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肾脏病患者自我调节疲劳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张修云 陈晓燕 叶杨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4期50-53,共4页
目的 调查慢性肾脏病患者自我调节疲劳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首次在合肥市第八人民医院就诊的250例慢性肾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简易疾病感知问卷、自我调节疲劳量表... 目的 调查慢性肾脏病患者自我调节疲劳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首次在合肥市第八人民医院就诊的250例慢性肾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简易疾病感知问卷、自我调节疲劳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调查患者自我调节疲劳现状,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250例患者自我调节疲劳量表总分为(56.14±13.68)分;Pearson分析中,患者自我调节疲劳量表得分与疾病感知问卷总分呈正相关(r=0.672,P<0.001),与一般自我效能感总分呈负相关(r=-0.616,P<0.001),与医学应对方式中面对呈负相关(r=-0.476,P<0.001)、回避呈正相关(r=0.472,P<0.001)、屈服呈正相关(r=0.630,P<0.001)。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年收入、医疗支付方式、合并症数量、慢性疼痛患者的自我调节疲劳量表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教育程度,简易疾病感知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合并症数量、慢性疼痛,家庭年收入,医学应对方式问卷中面对、回避、屈服是慢性肾脏病患者自我调节疲劳的影响因素(R~2=0.797,调整后R~2=0.775,F=101.362,P<0.001)。结论 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自我调节疲劳程度较高,医护人员应积极帮助其提升自我效能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自我调节疲劳 线性回归分析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宫颈不典型微腺体增生7例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2
作者 罗斌 袁静萍 +2 位作者 赵丽娜 张修云 陈丽霞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3年第8期729-731,787,共4页
目的分析宫颈不典型微腺体增生(MGH)的临床病理特点、鉴别诊断及误诊原因,以提高诊断率,改善患者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宫颈不典型MGH患者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分析。结果7例患者女性,平均年龄35.5岁(26~4... 目的分析宫颈不典型微腺体增生(MGH)的临床病理特点、鉴别诊断及误诊原因,以提高诊断率,改善患者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宫颈不典型MGH患者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分析。结果7例患者女性,平均年龄35.5岁(26~43岁)。因阴道不规则排液、阴道不规则出血等原因于当地医院就诊。7例均行宫颈活检病理检查,其中4例患者当地医院病理诊断均误诊为宫颈腺癌,遂至我院进行病理会诊。镜下观:7例病变均由多而大小不一且密集排列的腺腔构成,排列复杂,部分腺体呈筛孔状,胞质嗜酸,可见细胞内或细胞外空泡,细胞轻度异型,可见核分裂象,伴有广泛的未成熟鳞状上皮化生。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16(散在细胞+),CEA(灶+),P53(个别细胞+,野生型),ER(+),Ki-67(低增殖)。结论宫颈的微腺体增生是良性增生性病变,当病变呈不典型改变时易与宫颈腺癌及相关恶性肿瘤相混淆,需要临床和病理医师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其病理学诊断主要依赖于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染色,严防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 微腺体增生 误诊 病理诊断
下载PDF
成人肾母细胞瘤临床病理观察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3
作者 张修云 袁静萍 +1 位作者 袁修学 高利昆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6期535-539,共5页
目的探讨成人肾母细胞瘤(Wilms'Tumor,WT)临床病理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应用光镜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1例AWT临床病理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62岁,肾结石碎石后间断性无痛性肉眼血尿1年余。切除肿瘤组织学显示:... 目的探讨成人肾母细胞瘤(Wilms'Tumor,WT)临床病理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应用光镜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1例AWT临床病理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62岁,肾结石碎石后间断性无痛性肉眼血尿1年余。切除肿瘤组织学显示:肿瘤由未分化的胚芽组织,上皮样成分和间叶成分组成,上皮成分可见鳞状上皮及分化好的小管和乳头结构,间叶成分为软骨、横纹肌,另见大量间变细胞,伴大片坏死。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发现肿瘤细胞vimentin、PCK和CD99阳性,EMA、NSE、desmin、myogenin和WT-1部分阳性,Syn、CgA、S-100、MyoD1和TTF1均阴性。结论肾母细胞瘤是儿童常见的原发恶性肾肿瘤,但在成人是非常罕见的,老年患者诊断和治疗更加困难,依据临床和病理组织学特点可准确诊断,早期积极采取多模式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肾母细胞瘤 病理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临床病理分析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4
