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蝮蛇咬伤中医治疗优化方案的疗效评价
1
作者 张允申 方勇 +1 位作者 陈海东 龚旭初 《云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33-39,共7页
目的评价中医优化方案治疗蝮蛇咬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研究蝮蛇咬伤住院患者资料,根据中医治疗方案的不同,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分为对照组87例、试验组82例,对照组采用未优化中医方案,试验组采用优化中医方案,2组均配合以西医常规治... 目的评价中医优化方案治疗蝮蛇咬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研究蝮蛇咬伤住院患者资料,根据中医治疗方案的不同,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分为对照组87例、试验组82例,对照组采用未优化中医方案,试验组采用优化中医方案,2组均配合以西医常规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伤肢肿胀疼痛程度、症状与体征积分、炎症指标、脏器功能指标、治愈率、治愈时间。结果在伤肢肿胀疼痛程度及症状消失时间、症状与体征积分方面,试验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2组治疗后6 d,WBC、N%、CRP、ALT、AST、Cr、NGAL、CK-MB指标均降低(P<0.05),试验组CRP、ALT、AST、Cr、NGAL指标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但在降低CK-MB方面,2组效果相当,无明显差异(P>0.05);治愈率方面:试验组(97.56%,80/82)显著高于对照组(88.51%,77/87)(P<0.05),治愈时间方面:试验组较对照组用时更短(P<0.05)。结论中医优化方案能快速缓解蝮蛇咬伤肢体肿痛及全身症状、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改善重要脏器功能,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蝮蛇咬伤 中医治疗方案 优化 肢体肿痛 炎症反应 脏器功能 疗效评价
下载PDF
龚旭初运用温通法治疗外科杂病验案3则
2
作者 张允申 赵冬耕 龚旭初(指导) 《江苏中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63-66,共4页
外科疾病多由火毒所生,治以清热为主。龚旭初教授认为尚有诸多外科疾患或因素体阳虚,或因病程日久耗伤正阳,或因过施寒凉攻伐、手术刀圭、化学药物所伤,致痰凝、血瘀、水湿之邪来犯而生。龚师认为此类外科疾患病机以阳虚为本,痰凝、血... 外科疾病多由火毒所生,治以清热为主。龚旭初教授认为尚有诸多外科疾患或因素体阳虚,或因病程日久耗伤正阳,或因过施寒凉攻伐、手术刀圭、化学药物所伤,致痰凝、血瘀、水湿之邪来犯而生。龚师认为此类外科疾患病机以阳虚为本,痰凝、血瘀、水湿为标,治法的核心在于温通。温通法是温法与通法的结合,温即温阳补虚、温经散寒,通乃通达、消散。如治疗脾肾阳虚、痰瘀互结证之桥本甲状腺炎可使用温补脾肾、化痰散瘀之法,方选阳和汤;治疗阴寒血瘀证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可使用温经散寒、化瘀通脉之法,方选当归四逆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脾阳亏虚、水湿停滞证之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可使用温阳健脾、利水消肿之法,方选理中汤合五苓散。临证运用须以精准辨证为前提,紧扣核心病机,把握本虚标实,温通结合,相须为用,方可奏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疾病 温通法 桥本甲状腺炎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 龚旭初 验案
下载PDF
活血通络汤对大鼠血液流变学及血栓形成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允申 马勇 +2 位作者 许建安 王培民 陈金飞 《中医药信息》 2010年第1期62-65,共4页
目的:观察活血通络汤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及体外血栓形成各项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复加冰水浴造成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观察活血通络汤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血小板聚集及体外血栓形成影响。结... 目的:观察活血通络汤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及体外血栓形成各项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复加冰水浴造成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观察活血通络汤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血小板聚集及体外血栓形成影响。结果:活血通络汤能延长急性血瘀模型大鼠APTT、TT、PT,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及血栓干湿重,药效同复方丹参片组相当,且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其中活血通络汤高、中剂量组与模型组之间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而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其作用的安全有效性。结论:活血通络汤能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抗血小板聚集及体外血栓形成,对髋关节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通络汤 血液流变学 体外血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早期八风八邪穿刺排毒法对蝮蛇咬伤肢体肿胀及相关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允申 方勇 +3 位作者 丁晓雯 杨万富 龚旭初 倪毓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55-658,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八风八邪穿刺排毒法对蝮蛇咬伤肢体肿胀及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100例蝮蛇咬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普通局部切开及常规治疗,试验组给予八风八邪穿刺及常规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6 d记录伤肢肿... 