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理疏导对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策略分析
1
作者 王莹 张兵军 《智慧健康》 2023年第13期254-257,262,共5页
目的 探讨心理疏导对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及干预策略。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2021年5月-2022年7月)76例,随机分为常介护理组和针对心疏组,每组各38例。常介护理组患者实施常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围... 目的 探讨心理疏导对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及干预策略。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2021年5月-2022年7月)76例,随机分为常介护理组和针对心疏组,每组各38例。常介护理组患者实施常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围术期根据治疗需求给予常规护理,针对心疏组在常介护理组基础上增加心理疏导干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负性情绪变化和康复情况。结果 针对心疏组治疗3d后、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出院后6个月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常介护理组(P<0.05)。针对心疏组治疗3d后、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出院后6个月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常介护理组(P<0.05)。针对心疏组治疗3d后、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出院后6个月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常介护理组(P<0.05)。针对心疏组治疗后QOL-BREF评分均显著高于常介护理组(P<0.05)。针对心疏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介护理组(P<0.05)。结论 介入治疗围术期,根据患者个体特征,实施针对性心理疏导,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升患者神经功能,降低并发症风险,促进患者预后生活质量提升,临床应用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疏导 脑血管病 介入治疗 影响效果 干预策略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部血管狭窄相关诊断和介入治疗探讨
2
作者 王莹 张兵军 《科技与健康》 2023年第18期13-16,共4页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部血管狭窄相关诊断和介入治疗的效果。以2020年7月3日—2022年6月3日河北省某医院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样本。选出颈部血管狭窄者,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根据...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部血管狭窄相关诊断和介入治疗的效果。以2020年7月3日—2022年6月3日河北省某医院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样本。选出颈部血管狭窄者,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根据是否选择介入性治疗,将所有研究样本分为对照组40例(不接受介入治疗),新式组32例(接受介入治疗)。治疗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分析结果。结果显示,在所有患者中,后循环梗死48例、前循环梗死72例。新式组的神经状态改变、疾病复发频次、残疾人数、死亡人数比对照组少(P<0.05);研究发现,颈内动脉起始位置狭窄为大脑动脉狭窄前循环脑梗死血管病理改变主要类型;椎动脉起始部位狭窄为后循环脑梗颅外血管病变主要位置。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部血管狭窄的相关诊断和介入治疗可帮助减少脑卒中的发生和病情恶化,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血液供应不足 颈动脉狭窄 脑卒中 脑缺血 支架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取栓术后发生颅内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兵军 石乃华 +3 位作者 时小利 刘广 张萌 郑丁丁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9年第5期429-431,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取栓术后发生颅内出血性转化(HT)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机械取栓术治疗的AIS患者173例,通过查阅病历和问卷调查采集患者年龄、性别、既往病史(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取栓术后发生颅内出血性转化(HT)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机械取栓术治疗的AIS患者173例,通过查阅病历和问卷调查采集患者年龄、性别、既往病史(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冠心病病史、用药史及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等基本信息。在术后即刻及连续2天头颅CT平扫评估是否发生取栓术后颅内HT以及脑梗死,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揭示颅内HT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发生HT30例(17. 34%)。HT组患者糖尿病、脑卒中/TIA、冠心病患病率及入院NIHSS评分均高于无颅内HT组(均P <0. 05)。颅内HT组患者高血压患病率低于无颅内HT组(χ2=5. 82,P <0. 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OR=2. 27,95%CI=1. 86~3. 11,P <0. 01)、脑卒中/TIA(OR=2. 54,95%CI=2. 01~3. 46,P <0. 01)、冠心病(OR=1. 87,95%CI=1. 23~3. 57,P <0. 01)和NIHSS评分(OR=1. 18,95%CI=1. 05~1. 47,P <0. 01)是AIS患者颅内HT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OR=0. 51,95%CI=0. 28~0. 83,P <0. 01)是AIS患者颅内HT的保护因素。结论糖尿病、脑卒中/TIA和冠心病以及高入院NIHSS评分可增加AIS患者取栓术后发生颅内HT的危险。血压控制的高血压患者可降低AIS患者取栓术后发生颅内HT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取栓术 出血转化 危险因素