作者 张修云 袁静萍 +1 位作者 阎红琳 吴昊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期72-76,共5页
目的探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desmoplastic small round cell tumor,DSRCT)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织化学特征、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运用组织学与免疫组织化学分析1例穿刺标本中DSRCT的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表型特... 目的探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desmoplastic small round cell tumor,DSRCT)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织化学特征、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运用组织学与免疫组织化学分析1例穿刺标本中DSRCT的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29岁,无明显诱因右腹部出现一包块,肿瘤标记物示NSE升高。腹腔肿块穿刺组织,镜下见纤维结缔组织中小圆形细胞巢。细胞核深染圆形、卵圆形,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易见,胞质少,界限不清,瘤细胞间为增生的致密结缔组织,并可见血管增生。免疫组化:肿瘤细胞CD117阳性,desmin、PCK、vimentin、EMA核旁散点灶阳性,WT-1,LCA、NSE、Cg A、DOG1、SMA、CD34、Bcl-2、myoglobin、myogenin、Myo D1、S-100、CD99、BCL-2均阴性。结论 DSRCT是一种罕见的高度恶性软组织小细胞肿瘤,预后较差,小的活检标本中可能不会出现典型的特征,增加诊断的困难,免疫组织化学可辅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 临床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乳腺透明细胞癌:一种罕见的乳腺癌亚型
5
作者 张修云 高利昆 +1 位作者 阎红琳 袁静萍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期57-61,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透明细胞癌(glycogen-rich clear cell carcinoma of breast,GRCC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诊断要点。方法报道1例GRCCC的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44岁,2016年7月因发现右乳无痛性包块3... 目的探讨乳腺透明细胞癌(glycogen-rich clear cell carcinoma of breast,GRCC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诊断要点。方法报道1例GRCCC的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44岁,2016年7月因发现右乳无痛性包块3年余,于外院行右乳改良切除术,病检提示乳腺癌,右乳癌术后化疗后6月余,发现全身多发骨转移,后来我院会诊。镜下显示乳腺浸润性癌,细胞排列成巢索状,间质为毛细血管,肿瘤细胞具有丰富透明的胞浆,呈多边形,边界清楚,核深染,核仁明显,肿瘤伴大片坏死,可见多处淋巴管及血管内癌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肿瘤呈ER、PR和Her-2三重阴性,CK5/6局灶阳性,GATA-3阳性,P120细胞膜阳性,E-cadherin阳性,标记血管的CD34阳性,标记淋巴管的D2-40阳性,GCDFP-15阴性。会诊结果诊断为乳腺透明细胞癌。最初的局部治疗6个月后,病人出现多发骨和远处淋巴结转移。结论乳腺富糖原的透明细胞癌是乳腺癌一种罕见的组织学亚型,通常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富糖原透明细胞癌 病理学特征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乳腺癌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袁静萍 张修云 +2 位作者 赵丽娜 任家材 阎红琳 《医学综述》 2018年第19期3787-3791,共5页
免疫逃逸是肿瘤细胞通过多种机制逃避机体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攻击,从而得以在体内生存和增殖的现象,免疫检查点蛋白表达的失调是乳腺癌实现免疫逃逸的主要机制。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1是... 免疫逃逸是肿瘤细胞通过多种机制逃避机体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攻击,从而得以在体内生存和增殖的现象,免疫检查点蛋白表达的失调是乳腺癌实现免疫逃逸的主要机制。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1是乳腺癌重要的免疫检查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阻断免疫检查点相关通路,可解除这种抑制作用,重新活化免疫细胞,帮助其清除癌细胞,恢复机体抵抗肿瘤免疫反应的能力。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乳腺癌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中取得了重大进展,有望成为乳腺癌的新型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治疗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1
