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8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米卡星成功治疗新生儿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肺炎1例
1
作者 黄艳 张先明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59-62,共4页
1病例资料患儿,女,11 d,体质量3700 g,因“反复抽搐8 d”入外院治疗。患儿系G6P3,胎龄38+5周,因“巨大儿”剖宫产娩出,出生体质量4100 g,生后Apgar评分正常。生后第3天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面色发青,脉氧70%左右,心率82次/分,血压58/33 mm ... 1病例资料患儿,女,11 d,体质量3700 g,因“反复抽搐8 d”入外院治疗。患儿系G6P3,胎龄38+5周,因“巨大儿”剖宫产娩出,出生体质量4100 g,生后Apgar评分正常。生后第3天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面色发青,脉氧70%左右,心率82次/分,血压58/33 mm Hg,肺部可及痰鸣音,外院立即给予吸痰、头罩吸氧、苯巴比妥、咪达唑仑镇静、甘露醇降颅压、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抗感染等对症治疗。抢救过程中床边血气示血钙0.63 mmol/L,给予静脉补钙治疗,但患儿仍有频繁抽搐大发作伴血氧饱和度下降,生后第4天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其间脑脊液常规、生化及培养均阴性。为求进一步诊治,转至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入院初步诊断:新生儿惊厥;新生儿肺炎;新生儿呼吸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常规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新生儿惊厥 新生儿肺炎 外院治疗 头罩吸氧 痰鸣音 咪达唑仑
下载PDF
苯并噁嗪与木质素磺酸钠协同阻燃聚酯复合材料的性能分析
2
作者 周杰 徐豫松 +1 位作者 张涛 张先明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80-187,共8页
为提高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阻燃性能,以苯并噁嗪(BOZ)和木质素磺酸钠(SLS)为改性材料,制备了以PET为基体的聚酯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观察聚酯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通过热失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极限氧指数(LOI)测试和垂... 为提高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阻燃性能,以苯并噁嗪(BOZ)和木质素磺酸钠(SLS)为改性材料,制备了以PET为基体的聚酯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观察聚酯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通过热失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极限氧指数(LOI)测试和垂直燃烧实验(UL-94)表征聚酯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和阻燃性能,利用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分析残炭情况,并使用电子万能试验机测试力学性能。结果表明:BOZ和SLS在PET基体中没有出现明显的团聚现象;当BOZ和SLS的质量比为1∶0.5、总添加量(质量分数)为10%时,聚酯复合材料的结晶度、熔融温度和残炭量相比纯PET均有所提高;聚酯复合材料的LOI值提高到了26.4%,UL-94等级达到了V-1等级,燃烧时的熔体滴落被有效抑制;残炭分析结果表明,聚酯复合材料的阻燃遵循凝聚相阻燃机理;聚酯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相比纯PET有所下降,但聚酯复合材料的杨氏模量相比纯PET有所提高。该研究可为聚酯复合材料的阻燃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噁嗪 木质素磺酸钠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复合材料 热性能 阻燃性能
下载PDF
卧式单轴捏合反应器结构对流体流动与混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杨立森 张先明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61-173,共13页
