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伏核至中脑中央灰质下行通路的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凤真 丁允闽 +3 位作者 徐铁军 王梅申 刘露霞 周聪沣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03-107,共5页
用47只SD大鼠,分别用HRP顺行追踪法和ARG法研究了伏核至前脑结构和中脑中央灰质的传出联系;用HRP逆行追踪法研究了前脑结构至中央灰质的传入联系。结果发现:伏核至中央灰质有少量的直接投射;此外,在前脑,伏核的传出投射部位与中央灰质... 用47只SD大鼠,分别用HRP顺行追踪法和ARG法研究了伏核至前脑结构和中脑中央灰质的传出联系;用HRP逆行追踪法研究了前脑结构至中央灰质的传入联系。结果发现:伏核至中央灰质有少量的直接投射;此外,在前脑,伏核的传出投射部位与中央灰质的传入投射起源核区有着相当广泛的一致。本文对这种一致性的意义及伏核至中央灰质的下行镇痛神经通路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核 中脑中央灰质 下行通路
下载PDF
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被引量:8
2
作者 张凤真 庄小丽 陈英 《文教资料》 2006年第25期121-122,共2页
我国旅游教育与旅游业的发展不相适应,存在诸多问题,也面临诸多挑战。本文结合中国地质大学旅游管理教学的实践,对办学理念和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新世纪旅游教育改革和创新的途径和思路。
关键词 旅游教育 改革 创新
下载PDF
大鼠腹侧间脑至室管膜的传出联系——PHA-L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凤真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81-84,共4页
用PHA-L免疫组织化学顺行追踪技术对20只大鼠腹侧间脑至室管膜的传出联系进行了研究。在脑室系统一些部位的室管膜层或其下方见有丰富的标记纤维,并附有许多膨体。这些纤维似乎参与构成室管膜上、下丛,是脑-脑脊液神经体液回路的重要组... 用PHA-L免疫组织化学顺行追踪技术对20只大鼠腹侧间脑至室管膜的传出联系进行了研究。在脑室系统一些部位的室管膜层或其下方见有丰富的标记纤维,并附有许多膨体。这些纤维似乎参与构成室管膜上、下丛,是脑-脑脊液神经体液回路的重要组成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丘脑 室旁核 传出联系 室管膜
下载PDF
大鼠下丘脑室旁核对脑干和脊髓的传出投射——PHA-L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凤真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93-200,共8页
对24只Wistar系大鼠,用PHA-L法追踪研究了下丘脑室旁核(Pa)向脑干和脊髓的投射。 Pa向中脑中央灰质和E-W核、脑干网状结构和中缝核、蓝斑臂旁区、孤束迷走复合体、疑核和疑核周区、延髓腹侧区等脑干结构,对脊髓外侧颈核、外侧脊核、胸... 对24只Wistar系大鼠,用PHA-L法追踪研究了下丘脑室旁核(Pa)向脑干和脊髓的投射。 Pa向中脑中央灰质和E-W核、脑干网状结构和中缝核、蓝斑臂旁区、孤束迷走复合体、疑核和疑核周区、延髓腹侧区等脑干结构,对脊髓外侧颈核、外侧脊核、胸腰骶节中间外侧柱及中央管周围区域等部位有广泛的投射。其中向脑干和脊髓的自主神经节前神经元区、脑干调节自主活动的中枢以及儿茶酚胺能神经细胞群所在区域的投射相对丰富。本文就Pa的下行传出投射进行了讨论。认为Pa是心血管活动中枢调节的重要部位,同时认为Pa的作用不是单系统、单方面的,它在下丘脑对自主活动的中枢调节中似占据一个关键性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丘脑 室旁核 下行投射 PHA-L法
下载PDF
大鼠下丘脑室旁核的传出投射——PHA-L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凤真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1989年第1期1-13,共13页
下丘脑室旁核(PVN)的传出投射在24只Wistar大鼠用PHA-L免疫组化顺行追踪的方法予以研究。PVN对隔区、斜角带、杏仁体、视前区、下丘脑前区、下丘脑许多部位、丘脑中线若干核团和盖前区等基底前脑结构;对中脑中央灰质和艾魏核、脑干网状... 下丘脑室旁核(PVN)的传出投射在24只Wistar大鼠用PHA-L免疫组化顺行追踪的方法予以研究。PVN对隔区、斜角带、杏仁体、视前区、下丘脑前区、下丘脑许多部位、丘脑中线若干核团和盖前区等基底前脑结构;对中脑中央灰质和艾魏核、脑干网状结构和中缝核、兰斑臂旁区、孤束迷走复合体、疑核和疑核周区、延髓腹侧区等脑干结构,对脊髓外侧颈核、外侧脊核、胸腰骶节中间外侧柱及中央管周围区域等部位有广泛的投射。其中对正中隆起和漏斗柄,脑干和脊髓的自主神经节前神经元区,脑干调节自主活动的中枢以及儿茶酚胺能神经细胞群所在区域有特别丰富的投射。本文就PVN的传出投射进行了讨论。认为PVN是心血管活动中枢调节的重要部位,同时认为PVN的作用不是单系统单方面的,它在下丘脑对自主活动的中枢调节中似乎占据一个关键性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丘脑室旁核 传出投射 PHA-L
