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尾动脉与胃十二指肠动脉行大鼠肝动脉插管的对比研究
1
作者 张利捷 李卿 +4 位作者 张鑫 洪伟 王子卓 刘凤永 梁斌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24年第5期354-360,共7页
目的在大鼠模型中,比较经尾动脉(VCA)和胃十二指肠动脉(GDA)入路行肝动脉插管与栓塞的技术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健康20只成年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分别通过VCA(V组,10例)或GDA(G组,10例)入路行导管插入、血管造影和栓塞。技术有效性... 目的在大鼠模型中,比较经尾动脉(VCA)和胃十二指肠动脉(GDA)入路行肝动脉插管与栓塞的技术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健康20只成年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分别通过VCA(V组,10例)或GDA(G组,10例)入路行导管插入、血管造影和栓塞。技术有效性评估包括入路成功率、技术成功率、造影表现、栓塞微球大小、操作时间和重新插管的可行性。安全性评估包括辐射剂量、辐射暴露时间、实验动物反应评分和并发症(包括死亡率)。结果V组的平均手术时间[(94±11.09)min]短于G组[(121±10.28)min],动物反应评分(1.6±0.51)优于G组(2.60±0.5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2)。重复插管在V组可行,而G组不可行。G组动物辐射暴露时间[(16.00±4.85)min]及接受辐射剂量[(19.09±4.26)mGy]均显著低于V组动物[(77.20±10.19)min,(62.70±9.32)mGy,P均<0.001]。G组中可使用的微球最大直径[(300~500)μm]大于V组[(100~300)μm]。两种不同入路的入路成功率、技术成功率、血管造影表现、导管插入深度和死亡率相似。结论除辐射暴露风险外,VCA入路在大鼠耐受性、手术时间和可重复性方面优于GDA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啮齿类动物模型 尾动脉 胃十二指肠动脉 经动脉栓塞术
下载PDF
二乙基亚硝胺诱导大鼠原位肝癌模型及在TACE中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利捷 操焱焱 +4 位作者 李卿 张鑫 洪伟 郑传胜 梁斌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86-692,共7页
目的 评价二乙基亚硝胺(DEN)口服诱导的大鼠肝癌模型的病理学特性及其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0只Sprague-Dawley(SD)大鼠口服0.01%DEN诱导原位肝癌,分为肿瘤模型组(n=40)和TACE应用组(n=20)。肿瘤模型组大鼠... 目的 评价二乙基亚硝胺(DEN)口服诱导的大鼠肝癌模型的病理学特性及其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0只Sprague-Dawley(SD)大鼠口服0.01%DEN诱导原位肝癌,分为肿瘤模型组(n=40)和TACE应用组(n=20)。肿瘤模型组大鼠自诱导后第6周开始每周行肝脏MRI检查,肝脏出现0.2 cm、0.5 cm结节时分别随机处死5只大鼠,行肝脏大体观、苏木精-伊红(HE)及Masson染色检查;其余大鼠继续每周行肝脏MR及每2周肺部CT检查,观察肿瘤生长、转移,并记录大鼠生存时间。TACE应用组大鼠采用开腹经胃十二指肠动脉逆行插管行介入操作,记录技术成功率和死亡率;术后3 d、7 d分别处死大鼠,检测肿瘤坏死。结果 肿瘤模型组大鼠肿瘤结节直径达0.2 cm的中位诱导时间为8(7,10)周,肝脏体积增大,肿瘤呈灰白色微小结节;HE染色显示肝实质炎性细胞浸润,部分假小叶形成,肿瘤细胞核肥大深染;Masson染色显示少量胶原纤维。肿瘤结节直径达0.5 cm的中位诱导时间为11(10,12)周,肝脏体积缩小,表面有大量结节;HE染色可见假小叶形成;Masson染色显示胶原纤维增多。部分大鼠出现肝外转移。中位生存时间为诱导后13(8,20)周。TACE应用组大鼠经DSA证实肿瘤为富血供;TACE技术成功为11/16,手术相关死亡为3/16;术后3 d、7 d肿瘤坏死率分别为(48.16±2.65)%、(50.36±2.92)%。结论 DEN诱导的大鼠原位肝癌较好地模仿了人类肝癌组织病理学特性,可用于TACE操作,是一种理想的介入治疗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实验性 化疗栓塞 治疗性 模型 动物 二乙基亚硝胺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阻断与肝癌化疗栓塞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利捷 梁斌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19-422,共4页
肝癌化疗栓塞通过动脉内灌注化疗药和阻断肿瘤血供诱导大量肿瘤细胞死亡,但它对肿瘤免疫的影响尚不明确。免疫检查点抑制疗法是目前肿瘤免疫治疗的主导方法,对某些特定癌症疗效显著,但并不是对所有癌症普遍有效。早期研究表明免疫检查... 肝癌化疗栓塞通过动脉内灌注化疗药和阻断肿瘤血供诱导大量肿瘤细胞死亡,但它对肿瘤免疫的影响尚不明确。免疫检查点抑制疗法是目前肿瘤免疫治疗的主导方法,对某些特定癌症疗效显著,但并不是对所有癌症普遍有效。早期研究表明免疫检查点阻断与消融或栓塞联合治疗肝癌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本文就肝癌免疫学特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及其与化疗栓塞联合治疗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栓塞 免疫检查点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 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肝细胞癌
