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5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新药注册审评研究专栏导语
1
作者 张华敏 史楠楠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7期1151-1151,共1页
中药新药研发作为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等法律法规政策的出台,中药新药研发与产业化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中药领域... 中药新药研发作为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等法律法规政策的出台,中药新药研发与产业化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中药领域的核心发展路径。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对中药注册分类进行了重新规定,基于“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和临床试验”的“三结合”审评证据体系要求研究者不仅尊重中药研发规律和实际,更要重视中医药理论的传承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理论 中药新药研发 临床试验 法律法规政策 注册审评 中医药现代化 传承创新 中药研发
下载PDF
电针对慢性束缚应激抑郁模型小鼠行为学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2
作者 张华敏 李江帆 邵静 《中医研究》 2024年第2期74-78,共5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慢性束缚应激抑郁模型小鼠行为学及脑区c-Fos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抗抑郁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C57BL/6J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组、假电针组、电针太冲穴组、电针神门穴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小鼠外,其他组小鼠均接... 目的:观察电针对慢性束缚应激抑郁模型小鼠行为学及脑区c-Fos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抗抑郁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C57BL/6J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组、假电针组、电针太冲穴组、电针神门穴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小鼠外,其他组小鼠均接受抑郁造模(共3周)。自第3周起,两个电针组小鼠在双侧太冲穴或神门穴处进行电针,假电针组将针刺入非穴位(尾巴),20 min/次,1次/d,共7 d。通过旷场实验和悬尾实验评价小鼠抑郁水平,c-Fos染色检测基底外侧杏仁核脑区的c-Fos表达。结果:与正常组对比,造模后小鼠在旷场实验中的中央区停留时间减少(P<0.05),在悬尾实验中的不动时间增多(P<0.05)。与假电针组对比,治疗后电针太冲穴组小鼠在中央区停留时间增多(P<0.05),电针神门穴组无统计学差异;两个电针组不动时间均缩短(P<0.01)。与假电针组对比,3个电针组基底外侧杏仁核c-Fos表达增加(P<0.01),且穴位配伍组较电针太冲穴组、电针神门穴组增加明显(P<0.01)。结论:电针太冲穴或神门穴抗抑郁有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基底外侧杏仁核脑区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电针 行为学 c-Fos免疫荧光染色 基底外侧杏仁核 动物模型 小鼠
下载PDF
经方治疗癌症医案2则
3
作者 张华敏 邵静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8期41-43,共3页
