 周萃阶 +2 位作者 刘秋华 蒋维 李建伟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480-482,共3页
目的探讨CCR7对肝细胞肝癌转移的影响。方法构建siRNA-CCR7载体,稳定转染表达CCR7的肿瘤细胞株Huh-7,用MTT法检测沉默CCR7基因对Huh-7肝癌细胞系增殖的影响,通过趋化侵袭实验检测其对肿瘤细胞株Huh-7趋化、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通过抑制... 目的探讨CCR7对肝细胞肝癌转移的影响。方法构建siRNA-CCR7载体,稳定转染表达CCR7的肿瘤细胞株Huh-7,用MTT法检测沉默CCR7基因对Huh-7肝癌细胞系增殖的影响,通过趋化侵袭实验检测其对肿瘤细胞株Huh-7趋化、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通过抑制Huh-7细胞CCR7的表达,稳定转染siRNACCR7能有效抑制Huh-7细胞的增殖,并能抑制CCL21刺激的趋化和侵袭能力。结论沉默CCR7基因能有效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干扰RNA 趋化因子受体7 HUH-7细胞 肿瘤转移
下载PDF
CT引导经皮肝穿刺氩氦刀冷冻术治疗肝癌16例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伯 周萃阶 刘秋华 《当代医学》 2011年第32期7-8,共2页
目的观察CT引导经皮肝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肝癌术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方法 2010年10月~2011年4月行CT引导经皮肝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肝癌术16例。统计经皮肝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肝癌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在CT引导下经皮肝穿... 目的观察CT引导经皮肝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肝癌术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方法 2010年10月~2011年4月行CT引导经皮肝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肝癌术16例。统计经皮肝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肝癌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在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肝癌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主要为发热、上腹部疼痛不适、恶心呕吐、肝功能损害、出血和穿刺部位冻伤等。结论在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肝癌可准确定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冷冻外科 CT引导 并发症
下载PDF
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分析
5
作者 张伯 钱海鑫 秦磊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8年第12期90-91,共2页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变化规律及其原因。方法观察20例原位肝移植患者术后肝功能动态变化值。结果原位肝移植患者肝功能术后第1d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均明显升高,后逐渐下降,到第5d接近正常,而总...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变化规律及其原因。方法观察20例原位肝移植患者术后肝功能动态变化值。结果原位肝移植患者肝功能术后第1d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均明显升高,后逐渐下降,到第5d接近正常,而总胆红素(TBI),直接胆红素(DBI)变化不大。结论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变化存在一定规律,AST和ALT是肝功能良好的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肝功能 监测
下载PDF
改良二袖套管法大鼠原位肝移植动物模型150例体会
6
作者 张伯 钱海鑫 秦磊 《当代医学》 2010年第10期15-16,共2页
目的用改良二袖套法建立稳定的大鼠原位肝移植动物模型。方法采用改良的二袖套法施行大鼠原位肝移植动物实验150例,观察术后并发症及存活率。结果受体平均无肝期为13分钟,受体手术时间45分钟,24小时存活率97%,两周存活率为90%。结论改... 目的用改良二袖套法建立稳定的大鼠原位肝移植动物模型。方法采用改良的二袖套法施行大鼠原位肝移植动物实验150例,观察术后并发症及存活率。结果受体平均无肝期为13分钟,受体手术时间45分钟,24小时存活率97%,两周存活率为90%。结论改良二袖套管法大鼠原位肝移植术操作简便,具有无肝期短,手术成功率高,重复性好,提高了大鼠肝移植动物模型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大鼠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双器械吻合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Dixon保肛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7
7
作者 刘秋华 张伯 +1 位作者 涂建成 周萃阶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9-102,共4页
目的探讨双器械吻合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Dixon保肛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80例直肠癌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均应用全直肠系膜... 目的探讨双器械吻合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Dixon保肛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80例直肠癌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均应用全直肠系膜切除Dixon保肛手术治疗,对照组联合单器械吻合予以治疗,实验组联合双器械吻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肠道功能恢复较早,患者尿管留置时间短,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肛门功能良好率为87.5%,显著高于对照组(67.5%)(P<0.05)。结论应用双器械吻合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Dixon保肛手术治疗直肠癌疗效显著,患者肛门功能恢复程度好,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器械吻合 全直肠系膜切除 Dixon保肛手术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25
8
作者 李建伟 刘秋华 +1 位作者 张伯 郭科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411-413,共3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用于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对照组行传统开腹取石术。对...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用于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对照组行传统开腹取石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1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的术后出血、疼痛及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胆漏与胆管残留结石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在用于胆总管结石治疗中,可缩短手术和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 开腹手术 胆总管结石
