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西省野生大豆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9
1
作者 王果 胡正 +2 位作者 张保缺 王成社 张辉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2182-2190,共9页
【目的】明确山西省野生大豆的遗传多样性程度及其数量性状多样性的地理分布,为山西省野生大豆种质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提供依据。【方法】以山西省已编目入库的544份野生大豆为材料,对其质量性状、数量性状及SSR标记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 【目的】明确山西省野生大豆的遗传多样性程度及其数量性状多样性的地理分布,为山西省野生大豆种质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提供依据。【方法】以山西省已编目入库的544份野生大豆为材料,对其质量性状、数量性状及SSR标记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研究的8个质量性状,山西省半野生大豆的遗传多样性高于野生大豆;太原材料的遗传多样性高于山西省材料。4个数量性状的研究结果显示,野生大豆的变异程度高于半野生大豆,山西材料的变异程度高于太原材料;初步推断37~38°N、112~113°E经纬小区为山西省野生大豆数量性状的多样性中心。利用30对SSR引物分析了49份山西太原野生大豆材料,共检测到208个等位变异,每个SSR位点的等位变异范围为4~11个,平均为7个;引物的Shannon-weaver指数的分布范围为0.7451~2.1081,平均为1.5030;位点多态信息量(PIC)值的分布范围为0.3813~0.8575,平均为0.7007。【结论】表型和分子检测结果都表明,太原野生大豆材料的变异类型丰富、多样性程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大豆 表型性状 SSR 遗传多样性 山西省
下载PDF
一种快速、高效的大豆农杆菌转化技术 被引量:13
2
作者 马丽萍 胡正 +1 位作者 张保缺 张辉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61-668,共8页
【目的】拟通过改进大豆外植体的组织培养、农杆菌侵染以及植株再生等关键性环节,构建快速、高效的大豆转基因技术体系,解决外源基因难以导入大豆的难题。【方法】成熟大豆种子在环境温度25~28℃、含有1mg·L-16-苄氨基嘌呤的MSB5... 【目的】拟通过改进大豆外植体的组织培养、农杆菌侵染以及植株再生等关键性环节,构建快速、高效的大豆转基因技术体系,解决外源基因难以导入大豆的难题。【方法】成熟大豆种子在环境温度25~28℃、含有1mg·L-16-苄氨基嘌呤的MSB5培养基上催芽24h。保留大豆下胚轴、胚尖及1片子叶作为外植体,并在相同条件下预培养24h。将外植体转入2/3MSB5液体培养基(1mg·L-16-苄氨基嘌呤+100μmol·L-1乙酰丁香酮+携带有Ti质粒pBI121的根瘤农杆菌GV3101)中,在28℃黑暗环境下侵染21h。侵染后的外植体在28℃黑暗条件下共培养3d。外植体经无菌水处理后移栽到灭菌土中,并在适宜条件下培养。【结果】分子检测结果表明,本研究涉及的新型外植体的再生率高达90%以上(中品661为95%,垦农18为93%,绿75为90%),转化效率明显提高;而利用子叶节和胚尖进行培养获得的外植体的再生率仅50%和70%。此外,本研究涉及的大豆转化体系省去了外植体后期繁琐、耗时的组织培养步骤,再生周期明显缩短。【结论】与前人报道的大豆遗传转化体系技术相比,本研究所使用的方法更加快速、高效,可为农杆菌介导的大豆转基因、突变体构建等基因组学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根瘤农杆菌 外植体 转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