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丽江奥陶纪鹦鹉螺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允白 陈挺恩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7-88,共12页
首次系统描述云南丽江鸣音下胖罗、当子落两地奥陶纪鹦鹉螺 10属 19种 ,包括Meitanocerassubglobo sumdiscoides,Changyangocerasgaojiabianense,Michelinoceraselongatum ,M .paraelongatum ,M .parasquamatulum ,Michelinoceravariabi... 首次系统描述云南丽江鸣音下胖罗、当子落两地奥陶纪鹦鹉螺 10属 19种 ,包括Meitanocerassubglobo sumdiscoides,Changyangocerasgaojiabianense,Michelinoceraselongatum ,M .paraelongatum ,M .parasquamatulum ,Michelinoceravariabilum ,M .xuanxianense ?,M .aff.M .xuanxianense ,M .zangbeiense,Eosomichelinocerasguizhouense,Archigeisonoceraselegatum ,A .sp .1,A .sp .2 ,Stereoplasmocerinasp .1,S .?sp .2 ,Camerocerascf.C .compressum ,Diderocerassp .,Discocerascf.rarospira ,Trocholitesaff.T .lativentrosus。依据鹦鹉螺组合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鹦鹉螺 奥陶纪 DARRIWILIAN CARADOC 丽江 云南
下载PDF
Eridites undulatum壳体微细构造
2
作者 张允白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96-502,共7页
利用偏光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假直角石类Eriditesundulatum的体管沉积及气室沉积微细构造特征,体管沉积内部有机质层及矿物晶体层形态及厚度较稳定。气室沉积中有机质层及矿物晶体层形态及厚度变化大,晶体... 利用偏光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假直角石类Eriditesundulatum的体管沉积及气室沉积微细构造特征,体管沉积内部有机质层及矿物晶体层形态及厚度较稳定。气室沉积中有机质层及矿物晶体层形态及厚度变化大,晶体层内部具有柱状晶体。基于内部微细构造特征,推测体管沉积由软体上皮细胞直接分泌而成,气室沉积由体液渗透连接环在气室内表面上形成矿化基质后通过有机质层及矿物晶体层不断加积而成。另外,通过与石炭纪其它假直角石类内部沉积微细构造特征的比较,认为假直角石类内部沉积的微细构造特征不具有分类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管沉积 气室沉积 微细构造 头足类 志留纪
下载PDF
扬子区后Llandovery世(志留纪)胞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27
3
作者 耿良玉 张允白 +4 位作者 蔡习尧 钱泽书 丁连生 王根贤 刘春莲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11-151,共41页
坟头组时代争论长期不能统一的原因之一,在于各家对坟头组涵盖范围理解不一。坟头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以侯家塘组的顶为底、以秀山动物群的最高层位为顶的坟头组概念,为狭义坟头组。以侯家塘组、茅山组之间岩层的总和作为坟头组的概... 坟头组时代争论长期不能统一的原因之一,在于各家对坟头组涵盖范围理解不一。坟头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以侯家塘组的顶为底、以秀山动物群的最高层位为顶的坟头组概念,为狭义坟头组。以侯家塘组、茅山组之间岩层的总和作为坟头组的概念,为广义坟头组。本文建议使用狭义坟头组概念,以求定义统一。坟头组之上、茅山组之下还存在寨山组和新河庄组(新组)。宁镇山脉志留系存在倒序、脱顶、丢层等问题,建议将坟头组、寨山组的标准剖面选在安徽铜陵寨山剖面;新河庄组的标准剖面选在安徽宣城新河庄剖面。根据胞石带的研究,坟头组顶界穿时,其时代为Telychian晚期至Wenlock世早期。寨山组底界穿时,顶界时代为Ludlow世末期;新河庄组的时代为Pridoli世早、中期;茅山组的时代推测仅限于Pridoli世晚期。本文还对“管状砂岩”的时代、秀山动物群回归的时代、红层与冰川的关系、海平面升降、分统建阶及古地理再造等问题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石 坟头组 寨山组 扬子区 志留纪 南京