下载PDF
大鼠中脑中央灰质与前脑结构的联系——HRP逆、顺行追踪研究
6
作者 张凤真 徐铁军 刘露霞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1992年第2期79-83,共5页
在22只体重140g左右的SD大鼠,用HRP逆行和顺行追踪方法(TMB-ST法成色),研究了中脑中央灰质(CG)与前脑结构的联系。按照泳注中心位置,将实验材料分作背侧区(CGD)、内侧区(CGM)和外侧区(CGL)三组。三组逆行标记细胞分布没有明显差别。在... 在22只体重140g左右的SD大鼠,用HRP逆行和顺行追踪方法(TMB-ST法成色),研究了中脑中央灰质(CG)与前脑结构的联系。按照泳注中心位置,将实验材料分作背侧区(CGD)、内侧区(CGM)和外侧区(CGL)三组。三组逆行标记细胞分布没有明显差别。在大脑皮质(以扣带前、压后和额叶皮质为著)、终纹床核、视前区、广泛的下丘脑结构(以下丘脑前区、背侧区、灰结节区、外侧区以及下丘脑腹内侧核、背侧乳头体前核为著,下丘脑室旁核亦见标记细胞)以及未定带、缰外侧核等结构察见标记细胞,均以同侧为主。值得注意的CGL组在终板血管器观察到相当丰富的标记细胞,CGM组在邻近弓状核的室管膜内见相当典型的标记细胞。顺行标记纤维主要循同侧背侧纵束、室周纤维系统和内侧前脑束上行,部分向背颅侧或外颅侧方向穿中脑顶盖或网状结构行进。CGD组达束旁核、丘脑室旁核、外侧和内侧缰核、下丘脑脑后区、未定带、乳头体上核、背侧下丘脑区、下丘脑前区、丘脑后核和顶盖前区。CGM和CGL组延伸较远,除至以上部位外,还可抵达未定带下核、Forel区、背侧乳头体前核、下丘脑室旁核、内侧和外侧视前区、斜角带、终纹床核丘脑中线区和内髓板区等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脑中央灰质 前脑
下载PDF
PHA-L免疫组化顺行追踪技术简介
7
作者 张凤真 张彭三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1989年第1期39-40,共2页
本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和放射自显影(ARG)等技术广泛用于神经解剖学研究,使束路追踪有了长足的进展。近年,Gerfen等提出利用一种植物凝集素免疫组化顺行追踪的新方案,具有很多优点,受到神经解剖学者的重视。在此将这... 本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和放射自显影(ARG)等技术广泛用于神经解剖学研究,使束路追踪有了长足的进展。近年,Gerfen等提出利用一种植物凝集素免疫组化顺行追踪的新方案,具有很多优点,受到神经解剖学者的重视。在此将这一新的技术作一简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A-L 免疫组化 追踪技术
下载PDF
大鼠下丘脑室旁核至终板血管器和穹窿下器的投射
8
作者 张凤真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02-104,共3页
用PHA-L免疫组化顺行追踪技术研究了下丘脑室旁核(Pa)至终板血管器(0VLT)和穹窿下器(SF0)的投射。在0VLT内见有PHA-L阳性的纤维网络,并附有许多膨体,在SF0内见有许多小珠状的标记,呈不规则的链状排列。杂有标记纤维片段。这些发现提示:... 用PHA-L免疫组化顺行追踪技术研究了下丘脑室旁核(Pa)至终板血管器(0VLT)和穹窿下器(SF0)的投射。在0VLT内见有PHA-L阳性的纤维网络,并附有许多膨体,在SF0内见有许多小珠状的标记,呈不规则的链状排列。杂有标记纤维片段。这些发现提示:下丘脑特别是Pa参与0VLT和SF0话动的调节,而0VLT和SF0亦可能参与下丘脑-垂体系统神经内分泌调节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穹窿下器 下丘脑 室旁核
下载PDF
脑与脑脊液临界面研究进展
9
作者 张凤真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1991年第2期139-144,共6页
脑与脑脊液的临界面,在脑室系统是室管膜,在蛛网膜下腔是软脑膜。关于室管膜,本文除介绍室管膜的一般情况之外,对接触脑脊液神经元、特化的室管膜细胞即长突细胞以及脑室周器官近年研究进展结合作者的实验结果作了简要介绍。目前,对软... 脑与脑脊液的临界面,在脑室系统是室管膜,在蛛网膜下腔是软脑膜。关于室管膜,本文除介绍室管膜的一般情况之外,对接触脑脊液神经元、特化的室管膜细胞即长突细胞以及脑室周器官近年研究进展结合作者的实验结果作了简要介绍。目前,对软脑膜的研究较少,但作者的发现提示:和室管膜的情况类似,很可能,脑与软脑膜的神经联系也是脑-脑脊液神经体液回路的一个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 室管膜 软脑膜