目的:探讨早期八风八邪穿刺排毒法对蝮蛇咬伤肢体肿胀及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100例蝮蛇咬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普通局部切开及常规治疗,试验组给予八风八邪穿刺及常规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6 d记录伤肢肿胀程度,检测血清5-HT、组胺、CRP、TNF-α、IL-6水平并统计分析。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试验组治疗后3、6 d患肢肿胀明显减轻,且较对照组相应时点改善更明显;2组治疗后3 d自身比较,对照组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CRP、TNF-α、IL-6水平降低,对照组治疗6 d后CRP、5-HT、TNF-α、IL-6及试验组组胺水平降低,试验组CRP、5-HT、TNF-α、IL-6水平降低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治疗后6 d 5-HT、组胺及治疗后3 d、6 d CRP、TNF-α、IL-6水平降低均更明显。结论:早期八风八邪穿刺法通过减压排毒加速患肢肿胀消退,更快缓解全身炎症反应,实现解毒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蝮蛇咬伤 八风八邪穿刺排毒 肢体肿胀 炎性因子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规范化治疗蝮蛇咬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张允申 方勇 +2 位作者 杨万富 龚旭初 倪毓生 《中国中医急症》 2019年第3期468-471,共4页
目的探讨规范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在蝮蛇咬伤中的应用及疗效评价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3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接受抗蝮蛇毒血清、地塞米松、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抗菌药物、保肝降酶、营养心肌、维持水/电平衡等西... 目的探讨规范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在蝮蛇咬伤中的应用及疗效评价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3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接受抗蝮蛇毒血清、地塞米松、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抗菌药物、保肝降酶、营养心肌、维持水/电平衡等西医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再给予八风八邪穿刺、七叶一枝花酊外用、中药熏洗、内服季德胜蛇药片或蛇伤解毒汤等中医治疗方法,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记录患者肢体肿胀疼痛症状积分及消失时间、局部症状积分、全身症状积分;对合并肝肾功能及心肌损害的重症患者,检测治疗前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GOT)、尿素氮(BUN)、肌酐(Cr)、肌酸激酶(CK);计算两组治疗愈显率,记录最终痊愈时间,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患者肢体肿胀、疼痛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治疗后患者肢体肿胀、疼痛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组治疗后患者肢体肿胀、疼痛积分下降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均P <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肢肿胀、疼痛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前患者局部及全身症状的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治疗后患者局部及全身症状的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组治疗后患者局部及全身症状的积分下降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治疗前患者ALT、GOT、CK、BUN、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治疗后ALT、GOT、CK、BUN、Cr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组治疗后ALT、GOT、CK、BUN、Cr水平下降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均P <0.05)。试验组愈显率97.22%高于对照组的79.58%(P <0.05)。试验组痊愈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规范化方案在蝮蛇咬伤治疗中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蝮蛇咬伤 中西医结合 规范化治疗 效果评价
下载PDF
七叶一枝花酊联合红光对蝮蛇咬伤肢体肿痛及外周血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允申 方勇 +4 位作者 丁晓雯 陶菊 杨万富 龚旭初 倪毓生 《中国中医急症》 2019年第9期1528-1531,共4页
目的观察七叶一枝花酊联合红光对蝮蛇咬伤肢体肿痛及外周血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120例蝮蛇咬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外搽七叶一枝花酊,每2小时1次,并予红光照射伤肢,每... 目的观察七叶一枝花酊联合红光对蝮蛇咬伤肢体肿痛及外周血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120例蝮蛇咬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外搽七叶一枝花酊,每2小时1次,并予红光照射伤肢,每日2次,每次20min,连续治疗6d,于治疗前后记录伤肢肿胀疼痛程度及消失时间,检测血清5-羟色胺(5-HT)、组胺、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后6d及观察组治疗后3d患肢肿胀疼痛减轻(P<0.05),观察组治疗后6d患肢肿胀疼痛减轻更为明显(P<0.01)。观察组在治疗后3、6d患肢肿胀疼痛均比对照组同时期缓解明显(P<0.05);观察组患肢肿胀疼痛症状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0.05)。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后CRP、5-HT、TNF-α、IL-6水平降低(P<0.05),观察组CRP、5-HT、TNF-α、IL-6水平降低更为明显(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七叶一枝花酊联合红光治疗能够加速蝮蛇咬伤肢体肿胀疼痛症状的消退,更快缓解全身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蝮蛇咬伤 七叶一枝花酊 红光 肢体肿胀疼痛 炎性因子