为进一步分析卧式单轴捏合反应器内流体流动与混合特性,采用有限元方法与粒子示踪技术,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高黏牛顿流体在不同结构卧式单轴捏合反应器内的流动与混合过程。首先,采用有限元方法对不同结构反应器内流体流动过程进行模... 为进一步分析卧式单轴捏合反应器内流体流动与混合特性,采用有限元方法与粒子示踪技术,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高黏牛顿流体在不同结构卧式单轴捏合反应器内的流动与混合过程。首先,采用有限元方法对不同结构反应器内流体流动过程进行模拟,以分析反应器结构变化对流体速度分布、剪切速率分布和混合指数分布的影响规律;然后,采用粒子示踪技术对不同结构反应器内流体混合过程进行分析,以探究反应器结构变化对流体分布混合过程、拉伸率及混合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分布混合的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较好;高速度、高剪切区域的面积随捏合杆侧边长度的增加而增大;反应器内混合指数分布大于0.7所占的比例,随静态捏合杆数目和捏合杆侧边长度的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增加静态捏合杆数目有利于强化分布混合过程;平均对数拉伸率随静态捏合杆数目和捏合杆侧边长度的增加而增大;平均时均混合效率随静态捏合杆数目的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随捏合杆侧边长度的增加而增大。该研究得到的反应器结构变化对流体流动与混合特性的影响规律,可为卧式单轴捏合反应器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轴捏合反应器 数值模拟 反应器结构 分布混合 混合效率
下载PDF
含磷氮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其在涤纶织物阻燃整理中应用
4
作者 徐豫松 周杰 +2 位作者 甘佳怡 张涛 张先明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2-120,共9页
为提高水性聚氨酯(WPU)整理涤纶织物的阻燃效果,以含磷、氮希夫碱衍生物阻燃剂(DOPO-HAMB)为扩链剂合成本质阻燃WPU(FRWPU),通过浸渍法将FRWPU涂敷到涤纶织物表面,研究DOPO-HAMB在FRWPU中的质量百分比对热分解性能、阻燃性能、力学性能... 为提高水性聚氨酯(WPU)整理涤纶织物的阻燃效果,以含磷、氮希夫碱衍生物阻燃剂(DOPO-HAMB)为扩链剂合成本质阻燃WPU(FRWPU),通过浸渍法将FRWPU涂敷到涤纶织物表面,研究DOPO-HAMB在FRWPU中的质量百分比对热分解性能、阻燃性能、力学性能和耐水洗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原涤纶织物相比,整理后涤纶织物最大热失重速率降低,降低幅度随DOPO-HAMB质量百分比的增加而增加;极限氧指数(LOI)提高至24.5%,比原涤纶织物提高了7.4%;垂直燃烧测试中的黑色烟雾减少,且损毁长度降低至9.7 cm;经向和纬向断裂强力、纬向断裂伸长率与原涤纶织物相比有所提升,而经向断裂伸长率有所降低;50次水洗后的LOI值为21.2%,仍然明显高于原涤纶织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纺织品 涤纶织物 水性聚氨酯 阻燃整理 阻燃性能 力学性能 耐水洗性能
下载PDF
铋/锡催化L-丙交酯与乙交酯本体开环共聚
5
作者 郑文 张建纲 +4 位作者 张跃胜 刘雄 包建娜 张先明 陈文兴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51,共13页
为探究金属催化剂辛酸亚锡(Sn(Oct)_(2))与次水杨酸铋(BiSS)对L-丙交酯(L-LA)与乙交酯(GA)本体开环聚合(ROP)反应过程及产物性能的影响,使用不同含量的Sn(Oct)_(2)或BiSS合成一系列聚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PLGA)。通过核磁共振波谱仪、... 为探究金属催化剂辛酸亚锡(Sn(Oct)_(2))与次水杨酸铋(BiSS)对L-丙交酯(L-LA)与乙交酯(GA)本体开环聚合(ROP)反应过程及产物性能的影响,使用不同含量的Sn(Oct)_(2)或BiSS合成一系列聚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PLGA)。通过核磁共振波谱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凝胶渗透色谱仪对聚合物的微观结构、聚合反应动力学和相对分子质量进行了表征,借助热重分析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对聚合物的热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BiSS是一种非常有吸引力的催化剂,在ROP制备PLGA共聚物中获得了与Sn(Oct)_(2)类似的结果,其催化性能可与Sn(Oct)_(2)相媲美。BiSS催化制备的PLGA的热稳定性显著提高,例如,1000×10^(-6)Bi催化制备的PLGA73在氮气氛围下的T_(5)%和T_(90)%分别为269.6℃和379.2℃,相较于Sn(Oct)_(2)分别升高了36℃和82.7℃。由BiSS催化制备的PLGA链段具有更高的随机性和更短的L-LA序列长度。BiSS可以替代商业使用的Sn(Oct)_(2)用于生产生物医学领域应用的低毒性PLG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丙交酯 乙交酯 金属催化剂 开环聚合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儿童血液样本中高三尖杉酯碱含量