下载PDF
大鼠下丘脑室旁核及其邻近区域至室管膜的传出联系
10
作者 张凤真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1989年第4期235-240,共6页
用20只Wistar大鼠以PHA—L免疫组织化学顺行追踪技术研究了下丘脑室旁核及其邻近区域对脑室系统室管膜的传出联系。在脑室系统某些部位的室管膜层或其下方见有丰富的标记纤维并见许多膨结和终末膨突。这些纤维似乎参与形成室管膜上、下... 用20只Wistar大鼠以PHA—L免疫组织化学顺行追踪技术研究了下丘脑室旁核及其邻近区域对脑室系统室管膜的传出联系。在脑室系统某些部位的室管膜层或其下方见有丰富的标记纤维并见许多膨结和终末膨突。这些纤维似乎参与形成室管膜上、下丛,构成脑—脑脊液神经体液回路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丘脑室旁核 室管膜 传出联系
下载PDF
前脑缺血再灌流后大鼠海马NMDA受体亚单位NR2A和NR2B蛋白质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31
11
作者 徐铁军 樊红彬 +1 位作者 张凤真 彭裕文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0-116,T024,共8页
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处理方法 ,观察分析了大鼠前脑缺血 15 min后再灌流 2 h~ 7d的海马结构各区域 NMDA受体亚单位 NR2 A和 NR2 B的表达变化规律及其差异 ,藉以探讨二者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结果显示 :( 1) NR2 A在 CA1 区和CA3 ... 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处理方法 ,观察分析了大鼠前脑缺血 15 min后再灌流 2 h~ 7d的海马结构各区域 NMDA受体亚单位 NR2 A和 NR2 B的表达变化规律及其差异 ,藉以探讨二者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结果显示 :( 1) NR2 A在 CA1 区和CA3 区的表达于再灌早期表现为小幅度下降 ( P<0 .0 5 ) ,此趋势在 CA3 区可以逆转 ;但在 CA1 区逐渐加剧 ,第 7d时降至 2 1% ,NR2 A在齿状回的表达几无改变 ;( 2 )与 NR2 A不同 ,再灌后 2 h,NR2 B在 CA1 区的表达即较对照组增高 ( P<0 .0 5 ) ,并持续到再灌后 2 4h,之后转而急剧下降 ,至第 7d仅余 11% ;在 CA3 区及齿状回 ,再灌后 6~ 48h,NR2 B的表达也较对照组增高 ( P<0 .0 5 ) ;在再灌后 72 h则恢复至对照组水平。结果提示 ,缺血性脑损伤后 NR2 A和 NR2 B表达变化的不同可能是造成 CA1 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脑缺血 再灌流 大鼠海马 NMDA受体亚单位 NR2A NR2B 蛋白质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短暂性前脑缺血后大鼠海马各区NMDA受体亚单位NR2A和NR2B mRNA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12
12
作者 刘志安 徐铁军 +2 位作者 张凤真 王梅申 彭裕文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3-157,共5页
应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和图像处理与分析的方法 ,观察短暂性前脑缺血 (15 m in)再灌注 (0 .5 h~ 7d)大鼠海马各区NR2 A和 NR2 B m RNA的表达变化 ,探讨二者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结果发现 ,缺血后 ,NR2 A和 NR2 B m RNA在海马各区呈... 应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和图像处理与分析的方法 ,观察短暂性前脑缺血 (15 m in)再灌注 (0 .5 h~ 7d)大鼠海马各区NR2 A和 NR2 B m RNA的表达变化 ,探讨二者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结果发现 ,缺血后 ,NR2 A和 NR2 B m RNA在海马各区呈现出一种相对一致的表达。