下载PDF
改良外治方案治疗蝮蛇咬伤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允申 刘海红 +1 位作者 方勇 龚旭初 《江西中医药》 CAS 2022年第7期29-32,共4页
目的:观察改良外治方案对蝮蛇咬伤肢体局部症状及重要脏器功能损害的治疗效果,以评价其临床应用的可能性。方法:将100例重型蝮蛇咬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扩创排毒、刺络拔罐等常规外治法,观... 目的:观察改良外治方案对蝮蛇咬伤肢体局部症状及重要脏器功能损害的治疗效果,以评价其临床应用的可能性。方法:将100例重型蝮蛇咬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扩创排毒、刺络拔罐等常规外治法,观察组予八风八邪穿刺排毒、七叶一枝花酊外搽、红光照射等改良外治方案,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实验室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肝肾功能、心酶谱相关指标,计算治疗显效率,记录治愈时间,并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积分以及ALT、AST、BUN、Cr、CK、LDH1指标均降低(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积分以及ALT、AST、BUN、Cr、CK、LDH1指标降低的更为明显,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显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6%,对照组为82%,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八风八邪穿刺排毒、七叶一枝花酊外搽、红光照射等改良外治方案在改善蝮蛇咬伤患者症状、缓解脏器功能损伤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借鉴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蝮蛇咬伤 改良外治方案 肝肾功能 心酶谱 疗效观察
下载PDF
疏肝解毒汤结合芙黄膏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急性肿块期40例 被引量:9
8
作者 张允申 方勇 +3 位作者 丁晓雯 杨万富 龚旭初 倪毓生 《江西中医药》 2020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观察疏肝解毒汤结合芙黄膏外敷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急性肿块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急性肿块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广谱抗生素、类固醇激素、抗厌氧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疏肝解... 目的:观察疏肝解毒汤结合芙黄膏外敷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急性肿块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急性肿块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广谱抗生素、类固醇激素、抗厌氧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疏肝解毒汤、外敷芙黄膏,比较两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总有效率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乳房疼痛、肿块大小、皮肤红肿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积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7.4%,对照组为84.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观察组为7.7%(3/39),对照组为20.5%(8/3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解毒汤结合芙黄膏外敷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急性肿块期疗效肯定,可供临床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细胞性乳腺炎 急性肿块期 疏肝解毒汤 芙黄膏
下载PDF
改良外治法治疗蝮蛇咬伤肢体肿痛疗效观察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允申 刘海红 龚旭初 《中医外治杂志》 2022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观察改良外治法治疗蝮蛇咬伤肢体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蝮蛇咬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予传统外治法+常规治疗,试验组予改良外治法+常规治疗,两组均治疗6 d,比较两组患者伤肢肿胀疼痛程度以及白... 目的:观察改良外治法治疗蝮蛇咬伤肢体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蝮蛇咬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予传统外治法+常规治疗,试验组予改良外治法+常规治疗,两组均治疗6 d,比较两组患者伤肢肿胀疼痛程度以及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比率(N%)、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在治疗后3 d时,伤肢肿胀疼痛程度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6 d时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在治疗后3 d时,伤肢肿胀疼痛程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后6 d时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WBC、N%、CRP、IL-6、TNF-α水平均有统计学差异,但试验组各指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八风八邪穿刺排毒、七叶一枝花酊外搽、红光照射等改良外治法能快速缓解蝮蛇咬伤肢体肿痛症状,并且能有效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蝮蛇咬伤 改良外治法 肢体肿痛 炎症反应 疗效评价
