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荧光腹腔镜肝切除术与开腹肝切除治疗肝细胞癌对患者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成勇 陈港心 +2 位作者 万永 张典朋 徐冰 《海南医学》 CAS 2022年第16期2063-2067,共5页
目的探讨荧光腹腔镜肝切除术与开腹肝切除治疗肝细胞癌对患者的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于安康市人民医院诊治的82例肝细胞癌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患者予以荧光腹腔镜肝切... 目的探讨荧光腹腔镜肝切除术与开腹肝切除治疗肝细胞癌对患者的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于安康市人民医院诊治的82例肝细胞癌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患者予以荧光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开腹肝切除,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免疫球蛋白(IgA、IgG、IgM)、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死亡率、复发率及生存时间;并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1年生存率的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136.52±15.21)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82.33±20.5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35±1.02)d、(7.45±1.32)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77±1.32)d、(11.52±3.0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观察组患者的IgA、IgG、IgM、CD3+、CD4+、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而CD8+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和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的ALT、AST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7.32%、2.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27%、14.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生存时间为(10.32±1.25)个月,明显长于对照组的(9.52±1.0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Cox分析结果显示,开腹肝切除术是影响肝细胞癌患者1年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荧光腹腔镜肝切除术与开腹肝切除术治疗肝细胞癌效果均较好,但前者疗效更为理想,能减轻免疫功能的影响,且预后转归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荧光腹腔镜肝切除术 开腹肝切除 免疫功能 预后
下载PDF
胃癌根治术治疗患者血清ALB、AFP水平及LSR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7
2
作者 陈港心 杜嘉原 +4 位作者 汪富涛 成勇 徐冰 张典朋 舒俊伟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1年第24期3571-3574,3579,共5页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治疗患者血清清蛋白(ALB)、甲胎蛋白(AFP)水平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比值(LSR)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该院行胃癌根治术治疗的198例患者纳入研究。收集患者...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治疗患者血清清蛋白(ALB)、甲胎蛋白(AFP)水平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比值(LSR)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该院行胃癌根治术治疗的198例患者纳入研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肿瘤组织学类型、肿瘤最大径、TNM分期、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分别于术前和术后检测患者血清ALB、ALT、AST、AFP水平并计算LSR。对纳入研究的患者进行1年的术后随访,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对临床资料或指标进行组间比较,以及相关性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ALB、AFP水平及LSR单独或联合用于胃癌根治术治疗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结果患者术后血清LSR、AFP水平低于术前(P<0.05),ALB水平高于术前(P<0.05)。经1年随访,纳入研究的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151例)和预后不良组(47例)。预后良好组ALB水平、肿瘤组织分化型所占比例均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年龄、LSR、AFP水平,TNM分期Ⅲ、Ⅳ期患者所占比例,肿瘤浸润深度T4a、T4b患者所占比例均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患者年龄、TNM分期、肿瘤浸润深度、肿瘤组织学类型(分化型=0,分化不良型=1)、AFP水平、LSR与ALB水平均呈负相关(r<0,P<0.05);患者年龄、TNM分期、肿瘤浸润深度、肿瘤组织学类型(分化型=0,分化不良型=1)、LSR与AFP水平均呈正相关(r>0,P<0.05);患者年龄、TNM分期、肿瘤浸润深度、肿瘤组织学类型(分化型=0,分化不良型=1)与LSR均呈正相关(r>0,P<0.05)。ALB、AFP、LSR联合用于预后评估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高于各项指标单独使用(P<0.05)。结论ALB、AFP水平及LSR与行胃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预后有关,上述指标有助于患者预后判断,对早期治疗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根治术 清蛋白 甲胎蛋白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下载PDF