6
作者 袁树伟 杜小换 +3 位作者 张先明 花盛浩 胡绍燕 朱增燕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6-19,共4页
目的:建立并验证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测定儿童血液样本中高三尖杉酯碱含量的方法。方法:以Waters Xevo TQD为检测设备,Waters BEH C18(100 mm 2.1 mm,1.7μm)为色谱柱,采用甲醇为有机相,含0.1%甲酸的超纯水为无机相,进... 目的:建立并验证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测定儿童血液样本中高三尖杉酯碱含量的方法。方法:以Waters Xevo TQD为检测设备,Waters BEH C18(100 mm 2.1 mm,1.7μm)为色谱柱,采用甲醇为有机相,含0.1%甲酸的超纯水为无机相,进行梯度洗脱,质谱检测采用正离子,多重反应监控(MRM)模式,待测物高三尖杉酯碱(HHT)离子通道m/z 546.3→298.2,内标物三尖杉酯碱(HT)离子通道m/z 532.2→298.3,锥孔电压50 V,碰撞能量28 V。结果:本方法样本前处理简单,分析速度快,结果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线性区间0.5~120.0 ng,线性方程Y=0.0470113X+0.0070358(r=0.9991),定量下限0.5 ng,日内精密度RSD<8.16%,日间精密度RSD<6.38%,准确度94.00%~103.95%。结论:本方法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可应用于儿童体内HHT的药动学研究和血药浓度监测等相关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高三尖杉酯碱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天然土壤中菲的解吸行为特征研究 被引量:29
7
作者 张先明 潘波 +3 位作者 刘文新 袁慧诗 戴瀚程 陶澍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72-277,共6页
选取天然土壤样品,以菲作为代表性污染物,利用批量吸附-解吸实验考察不同初始浓度、不同吸附时间条件下菲解吸行为的滞后性特征.实验数据采用Freundlich方程式拟合,并由基于热力学的TII指数表征.结果表明,天然土壤吸持菲的比例随其初始... 选取天然土壤样品,以菲作为代表性污染物,利用批量吸附-解吸实验考察不同初始浓度、不同吸附时间条件下菲解吸行为的滞后性特征.实验数据采用Freundlich方程式拟合,并由基于热力学的TII指数表征.结果表明,天然土壤吸持菲的比例随其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减少.在土壤多次解吸过程中,每次释放菲的比例随其初始浓度的升高而增加,随解吸次数的增加而减少.吸附过程的拟合指数n大于解吸过程的对应值,并随初始固相浓度的加大而增加.天然土壤吸附-解吸过程的滞后性特征表现为初始固相浓度越高,TII值越接近0,滞后性越弱;反之,则TII值越接近1,滞后性越强.另外,吸附平衡时间30 d对应的n值小于5 d的,而两者的TII值随初始浓度增高则呈现降低趋势.就同一浓度而言,吸附平衡30 d所对应的TII值高于5 d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土壤 吸附 解吸 滞后性
下载PDF
不确定线性多时变时滞系统的时滞相关鲁棒控制 被引量:24
8
作者 张先明 吴敏 何勇 《控制与决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96-500,共5页
提出一种积分不等式新方法 ,讨论不确定线性多时变时滞系统的鲁棒稳定性以及鲁棒稳定化问题 .首先利用 Park不等式建立了基于二次型项的积分不等式 ,利用这一不等式获得了系统基于 L MI的时滞相关、时滞导数相关鲁棒稳定条件 ;然后利用... 提出一种积分不等式新方法 ,讨论不确定线性多时变时滞系统的鲁棒稳定性以及鲁棒稳定化问题 .首先利用 Park不等式建立了基于二次型项的积分不等式 ,利用这一不等式获得了系统基于 L MI的时滞相关、时滞导数相关鲁棒稳定条件 ;然后利用这一条件给出了时滞状态反馈控制器的一种新的设计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滞相关 鲁棒稳定性 鲁棒稳定化 时滞状态反琦 LMI
下载PDF
双螺杆挤出机中局部停留时间分布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先明 李广赞 +1 位作者 冯连芳 胡国华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35-440,共6页