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是经方治癌的独特优势。参悟经方用药法度,重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可达到改善癌症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年限的目的。现整理介绍经方治疗癌症的医案2则,以飨同道。1肺癌案肺癌属中医肺积、咯血、痰饮、息贲等疾病范... 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是经方治癌的独特优势。参悟经方用药法度,重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可达到改善癌症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年限的目的。现整理介绍经方治疗癌症的医案2则,以飨同道。1肺癌案肺癌属中医肺积、咯血、痰饮、息贲等疾病范畴。病因多责之于痰、瘀、毒、虚。《难经》云:“肺之积,名曰息贲。在右胁下,覆大如杯……喘咳,发肺壅。”《杂病源流犀烛》云:“邪积胸中,阻塞气道……为痰,为食,为血,皆得与正相搏……遂结成形而有块。”因此,肺癌病机复杂,虚实夹杂,终致气机乖戾,升降不利,痰气交阻,而发为咳嗽,在治疗上,当以扶正抗癌、化痰止咳为治则,同时,还应注重通利气道[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方 癌症 医案
下载PDF
基于命名实体识别的《神农本草经》知识图谱构建及可视化分析
4
作者 佟琳 张华敏 +4 位作者 佟旭 雷蕾 王程 曾子玲 杨洪军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8期37-43,共7页
目的构建《神农本草经》知识图谱,分析本草知识、挖掘隐性知识并进行可视化展示,为古籍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方法梳理并表述《神农本草经》文献涉及的知识实体类型和实体间关系,应用BIO序列标注方法生产训练语料数据集,使用自主研发的C... 目的构建《神农本草经》知识图谱,分析本草知识、挖掘隐性知识并进行可视化展示,为古籍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方法梳理并表述《神农本草经》文献涉及的知识实体类型和实体间关系,应用BIO序列标注方法生产训练语料数据集,使用自主研发的CNLP文本标注系统进行文本标注,采用BERT模型识别命名实体,基于规则与语义关联设定确定实体间关系,经知识融合后,用Cypher语言导入图数据库Neo4j-community4.4.9进行存储和可视化展示,构建知识图谱。结果《神农本草经》知识图谱包含5273个节点、11064个关系,其模式层包含14种实体类、16种关系类型。可通过Cypher语言查询,从中药分类、药性理论、七情配伍、中药应用方面进行知识的可视化展示。结论本研究构建的知识图谱可直观反映《神农本草经》所载知识及隐性关系,适用于中医药古籍的知识挖掘及直观多维展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神农本草经 本草知识 命名实体识别
下载PDF
梁希曾内外兼治——扶正潜消法治疗瘰疬学术特色浅析
5
作者 陈广坤 张宇 +4 位作者 高雅蓓 王程 邓景鹏 李鸿涛 张华敏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379-383,共5页
古代医家将瘰疬视为难治之病,且未有系统论述。《疬科全书》成书于1909年,为我国古代第一部治疗瘰疬的专著,是作者梁希曾数十年临证心得之精华。梁希曾精心研究医术,兼修医德,在疬证方面研究颇有心得,名扬中外。梁希曾认为瘰疬病位在肝... 古代医家将瘰疬视为难治之病,且未有系统论述。《疬科全书》成书于1909年,为我国古代第一部治疗瘰疬的专著,是作者梁希曾数十年临证心得之精华。梁希曾精心研究医术,兼修医德,在疬证方面研究颇有心得,名扬中外。梁希曾认为瘰疬病位在肝脾肾,病因为情志不遂、外感、熬夜劳神、饮食燥火生痰之味等因素造成阴火内生,痰凝气滞血瘀而成。疬核之痰有虚实寒热之辨,以病因病机辨分15种疬证,形成病证结合-辨证论治-内外兼治的方案治疗体系,扭转时医“十疬九死”现状,变“十疬十愈”之神奇。治疬重在内外兼治,内治重在攻补兼施、潜消默化和勿伤脏腑,并结合饮食生活调理为善法,即消核须无损患者之形质,且顾人之元气的学术思想。载内服方药有35种,有名有组成方剂29首,涉及药物91味,使用频次较多的药物为茯苓、煅牡蛎、半夏和炙甘草。组方少而精,配伍多以软坚散结、燥湿化痰、疏肝理气、调补气血为主,体现攻补兼施,兼顾人之气血根本学术特色。梁希曾研制多种疬证外治法,更是和盘托出点疬之药,围绕制法、用法等进行详述。在饮食禁忌和食疗方面,认为宜食清解痰火,勿食生痰燥火之物。梁希曾治疬经验特色,可为肺结核、梅毒、肿瘤等属于疬证范畴的现代疾病提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疠科全书》 瘰疬 疬科 梁希曾
下载PDF
2023年中医诊断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王俊文 岳广欣 +4 位作者 赵辉 梁媛 杜松 于峥 张华敏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390-397,共8页
