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基于康复治疗基础上腹针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迟缓瘫中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迟缓瘫中风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患者。治疗组按照腹针配穴原则结合康复治疗下运用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目的:观察基于康复治疗基础上腹针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迟缓瘫中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迟缓瘫中风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患者。治疗组按照腹针配穴原则结合康复治疗下运用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法配合康复治疗,治疗60次后,观察Fugl-Meyer运动功能测评法(Fugl-Meyer Assessment of Motor Function,FMA)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Brunnstrom脑卒中恢复分级、MBI评分及FMA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腹针运动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迟缓瘫中风病患者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观察基于康复治疗基础上腹针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迟缓瘫中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迟缓瘫中风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患者。治疗组按照腹针配穴原则结合康复治疗下运用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法配合康复治疗,治疗60次后,观察Fugl-Meyer运动功能测评法(Fugl-Meyer Assessment of Motor Function,FMA)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Brunnstrom脑卒中恢复分级、MBI评分及FMA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腹针运动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迟缓瘫中风病患者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