在海马 CA1 区 ,NR2 A和 NR2 B m RNA的表达分别在缺血再灌 6h和 12 h降至低谷 (P<0 .0 5 ) ,然后表达开始回升 ,在缺血再灌 48h都升至高峰 (P<0 .0 5 ) ,之后表达再次下降 ,直至缺血后 7d(P<0 .0 5 ) ;在海马 CA3区 ,二者的表达变化规律与 CA1 区相似 ,不同的是表达变化的幅度明显减小。在齿状回 ,缺血后 0 .5 h~ 72 h,NR2 A和 NR2 B m RNA的表达未见显著性变化 ,72 h后表达开始下降 ,直至缺血后 7d(P<0 .0 5 )。以上结果提示 ,短暂性前脑缺血后 ,NR2 A和 NR2 B m R-NA在大鼠海马各区表达变化的模式不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大鼠 海马 NMDA受体亚单位 NR2A NR2B mRNA 表达
下载PDF
NMDA受体亚单位NR1、NR2A和NR2B在大鼠海马的免疫组织化学表达 被引量:24
13
作者 徐铁军 樊红彬 +1 位作者 张凤真 彭裕文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8-133,共6页
目的 :观察N 甲基 D 门冬氨酸受体亚单位 1 (N methyl D aspartatereceptorsubunit 1 ,NR1 )、亚单位 2A(NR2A)和亚单位 2B(NR2B)在成年大鼠海马结构各区的表达特点 ,为研究三者在海马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 :大鼠... 目的 :观察N 甲基 D 门冬氨酸受体亚单位 1 (N methyl D aspartatereceptorsubunit 1 ,NR1 )、亚单位 2A(NR2A)和亚单位 2B(NR2B)在成年大鼠海马结构各区的表达特点 ,为研究三者在海马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 :大鼠脑 2 0 μm厚冰冻切片 ,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显色 ,图像分析。结果 :NR1、NR2A和NR2B在海马CA1~CA3区锥体细胞以及齿状回颗粒细胞普遍表达 ,三者中以NR1免疫组织化学反应最强 ,NR2A最弱 ,NR2B居中。NR1与NR2A在海马各区间的表达水平都无显著差异 ;NR2B在海马CA1区的表达明显强于其在CA3区及齿状回的表达 ,尤其是CA1区锥体细胞的顶树突在贯穿辐射层及腔隙分子层的全长中都呈高表达。结论 :NR1、NR2A和NR2B在正常海马结构各区的表达强度和形式存在差异 ,提示各区间天然N 甲基 D 门冬氨酸(N methyl D aspartate ,NMD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 N-甲基-D-门冬氨酸受体亚单位 海马 生理学 病理学
下载PDF
生后早期大鼠海马NMDA受体亚单位NR1、NR2A和NR2B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玉兰 徐铁军 +3 位作者 樊红彬 张凤真 王梅申 彭裕文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13-418,共6页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反应和图象分析处理技术研究生后 1d、4d、1周、2周、3周、4周、5周、6周的 SD大鼠海马结构中NMDA受体亚单位 NR1、NR2 A、NR2 B三种蛋白质的表达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生后各时间点海马结构各区锥体细胞及颗粒细胞胞体...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反应和图象分析处理技术研究生后 1d、4d、1周、2周、3周、4周、5周、6周的 SD大鼠海马结构中NMDA受体亚单位 NR1、NR2 A、NR2 B三种蛋白质的表达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生后各时间点海马结构各区锥体细胞及颗粒细胞胞体中均有 NR1、NR2 A、NR2 B的表达 ,NR2 B还在锥体细胞的顶树突中有较强表达。 NR1与 NR2 B的生后表达变化模式相似 ,在生后 1d和 4d,两者在 CA3区的表达均高于 CA1 区 ;生后 1周后两者在 CA1 区的表达则高于 CA3区 ;到生后 2~ 3周其表达达到峰值。而 NR2 A却与此不同 ,生后 1d、4d时其在海马结构各区的表达较高 ,随发育时间延长表达逐渐下降 ,大约在生后 4周降至谷底。整个发育过程中 ,NR1在海马结构各区的表达始终高于 NR2 A和 NR2 B的表达。这些结果提示 ,生后早期大鼠海马结构 NR1、NR2 A、NR2 B的表达具有发育性时空差异和亚单位差异 ,这种差异可能与发育早期海马学习功能的特异性以及海马各区对缺血敏感性不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DA受体亚单位 生后发育 海马 大鼠