5-FU通过靶向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结直肠癌干细胞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舒俊伟 杜嘉原 +5 位作者 汪富涛 成勇 陈港心 徐冰 张典朋 陈双江 《解剖学研究》 CAS 2022年第3期203-207,共5页
目的 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探讨5-氟尿嘧啶(5-FU)对结直肠癌干细胞(CRC-CSC)活性的影响。方法 流式细胞术分选CD133标记的CRC-CSC,以不同浓度5-FU(6.25、12.50、25.00μmol/L)处理细胞,对照组以等体积培养液处理。药物作用48 h后,... 目的 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探讨5-氟尿嘧啶(5-FU)对结直肠癌干细胞(CRC-CSC)活性的影响。方法 流式细胞术分选CD133标记的CRC-CSC,以不同浓度5-FU(6.25、12.50、25.00μmol/L)处理细胞,对照组以等体积培养液处理。药物作用48 h后,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平板克隆实验和球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能力及悬浮球形成能力,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高剂量5-FU处理后CRC-CSC细胞增殖能力(24 h、48 h两组分别为0.31±0.03vs. 0.53±0.05;0.37±0.03 vs. 0.61±0.05)和迁移能力(24 h、48 h两组分别为9.63±0.72 vs. 38.69±0.88;16.21±1.17 vs.58.69±1.32)显著增加(P<0.05),细胞凋亡率(24 h、48 h两组分别为46.91±0.94 vs. 18.46±0.88;55.22±1.24 vs. 28.42±1.18)显著降低(P<0.05);48 h时高剂量5-FU组细胞克隆数(50.32±10.15 vs. 102.62±11.36)和悬浮球形成数(29.15±8.42 vs. 96.87±9.33)显著增加(P<0.05),Cyclin D1(0.17±0.03 vs. 0.95±0.02)、C-Myc(0.27±0.03 vs. 1.15±0.12)和β-catenin(0.46±0.03 vs. 0.85±0.02)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结论 5-FU可通过靶向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诱导CRC-CSC细胞活化,提高其克隆和悬浮球形成能力,从而促进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肿瘤干细胞 5-氟尿嘧啶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复发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微囊藻毒素水平与TNM分期的关联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汪富涛 徐冰 +1 位作者 张典朋 成勇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930-933,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HCC)患者血清微囊藻毒素(MC-LR)水平与患者临床分期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ELISA法检测HCC患者血清MC-LR水平,并分析HCC患者血清MC-LR水平与临床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联。结果:HCC患者血清MC-LR中位数为0.69 ng/...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HCC)患者血清微囊藻毒素(MC-LR)水平与患者临床分期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ELISA法检测HCC患者血清MC-LR水平,并分析HCC患者血清MC-LR水平与临床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联。结果:HCC患者血清MC-LR中位数为0.69 ng/mL,不同临床分期HCC患者血清MC-LR水平分布有差异(P<0.001),且呈线性相关(P<0.001);血清MC-LR水平与HCC患者年龄(P<0.01)、性别(P<0.05)、饮酒(P<0.05)、临床分期(P<0.001)、淋巴结转移(P<0.001)、远端转移(P<0.01)及HBV感染(P<0.05)相关,血清MC-LR水平越高,其生存期越短(P<0.05)。结论:血清MC-LR水平与HCC患者预后相关,血清MC-LR水平越高患者生存期越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微囊藻毒素 预后
下载PDF
放射状切口与经乳晕切口在治疗乳腺纤维瘤中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4
5
作者 徐冰 张典朋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第11期119-120,共2页
目的:探讨对比放射状切口与经乳晕切口在治疗乳腺纤维瘤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47例乳腺纤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74例和观察组73例。两组均行乳腺纤维瘤切除术,对照组采用放射状切口,观察组采用经... 目的:探讨对比放射状切口与经乳晕切口在治疗乳腺纤维瘤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47例乳腺纤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74例和观察组73例。两组均行乳腺纤维瘤切除术,对照组采用放射状切口,观察组采用经乳晕切口。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切口愈合时间及瘢痕长度低于对照组,切口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术与放射状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术相比,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少,切口小,术后恢复较好,且术后并发症少,手术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纤维瘤 放射状切口 经乳晕切口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