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氨力农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评价
1
作者 郭富山 张春运 +3 位作者 王秋生 张伯筠 董波 潘祥林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1996年第9期548-549,共2页
氨力农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评价郭富山张春运王秋生张伯筠董波潘祥林目前,难治性心力衰竭(RHF)的治疗已成为临床医学的一大难题。我们应用氨力农(amrinoni)与卡托普利(captopril)联合治... 氨力农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评价郭富山张春运王秋生张伯筠董波潘祥林目前,难治性心力衰竭(RHF)的治疗已成为临床医学的一大难题。我们应用氨力农(amrinoni)与卡托普利(captopril)联合治疗15例RHF患者,并与同期15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治疗 氨力农 卡托普利
下载PDF
大剂量辅酶Q10静脉滴注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郭富山 高希春 +2 位作者 吴荣东 张伯筠 祝恩奎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1996年第6期334-336,共3页
对33例心功能Ⅲ~Ⅳ级的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大剂量辅酶Q10静滴治疗后心功能显著改善,总有效率84.8%。并与30例应用洋地黄、利尿、扩血管剂治疗的患者对比,发现前者疗效显著,氧分压明显提高(P<0.01),心搏... 对33例心功能Ⅲ~Ⅳ级的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大剂量辅酶Q10静滴治疗后心功能显著改善,总有效率84.8%。并与30例应用洋地黄、利尿、扩血管剂治疗的患者对比,发现前者疗效显著,氧分压明显提高(P<0.01),心搏量及射血分数显著改善(P<0.01)。停用辅酶Q10治疗后,大部分患者(83.0%)症状复发,再次治疗仍有效,未见严重副反应。提示辅酶Q10是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有效药物,大剂量静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酶Q10 心力衰竭 难治性 治疗
下载PDF
肥厚性心肌病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郭富山 刁平然 +3 位作者 王秋生 吴荣东 孙加吉 张伯筠 《临床荟萃》 CAS 1996年第11期502-504,共3页
肥厚性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HCM)是心源性猝死的高危因素之一。随着电生理学及分子生物学进展,对HCM有了许多新的认识,从而为HCM的防治开辟了新的途径。 1 一般措施 剧烈活动可使左室负荷增加,心肌肥厚加重,因此应限制... 肥厚性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HCM)是心源性猝死的高危因素之一。随着电生理学及分子生物学进展,对HCM有了许多新的认识,从而为HCM的防治开辟了新的途径。 1 一般措施 剧烈活动可使左室负荷增加,心肌肥厚加重,因此应限制HCM患者过度活动。另外,活动使交感神经紧张性增高,儿茶酚胺分泌增加,患者易出现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及左室流出道梗阻加重。即使是无症状的HCM患者,也应避免剧烈活动。二尖瓣返流损伤心内膜,且流出道梗阻提供了感染的基础,感染性心内膜炎又使HCM加重,应预防性使用抗生素。HCM舒张机能障碍,左心充盈压增高导致左房肥大,易出现房颤,从而形成血栓及血栓栓塞。为减少潜在的栓塞,抗凝治疗及房颤转复窦律也是必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性心肌病 心肌病 治疗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过程中的心电图演变 被引量:8
4
作者 王华亭 裘琛富 +2 位作者 张伯筠 秦玉堂 刁平然 《心电学杂志》 1994年第1期51-52,共2页
静脉溶栓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已逐步开展,因其快速、简便,可推广至基层医院。但限于条件,冠脉再通的判断往往只能根据症状缓解和溶栓过程中心电图的演变来间接推断。我院自1988年1月—1991年7月收治急性心肌梗塞患者46例,现对静脉溶栓... 静脉溶栓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已逐步开展,因其快速、简便,可推广至基层医院。但限于条件,冠脉再通的判断往往只能根据症状缓解和溶栓过程中心电图的演变来间接推断。我院自1988年1月—1991年7月收治急性心肌梗塞患者46例,现对静脉溶栓治疗的20例溶栓过程中ECG的演变作一总结,并与其余26例非溶栓治疗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对象和方法溶栓组20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46—70(平均58)岁。梗塞部位:前间壁10例,广泛前壁3例,下壁7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溶检疗法 心电图
下载PDF
多普勒超声技术评价心房颤动复律后的心房收缩功能(摘要)
5