下载PDF
TACE联合氩氦刀冷冻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刘秋华 周萃阶 +2 位作者 张伯 蒋维 李建伟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278-280,共3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氩氦刀冷冻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将77例中晚期肝癌随机分为二组:A组37例,行TACE联合氩氦刀冷冻治疗;B组40例,单纯行TACE术。比较两组患者血清AFP水平以及半年和1年生存率。结果 A组AFP下降...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氩氦刀冷冻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将77例中晚期肝癌随机分为二组:A组37例,行TACE联合氩氦刀冷冻治疗;B组40例,单纯行TACE术。比较两组患者血清AFP水平以及半年和1年生存率。结果 A组AFP下降比B组明显(P<0.05),A组患者1年生存率高于B组(P<0.05)。结论 TACE联合氩氦刀冷冻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优于单纯性行TACE治疗,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氦冷冻治疗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 原发性肝癌
下载PDF
无浆膜层侵犯的进展期胃癌行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术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15
10
作者 刘秋华 张伯 +1 位作者 涂建成 周萃阶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5期466-469,共4页
目的探究无浆膜层侵犯的进展期胃癌行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在接受手术治疗80例无浆膜层侵犯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所采用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腹腔镜辅助手术)... 目的探究无浆膜层侵犯的进展期胃癌行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在接受手术治疗80例无浆膜层侵犯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所采用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腹腔镜辅助手术)和对照组(开腹手术),每组4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指标,并发症以及生存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手术用时较对照组长,而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和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上确较对照组具有优势(P<0.05);在淋巴结清扫数量、并发症发生率和无瘤生存率上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无浆膜层侵犯展期胃癌采用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安全、可行,具有创伤小、切口相对美观、恢复快等优势,在淋巴结清扫上与开腹手术具有相同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无浆膜浸润 腹腔镜 胃癌D2根治术
下载PDF
考虑水电厂组合的水电厂短期经济调度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民量 张伯 +2 位作者 夏清 王宪荣 柳焯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7-40,43,共5页
在常规水电厂短期经济调度网流法的基础,本文提出了考虑水电厂组合的常规水电厂短期经济调度算法。算法的基本思想是首先将原问题约束条件扩展并求其解,然后修正该解使其满足原问题的各种约束条件。算法增加的计算量很小,保留了网流... 在常规水电厂短期经济调度网流法的基础,本文提出了考虑水电厂组合的常规水电厂短期经济调度算法。算法的基本思想是首先将原问题约束条件扩展并求其解,然后修正该解使其满足原问题的各种约束条件。算法增加的计算量很小,保留了网流法模型简单、容易实现的优点。算例计算表明,本算法实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发电站 经济调度 数学模型
下载PDF
120例大鼠原位肝移植报道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军 庞利群 +4 位作者 余斌 张伯 秦磊 管宏庚 钱海鑫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56-157,160,共3页
目的建立一个稳定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探讨其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在Ka-mada“二袖套法”吻合血管的基础上进行改良。供体改经腹主动脉进行肝脏冷灌注;肝上下腔静脉用缝合法吻合,门静脉和肝下下腔静脉用袖套法吻合,胆总管采... 目的建立一个稳定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探讨其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在Ka-mada“二袖套法”吻合血管的基础上进行改良。供体改经腹主动脉进行肝脏冷灌注;肝上下腔静脉用缝合法吻合,门静脉和肝下下腔静脉用袖套法吻合,胆总管采用单管内支架胆管端端吻合法。结果共施行大鼠原位肝移植120例,手术成功率为96.7%。大鼠1周存活率为95%,3月存活率达90%。结论娴熟细致的外科操作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受体无肝期的长短是决定动物存活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大鼠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原位肝移植术后细菌感染的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乔志明 钱海鑫 +2 位作者 周晓俊 张伯 秦磊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91-493,共3页
回顾性分析我院完成的20例原位肝移植的临床资料,分析细菌感染的发生率、发生部位、影响因素、常见致病菌以及预防和治疗方法。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细菌感染的发生特点和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肝移植术后17例(85%)发生29次细菌感染,平均每... 回顾性分析我院完成的20例原位肝移植的临床资料,分析细菌感染的发生率、发生部位、影响因素、常见致病菌以及预防和治疗方法。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细菌感染的发生特点和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肝移植术后17例(85%)发生29次细菌感染,平均每例发生1.7次,89.7%的细菌感染发生于术后四周内,其中以肺部感染最为多见(71%)。手术时间延长与术后腹腔感染,术后留置T管与术后胆道感染有相关性。提示细菌感染为肝移植术后主要并发症之一,手术时间延长、术后留置T管分别是术后腹腔感染和胆道感染的相关因素。控制和减少细菌感染在于积极预防、早期诊断和有效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细菌感染
下载PDF
