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胃癌内镜下切除日本指南的历史和未来展望 被引量:25
1
作者 Waku Hatta Takuji Gotoda +4 位作者 Tomoyuki Koike Atsushi Masamune 丁士刚() 张冬雪() 乌雅罕() 《中华胃肠内镜电子杂志》 2020年第1期1-10,共10页
日本胃癌治疗指南首次发表于2001年,其目的是为了明确不同治疗方案的适应证,从而减少不同医疗机构间治疗方式的差异。随着病例的积累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发展,早期胃癌(EGC)内镜下切除(ER)的适应证和治愈性范围有所扩大,但是,仍... 日本胃癌治疗指南首次发表于2001年,其目的是为了明确不同治疗方案的适应证,从而减少不同医疗机构间治疗方式的差异。随着病例的积累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发展,早期胃癌(EGC)内镜下切除(ER)的适应证和治愈性范围有所扩大,但是,仍有部分问题亟待解决。使用风险评分系统(eCura system)评估淋巴结转移(LNM)的情况,可能有助于确定不符合内镜切除标准的EGC患者的治疗方案。对于不符合内镜切除标准的EGC患者,即最新指南中的eCura C-2分期的患者,尽管他们的LNM风险较高,但对于很多患者来说,追加胃切除联合淋巴结清扫术仍然是过度的治疗。而保留功能的低侵入性手术,如内镜下非开放式胃壁反转切除术联合腹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有可能会解决该问题。此外,对于拒绝追加胃切除术的患者,可采取更多的低侵入性治疗方式,如ER联合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愈性 早期胃癌 内镜切除 指南 适应证
原文传递
英国胃肠病学会关于胃癌风险患者的诊断和管理指南 被引量:11
2
作者 Matthew Banks David Graham +17 位作者 Marnix Jansen TakujiGotoda Sergio Coda Massimiliano di Pietro NoriyaUedo Pradeep Bhandari D Mark Pritchard Ernst J Kuipers Manuel Rodriguez-Justo Marco R Novelli KrishRagunath Neil Shepherd Mario Dinis-Ribeiro 乌雅罕() 张冬雪() 牛占岳(校) 刘鑫(校) 丁士刚(/校) 《中华胃肠内镜电子杂志》 2020年第2期49-83,共35页
胃癌预后较差,部分原因在于诊断较晚。胃癌的危险因素包括幽门螺杆菌(H.pylori,HP)感染和胃癌家族史,尤其是遗传性弥漫性胃癌和恶性贫血。胃癌发展的阶段包括慢性胃炎、胃黏膜萎缩(GA)、胃黏膜肠化生(GIM)和异型增生。胃癌早期发现和提... 胃癌预后较差,部分原因在于诊断较晚。胃癌的危险因素包括幽门螺杆菌(H.pylori,HP)感染和胃癌家族史,尤其是遗传性弥漫性胃癌和恶性贫血。胃癌发展的阶段包括慢性胃炎、胃黏膜萎缩(GA)、胃黏膜肠化生(GIM)和异型增生。胃癌早期发现和提高生存率的关键是在内镜检查前以非侵入性方式识别高危人群。然而,尽管生物标志物可能有助于检测慢性萎缩性胃炎,但尚无足够的证据支持其用于人群筛查。高质量内镜检查是胃癌早期发现的重要组成部分,图像增强内镜结合组织病理学活检是GA和GIM最佳的诊断方法,并能准确进行风险分层。按照悉尼标准从胃窦、角切迹、小弯和大弯进行活检,既能明确诊断,也能对胃癌进行风险分层。理想状态应当是在高质量内镜检查中对GA或GIM区域活检。英国属于低危地区,可根据需要接受常规诊断性胃镜检查,但没有足够证据支持筛查,对于广泛GA或GIM的患者,每3年检查内镜。对于胃异型增生和早期癌,只要满足标准,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治疗有效,成功率高,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内镜检查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恶性贫血 常规诊断 角切迹 早期癌 胃肠病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