下载PDF
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内外治法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允申 刘海红 +1 位作者 方勇 龚旭初 《江西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0期82-85,共4页
检索近年来浆细胞乳腺炎中医内外治法的相关文献,对其病因病机、内外治法进行分析,发现浆细胞乳腺炎临床表现复杂,治疗棘手,独取一法一药难能取效。中医内治法在治疗该病中不仅要遵循审因辨证论治、分期论治的原则,更要注意内治与外治... 检索近年来浆细胞乳腺炎中医内外治法的相关文献,对其病因病机、内外治法进行分析,发现浆细胞乳腺炎临床表现复杂,治疗棘手,独取一法一药难能取效。中医内治法在治疗该病中不仅要遵循审因辨证论治、分期论治的原则,更要注意内治与外治相结合,未溃偏重内治,已溃偏重外治,药物外治、手术外治以及其他外治方法均应根据临证具体情况灵活变化、有序选择、综合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细胞性乳腺炎 内治法 外治法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威灵仙干预体外培养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增殖及转化生长因子β1 mRNA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43
11
作者 马勇 张允申 +4 位作者 陈金飞 金翔 王培民 王建伟 许建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901-1906,共6页
背景:有研究显示,威灵仙能够维持和促进软骨细胞合成蛋白多糖与Ⅱ型胶原,并可能通过抑制白细胞介素1水平的增高保护关节软骨,延缓骨关节炎的发展。目的:在以往研究基础上,观察中药威灵仙对体外培养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增殖及转化生长因子β... 背景:有研究显示,威灵仙能够维持和促进软骨细胞合成蛋白多糖与Ⅱ型胶原,并可能通过抑制白细胞介素1水平的增高保护关节软骨,延缓骨关节炎的发展。目的:在以往研究基础上,观察中药威灵仙对体外培养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增殖及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骨关节炎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取新西兰白兔膝关节软骨,剪碎后,采用酶消化法原代分离培养软骨细胞,甲苯胺蓝染色鉴定后,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第3代细胞随机分组,实验组分别加入0.01,0.05,0.1,0.5,1.0g/L威灵仙培养基,对照组仅加入普通培养基进行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原代培养的软骨细胞形态变化及甲苯胺蓝染色鉴定,MTT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威灵仙对软骨细胞增殖影响,RT-PCR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表达。结果与结论:原代软骨细胞呈圆球形,悬浮状态,24h后大部分细胞贴壁;传代后软骨细胞生长速度加快,融合成片,外观呈典型"铺路石"状;传4代后逐渐出现长梭形软骨细胞,传代培养至6代时,呈成纤维细胞样外观,生长速度明显减慢,传代周期延长。软骨细胞经甲苯胺蓝染色后细胞外基质可见蓝色异染颗粒,细胞核染成深蓝色。不同质量浓度威灵仙均能促进软骨细胞增殖,尤以0.5g/L增殖效果明显,且增殖高峰出现在威灵仙干预后的第3天。0.05,0.1,0.5,1.0g/L威灵仙均能促进软骨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表达,4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作用的高峰为0.5g/L组。威灵仙能促进软骨细胞增殖及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的表达,提示这可能是其治疗骨关节炎的作用及可能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灵仙 软骨细胞 增殖 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 软骨组织工程
下载PDF
活血通络汤预防人工股骨头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被引量:14
12
作者 金翔 张允申 +5 位作者 陈金飞 马勇 王培民 戴庆生 沈计荣 许建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6期4787-4790,共4页
背景:人工股骨头置换已经成为老年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常用的治疗手段。但是,置换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尤其多见于下肢。因而如何有效防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成为医学界的热点问题。目的:观察活血通络汤对老年股骨转... 背景:人工股骨头置换已经成为老年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常用的治疗手段。但是,置换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尤其多见于下肢。因而如何有效防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成为医学界的热点问题。目的:观察活血通络汤对老年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38例,随机分为两组,即活血通络汤组和低分子肝素组,人工股骨头置换后分别给予活血通络汤内服和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切口引流量、血小板计数及凝血酶原时间的变化,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与结论:活血通络汤组患者切口引流量明显少于低分子肝素组(P<0.05);活血通络汤和低分子肝素对血小板计数影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活血通络汤和低分子肝素均能明显的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但低分子肝素效果优于活血通络汤(P<0.05);两组患者中各有2例轻度下肢深静脉血栓,两者在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方面效果相当。说明活血通络汤能够预防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其疗效同低分子肝素相当,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通络汤 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 下肢 深静脉血栓形成 硬组织植入物