下载PDF
单导丝门静脉定位技术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赵丹 梁斌 +3 位作者 张利捷 潘峰 周国锋 郑传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33-836,共4页
目的探讨单导丝门静脉定位技术辅助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中肝内门静脉穿刺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连续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接受单导丝门静脉定位辅助TIPS治疗的12例患者临床资料。术前通过门静脉CTV... 目的探讨单导丝门静脉定位技术辅助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中肝内门静脉穿刺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连续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接受单导丝门静脉定位辅助TIPS治疗的12例患者临床资料。术前通过门静脉CTV评估门静脉解剖并预先选定肝内门静脉穿刺点。术中在彩色超声导引下采用21 G Chiba针经皮经肝穿刺肝内门静脉分支,引入0.014英寸导丝并将其远端置入脾静脉,再以导丝为靶向经肝静脉穿刺门静脉左支或右支主干,穿刺成功后完成后续TIPS操作;术毕拔除门静脉定位导丝,无需封堵穿刺道。观察评估门静脉穿刺次数、穿刺成功率及穿刺相关并发症。结果12例TIPS患者肝内门静脉穿刺均获成功。其中8例经Ⅲ段门静脉分支入路放置细导丝导向经肝静脉穿刺门静脉左支主干建立分流道,4例经Ⅷ段门静脉分支入路放置细导丝导向经肝静脉穿刺门静脉右支主干建立分流道。平均穿刺次数为(1.25±0.45)次(1~2次),术后患者均未出现门静脉穿刺相关并发症。结论采用单导丝定位门静脉辅助TIPS术中门静脉穿刺技术操作简便、安全有效,适用于TIPS分流道穿刺高风险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体分流术 经颈静脉肝内 高血压 门静脉 穿刺术
下载PDF
RIS-PACS联合AI在放射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柳佳 张利捷 +3 位作者 梁斌 张进祥 郑传胜 汪晶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第15期94-98,共5页
目的研究RIS-PACS系统联合相关AI技术在放射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和教学优势。方法连续性收集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武汉协和医院放射科实习的100名临床医学五年制医学生,并随机分为两组。试验教学组在实习带教中使用RIS-PACS系统联... 目的研究RIS-PACS系统联合相关AI技术在放射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和教学优势。方法连续性收集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武汉协和医院放射科实习的100名临床医学五年制医学生,并随机分为两组。试验教学组在实习带教中使用RIS-PACS系统联合相关AI技术代替传统PPT课件讲授进行授课,对照组在实习中使用传统PPT进行授课。通过比较两组的出科阅片考试成绩,并通过出科学生填写问卷调查以反馈两组教学方式的教学体验与接收程度。结果在出科的阅片考试分数方面,对照组学生低于试验教学组,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问卷调查方面,试验教学组学生在对教学直观性、教学模式满意度、激发学习兴趣及进一步强化理论知识掌握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学生(P<0.05)。结论RIS-PACS系统联合AI技术的应用可弥补既往在放射科实习教学中有关理论教学的缺陷,并且可以直观、形象化地指导学生复习各系统典型病例的影像学表现,加深对解剖及疾病的认识,获得良好教学效果。实践证明,联合RIS-PACS系统及AI技术的医学影像教学模式是能够提高放射科本科实习生临床教学质量的优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S-PACS AI技术 放射科 本科实习 问卷调查 图像存档和传输系统 教育
下载PDF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功能磁共振评估研究进展
6
作者 张利捷 王子卓(综述) +1 位作者 刘凤永 梁斌(审校)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16-2019,共4页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是指肾脏因暂时性血液供应不足后恢复血流所引发的组织损害,伴随着炎症反应、细胞死亡和微血管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病理变化^([1])。肾IRI是导致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是指肾脏因暂时性血液供应不足后恢复血流所引发的组织损害,伴随着炎症反应、细胞死亡和微血管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病理变化^([1])。肾IRI是导致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重要原因,也是造成肾功能长期下降以及肾脏疾病进展的关键因素^([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组织损害 功能磁共振 肾脏疾病 ISCHEMIA 炎症反应 细胞死亡 肾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