2023年,中医诊法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望诊和脉诊领域,致力于将诊法理论与临床病证紧密结合,并扩展到舌诊、面诊、鼻诊和手诊等领域,结合现代影像学技术,提高了诊断的灵活性和准确性。多维辨证体系构建为现代医学所需,结合现代技术在心血... 2023年,中医诊法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望诊和脉诊领域,致力于将诊法理论与临床病证紧密结合,并扩展到舌诊、面诊、鼻诊和手诊等领域,结合现代影像学技术,提高了诊断的灵活性和准确性。多维辨证体系构建为现代医学所需,结合现代技术在心血管病、咳嗽、疫病等方面得到应用,开辟了中西医结合新途径。证候辨证研究通过横向数据揭示证候分布的规律性,旨在规范研究,客观反映病因、病机及病情发展趋势。动物模型成为验证中医理论和探索新治疗方法的关键,在线粒体功能、能量代谢、免疫调节和炎症反应等方面,揭示了证候的生物学基础,分析及揭示了代谢物、基因表达、细胞因子等标志物及肠道菌群变化与证候形成的相关关系。传统中医诊断技术与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和传感器技术结合,在舌诊、面诊、脉诊等领域取得进展,显著提高了诊断方法的精准度和客观性,应用高通量影像组学参数分析、注意力机制模型和电子鼻技术,提升了中医诊断的标准化和科学性,也为远程医疗和个性化诊疗创造了新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诊断学 诊法 证候 标准 动物模型 装备
下载PDF
胸痹中医古籍证据的评价、推荐及辨证规律研究
7
作者 张磊 张华敏 +3 位作者 孙敏 佟琳 陆惠 商洪才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441-2447,共7页
目的:运用中医古籍证据评价方法对中医古籍中治疗胸痹的方剂证据进行系统评价和推荐,并总结其辨证规律。方法:文献来自第5版《中华医典》及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开发的“国医典藏”数据库。对1911年(包括1911年)以前治疗胸痹... 目的:运用中医古籍证据评价方法对中医古籍中治疗胸痹的方剂证据进行系统评价和推荐,并总结其辨证规律。方法:文献来自第5版《中华医典》及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开发的“国医典藏”数据库。对1911年(包括1911年)以前治疗胸痹的古方进行收集、筛选,应用《中医古籍防治证据评价分级量表》(胸痹)进行评价与分级,用拟定的推荐标准进行证据推荐。结果:最终纳入155条治疗胸痹的中医古籍证据,其中31条证据被评价为高等级证据,65条证据被评为中等级证据,59条证据被评为低等级证据。遵循“以方测证”思维方法,可得胸痹的证型为寒凝心脉(34.19%)、气滞心脉(23.87%)、瘀血痹阻(16.13%)、痰浊凝滞(9.68%)、心阳不足(5.81%)、心气不足(4.52%)、心阴亏虚(3.87%)及心阳痹阻(1.94%)。源自《金匮要略》的人参汤、茯苓杏仁甘草汤、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瓜蒌薤白白酒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苏合香丸、失笑散,《正体类要》的归脾汤8条古籍证据进行强推荐,乌头赤石脂丸、丹参饮、血府逐瘀汤、橘枳姜汤4条古籍证据进行弱推荐,其他古籍证据暂不推荐。结论:《金匮要略》是治疗胸痹的经典古籍,具有完备的辨证论治体系;化痰法和活血法是治疗胸痹的基本治法,瓜蒌薤白三方、血府逐瘀汤等是治疗胸痹的重要方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痹 冠心病 中医古籍 证据 循证评价 证据推荐 评价量表 辨证规律
下载PDF
基于中医理论确立古代经典名方化裁方功能主治的思考
8
作者 郭敬 车前子 +10 位作者 李慧珍 佟琳 蔡秋杰 胡明智 梁宁 宗星煜 郑丹平 张磊 徐惠 张华敏 史楠楠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7期1156-1160,共5页
古代经典名方化裁类中药新药是“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和临床试验相结合的中药注册审评证据体系”(“三结合”审评证据体系)的最佳践行者,功能主治是经典名方类复方制剂临床应用的依据,功能主治的确立与处方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密... 古代经典名方化裁类中药新药是“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和临床试验相结合的中药注册审评证据体系”(“三结合”审评证据体系)的最佳践行者,功能主治是经典名方类复方制剂临床应用的依据,功能主治的确立与处方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密切相关。本文总结了古方今用特点,进而提出其功能主治的确定应在明确处方来源以及化裁特性的基础上,对古代经典名方的历史沿革以及方义进行系统梳理;同时要关注现代临床应用情况的汇总,全面收集处方的主治功能范畴;还应重视化裁方药功效的总结,以辨析处方功能主治的变化,初步拟定处方的功能主治。进一步结合人用经验或临床实践,全面评估方剂获益与风险,以精准临床定位。在此基础上开展专家论证会形成最终决策,以指导后续临床研究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经典名方 功能主治 中药新药 文献研究 三结合证据体系