下载PDF
可注射性壳聚糖/β-甘油磷酸二钠凝胶复合同种异体软骨细胞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及威灵仙的干预效应 被引量:11
13
作者 马勇 陈金飞 +4 位作者 张允申 王琰玲 金翔 许建安 王建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2864-2869,共6页
背景:组织工程技术已经成为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研究热点,生长因子是其中的重要部分,但是,生长因子疗效和安全性还不明确。研究发现,威灵仙能够维持和促进软骨细胞合成蛋白多糖与Ⅱ型胶原,并且能促进软骨细胞增殖及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 背景:组织工程技术已经成为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研究热点,生长因子是其中的重要部分,但是,生长因子疗效和安全性还不明确。研究发现,威灵仙能够维持和促进软骨细胞合成蛋白多糖与Ⅱ型胶原,并且能促进软骨细胞增殖及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的表达。目的:探讨可注射性壳聚糖/β-甘油磷酸二钠凝胶复合软骨细胞凝胶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可行性及威灵仙的干预效应。方法:于新西兰白兔膝关节的股骨滑车面用牙科钻制成深度为0.4mm的软骨缺损,随机分为3组,威灵仙组、普通培养基组造模后注入壳聚糖/β-甘油磷酸二钠复合软骨细胞混悬液1mL,在凝胶注入后第2天,分别给予关节腔注射威灵仙培养基或普通培养基1mL,1次/d,连续给药7d。单纯造模组不作特殊处理。术后6,12周后分别行大体、组织学(苏木精-伊红染色、TB染色)、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并进行Wakitani评分。结果与结论:威灵仙组、普通培养基组可见缺损关节面被较好地填充,并形成透明软骨样结构,威灵仙组表面平整度及与周围组织整合程度较普通培养基组好,组织学切片上可见类软骨形成并分泌软骨基质和特异性Ⅱ型胶原。单纯造模组未见修复,可见组织增生退变。威灵仙组修复组织与周围组织整合程度、组织学及Ⅱ型胶原分泌量均好于普通培养基组。威灵仙组、普通培养基组Wakitani评分显著低于单纯造模组(P<0.01),且威灵仙组分值明显低于普通培养基组(P<0.05)。结果提示可注射性壳聚糖/β-甘油磷酸二钠凝胶复合同种异体软骨细胞能够修复关节软骨缺损,且威灵仙能够促进其对软骨缺损的修复,威灵仙在组织工程技术修复关节软骨缺损中可能起到类生长因子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软骨缺损 修复 威灵仙 软骨细胞 壳聚糖 β-甘油磷酸二钠
下载PDF
活血通络汤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CD54表达及中性粒细胞粘附率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马勇 张允申 +2 位作者 陈金飞 喻斌 许建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5期26-28,共3页
目的研究活血通络汤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缺氧/复氧损伤CD54表达及中性粒细胞(PMN)粘附率的影响。方法制备兔含药血清;HUVEC复苏和培养后,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将模型细胞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活血通络汤高、中、低剂... 目的研究活血通络汤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缺氧/复氧损伤CD54表达及中性粒细胞(PMN)粘附率的影响。方法制备兔含药血清;HUVEC复苏和培养后,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将模型细胞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活血通络汤高、中、低剂量组。上述分组处理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学变化,测定CD54表达及PMN粘附率。结果活血通络汤低、中、高剂量组能够抑制HUVECCD54表达、降低PMN与HUVEC的粘附率,且作用呈剂量依赖性改变,其中活血通络汤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通络汤能够抑制CD54的表达增多、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在缺氧条件下的细胞粘附性,从而对血管内皮细胞起到保护作用,这可能是该方防治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通络汤 缺氧/复氧 血管内皮细胞 CD54 中性粒细胞 粘附率
下载PDF
9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 被引量:10
15
作者 陈美兰 李莎 +1 位作者 张允申 马勇 《现代临床护理》 2009年第8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股骨颈骨折致病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7年12月94例在本院住院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9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中60岁以上者有86例,占91.5%;84例患有基础疾病,占89.4%;83例... 目的探讨老年人股骨颈骨折致病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7年12月94例在本院住院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9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中60岁以上者有86例,占91.5%;84例患有基础疾病,占89.4%;83例为跌倒致伤,占88.3%;68例为雨雪天气条件下致伤,占72.3%。结论护理人员应针对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以降低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老年人 危险因素 护理