下载PDF
不同时辰电针大鼠“足三里”对交叉上核VIP免疫反应性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丁允闽 张凤真 +1 位作者 张彭三 王梅申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9-32,共4页
免疫细胞化学结合图像分析研究表明,不同时辰电针大鼠“足三里”对交叉上核血管活性肠肽(VIP)免疫反应性的影响效应不同。在白天光照条件下针刺,交叉上核中VIP免疫反应性显著增加;而于无光照夜间针刺,交叉上核中VIP免疫... 免疫细胞化学结合图像分析研究表明,不同时辰电针大鼠“足三里”对交叉上核血管活性肠肽(VIP)免疫反应性的影响效应不同。在白天光照条件下针刺,交叉上核中VIP免疫反应性显著增加;而于无光照夜间针刺,交叉上核中VIP免疫反应性呈现下降趋势。这种不同时辰针刺对交叉上核VIP影响的效应不同与交叉上核内VIP含量的变化有着密切关系。本研究结果提示不同时辰针刺“足三里”对机体神经内分泌活动产生不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上核 血管活性肠肽 神经内分泌 足三里 电针
下载PDF
海马脑片缺氧缺糖模型的制备方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玉兰 徐铁军 +1 位作者 张凤真 彭裕文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04-606,共3页
关键词 脑片缺氧缺糖 海马脑片 培养模型 制备方法 在体动物实验 组织培养 缺血性脑损伤 离体神经 神经科学 分子机制
下载PDF
大鼠远位接触脑脊液神经元的追踪研究 被引量:25
17
作者 张励才 工梅申 +1 位作者 张凤真 朱治远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7-40,共4页
将CB-HRP引入大鼠A组(侧脑室)和B组(第四脑室)。结果:1.A组:(1)在各接触脑脊液部位均见有CB-HRP颗粒标记。(2)自室壁发出的标记纤维见于尾壳核、终纹床核、弓状核、室周核、正中隆起、下丘脑背内侧核、下丘脑腹内侧核、第四脑室底灰质。... 将CB-HRP引入大鼠A组(侧脑室)和B组(第四脑室)。结果:1.A组:(1)在各接触脑脊液部位均见有CB-HRP颗粒标记。(2)自室壁发出的标记纤维见于尾壳核、终纹床核、弓状核、室周核、正中隆起、下丘脑背内侧核、下丘脑腹内侧核、第四脑室底灰质。(3)远位的标记神经元见于隔外侧核、丘脑前背侧核、乳头体下核、中缝背核、第四脑室底灰质和外侧下橄榄核。(4)部分脑神经根被标记,但其相应核团未见标记细胞。2.B组与A组的不同:(1)中脑水管上段.第三脑室、侧脑室未见有标记结构,(2)在中缝背核和第四脑室底可见到少量标记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神经元 大鼠
下载PDF
不同生长因子对人胚胎脑海马区神经干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姚瑞芹 徐铁军 张凤真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4-158,共5页
本研究比较了不同生长因子对人胚胎脑海马区神经干细胞(NSCs)体外生长的影响.取胎龄8~12周的人胚胎脑海马,按基础培养液中生长因子的不同将培养细胞分为:h-EGF组、h-bFGF组、h-EGF+h-bFGF组、h-EGF+h-LIF组、h-bFGF+h-LIF组、h-EGF+h-b... 本研究比较了不同生长因子对人胚胎脑海马区神经干细胞(NSCs)体外生长的影响.取胎龄8~12周的人胚胎脑海马,按基础培养液中生长因子的不同将培养细胞分为:h-EGF组、h-bFGF组、h-EGF+h-bFGF组、h-EGF+h-LIF组、h-bFGF+h-LIF组、h-EGF+h-bFGF+h-LIF组,将机械分离的单细胞悬液以2×106个细胞/ml接种到上述组别,观察各生长因子的作用.结果发现,原代细胞培养6 h时,各组细胞情形区别不大;随培养时间的延长,h-EGF+h-bFGF组和h-EGF+h-bFGF+h-LIF组先形成许多小细胞簇,7 d后,这两组的细胞球数量进一步增加;而h-bFGF+h-LIF组和h-EGF+h-LIF组有较少的细胞球,h-bFGF组偶见小细胞球,h-EGF组细胞几乎全部死亡.将培养的h-EGF+h-bFGF+h-LIF组的神经干细胞用1%FBS诱导分化后,行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结果表明,诱导分化12 h时,细胞呈RNA-结合蛋白(Musashil)阳性,7 d时,细胞大部分呈β-Ⅲ-管蛋白(β-Ⅲ-tu-bulin)和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极少数为半乳糖脑苷脂(Galc)阳性.以上结果提示,人胚胎脑海马区NSCs的体外存活增殖必须依赖于h-EGF和h-bFGF的共同作用,而h-LIF对早期培养的人NSCs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因子 人胚胎 海马 神经干细胞 体外生长