下载PDF
湘鄂地区晚寒武世末至早奥陶世特马道克期层序地层与岩相古地理 被引量:7
4
作者 张俊明 孙晓文 +3 位作者 李国祥 袁文伟 张允白 周传明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5-26,共12页
从寒武纪末至早奥陶世特马道克期 (牙形类Cordylodusintermedius带至Serratognathus带 ) ,地处扬子陆块的湘鄂地区分为 3个沉积区 :浅水碳酸盐台地沉积区、台地东南缘碳酸盐岩与泥质岩混合沉积区和较深水细碎屑岩沉积区。前两个沉积区... 从寒武纪末至早奥陶世特马道克期 (牙形类Cordylodusintermedius带至Serratognathus带 ) ,地处扬子陆块的湘鄂地区分为 3个沉积区 :浅水碳酸盐台地沉积区、台地东南缘碳酸盐岩与泥质岩混合沉积区和较深水细碎屑岩沉积区。前两个沉积区的层序地层分为 4个正层序 ,在同一陆块内不同沉积区这 4个三级层序相互可对比 ,代表了 4次三级海侵、海退旋回。其中牙形类Paltodusdeltifer带中、下部是特马道克期最大的海侵时期。特马道克早期 (Glyptoconusquadraplicatus带 )和晚期(Serratognathus带中、上部 )分别发生过大的海退事件。各正层序的体系域岩相古地理格局能更客观地反映该地区特马道克期古地理演化特征。特马道克初期 (C .lindstromi带至C .angulatus带下部 )自鄂西北至湘中地区依次为潮坪、潮间湖白云岩相、开阔碳酸盐台地、台地边缘浅滩、碳酸盐岩台地边缘斜坡、黑色碳质页岩盆地的古地理格局。特马道克早期 (Glyptoconusquadraplicatus带 )缓慢海退时期海水普遍变浅 ,自北向南依次为潮坪、潮间湖白云岩相、局限台地相、台地边缘浅滩相和较深水碳酸盐外陆架。特马道克中期海进时期 ,生屑灰岩和页岩沉积向北超覆 ,扩展至青峰襄广断裂。湘鄂浅水碳酸盐沉积区为开阔碳酸盐台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鄂地区 寒武世 奥陶世 岩相古地理演化 层序地层
下载PDF
江苏泰县五通组观山段胞石Grahnichitina pilosa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耿良玉 张允白 +3 位作者 丁连生 钱泽书 刘春莲 唐鹏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35-543,共9页
根据江苏泰县N 4井五通组观山段顶部的胞石Grahnichitinapilosa的发现 ,确定观山段的时代为中泥盆世吉维特期。据此认为 :擂鼓台段的两层暗色泥岩 ,应分别对比为南洞页岩、长顺页岩 ;中泥盆世大海侵时 ,华南海沿苏皖河经皖南、苏南入侵... 根据江苏泰县N 4井五通组观山段顶部的胞石Grahnichitinapilosa的发现 ,确定观山段的时代为中泥盆世吉维特期。据此认为 :擂鼓台段的两层暗色泥岩 ,应分别对比为南洞页岩、长顺页岩 ;中泥盆世大海侵时 ,华南海沿苏皖河经皖南、苏南入侵苏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石 观山段 五通组 中泥盆地
下载PDF
纪念敬爱的周志毅老师
6
作者 袁文伟 张允白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I0002-I0004,共3页
我们敬爱的老师周志毅(1939—2022)教授逝世已经一周年了。周志毅老师是国内外著名的古生物学家和地层学家,他为古生物学和地层学事业奉献了一生,我们深切缅怀他对我国古生物地层学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衷心感念他对我们的授业解惑之恩... 我们敬爱的老师周志毅(1939—2022)教授逝世已经一周年了。周志毅老师是国内外著名的古生物学家和地层学家,他为古生物学和地层学事业奉献了一生,我们深切缅怀他对我国古生物地层学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衷心感念他对我们的授业解惑之恩。周志毅老师祖籍浙江海宁,1939年10月出生于上海,196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同年通过考试进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攻读研究生,师从著名古生物学家卢衍豪院士,从事早古生代三叶虫化石研究。1966年研究生毕业后,他留所工作一直到退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生物学家 三叶虫化石 中国科学院 授业解惑 古生物地层学 南京大学 地质系 浙江海宁