下载PDF
马勇教授应用扶阳宣痹汤治疗骨伤疾病经验总结 被引量:7
16
作者 周信 张允申 马勇 《中医药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34-36,共3页
马勇教授经验方扶阳宣痹汤具有扶助肾阳、温经通脉、宣痹止痛的功效,用于肾阳虚弱、风寒湿痹等证,在治疗骨伤科疾病中具有明显疗效。本文就扶阳宣痹汤的临床应用进行总结,并简要阐述其组方原理及作用机理。
关键词 扶阳宣痹汤 马勇 经验总结
下载PDF
许建安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经验荟萃 被引量:3
17
作者 马勇 张允申 金翔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849-1850,共2页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中医药 防治
下载PDF
扶正祛邪法治疗宫颈HPV感染研究概况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海红 卢苏 +2 位作者 万朝霞 陈冬梅 张允申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1年第13期89-92,共4页
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与HPV持续感染高度相关,阻断HPV感染能够预防宫颈癌的发生,中医药治疗有一定优势。HPV感染属中医学“带下病”范畴,素体正气虚弱,肝脾肾亏虚,乃致病之本,复感湿热邪毒为其重要致病因素,治以扶正祛邪为要,内服中药、外... 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与HPV持续感染高度相关,阻断HPV感染能够预防宫颈癌的发生,中医药治疗有一定优势。HPV感染属中医学“带下病”范畴,素体正气虚弱,肝脾肾亏虚,乃致病之本,复感湿热邪毒为其重要致病因素,治以扶正祛邪为要,内服中药、外用中药和内外兼治等为其主要治疗方法,效果肯定。文章对近年来扶正祛邪法治疗宫颈HPV感染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治疗宫颈HPV感染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HPV感染 中医治疗 扶正祛邪 带下病
下载PDF
早期康复干预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雷燕 张允申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0年第11期30-31,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7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分别给予早期干预措施和常规护理措施,追踪随访,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髋关节功能评分和并发症发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7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分别给予早期干预措施和常规护理措施,追踪随访,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髋关节功能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Harris评分:1、3、6月时,试验组Harri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2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试验组中没有并发症的发生,而对照组中,有3例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并发肺部感染,1例并发泌尿系感染。结论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实施早期康复干预能提高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干预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肢体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特色中医护理技术清毒止痛法对毒蛇咬伤患者疼痛感知、心理情绪及预后转归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夏 盛君 张允申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3年第12期1645-1648,共4页
目的探讨特色中医护理技术清毒止痛法在毒蛇咬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南通市中医院中医外科在2020年5月—2022年6月期间接收的160例毒蛇咬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就诊时间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2020年5月—2... 目的探讨特色中医护理技术清毒止痛法在毒蛇咬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南通市中医院中医外科在2020年5月—2022年6月期间接收的160例毒蛇咬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就诊时间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2020年5月—2021年5月)和干预组(2021年6月—2022年6月)。对照组80例实施常规中医康复护理措施,干预组80例实施特色中医护理技术清毒止痛法。于干预前、干预7 d后,对两组肿胀疼痛、护理满意度、中医证候评分等指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干预前,两组肿胀、疼痛感知情况比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 d后,两组肿胀、疼痛较干预前降低,且干预组患者在肿胀程度、视觉模拟量表(VAS)综合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中医症候评分相比(P>0.05);干预7 d后,两组中医症候评分较干预前比降低(P<0.05);且干预组在瘫痪、溃疡、肌力等中医症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毒蛇咬伤患者采取特色中医护理技术清毒止痛法,利于减轻患者局部肿胀与疼痛感知,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中医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蛇咬伤 特色中医护理技术清毒止痛法 疼痛感知 护理满意度 中医症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