下载PDF
NMDA受体亚单位在海马脑片和在体发育海马结构中表达变化的比较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玉兰 徐铁军 +2 位作者 樊红彬 张凤真 彭裕文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64-567,共4页
目的:对比长期培养大鼠海马脑片与在体生后发育海马结构中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亚单位NR1、NR2A和NR2B表达变化的异同,为利用海马脑片研究NMDA受体亚单位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中的作用提供资料。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海马脑片培... 目的:对比长期培养大鼠海马脑片与在体生后发育海马结构中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亚单位NR1、NR2A和NR2B表达变化的异同,为利用海马脑片研究NMDA受体亚单位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中的作用提供资料。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海马脑片培养技术及图像分析。结果:NR1、NR2B在海马脑片各区和生后大鼠海马结构各区表达模式相似,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但升降幅度不同;NR2A在海马脑片各区是“先升、后降”的趋势,在生后海马结构各区则呈现“先降后升”的模式。NR1、NR2A、NR2B在脑片和在体发育海马的相似期间,在CA1、CA3、PG区表达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P3w/C2w时NR1和NR2B在海马脑片各区的表达强度,和其在生后大鼠海马结构中的表达较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DA受体亚单位 海马脑片 体发育海马结构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下载PDF
NMDA受体亚单元NR2A和NR2B mRNA在缺血大鼠海马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志安 徐铁军 +2 位作者 张凤真 王梅申 彭裕文 《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2期129-134,共6页
目的 探讨短暂性前脑缺血后大鼠海马NR2A和NR2BmRNA的表达变化及其与海马缺血性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四动脉阻断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原位杂交、TUNEL染色和图像分析与统计处理。 结果①缺血后 ,NR2A和NR2BmRNA在海马各区呈现... 目的 探讨短暂性前脑缺血后大鼠海马NR2A和NR2BmRNA的表达变化及其与海马缺血性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四动脉阻断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原位杂交、TUNEL染色和图像分析与统计处理。 结果①缺血后 ,NR2A和NR2BmRNA在海马各区呈现出一种相对一致的表达规律。在CA1区 ,NR2A和NR2BmRNA的表达分别在缺血再灌 6h和 12h降至低谷 ,然后回升 ,在缺血再灌 4 8h都升至高峰 ,之后表达再次下降 ,直至缺血后 7d ;在CA3区 ,该变化规律依然存在 ,不同的是表达变化的幅度明显减小 ;而在齿状回 ,缺血再灌 0 .5~ 72h ,二者的表达未见显著性变化 ;72h后 ,表达下降 ,直至缺血后 7d。②缺血后 2 4h ,凋亡细胞出现 ,主要位于海马CA1区 ,进行性增多 ,4 8h增加更为明显 ,缺血后 72h达高峰 ;然后凋亡细胞有所减少 ,但至缺血后 7d ,依然存在。 结论 短暂性前脑缺血后 ,大鼠海马各区NR2A和NR2BmRNA的表达变化及细胞凋亡均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这种差异提示 ,缺血后 ,NR2A和NR2BmRNA的表达变化与海马的选择性易损现象和缺血性细胞凋亡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DA受体 亚单元 NR2A NR2BmRNA 海马 表达 细胞凋亡 脑缺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