双螺杆挤出机中停留时间分布(RTD)是量化聚合物流动和螺杆混合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在线测量是获得RTD的重要手段,但以往实验设备多是单探头且只能在机头处测量全局RTD。本实验室开发了双探头在线荧光测试装置,可以安装在挤出机任何部... 双螺杆挤出机中停留时间分布(RTD)是量化聚合物流动和螺杆混合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在线测量是获得RTD的重要手段,但以往实验设备多是单探头且只能在机头处测量全局RTD。本实验室开发了双探头在线荧光测试装置,可以安装在挤出机任何部位获得部分和全局RTD,且在高温高压下得到不失真信号。基于该测量装置研究了螺杆转速和喂料量对部分和全局停留时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螺杆转速和喂料量均使停留时间分布曲线向短时间方向移动,喂料量对曲线形状影响显著。同时对部分停留时间分布利用去卷积方法得到局部停留时间分布,它可以直接比较不同元件混合性能,为模型化双螺杆选择合适参数提供帮助。对停留时间分布的时间域进行转变,得到了相关于螺杆转数的停留转数分布(RRD)和相关于挤出物体积的停留体积分布(RVD),相同流量转速比(Q/N)条件下RRD和RVD形状趋于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留时间分布 双螺杆挤出机 混合 荧光光学探头
下载PDF
中立型线性时滞系统的时滞相关稳定性 被引量:15
10
作者 张先明 吴敏 何勇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24-628,共5页
讨论中立型线性时滞系统的时滞相关稳定性.首先将中立型系统转化为广义系统,然后利用Lyapunov-Krasovskii V泛函方法,在处理V的导数时,不进行放大估计,而通过引入一些恰当的0项,构造多个LMI,从而获得基于多个LMI的时滞相关稳定充分条件... 讨论中立型线性时滞系统的时滞相关稳定性.首先将中立型系统转化为广义系统,然后利用Lyapunov-Krasovskii V泛函方法,在处理V的导数时,不进行放大估计,而通过引入一些恰当的0项,构造多个LMI,从而获得基于多个LMI的时滞相关稳定充分条件.最后的数值例子说明所得的结论较已有文献具有较小的保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立型系统 时滞相关 渐近稳定 LMI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对球囊损伤大鼠胸主动脉内皮后P16及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先明 董果雄 +3 位作者 张社华 褚现明 张斌 李宁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73-176,共4页
为研究全反式维甲酸对球囊损伤大鼠胸主动脉内皮后内膜增生过程、P16及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影响 ,球囊剥脱大鼠胸主动脉内皮 ,并随机将大鼠分为手术组、全反式维甲酸治疗组及对照组 ,各组均于术前 4天灌胃至实验结束 ,除对照组于术后 1... 为研究全反式维甲酸对球囊损伤大鼠胸主动脉内皮后内膜增生过程、P16及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影响 ,球囊剥脱大鼠胸主动脉内皮 ,并随机将大鼠分为手术组、全反式维甲酸治疗组及对照组 ,各组均于术前 4天灌胃至实验结束 ,除对照组于术后 14天处死大鼠外 ,全反式维甲酸治疗组和手术组分别在术后 2天、7天、14天和 2 8天处死大鼠并摘除大鼠胸主动脉 ,通过组织学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术后 14天和 2 8天的内膜增生情况及术后 2天、7天、14天和 2 8天P16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及全反式维甲酸 (每天 30mg kg)灌胃对它们的影响。结果发现 ,对照组及内皮损伤后 2天均无血管内膜增厚 ,7天内膜开始增生 ,2 8天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减弱 ,但细胞外基质增加。在手术组各时间点P16的表达变化不显著 ,增殖细胞核抗原于球囊损伤后 2天在中膜明显表达 ,术后 7天表达达到高峰 ,且主要在内膜表达 ,14天后逐渐下降。使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后 ,内膜增生程度及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明显降低 ,而P16的表达在术后 2天开始升高 ,14天达高峰。以上结果提示 ,全反式维甲酸可有效抑制血管内皮损伤后内膜的增生 ,其机制可能与促进P16表达和抑制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 ,从而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 全反式维甲酸对P16及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影响 免疫组织化学法 球囊损伤 内膜增生 血管再狭窄 大鼠
下载PDF
含饱和驱动的线性时滞系统的时滞相关鲁棒稳定化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先明 吴敏 佘锦华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91-994,共4页