下载PDF
23MnNiCrMo54圆环链用钢组织均匀化工艺 被引量:3
4
作者 封秀敏 王宝奇 +4 位作者 谷南驹 马晓莉 柳立朋 王维喜 张兵军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7-49,共3页
针对国产 2 3MnNiCrMo5 4钢C级圆环链常常存在棒料预拉伸变形不均匀和疲劳寿命低等问题 ,与用进口钢材产品进行了比较 ,发现国产 2 3MnNiCrMo5 4轧材显微组织不均匀 ,影响淬火回火后的碳化物分布均匀性。试验证明 ,经过合理的扩散退火... 针对国产 2 3MnNiCrMo5 4钢C级圆环链常常存在棒料预拉伸变形不均匀和疲劳寿命低等问题 ,与用进口钢材产品进行了比较 ,发现国产 2 3MnNiCrMo5 4轧材显微组织不均匀 ,影响淬火回火后的碳化物分布均匀性。试验证明 ,经过合理的扩散退火可消除晶内成分偏析 ,使淬火回火后的组织均匀 ,获得细小、弥散、球状分布的第二相粒子 ,力学性能得到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环链 扩散退火 23MnNiCrMo54钢
下载PDF
25MnV钢矿用高强度圆环链的中频感应加热淬火 被引量:22
5
作者 马瑞勇 王维喜 +1 位作者 张兵军 谷南驹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65-67,共3页
研究了 2 5MnV钢矿用高强度圆环链在中频感应淬火加热时链环的温度分布、淬火后链环顶部的金相组织以及不同淬火温度下链环晶粒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2 5MnV钢矿用高强度圆环链在中频感应淬火加热时 ,链环直臂温度比顶部温度低。链... 研究了 2 5MnV钢矿用高强度圆环链在中频感应淬火加热时链环的温度分布、淬火后链环顶部的金相组织以及不同淬火温度下链环晶粒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2 5MnV钢矿用高强度圆环链在中频感应淬火加热时 ,链环直臂温度比顶部温度低。链环顶部加热温度达到 970~ 993℃时 (直臂温度为 895~ 917℃ ) ,淬火组织为板条马氏体 ,晶粒度为 10~ 10 5级 ,圆环链有最佳强韧性配合。当顶部加热温度达 10 17℃时 ,淬火组织及晶粒度明显粗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MnV钢圆环链 中频感应加热淬火 温度分布 淬火组织 晶粒度
下载PDF
闪光对焊机凸轮表面激光强化处理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维喜 马瑞勇 +3 位作者 张兵军 苗岩 周昌炽 唐西南 《金属热处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2-63,共2页
对LM-150型圆环链闪光对焊机中的GCr15钢'镶块凸轮'的镶块进行了高能激光束处理,分析了其显微组织,并测试了其硬度和使用寿命.试验表明,经激光处理后的凸轮镶块的表面硬度可达67~68HRC,其使用寿命提高了1倍以上.
关键词 激光表面强化处理 显微组织 硬度 使用寿命
下载PDF
矿用高强度圆环链的热处理 被引量:9
7
作者 马瑞勇 王维喜 +1 位作者 张兵军 谷南驹 《河北冶金》 2003年第1期52-55,共4页
结合矿用高强度圆环链的使用条件对其不同的热处理方式进行了分析,特别是对中频感应加热淬、回火的规律进行了较详细的测试和分析,分析结果为选用最佳的热处理制度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矿用高强度圆环链 热处理 晶粒度
下载PDF
矿用圆环链感应加热机理 被引量:7
8
作者 马瑞勇 范寒晋 +2 位作者 王洪弟 张兵军 张玄昌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17-19,共3页
通过对矿用圆环链连续淬、回火温度的测试,揭示了该工件在淬、回火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提出了圆环链感应加热淬、回火机理,为最佳热处理工艺的制定提供了理论根据,对环状零件的中频热处理有普遍意义。
关键词 矿山机械 圆环 感应热处理
下载PDF
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及预防措施
9
作者 张兵军 石乃华 蒋娜娜 《科技与健康》 2022年第5期10-12,共3页
对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进行了探讨。选取2020年5月—2021年12月河北省深州市医院收治的行介入治疗的110例脑血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6例存在医院感染患者作为院感组,其余74例未出现医院感染患者作为非... 对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进行了探讨。选取2020年5月—2021年12月河北省深州市医院收治的行介入治疗的110例脑血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6例存在医院感染患者作为院感组,其余74例未出现医院感染患者作为非院感组。统计110例脑血管病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研究发现,高龄、侵入性治疗、糖尿病史、心血管病史等因素是介入治疗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性干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而保证患者治疗安全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病 介入治疗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预防措施
下载PDF
介入栓塞治疗子宫动静脉瘘发展前景分析
10
作者 张兵军 石乃华 +1 位作者 刘广 张萌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第29期298-298,共1页
近年来, 介入栓塞治疗法逐渐普及应用. 由于各种因素限制, 介入栓塞治疗子宫动静脉瘘技术在人们的思想观念内以及各个级别的医院中还未得到普及. 鉴于此, 本文对介入栓塞治疗子宫动静脉瘘发展前景做出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 介入栓塞治疗 子宫动静脉瘘 发展前景
下载PDF
采用放射介入下动脉栓塞治疗动脉源性胃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广 石乃华 +1 位作者 张兵军 张萌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2期48-49,共2页
