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银杏黄酮、银杏内酯及联合应用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
6
1
作者
郭莹
张则一
周展羽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97-500,共4页
目的探讨银杏黄酮与银杏内酯单独应用及联合应用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连续给药7 d。每天观测体质量及神经功能评分,测定脑组织SOD、MDA水平及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水平;TT...
目的探讨银杏黄酮与银杏内酯单独应用及联合应用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连续给药7 d。每天观测体质量及神经功能评分,测定脑组织SOD、MDA水平及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水平;TTC染色测定脑梗死比,以评价银杏黄酮、银杏内酯单用及联合应用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结果联合用药降低脑梗死比的效果优于银杏黄酮(P<0.05),降低大鼠脑组织中MDA水平的效果显著优于两者单用(P<0.01),降低IL⁃1β水平的效果显著优于银杏黄酮单用(P<0.01),升高CuZn⁃SOD水平优于银杏内酯(P<0.05)。结论银杏黄酮和银杏内酯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修复效果,联合应用具有一定的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黄酮
银杏内酯
联合应用
脑缺血再灌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纳米颗粒跟踪分析和纳米流式细胞仪对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外囊泡检测结果评价
2
作者
张则一
王静
李萍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543-2549,共7页
目的探讨纳米颗粒跟踪分析(nanoparticle tracking analysis,NTA)和纳米流式细胞仪(nano-flow cytometry,nanoFCM)对对照品微球和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mesenchymal stem cells,AdMSCs)的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的...
目的探讨纳米颗粒跟踪分析(nanoparticle tracking analysis,NTA)和纳米流式细胞仪(nano-flow cytometry,nanoFCM)对对照品微球和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mesenchymal stem cells,AdMSCs)的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的检测能力,为EVs的鉴定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首先使用对照品微球来验证NTA和nanoFCM的检测能力。随后,对于聚乙二醇6000沉淀-超速离心法制备的AdMSCs-EVs,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电子透射显微镜进行一般特征鉴定后,使用NTA和nanoFCM来检测其粒径分布和PKH67染色后的荧光颗粒占比。结果NTA和nanoFCM在颗粒浓度方面的检测能力相近,但是nanoFCM的精度更高,粒径区分度更好。用NTA检测EVs的检测结果显示NTA粒径分布较广,nanoFCM粒径分布较窄;NTA的PKH67的荧光检测阳性率显著低于nanoFCM。结论NanoFCM拥有较高的精度,但也存在着一定应用局限性。NTA的粒径区分度相对较差,但是可检测的粒径范围更广。因此,NTA可以满足EVs的粒径分布检测,对荧光检测具有较高灵敏度的nanoFCM更适合分析EVs的表面标志物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外囊泡
纳米颗粒跟踪分析
纳米流式细胞仪
原文传递
题名
银杏黄酮、银杏内酯及联合应用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
6
1
作者
郭莹
张则一
周展羽
机构
浙江中医药大学
出处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97-500,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503206)
文摘
目的探讨银杏黄酮与银杏内酯单独应用及联合应用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连续给药7 d。每天观测体质量及神经功能评分,测定脑组织SOD、MDA水平及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水平;TTC染色测定脑梗死比,以评价银杏黄酮、银杏内酯单用及联合应用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结果联合用药降低脑梗死比的效果优于银杏黄酮(P<0.05),降低大鼠脑组织中MDA水平的效果显著优于两者单用(P<0.01),降低IL⁃1β水平的效果显著优于银杏黄酮单用(P<0.01),升高CuZn⁃SOD水平优于银杏内酯(P<0.05)。结论银杏黄酮和银杏内酯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修复效果,联合应用具有一定的协同效应。
关键词
银杏黄酮
银杏内酯
联合应用
脑缺血再灌注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纳米颗粒跟踪分析和纳米流式细胞仪对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外囊泡检测结果评价
2
作者
张则一
王静
李萍
机构
西比曼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543-2549,共7页
文摘
目的探讨纳米颗粒跟踪分析(nanoparticle tracking analysis,NTA)和纳米流式细胞仪(nano-flow cytometry,nanoFCM)对对照品微球和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mesenchymal stem cells,AdMSCs)的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的检测能力,为EVs的鉴定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首先使用对照品微球来验证NTA和nanoFCM的检测能力。随后,对于聚乙二醇6000沉淀-超速离心法制备的AdMSCs-EVs,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电子透射显微镜进行一般特征鉴定后,使用NTA和nanoFCM来检测其粒径分布和PKH67染色后的荧光颗粒占比。结果NTA和nanoFCM在颗粒浓度方面的检测能力相近,但是nanoFCM的精度更高,粒径区分度更好。用NTA检测EVs的检测结果显示NTA粒径分布较广,nanoFCM粒径分布较窄;NTA的PKH67的荧光检测阳性率显著低于nanoFCM。结论NanoFCM拥有较高的精度,但也存在着一定应用局限性。NTA的粒径区分度相对较差,但是可检测的粒径范围更广。因此,NTA可以满足EVs的粒径分布检测,对荧光检测具有较高灵敏度的nanoFCM更适合分析EVs的表面标志物比例。
关键词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外囊泡
纳米颗粒跟踪分析
纳米流式细胞仪
Keywords
adipose mesenchymal stem cells
extracellular vesicles
nanoparticle tracking analysis
nano-flow cytometry
分类号
R945 [医药卫生—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银杏黄酮、银杏内酯及联合应用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郭莹
张则一
周展羽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纳米颗粒跟踪分析和纳米流式细胞仪对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外囊泡检测结果评价
张则一
王静
李萍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