下载PDF
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张修云 《中外医学研究》 2010年第19期95-95,共1页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是两周内患儿治疗和抢救的主要途径,提高其穿刺成功率,是为减少患儿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并为抢救赢得宝贵时间。笔者所在科自2006年来采用低瓶高调法进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大大提高例成功率,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小儿 头皮静脉穿刺
下载PDF
原发性皮肤黏液癌2例临床病理观察
8
作者 饶洁 阎红琳 +3 位作者 张修云 任俊奇 张永平 袁静萍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1年第3期179-182,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皮肤黏液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原发性皮肤黏液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对患者进行随访,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其临床和病理组织学特征。结果2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62岁及4... 目的探讨原发性皮肤黏液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原发性皮肤黏液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对患者进行随访,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其临床和病理组织学特征。结果2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62岁及47岁。临床以面部和眼角无痛性肿块就诊。大体均为皮下边界尚清的灰白质韧结节,切面灰白呈胶冻样;镜下肿瘤多位于真皮层,可累及皮下脂肪组织,境界清楚,无包膜,肿瘤背景为大量黏蛋白形成黏液湖,并被纤细的纤维间隔分割成多房状或蜂窝状,其中漂浮着大小不一的细胞巢,肿瘤上皮团呈条索状、腺样、筛孔状、乳头状或微乳头状排列,细胞巢团间血管稀少或缺如,细胞圆形或多方形,胞质嗜酸性,个别细胞内含黏液;核轻度异形,染色质细腻,可见小核仁,核分裂象少见;免疫表型:肿瘤细胞角蛋白CAM5.2、CK7、上皮膜抗原(epithelial membrane antigen,EMA)、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均(+),但CK20(-);GATA-3弥漫(+),ER、PR呈弥漫核强(+),AR、GCDFP-l5、S-100不同程度(+);Syn、Cg A均为(-);肿瘤细胞Ki-67增殖指数5%~10%。结论原发性皮肤黏液癌较罕见,多见于老年男性,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误诊,组织学上需与多部位转移性黏液癌鉴别,肿瘤易复发,少见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皮肤 黏液癌
下载PDF
留置气囊导尿管的使用和注意事项
9
作者 张修云 《中外医学研究》 2010年第21期124-125,共2页
一次性气囊导尿管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优点颇多,如:操作简单,不易污染;不需胶布固定,利于外阴清洁;体内固定不易滑脱等。但如果使用不当,或术后护理不到位,或拔管时不遵守操作规范,都会带来不良后果,甚至严重的并发症。
关键词 气囊 导尿管插入术 插管法
下载PDF
动静脉内瘘(AVF)的护理
10
作者 张修云 《中外医学研究》 2010年第24期149-149,共1页
瘘管即为患者的生命。健康通畅的血管通道,是透析患者得以有效透析,长期存活的基本条件,保护好体内动静脉瘘,延长其使用寿命,就是延长患者的生命。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 护理
下载PDF
柱状细胞亚型甲状腺乳头状癌4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小艳 张修云 +2 位作者 曾智 袁静萍 何惠华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20年第3期768-772,共5页
为探讨柱状细胞亚型甲状腺乳头状癌(columnar cell variant of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CCV-PT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生物学行为,本文收集分析4例CCV-PTC的临床资料,观察其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4例患者中,男2例,女2例,年龄54~81(... 为探讨柱状细胞亚型甲状腺乳头状癌(columnar cell variant of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CCV-PT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生物学行为,本文收集分析4例CCV-PTC的临床资料,观察其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4例患者中,男2例,女2例,年龄54~81(平均63)岁。1例男性患者可见周围横纹肌组织受累及肺组织转移;1例男性患者可见被膜侵犯,并见颈深下区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1例女性患者伴低分化癌。组织学检查结果示:肿瘤细胞呈柱状,假复层排列,部分肿瘤细胞可见核上/核下空泡样变,类似分泌形态子宫内膜。免疫表型:TTF-1(+),CK19(+),TG(+),BRAF^V600E(+)。