原文传递
扬子陆块早奥陶世末期—中奥陶世Darriwilian初期沉积分异 被引量:43
7
作者 张允白 周志毅 张俊明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02-304,共3页
研究表明 ,扬子陆块早奥陶世末期至中奥陶世 Darriwilian初期各类沉积呈明显带状分布 ,但南北两侧沉积带分布并不对称。各沉积带总体走向为南西—北东向 ,不同阶段沉积带类型及位置略有变化。自古陆向东南方向 ,早奥陶世末期—中奥陶世... 研究表明 ,扬子陆块早奥陶世末期至中奥陶世 Darriwilian初期各类沉积呈明显带状分布 ,但南北两侧沉积带分布并不对称。各沉积带总体走向为南西—北东向 ,不同阶段沉积带类型及位置略有变化。自古陆向东南方向 ,早奥陶世末期—中奥陶世初期依次发育近岸砂砾质沉积带 ,近岸砂质、泥质沉积带 ;内陆架泥质夹碳酸盐沉积带 ;浅外陆架碳酸盐夹泥质沉积带 ,含铁泥质碳酸盐沉积带 ,边缘碳酸盐沉积带 ;深外陆架斜坡泥质夹砂质、碳酸盐沉积带 ,泥质夹粉砂质沉积带 ,泥质、碳质沉积带。中奥陶世早期至 Darriwilian初期演变为近岸白云质与陆源碎屑沉积带 ;内陆架碳酸盐与泥、砂质沉积带 ;浅外陆架碳酸盐夹泥质沉积带 ,含铁泥质碳酸盐沉积带 ,边缘碳酸盐沉积带 ;深外陆架斜坡泥质夹砂质、碳酸盐沉积带 ,泥质夹粉砂质沉积带 ,泥质、碳质沉积带。扬子陆块北缘早奥陶世末期—中奥陶世初期发育浅外陆架粉砂质、泥质、碳酸盐沉积带 ,边缘碳酸盐沉积带 ;中奥陶世早期至 Darriwilian初期则包括浅外陆架碳酸盐沉积带 ,粉砂质、泥质 ,外陆架碳酸盐沉积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环境 奥陶纪 扬子陆块 碳酸岩沉积带 沉积模式
原文传递
“国际地层表”(2008)简介 被引量:120
8
作者 章森桂 张允白 严惠君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0,共10页
简要介绍"国际地层表"(2008)对"国际地层表"(2004)作出的一些修改:恢复了第四系,完善了下古生界与前寒武系的年代地层单位系统,增加了14枚金钉子,更新了一些同位素年龄数据。为了使读者了解更多磁性地层学与全球海... 简要介绍"国际地层表"(2008)对"国际地层表"(2004)作出的一些修改:恢复了第四系,完善了下古生界与前寒武系的年代地层单位系统,增加了14枚金钉子,更新了一些同位素年龄数据。为了使读者了解更多磁性地层学与全球海平面变化的情况,在刊出"国际地层表(International Stratigraphic Chart)"(2008)的同时还附上了"地质年代表(Geologic Time Scale)"(20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地层表 地质年代表 全球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 全球年代地层 第四系
原文传递
《中国地层表》(2014)正式使用 被引量:30
9
作者 章森桂 张允白 严惠君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59-366,共8页
全国地层委员会在在"中国区域年代地层(地质年代)表"的基础上,历经八年的编制,最近正式发布《中国地层表》(2014)。《中国地层表》建立了中国年代地层系统与国际年代地层系统之间的精确对比关系,充分反映了各地质时期岩石地... 全国地层委员会在在"中国区域年代地层(地质年代)表"的基础上,历经八年的编制,最近正式发布《中国地层表》(2014)。《中国地层表》建立了中国年代地层系统与国际年代地层系统之间的精确对比关系,充分反映了各地质时期岩石地层的展布状况,各地质历史阶段的地质年龄、生物地层序列(列数列各阶期的主导化石门类的组合序列)、磁性地层、地质事件、海平面升降等的变化特征。《中国地层表》(2014)是实用性很强的全国统一的多重划分地层表,是地质行业的重要标准规范,充分反映了第三届全国地层会议以来我国地层学研究的新成果,同时参考了国际地层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它的广泛应用将对我国的地质调查工作、地层学研究、地质学教学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代地层学 中国地层表 国际地层表 地层 地质年代 中国
原文传递
论中华震旦角石(Sinoceras chinense)的鉴别特征 被引量:9
10
作者 方翔 张允白 +1 位作者 陈挺恩 张元动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4-92,共9页