下载PDF
中药新药研发中基于人用经验进一步开展临床研究的设计要点
9
作者 车前子 佟琳 +12 位作者 张华敏 蔡秋杰 陈琳 李慧珍 梁宁 刘斌 龚照元 张磊 刘思鸿 穆婷婷 徐惠 郭敬 史楠楠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9期1495-1499,共5页
临床试验是中药复方新药研发的重要环节,在“三结合”审评证据体系下,人用经验的重要性显著提升,其证据质量将决定研发路径。如何基于人用经验有针对性地开展进一步临床试验成为新药研发的难点。本文旨在探讨中药复方新药临床试验设计... 临床试验是中药复方新药研发的重要环节,在“三结合”审评证据体系下,人用经验的重要性显著提升,其证据质量将决定研发路径。如何基于人用经验有针对性地开展进一步临床试验成为新药研发的难点。本文旨在探讨中药复方新药临床试验设计的关键要点,以充分利用人用经验,提高临床试验证据的质量。研究内容包括人用经验对临床试验的影响,以及临床试验的研究设计类型、研究对象、数据收集、样本量计算、疗效评价指标和安全性评价指标相关的规定和技术要点。本文旨在帮助研究者在药物研发早期关注中医药在目标适应证方面的优势和临床价值,明确研究目的和研究设计类型,确保临床试验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研究设计 人用经验 中药新药研发
下载PDF
“三结合”审评证据体系下中药复方制剂中医药理论研究策略与要点
10
作者 郭敬 车前子 +12 位作者 李慧珍 佟琳 蔡秋杰 刘斌 陈琳 龚照元 梁宁 张海力 宗星煜 刘思鸿 穆婷婷 张华敏 史楠楠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7期1152-1155,共4页
“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和临床试验相结合的中药注册审评证据体系”(“三结合”审评证据体系)旨在构建符合中医特色的临床评价体系。中医理论是对中医新药提出科学假说合理性解释的基础,是发挥中医药原创优势、促进中药传承发展的关键... “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和临床试验相结合的中药注册审评证据体系”(“三结合”审评证据体系)旨在构建符合中医特色的临床评价体系。中医理论是对中医新药提出科学假说合理性解释的基础,是发挥中医药原创优势、促进中药传承发展的关键环节。任何中药复方制剂均应有传统中医理论的支持,文献研究则是中药复方制剂中医理论研究的首要任务,是确保临床应用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基础环节。本文基于《中药新药复方制剂中医药理论申报资料撰写指导原则(试行)》,从“疾病”及“方药”双维度讨论文献检索要点,基于“理-法-方-药-量-效-毒”七要素辨章学术,以指导后续人用经验及临床试验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制剂 中药新药 文献研究 三结合证据体系
下载PDF
基于人用经验的中药新药临床定位研究策略与方法
11
作者 车前子 郭敬 +13 位作者 佟琳 蔡秋杰 陈琳 李慧珍 张海力 郑丹平 胡明智 宋填 程翠翠 蒋寅 刘晨曦 胡妮娜 张华敏 史楠楠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8期1337-1340,共4页
本文探讨了中药新药研发过程中通过人用经验研究明确药物临床定位的方法。临床定位不清是中药新药研发和二次开发的主要困难之一,在“三结合”审评证据体系下,人用经验对临床定位和适用人群的确定起到重要作用。文章首先阐述了临床定位... 本文探讨了中药新药研发过程中通过人用经验研究明确药物临床定位的方法。临床定位不清是中药新药研发和二次开发的主要困难之一,在“三结合”审评证据体系下,人用经验对临床定位和适用人群的确定起到重要作用。文章首先阐述了临床定位的内涵,包括对处方使用人群、临床价值、中医特色等方面的综合考虑。进一步综合相关规定和既往研究,总结出四类从不同角度利用人用经验的临床定位挖掘方法,包括基于古今文献分析疾病演化、基于临床数据靶向特定人群、基于专家经验传承学术思想和基于化学成分定位作用靶点。在实际研究中,这些方法可综合应用以实现中药新药的临床精准定位。本研究为中药新药研发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并有助于克服临床定位不清的问题,可为药物研发和临床试验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定位 人用经验 中药新药研发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究温病古籍大头瘟辨治规律
12