讨论含饱和驱动的线性时滞系统的时滞相关鲁棒稳定化以及控制器的设计问题.借助于积分不等式,利用Lyapunov_Krasovskii泛函方法,结合S_过程,获得了基于LMI的可稳定化的时滞相关条件,同时给出了无记忆控制器的设计方法,不必对原系统进行... 讨论含饱和驱动的线性时滞系统的时滞相关鲁棒稳定化以及控制器的设计问题.借助于积分不等式,利用Lyapunov_Krasovskii泛函方法,结合S_过程,获得了基于LMI的可稳定化的时滞相关条件,同时给出了无记忆控制器的设计方法,不必对原系统进行任何模型变换.实例表明,本文方法所得结论具有较小的保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滞相关 积分不等式 饱和驱动 状态反馈 线性矩阵不等式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对球囊损伤大鼠胸主动脉内皮后内膜增生及PDGF-B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先明 董果雄 +3 位作者 张社华 褚现明 张斌 李宁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37-639,共3页
目的 研究全反式维甲酸 (all transretinoicacid ,ATRA)对球囊损伤大鼠胸主动脉内皮后内膜增生及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DGF BB)表达的影响。方法 球囊剥脱大鼠胸主动脉内皮 ,并随机将大鼠分为手术组、ATRA治疗组及对照组 ,各组大鼠均... 目的 研究全反式维甲酸 (all transretinoicacid ,ATRA)对球囊损伤大鼠胸主动脉内皮后内膜增生及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DGF BB)表达的影响。方法 球囊剥脱大鼠胸主动脉内皮 ,并随机将大鼠分为手术组、ATRA治疗组及对照组 ,各组大鼠均于术前 4d灌胃 ,分别在术后 2、7、14和 18d处死大鼠并摘除胸主动脉。通过组织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内膜增生情况、PDGF BB的表达及ATRA[30mg/ (kg·d) ]灌胃对它们的影响。结果  (1)对照组及内皮损伤后 2d均无血管内膜增厚 ,7d内膜开始增生 ,2 8d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s)的增殖减弱 ,但细胞外基质增加 ,内膜继续增生 ;(2 )PDGF BB的表达于术后 2d开始升高 ,至 14d达高峰 ;(3)使用ATRA后内膜增生程度及PDGF BB的表达明显降低。结论 ATRA可有效地抑制血管损伤后内膜增生 ,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PDGF BB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GF-BB 内膜增生 大鼠 胸主动脉 表达 ATRA 内皮 灌胃 增殖 全反式维甲酸
下载PDF
线性多时滞不确定离散时间线性系统的时滞相关H_∞控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先明 吴敏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18-922,共5页
讨论了线性多时滞不确定离散时间线性系统的时滞相关H_∞控制问题.首先,建立了一个基于二次型项的有限和不等式.然后,利用这一不等式,采用Lyapunov-Krasovskii泛函方法,获得了系统不仅内部稳定而且具有给定的H_∞性能的时滞相关条件,... 讨论了线性多时滞不确定离散时间线性系统的时滞相关H_∞控制问题.首先,建立了一个基于二次型项的有限和不等式.然后,利用这一不等式,采用Lyapunov-Krasovskii泛函方法,获得了系统不仅内部稳定而且具有给定的H_∞性能的时滞相关条件,同时以LMI的形式给出了无记忆H_∞控制器的设计方法.最后,数值例子说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时间线性系统 时滞相关 H∞控制 线性矩阵不等式
下载PDF
线性时滞广义系统的时滞相关H_∞控制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先明 吴敏 何勇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49-652,共4页
讨论线性时滞广义系统的时滞相关H∞控制.首先利用Park不等式建立了一个基于二次型项的积分不等式,然后利用Lyapunov_Krasovskii泛函方法,获得了系统经慢子系统的无记忆状态反馈后不仅内部稳定,而且具有给定的H∞性能的,基于LMI的时滞... 讨论线性时滞广义系统的时滞相关H∞控制.首先利用Park不等式建立了一个基于二次型项的积分不等式,然后利用Lyapunov_Krasovskii泛函方法,获得了系统经慢子系统的无记忆状态反馈后不仅内部稳定,而且具有给定的H∞性能的,基于LMI的时滞相关充分条件.数值例子表明本文方法所得结论较已有文献具有较小的保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系统 时滞相关 H∞性能 积分不等式 线性矩阵不等式
下载PDF
微波诱导马来酸酐固相接枝聚丙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6
作者 祝萌 彭文俊 张先明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6期787-794,共8页