晚奥陶世早期,随着海平面上升,鹦鹉螺逐渐成为海洋中的霸主,中华震旦角石[Sinoceras chinense(Foord)]开始繁盛。迄今为止Sinoceras chinense共记录有8个亚种,主要产出于晚奥陶世早期扬子区宝塔组网纹状灰岩之中。从前人的描述和图版来... 晚奥陶世早期,随着海平面上升,鹦鹉螺逐渐成为海洋中的霸主,中华震旦角石[Sinoceras chinense(Foord)]开始繁盛。迄今为止Sinoceras chinense共记录有8个亚种,主要产出于晚奥陶世早期扬子区宝塔组网纹状灰岩之中。从前人的描述和图版来看,有些亚种与Sinoceras chinense模式标本差别较大,并且一些亚种并存于同一地区同一层位,这与生物学上种和亚种的定义相悖,需要重新厘定。因此,本文在归纳24篇前人文献中关于Sinoceras chinense的所有系统描述资料基础上,对迄今已发表的33个Sinoceras chinense标本选取6个主要壳体形态参数,运用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手段,对这些标本的形态特征数据进行定量化分析,认为这些标本可以分为3个组合:Sinoceras chinense chinense组合、Sinoceras chinense eccentrica组合和非Sinoceras chinense组合,从而厘定了有关该种的分类问题,并明确Sinoceras chinense的鉴别特征,进而重新认识Sinoceras chinense的地理分布,认为Sinoceras chinense仅分布在我国华南、云南西部、新疆和西藏等地,华北地区和国外并没有确切的产出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震旦角石(Sinoceras chinense) 鉴别特征 多元统计分析 PAST软件 宝塔组 晚奥陶世
原文传递
湘西中-上奥陶统大田坝组喇叭角石科鹦鹉螺动物群及其个体发育 被引量:6
11
作者 方翔 陈挺恩 +2 位作者 张允白 李文杰 张元动 《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31-346,共16页
中-晚奥陶世是鹦鹉螺类演化历史上的一个多样性爆发时期,其中喇叭角石科鹦鹉螺是该时期全球广布的重要类群。文中对产自湘西地区多个中-上奥陶统剖面的喇叭角石科鹦鹉螺进行了系统古生物学研究,特别对产自其中3个奥陶纪地层剖面的鹦鹉... 中-晚奥陶世是鹦鹉螺类演化历史上的一个多样性爆发时期,其中喇叭角石科鹦鹉螺是该时期全球广布的重要类群。文中对产自湘西地区多个中-上奥陶统剖面的喇叭角石科鹦鹉螺进行了系统古生物学研究,特别对产自其中3个奥陶纪地层剖面的鹦鹉螺类进行了详细参数测量和形态分析,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分类学研究,共描述了鹦鹉螺类2属6种(含1新种),包括Lituites lii Yü,Lituites ningkiangense Lai,Lituites anhuiense Qi,Lituites evolutus Fang,Chen and Zhang(sp.nov.),Cyclolituites hubeiensis Liu and Xu,Cyclolituites lynnensis(Kjerulf)。为了探讨Lituites的个体发育规律,文中在详细测量、统计了多块保存完整的标本的相关数据之后,采用了个体发育研究中的纵向分析方法,对Lituites的壳体扩大率和旋卷壳体部分的松紧程度进行了线性拟合分析,结果表明Lituites的发育阶段可以分为幼年期、快速生长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幼年期主要对应旋卷壳体阶段,发育速度较缓慢;快速生长期为直壳阶段,生长速度较快;成熟期对应近住室部分的最后1—2个气室,具有隔壁变厚、气室变密等特征,指示个体完全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喇叭角石科 个体发育 大田坝组 中-晚奥陶世 湘西地区
原文传递
“国际年代地层表”(2013)介绍 被引量:7
12
作者 章森桂 严惠君 张允白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49-352,共4页
国际地层委员会2012年8月在澳大利亚召开的第三十四届国际地质大会期间推出了“国际年代地层表”(2012)。与“国际地层表”(2008)相比,新的“国际年代地层表”添加了3个GSSP(“金钉子”):古近系始新统卢泰特阶Lutetian的下界、... 国际地层委员会2012年8月在澳大利亚召开的第三十四届国际地质大会期间推出了“国际年代地层表”(2012)。与“国际地层表”(2008)相比,新的“国际年代地层表”添加了3个GSSP(“金钉子”):古近系始新统卢泰特阶Lutetian的下界、侏罗系下侏罗统赫塘阶Hettangian的下界(即侏罗系的下界)、寒武系芙蓉统江山阶Jiangshanian的下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代地层 新生代 中生代 古生代 元古宇 太古宇 全球