目的:探讨放射介入下动脉栓塞治疗动脉源性胃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动脉源性胃出血患者50例,分为放射介入治疗组和内科治疗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放射介入治疗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率均明显优于内科治疗组(P<0.05)。结论:... 目的:探讨放射介入下动脉栓塞治疗动脉源性胃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动脉源性胃出血患者50例,分为放射介入治疗组和内科治疗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放射介入治疗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率均明显优于内科治疗组(P<0.05)。结论:放射介入下动脉栓塞是治疗动脉源性胃出血的有效方法,效果显著,术后患者恢复情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介入 动脉栓塞 动脉源性胃出血
下载PDF
经桡动脉穿刺行外周血管介入诊疗对临床指标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广 张兵军 +3 位作者 石乃华 张萌 蒋娜娜 刘翠 《大医生》 2020年第16期35-37,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经桡动脉穿刺行外周血管介入诊疗对临床指标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河北省深州市医院2019年2月至12月收治的80例行外周血管介入诊疗的患者为本次观察对象,通过患者病历建立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 目的研究分析经桡动脉穿刺行外周血管介入诊疗对临床指标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河北省深州市医院2019年2月至12月收治的80例行外周血管介入诊疗的患者为本次观察对象,通过患者病历建立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股动脉穿刺方式行外周血管介入诊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经桡动脉穿刺方式行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比较两组患者在行介入治疗中不同穿刺方法对于改善临床指标的作用。结果两组患者术中X线曝光时间及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中靶血管到位时间及穿刺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患者在治疗中采用经桡动脉穿刺方式,可缩短穿刺时间及术后患者住院时间,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提高患者对手术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桡动脉穿刺 外周血管介入诊疗
下载PDF
多发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分析
13
作者 石乃华 张兵军 +1 位作者 刘广 张萌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第29期289-289,共1页
着医学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 医学手段已越来越现代化. 虽然现代医疗技术不断克服传统医疗技术的劣势,相比而言已经有越来越多优势.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即使是先进的现代医疗技术也有其劣势所在.因此本文着重从多发颅内动脉瘤介入... 着医学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 医学手段已越来越现代化. 虽然现代医疗技术不断克服传统医疗技术的劣势,相比而言已经有越来越多优势.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即使是先进的现代医疗技术也有其劣势所在.因此本文着重从多发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展开分析, 对介入治疗方法的优势及其劣势做出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以初步探究发挥长处避其短处的途径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介入治疗 优势劣势
下载PDF
早期介入微弹簧圈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破裂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21
14
作者 刘广 石乃华 +2 位作者 张兵军 武兴波 高文进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5年第29期5713-5715,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早期介入微弹簧圈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破裂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至2014年期间收治的脑动脉瘤破裂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在入院3d之内实施微弹簧圈栓塞形式... 目的:研究分析早期介入微弹簧圈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破裂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至2014年期间收治的脑动脉瘤破裂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在入院3d之内实施微弹簧圈栓塞形式介入治疗,对照组治疗时间为入院3 d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6个月的改良Rankin量表(m RS)、改良型日常生活能力(MBI)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栓塞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的m 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M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入院3d之内利用微弹簧圈栓塞对脑动脉瘤破裂实施早期介入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及预后,值得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介入 微弹簧圈栓塞 脑动脉瘤破裂 疗效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