CCVPTC属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一种罕见亚型,与经典型甲状腺乳头状癌相比更具侵袭性,根据其组织学特点,并结合免疫表型即可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柱状细胞亚型 病理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乳腺低级别腺鳞癌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罗斌 何惠华 +2 位作者 黄文先 张修云 袁静萍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1年第9期756-758,762,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低级别腺鳞癌(LGAS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1例乳腺LGASC癌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和预后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患者女,56岁,因发现"右乳肿块... 目的探讨乳腺低级别腺鳞癌(LGAS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1例乳腺LGASC癌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和预后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患者女,56岁,因发现"右乳肿块半个月"就诊。该患者经临床查体和乳腺彩超等检查,提示右乳实性结节伴钙化(BI-RADS 4a级),行乳腺单纯肿块切除术。肿物直径约2 cm,灰白色,质韧,无包膜。镜下病变边界不清,乳腺间质中杂乱分布着小腺管样结构及鳞状分化的细胞巢。病变细胞形态温和,大小一致,无明显异型性,局灶伴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该区域内ER、PR、HER2均(-),小腺管状结构CK7(+),鳞状分化细胞巢CK5/6、p63、EGFR、p40(+),诊断为乳腺LGASC。结论乳腺LGASC是一种罕见类型的乳腺癌,易与一些良性病变相混淆,其病理学诊断主要依赖于组织学形态及生物学上呈现出的不规则浸润模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作为诊断这类病变的辅助手段,严防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低级别腺鳞癌 鉴别诊断 预后
下载PDF
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的癌2例
13
作者 向丽萍 袁静萍 +3 位作者 吴小艳 刘琳 向彩萍 张修云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402-1403,共2页
例1,女性,61岁,因绝经后阴道出血入院,盆腔MRI示:子宫颈后壁片状异常信号伴强化。实验室检查:HPV 16型阳性,HPV 53型阳性。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并清扫盆腔淋巴结。例2,女性,42岁,因间断阴道出血半年入院。盆腔MRI示:子宫... 例1,女性,61岁,因绝经后阴道出血入院,盆腔MRI示:子宫颈后壁片状异常信号伴强化。实验室检查:HPV 16型阳性,HPV 53型阳性。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并清扫盆腔淋巴结。例2,女性,42岁,因间断阴道出血半年入院。盆腔MRI示:子宫颈左后壁见混杂结节信号。实验室检查:HPV 18、58型阳性。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并清扫盆腔淋巴结。病理检查眼观:例1,子宫颈外口光滑,未见明显肿物。例2,子宫颈外口糜烂,切开可见大小2 cm×2 cm×1 cm的灰白色肿物,未侵及子宫颈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的癌 复层产黏液的上皮内病变 病例报道
下载PDF
肾上腺腺瘤样瘤1例及临床病理分析
14
作者 罗斌 饶洁 +2 位作者 何惠华 张修云 袁静萍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2年第9期879-880,共2页
患者男性,44岁。因左侧腰痛进行性加重5天,发现左侧肾上腺占位4天入院。影像学CT检查提示:左侧肾上腺内见一大小2.0 cm×1.5 cm的结节状椭圆形低密度影,边界清楚,密度欠均匀,瘤体灶区轻至中度强化。患者行后腹腔镜左侧肾上腺肿物切... 患者男性,44岁。因左侧腰痛进行性加重5天,发现左侧肾上腺占位4天入院。影像学CT检查提示:左侧肾上腺内见一大小2.0 cm×1.5 cm的结节状椭圆形低密度影,边界清楚,密度欠均匀,瘤体灶区轻至中度强化。患者行后腹腔镜左侧肾上腺肿物切除术,当地医院术后病理诊断考虑:(左侧肾上腺)良性病变,建议至上级医院会诊。为进一步明确诊断,术后病理切片送至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会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肿瘤 腺瘤样瘤 临床病理 鉴别诊断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刘光第的爱国思想及其与维新派之区别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修云 胡显慧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67-73,共7页
刘光第,字裴村,四川富顺人.生于1859年(清咸丰九年),1883年中进士,授刑部候补主事,同年返川省亲,因母病在家奉母.1885年春母丧服阙,于1888年赴京任职.1898年戊戌变法时参预新政,同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重新“训政”,刘光第被捕遇害,... 刘光第,字裴村,四川富顺人.生于1859年(清咸丰九年),1883年中进士,授刑部候补主事,同年返川省亲,因母病在家奉母.1885年春母丧服阙,于1888年赴京任职.1898年戊戌变法时参预新政,同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重新“训政”,刘光第被捕遇害,时年四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光第 维新派 爱国思想 戊戌变法 光绪帝 谭嗣同 康有为 李鸿章 保国会 十九世纪
下载PDF
浅议探究性学习 被引量:2
16
作者 聂青梅 张修云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77-77,共1页
关键词 探究性学习 学习目标 定位 教学策略 基础教育 自主学习 学习方式 教学研究
下载PDF
评清末维新运动中的杨锐
17
作者 胡显慧 张修云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4期93-98,共6页