作者 郑丹平 张华敏 +6 位作者 刘思鸿 张磊 张宇 石嘉恒 贾紫涵 牛琪锴 佟琳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3期23-29,共7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究温病古籍大头瘟辨治规律。方法检索温病古籍知识库,以古代温病文献作为数据来源,运用数理统计、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大头瘟病因、病位、证候、治法、方药。结果纳入大头瘟温病文献191条,涉及古籍3...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究温病古籍大头瘟辨治规律。方法检索温病古籍知识库,以古代温病文献作为数据来源,运用数理统计、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大头瘟病因、病位、证候、治法、方药。结果纳入大头瘟温病文献191条,涉及古籍31部,包含《温毒病论》《治疫全书》等;大头瘟病因以热邪、毒邪、风邪、温邪、时气为主,病位多见阳明、少阳、太阳、里、心、肺、经络;根据症状可分为气血两燔证、邪留气分、邪热阻络、少阳经证、阳明经证、卫分证候六类,治法以清热、清解、外用、针刺为主;共纳入方剂38首、中药118味,以清热剂、解表剂、开窍剂和外用剂为主,甘草、黄芩、连翘、桔梗、玄参、黄连等出现频次较高。关联规则结果显示,支持度最高的药对为玄参-连翘,僵蚕、板蓝根、桔梗、牛蒡子、玄参、连翘等同时出现的频次较高,与普济消毒饮组成较吻合。结论大头瘟以风热时毒为主因,“疠气”为因需重视;病位在头,邪多留于肺胃;其证候取决于头部发病部位,伴见全身其他症状;治疗多采用内治与外治相结合的方法;用药配伍有清热解毒、疏风散邪之功,具有大头瘟治疗特色;普济消毒饮及其加减方是治疗大头瘟的要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头瘟 温病古籍知识库 辨证论治 中医古籍 数据挖掘
下载PDF
中医古籍文献研究方法述要
13
作者 赵辉 张华敏 +2 位作者 张磊 刘思鸿 佟琳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1期228-233,共6页
中医古籍承载着千百年来中医药实践的智慧结晶,是中医药传承创新的源泉。文章从概念到应用实践系统梳理中医古籍文献学研究方法、现代信息技术研究方法(包括建立中医古籍数据库、数据挖掘、知识图谱构建、人工智能)、循证医学方法,并对... 中医古籍承载着千百年来中医药实践的智慧结晶,是中医药传承创新的源泉。文章从概念到应用实践系统梳理中医古籍文献学研究方法、现代信息技术研究方法(包括建立中医古籍数据库、数据挖掘、知识图谱构建、人工智能)、循证医学方法,并对其在古籍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举例,以期为中医古籍文献整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古籍 古籍研究方法 文献学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 综述
下载PDF
益气升陷法抗心律失常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华敏 曹洪欣 +3 位作者 郭书文 田毅 赵静 徐慧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20-421,共2页
目的:观察益气升陷法对各种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复制氯化钡、乌头碱及哇巴因诱发动物心律失常模型,分组观察益气升陷法对心律失常持续时间、诱发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及心脏停搏所需药物剂量的影响。结果:益气升陷... 目的:观察益气升陷法对各种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复制氯化钡、乌头碱及哇巴因诱发动物心律失常模型,分组观察益气升陷法对心律失常持续时间、诱发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及心脏停搏所需药物剂量的影响。结果:益气升陷法能明显缩短氯化钡诱发大鼠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增加哇巴因诱发豚鼠和乌头碱诱发大鼠出现室早、室速、室颤及心脏停搏的用量。结论:益气升陷法具有良好的抗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且在一定范围内存在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升陷法 抗心律失常 益气升陷复方注射液(参白注射液)
下载PDF
复方中药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44
15
作者 张华敏 刘思鸿 +1 位作者 高宏杰 贡磊磊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9年第10期1270-1273,1276,共5页