肝癌介入治疗并发症38例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7
14
作者 严向阳 张伯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9年第2期149-149,共1页
目的探讨肝癌介入治疗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对38例肝癌介入治疗并发症进行观察、记录、分析,针对其并发症的原因给予针对性护理。结果对介入治疗6种并发症进行护理,症状一周左右缓解。结论介入治疗后卧床休息、适量饮水、合理饮食、下肢... 目的探讨肝癌介入治疗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对38例肝癌介入治疗并发症进行观察、记录、分析,针对其并发症的原因给予针对性护理。结果对介入治疗6种并发症进行护理,症状一周左右缓解。结论介入治疗后卧床休息、适量饮水、合理饮食、下肢制动、细察病情是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介入治疗 并发症 护理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临床体会(附95例报告)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卫新 周萃阶 张伯 《当代医学》 2009年第10期89-90,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可行性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2008年5月95例急性胆囊炎LC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LC手术全部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平均手术时间65min(45~130min),术后恢复顺利,无胃肠道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可行性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2008年5月95例急性胆囊炎LC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LC手术全部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平均手术时间65min(45~130min),术后恢复顺利,无胃肠道损伤、胆管损伤等严重手术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5d(3~7d)。结论只要能把握住手术时机并注重手术技巧,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急性胆囊炎 胆囊切除术
下载PDF
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刚 刘秋华 +1 位作者 周萃介 张伯 《当代医学》 2016年第35期49-50,共2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8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00例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A组),80例行开腹阑尾切除术(B组),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疗效、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A组患者... 目的比较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8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00例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A组),80例行开腹阑尾切除术(B组),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疗效、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A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3.0%,显著高于B组的70.0%(P<0.05);2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均为10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42.0±11.3)min和(6.3±0.6)d,均明显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为(9.0±8.5)m L,明显少于B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的6.25%(P<0.05)。结论开腹手术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均能获得显著疗效,同时腹腔镜手术还具有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康复快等优点,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理想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开腹 腹腔镜 阑尾切除术
下载PDF
二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8例体会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萃阶 张伯 《当代医学》 2010年第27期72-72,共1页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已被广大外科医生和病人接受,目前已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金标准”。经典的LC是采用四孔法。随着技术的提高,经验的积累,现在许多...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已被广大外科医生和病人接受,目前已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金标准”。经典的LC是采用四孔法。随着技术的提高,经验的积累,现在许多医院已常规采用三孔法使创伤更小。我院在熟练掌握三孔法LC的基础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二孔法 胆囊良性疾病 “金标准” 住院时间 外科医生 三孔法
下载PDF
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萃阶 刘业六 +1 位作者 张伯 刘秋华 《当代医学》 2013年第29期80-81,共2页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2011年4月-2012年12月共实施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共84例,其中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15例,传统腹腔镜下三孔阑尾切除术69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疼痛、肛门通...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2011年4月-2012年12月共实施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共84例,其中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15例,传统腹腔镜下三孔阑尾切除术69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疼痛、肛门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结果 84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腹。单孔组术后疼痛(长海痛尺)为(1.4±0.5),肛门通气时间为(9.5±3.6)h,明显优于传统组术后疼痛(2.6±0.8)和肛门通气时间(14.3±6.2)h,术后随访3月,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安全可行。