作者 王华亭 刘树英 +1 位作者 张伯筠 刁平然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02-303,共2页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尤多见于老年人,它可引起心肌缺血、心功能损害和一系列临床表现,在少数心室率极快的患者还会导致循环衰竭,甚至猝死,持续性房颤可显著增加中风和体循环栓塞的危险性。房颤的治疗目...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尤多见于老年人,它可引起心肌缺血、心功能损害和一系列临床表现,在少数心室率极快的患者还会导致循环衰竭,甚至猝死,持续性房颤可显著增加中风和体循环栓塞的危险性。房颤的治疗目标是恢复窦性心律。房颤复律后心房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复律后 心房收缩功能 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肝素、镁极化液治疗不稳定心绞痛临床观察
6
作者 刘少河 安学林 +1 位作者 赵桂荣 张伯筠 《临床荟萃》 CAS 1996年第14期655-656,共2页
不稳定心绞痛(UAP)是一种严重并有潜在危险的急症,若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急性心肌梗塞,共至猝死。我院自1992年6月~1994年3月对住院确诊的UAP患者给予肝素、镁极化液治疗,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型 肝素 镁极化液
下载PDF
高血压性左心室肥厚与心率变异相关性及预后分析
7
作者 王华亭 刁平然 +2 位作者 张伯筠 王广诗 李效寅 《临床荟萃》 CAS 2000年第20期919-920,共2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 (LVH )心率变异的相关性及预后。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结合心率变异性 (HRV) ,对高血压有或无左心室肥厚患者进行相关性分析 ,并用心率变异性指数 (HRVI)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预后分析。结...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 (LVH )心率变异的相关性及预后。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结合心率变异性 (HRV) ,对高血压有或无左心室肥厚患者进行相关性分析 ,并用心率变异性指数 (HRVI)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预后分析。结果 :伴有LVH的高血压患者和无LVH的高血压患者HRVI均低于对照组 ,其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 ,伴LVH组更明显。结论 :提示高血压LVH患者交感神经功能亢进 ,迷走神经张力降低 ,自主神经活动不协调 ,其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心率变异性 预后
下载PDF
被房早所终止的不典型文氏周期
8
作者 王华亭 席风英 张伯筠 《中国实用心电杂志》 1996年第3期187-187,共1页
患者男,34岁。因发热、心悸1个月入院。心脏听诊心动过速,心律不齐,无病理性杂音。临床诊断:心肌炎。本图示:(图略)①P波规则出现,频率为136次/min,其形态相同,属于窦性心动过速。②P—R 间期自0.22s逐渐延长到0.40s,直至P波完全不能... 患者男,34岁。因发热、心悸1个月入院。心脏听诊心动过速,心律不齐,无病理性杂音。临床诊断:心肌炎。本图示:(图略)①P波规则出现,频率为136次/min,其形态相同,属于窦性心动过速。②P—R 间期自0.22s逐渐延长到0.40s,直至P波完全不能下传,并周而复始,房室传导比例7:6、6:5、5:4,属于Ⅱ°Ⅰ型房室传导阻滞伴不同比例的房室传导。③上条心电图P11与P12之间可见一提前出现的、与窦性P波形态不同的异位P波(P’)终止了文氏周期,其联律间期(P<sub>11</sub>—P’)0.28s,由于 P’—R间期(0.08s)太短,因此,其后继的QRS波不是P’所下传属于房性早搏未下传,而是P<sub>11</sub>下传的。由于P<sub>9</sub>11)—P’间期0.38s,比P<sub>11</sub>—P’间期0.28s长,因此,在房室传导完成之前便记录到一个异位P波(P’),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氏周期 房早 P波形态 房室传导阻滞 联律间期 房性早搏 异位 窦性心动过速 形态相同 QRS波
下载PDF
阿托品中毒致多系统损害──关于“口服有机磷农药,经阿托品治疗后,出现昏迷、高热1天”的讨论
9
作者 郭富山 张伯筠 +1 位作者 张承英 吴荣东 《中级医刊》 1996年第8期44-46,共3页
阿托品中毒致多系统损害──关于“口服有机磷农药,经阿托品治疗后,出现昏迷、高热1天”的讨论郭富山,张伯筠,张承英,吴荣东山东省聊城地区东昌医院(252000)主治医师:患者入院时压眶无反应,各种反射消失,处于深昏迷状... 阿托品中毒致多系统损害──关于“口服有机磷农药,经阿托品治疗后,出现昏迷、高热1天”的讨论郭富山,张伯筠,张承英,吴荣东山东省聊城地区东昌医院(252000)主治医师:患者入院时压眶无反应,各种反射消失,处于深昏迷状态。对昏迷的原因分析如下,昏迷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品 中毒 多器官损伤
全文增补中
头胸(HC)导联的研究现状
10
作者 王华亭 张伯筠 袁茹茹 《综合临床医学》 1996年第3期124-124,共1页
心电图是临床诊断心肌梗死的重要手段.由于常规导联(Wilson导联)尚存在波幅低、标准浮动及对右室电活动表达不灵敏,对右室缺血、劳损、梗死等诊断存在方位死角等问题,于是,国内尹炳生教授于1980年正式提出了头胸(HC)导联与球状面心电位... 心电图是临床诊断心肌梗死的重要手段.由于常规导联(Wilson导联)尚存在波幅低、标准浮动及对右室电活动表达不灵敏,对右室缺血、劳损、梗死等诊断存在方位死角等问题,于是,国内尹炳生教授于1980年正式提出了头胸(HC)导联与球状面心电位场波阵面传递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头胸导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