原文传递
藏北日土县拉竹龙地区志留系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挺恩 张允白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97-409,共13页
根据在西藏西北部日土县拉竹龙地区重新测量了西藏区调大队1984年所测的两个地层剖面——饮水河北岸剖面和兽形湖北岸剖面,在原来定为上奥陶统兽形湖组的底部发现了一套含笔石和几丁石化石的黑色页岩和炭质板岩,其中笔石Pristiograptus... 根据在西藏西北部日土县拉竹龙地区重新测量了西藏区调大队1984年所测的两个地层剖面——饮水河北岸剖面和兽形湖北岸剖面,在原来定为上奥陶统兽形湖组的底部发现了一套含笔石和几丁石化石的黑色页岩和炭质板岩,其中笔石Pristiograptus和几丁石Ancyrochitina brevicollis、Conochitina sp.为志留系兰多维列统Tely-chian阶的标准分子。同时在兽形湖组中也发现了大量兰多维列世的腕足类化石Hindella xizangensis和竹节石Gotlandellites sp.。证明了拉竹龙地区饮水河北岸和兽形湖北岸两个剖面均未出现真正的奥陶纪地层。通过所采集到的笔石、几丁石、腕足类、三叶虫、头足类、牙形刺、竹节石、珊瑚、遗迹化石的准确鉴定,重新修订了本地区志留系的划分和地层序列:自下而上依次为以笔石相为代表的兰多维列统饮水河组,以碎屑岩相为代表的兰多维列统兽形湖组,以碳酸盐沉积为主的文洛克统普尔错组和以碳酸盐岩相为主的罗德洛统至普里道利统野牛坡组。本区志留系目前发现的最低层位相当于兰多维列统Telychian阶的笔石带Spirograptusturriculatus带和Streptograptus crispus带,最高层位相当于欧洲和藏南壳相志留系的最高一个头足类化石带Kopaninoceras juncudum带或牙形刺组合Neoprioniodus latidentatus-Ligonodina siluria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地层 生物地层 笔石 几丁石 饮水河组 兽形湖组 普尔错组 野牛坡组 志留系 日土县 藏北
原文传递
中国已成为拥有“金钉子”最多的国家 被引量:1
14
作者 章森桂 张允白 +1 位作者 严惠君 祁玉平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87-399,共13页
简要介绍我国已经取得的10个GSSP("金钉子"),我国已经成为拥有金钉子最多的国家,还可能在贵州、湖南的寒武系、石炭系剖面中再取得"金钉子"。
关键词 “金钉子”(GSSP) 寒武系 奥陶系 石炭系 二叠系 三叠系 中国
原文传递
湘西-鄂西中-晚奥陶世头足类动物群
15
作者 方翔 陈挺恩 +1 位作者 王文卉 张允白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7-216,共20页
湘西–鄂西地区具有中–晚奥陶世连续过渡、出露良好的地层序列,并产出大量头足类化石。我们选择了位于该地区的湖北宜昌陈家河剖面和湖南桃源茅草铺剖面开展头足类研究工作,采集化石标本1000余块,鉴定出了24属46种。本文描述了其中6个... 湘西–鄂西地区具有中–晚奥陶世连续过渡、出露良好的地层序列,并产出大量头足类化石。我们选择了位于该地区的湖北宜昌陈家河剖面和湖南桃源茅草铺剖面开展头足类研究工作,采集化石标本1000余块,鉴定出了24属46种。本文描述了其中6个新种,归属于3目3科5属。在中–晚奥陶世头足类动物群研究基础上,本文在湖北宜昌陈家河剖面宝塔组和临湘组自下而上识别出Sinoceras chinense带和Richardsonoceras simplex带两个头足类化石带;在湖南桃源茅草铺剖面牯牛潭组、大田坝组和宝塔组下部识别出4个头足类化石带,自下而上分别是Proterovaginoceras incognitum带、Ancistroceras undulatum带、Cyclolituites带以及Sinoceras chinense带。在此基础上,结合前人已发表的数据,本文厘定了中扬子地区牯牛潭组到宝塔组的5个头足类化石带,自下而上分别是:Proterovaginoceras incognitum带、Meitanoceras–Ancistroceras带、Lituites–Cyclolituites带、Sinoceras chinense带和Richardsonoceras simplex带,为该地区生物地层划分对比提供了头足类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地层学 奥陶纪 牯牛潭组 大田坝组 宝塔组 中扬子地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