杨锐,字叔峤,又字钝叔,四川绵竹县人,生于一八五七年(清咸丰七年)。一八七五年(光绪元年)入张之洞在成都创立的尊经书院肄业。张之洞督两广时,杨锐佐幕府。一八八九年以举人官内阁中书,后晋升侍读。一八九五年参加强学会,一八九八年倡... 杨锐,字叔峤,又字钝叔,四川绵竹县人,生于一八五七年(清咸丰七年)。一八七五年(光绪元年)入张之洞在成都创立的尊经书院肄业。张之洞督两广时,杨锐佐幕府。一八八九年以举人官内阁中书,后晋升侍读。一八九五年参加强学会,一八九八年倡立蜀学会并参加保国会。戊戌变法时,由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荐,召对后,光绪帝加杨锐四品卿衔,在军机章京上行走,参预新政。戊戌政变时(1898年9月)被捕遇害,终年四十二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新运动 戊戌变法 光绪帝 尊经书院 戊戌政变 军机章京 保国会 强学会 蜀学 维新派
下载PDF
IWR-1-endo通过抑制Wnt通路影响肝癌细胞的迁移和增殖 被引量:1
18
作者 熊琳 张修云 +2 位作者 张小余 黎越 徐细明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2期711-715,共5页
目的探讨Wnt通路抑制剂IWR-1-endo对人肝癌细胞Huh7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Huh7,采用不同浓度(0、20、40、80、160、320μmol/L)IWR-1-endo作用于Huh7细胞。采用划痕实验检测不同药物浓度下细胞迁移能力的... 目的探讨Wnt通路抑制剂IWR-1-endo对人肝癌细胞Huh7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Huh7,采用不同浓度(0、20、40、80、160、320μmol/L)IWR-1-endo作用于Huh7细胞。采用划痕实验检测不同药物浓度下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变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Wnt通路相关蛋白β-catenin表达的改变;免疫荧光染色检测β-catenin在细胞质和细胞核的表达情况。结果划痕实验结果显示,0、20、40、80、160、320μmol/L浓度的IWR-1-endo处理Huh7细胞24 h划痕愈合率分别为(20.55±0.05)%、(12.10±0.08)%、(9.36±0.10)%、(3.62±0.09)%、(0.62±0.04)%、(0.23±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0.87,P<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各浓度间24 h划痕愈合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48 h划痕愈合率分别为(34.77±0.08)%、(17.69±0.05)%、(11.60±0.04)%、(5.68±0.07)%、(2.66±0.04)%、(1.75±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9.68,P<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各浓度间48 h划痕愈合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经0、20、40、80、160、320μmol/L浓度的IWR-1-endo处理肝癌Huh7细胞后,克隆形成率分别为(61.67±0.21)%、(57.33±0.11)%、(50.00±0.25)%、(36.67±0.28)%、(23.33±0.12)%、(15.0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3.56,P<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各浓度间的克隆形成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经0、20、40、80、160μmol/L浓度的IWR-1-endo处理Huh7细胞24 h后,β-catenin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0±0.08、0.25±0.07、0.22±0.05、0.15±0.01、0.06±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7.00,P<0.001);与0μmol/L相比,80、160μmol/L浓度处理后的β-catenin的相对表达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P=0.008)。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与0μmol/L相比,80μmol/L IWR-1-endo处理后,Huh7细胞质和细胞核中的β-catenin表达均减少。结论Wnt通路抑制剂IWR-1-endo可通过抑制Wnt通路的活性抑制肝癌细胞Huh7的迁移和增殖,抑制作用均呈现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WNT通路 IWR-1-endo 细胞增殖 细胞运动
原文传递
成人纵隔肾母细胞瘤1例
19
作者 唐力 袁静萍 +1 位作者 何惠华 张修云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76-678,共3页
成人肾外肾母细胞瘤(extrarenal Wilms′tumor)很少见。发生在纵隔的肾母细胞瘤更加罕见。患者男,27岁,体检发现前上纵隔占位,肿瘤大小约14 cm×11 cm×5 cm,切面灰白、质软、分叶状,可见直径6 cm的坏死区域。镜下肿瘤由未分化... 成人肾外肾母细胞瘤(extrarenal Wilms′tumor)很少见。发生在纵隔的肾母细胞瘤更加罕见。患者男,27岁,体检发现前上纵隔占位,肿瘤大小约14 cm×11 cm×5 cm,切面灰白、质软、分叶状,可见直径6 cm的坏死区域。镜下肿瘤由未分化的胚芽组织、上皮成分和间叶成分构成,可见胚胎性肾小管及肾小球样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胚芽细胞弥漫强表达WT-1、CD56、PAX8;上皮成分表达WT-1、广谱细胞角蛋白、上皮细胞膜抗原、CD56、PAX8,间质成分表达波形蛋白;均不表达胎盘碱性磷酸酶、CD30、甲胎蛋白、S-100蛋白、嗜铬粒素A、突触素、甲状腺转录因子1、OCT3/4、结蛋白,过碘酸雪夫染色阴性及荧光原位杂交检测EWSR1基因未发生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成分 上皮成分 肾母细胞瘤 分叶状 荧光原位杂交 胚胎性 甲胎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