与传统三孔法腹腔阑尾切除术相比,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和更符合美容效果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脐部 单孔法 阑尾切除术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血清微小RNA-30a mRNA与微小RNA-196b mRNA相对表达量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葛建祥 张伯 黄小平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20年第1期76-83,共8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microRNA,miRNA)-30a mRNA与miR-196b mRNA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肝纤维化患者血清中的相对表达量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行经皮肝组织活检确诊为CH... 目的探讨微小RNA(microRNA,miRNA)-30a mRNA与miR-196b mRNA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肝纤维化患者血清中的相对表达量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行经皮肝组织活检确诊为CHB肝纤维化的139例患者为CHB肝纤维化组,选取1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CHB肝纤维化患者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采用Au4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移酶(aspartate transferase,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及白蛋白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中金属蛋白酶-1抑制剂(metalloproteinase tissue inhibitor-1,TIMP-1)浓度;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iR-30a和miR-196bmRNA相对表达量,计算FIB-4指数。对CHB肝纤维化患者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确定肝纤维化分期。采用Pearson法分析miR-30a mRNA和miR-196bmRNA相对表达量及其与各临床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miR-30a和miR-196b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HB肝纤维化患者组血清中ALT [(65.34±13.53)U/L vs(18.28±3.14)U/L]、AST [(52.84±14.02)U/L vs(25.84±1.26)U/L]、TIMP-1 [(183.98±42.07)ng/ml vs(80.59±13.09)ng/ml]和FIB-4指数(1.33±0.09 vs 0.78±0.06)显著升高,miR-30a mRNA相对表达量(0.60±0.08 vs 1.00±0.09)和miR-196b mRNA相对表达量(0.45±0.04 vs 1.00±0.02)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139例患者中S0~S1期占32.37%(45/139),S2~S3期占45.32%(63/139),S4期占22.31%(31/139)。S0~S1期患者miR-30a mRNA相对表达量、miR-196b mRNA相对表达量、TIMP-1和FIB-4指数分别为0.83±0.06、0.76±0.05、(142.68±13.21)ng/ml、0.84±0.08,S2~S3期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0.69±0.06、0.41±0.08、(257.50±53.05)ng/ml、1.23±0.09,S4期患者上述指标分别0.28±0.02、0.21±0.05、(383.52±62.31)ng/ml、2.48±0.19,血清中miR-30a mRNA相对表达量和miR-196b mRNA相对表达量随纤维化分期的增加而降低,TIMP-1和FIB-4指数随肝纤维化分期的增加而增加(P均<0.05)。CHB肝纤维化患者血清miR-30a和miR-196b与TIMP-1、FIB-4和肝纤维化分期呈负相关(P <0.05),与ALT和AST无相关性(P> 0.05)。miR-30a mRNA相对表达量、miR-196b mRNA相对表达量、TIMP-1和FIB-4指数诊断CHB肝纤维化患者肝纤维化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OC curve,AUC)分别为0.847(95%CI:0.756~0.928)、0.942(95%CI:0.860~0.983)、0.792(95%CI:0.721~0.855)、0.895(95%CI:0.821~0.967),miR-196b mRNA相对表达量的AUC显著高于其他指标(P均<0.001)。以0.468作为临界值,miR-196b mRNA相对表达量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45%和83.60%。结论 CHB肝纤维化患者血清中miR-30a mRNA和miR-196ba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检测miR-30a和miR-196ba mRNA相对表达量有助于评估CHB肝纤维化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30a 微小RNA-196b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下载PDF
全腹腔镜下三步法右半结肠癌根治术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涂建成 陶磊 +2 位作者 张伯 方健 曹建国 《交通医学》 2016年第2期181-183,共3页
目的:探讨全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三步吻合法行回肠结肠吻合术的安全性和临床价值,观察其近期疗效。方法:行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切除术患者56例,其中26例采用全腔镜下三步法回肠结肠吻合术(TLG组),同期30例患者采用辅助切口行体外回结肠吻... 目的:探讨全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三步吻合法行回肠结肠吻合术的安全性和临床价值,观察其近期疗效。方法:行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切除术患者56例,其中26例采用全腔镜下三步法回肠结肠吻合术(TLG组),同期30例患者采用辅助切口行体外回结肠吻合术(LG组),对两组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指数、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56例均成功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TLG组手术时间115.3±64.7min,术中出血量50.8±25.3m L,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1.2±0.5d,术后疼痛指数5.6±0.7,住院天数8.5±2.2d;LG组手术时间120.1±43.4min,术中出血量95.6±20.7m L,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2.6±1.0d,术后疼痛指数9.5±0.3,住院天数12.2±3.8d。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疼痛指数、住院天数等指标均优于辅助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G组发生术后感染4例(13.3%),肠梗阻1例(6.7%),吻合口出血(便血)1例(6.7%);TLG组仅发生术后感染1例(4.1%)。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腔镜下回肠结肠吻合技术的右半结肠切除术,安全可行,快速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结肠肿瘤 右半结肠癌根治术 回肠结肠吻合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