聚丙烯(PP)作为通用塑料存在常规产品过剩与功能化产品严重短缺的问题,对PP进行接枝改性是实现其高性能化的重要方法。利用微波诱导固相接枝的方法,将极性单体马来酸酐(MAH)接枝在PP表面,通过添加第二单体苯乙烯(St)来提高接枝率,并对... 聚丙烯(PP)作为通用塑料存在常规产品过剩与功能化产品严重短缺的问题,对PP进行接枝改性是实现其高性能化的重要方法。利用微波诱导固相接枝的方法,将极性单体马来酸酐(MAH)接枝在PP表面,通过添加第二单体苯乙烯(St)来提高接枝率,并对制备的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进行特性表征。结果表明:红外谱图显示PP成功接枝了MAH和St,添加St后最大接枝率可高达1.4%;改性后的接枝产物熔点几乎不变,而结晶温度有所提高,达到110.8℃;熔体流动速率均低于30g/10min,较PP(38.7105g/10min)下降明显,复数黏度更是从53.828Pa·s提升至419.46Pa·s;PP与水接触角从125.4°最多降至100°,PP-g-MAH的极性提高,亲水性能改善。该研究利用微波诱导PP固相接枝MAH,方法简单高效,在获得高接枝率的同时避免了分子量下降,改善了材料的性能,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诱导 聚丙烯 马来酸酐 接枝率 黏度
下载PDF
螺杆挤出机中停留时间分布模拟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先明 许忠斌 冯连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5,共5页
停留时间分布(RTD)对聚合物反应挤出加工具有重要的影响。介绍了经典理想模型的基本原理和对螺杆不同部位模型选择的原则,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一些新的模型。从单螺杆的简单几何模型到双螺杆的复杂模型,综述了数值模拟在RTD方面应... 停留时间分布(RTD)对聚合物反应挤出加工具有重要的影响。介绍了经典理想模型的基本原理和对螺杆不同部位模型选择的原则,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一些新的模型。从单螺杆的简单几何模型到双螺杆的复杂模型,综述了数值模拟在RTD方面应用,阐述了其难点和优势。最后比较了反应器流动模型和数值模拟的优缺点,指出二者的结合将是以后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留时间分布 螺杆挤出机 数值模拟 理论模型
下载PDF
线性时滞广义系统的时滞相关稳定性 被引量:12
18
作者 张先明 吴敏 何勇 《电路与系统学报》 CSCD 2003年第4期3-7,共5页
本文研究了线性时滞广义系统的时滞相关稳定性。首先将该系统转化为一个带约束条件的中立型系统,然后利用Lyapunov-Krasovskii V泛函方法,利用Park不等式,获得了基于LMI的时滞相关稳定充分条件,该条件具有一般性,包含正常线性时滞系统... 本文研究了线性时滞广义系统的时滞相关稳定性。首先将该系统转化为一个带约束条件的中立型系统,然后利用Lyapunov-Krasovskii V泛函方法,利用Park不等式,获得了基于LMI的时滞相关稳定充分条件,该条件具有一般性,包含正常线性时滞系统作为其特例。最后的数值例子表明所得结论较已有文献具有较小的保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系统 时滞相关 渐近稳定 LMI
下载PDF
线性时滞系统的时滞相关无源控制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先明 吴敏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91-394,401,共5页
讨论了线性时滞系统的时滞相关无源性及无源控制问题.首先,建立了一个基于二次型项的积分不等式.然后,利用这一不等式,采用Lyapunov_Krasovskii泛函方法,获得了系统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LMI)的时滞相关无源条件,不必对系统进行模型变换.... 讨论了线性时滞系统的时滞相关无源性及无源控制问题.首先,建立了一个基于二次型项的积分不等式.然后,利用这一不等式,采用Lyapunov_Krasovskii泛函方法,获得了系统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LMI)的时滞相关无源条件,不必对系统进行模型变换.利用这一条件,给出了无记忆状态反馈无源控制器的设计方法.最后,用一个数值例子说明了该方法所得结果较已有文献具有较小的保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滞相关 无源性 无源控制 积分不等式 线性矩阵不等式(LMI)
下载PDF
线性时滞广义系统的时滞相关稳定性新判据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先明 吴敏 何勇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83-988,共6页
提出一种新的方法——积分不等式方法讨论线性时滞广义系统的时滞相关稳定性。首先将广义系统转化为一个带约束条件的中立型系统,然后利用基于二次型项的积分不等式,采用Lyapunov—Krasovskii泛函方法,获得了系统稳定的、基于线性矩阵... 提出一种新的方法——积分不等式方法讨论线性时滞广义系统的时滞相关稳定性。首先将广义系统转化为一个带约束条件的中立型系统,然后利用基于二次型项的积分不等式,采用Lyapunov—Krasovskii泛函方法,获得了系统稳定的、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LMI)的时滞相关充分条件。实例表明,本文方法得到的结论较已有文献具有较小的保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系统 时滞相关 渐近稳定 积分不等式 LMI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