复方中药是辨证审因决定治法,选择合适的药物药量,按照组成原则妥善配伍而成的一组药物。现代药理研究结果表明,复方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途径”协同作用的特点,使其研究更加难以展开。随着医学科学和生命科学步入后基因组时代... 复方中药是辨证审因决定治法,选择合适的药物药量,按照组成原则妥善配伍而成的一组药物。现代药理研究结果表明,复方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途径”协同作用的特点,使其研究更加难以展开。随着医学科学和生命科学步入后基因组时代,以系统生物学、多项药理学生物信息学相结合的网络药理学被广泛应用于复方中药的现代化研究。网络药理学强调网络靶标的研究模式,从整体上探索药物与疾病的相关性,这与复方中药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不谋而合。本文将就网络药理学在复方中药中的研究方法、应用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概述,以期为复方中药的网络药理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中药 网络药理学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肝火犯肺证”证名源流考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华敏 杜松 刘寨华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6-147,165,共3页
“肝火犯肺证”一词见于20世纪90年代中医证候规范化工作开展之后。与之对应的“肝火犯肺”一词也是在清代文献中才开始出现,其含义既有病机的含义,又包括现在证候的含义,内涵与现在基本相似。笔者查阅历代文献,对“肝火犯肺证”的发展... “肝火犯肺证”一词见于20世纪90年代中医证候规范化工作开展之后。与之对应的“肝火犯肺”一词也是在清代文献中才开始出现,其含义既有病机的含义,又包括现在证候的含义,内涵与现在基本相似。笔者查阅历代文献,对“肝火犯肺证”的发展源流作一梳理并系统考证,望理其脉络,溯其源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火犯肺 证候 源流
下载PDF
某型导弹模拟训练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华敏 邱学军 黎莉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CSCD 2002年第10期668-669,683,共3页
利用实装进行导弹培训 ,耗费巨大 ,普及速度慢 ,为替代实装 ,低成本完成某型导弹的对接分解、测试等训练任务 ,设计了该型导弹的模拟训练系统。系统以工控机为核心 ,以显示器模拟仪器的显示面板 ,利用VC + +进行编程 ,通过I/O接口对模... 利用实装进行导弹培训 ,耗费巨大 ,普及速度慢 ,为替代实装 ,低成本完成某型导弹的对接分解、测试等训练任务 ,设计了该型导弹的模拟训练系统。系统以工控机为核心 ,以显示器模拟仪器的显示面板 ,利用VC + +进行编程 ,通过I/O接口对模拟实装进行控制 ,从而达到对实装系统的外观、测试过程、测试声音等的模拟。系统采用了多显示器系统、多线程编程、步进电机控制等新技术 ,有效降低了开发成本。经试用 ,系统可圆满完成该型导弹的各项训练任务 ,实用性强 ,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训练系统 多显示器系统 I/O接口 多线程编程 导弹
下载PDF
中医不同治法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炎症因子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华敏 唐丹丽 +2 位作者 唐健伟 孙明杰 隋宇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82-183,共2页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 中医不同治法 炎症反应 痰瘀同治法
下载PDF
中药归经理论的研究方法及分子描述在中药归经中的研究探讨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华敏 杨健 +3 位作者 刘思鸿 张磊 高宏杰 贡磊磊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9年第12期1518-1520,1524,共4页
中药归经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是中药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中医赖以组方遣药的主要依据,是中药区别于植物药、天然药物的突出标志,也是历代医家对中药作用特性认识及与中医临床应用和基础理论联系所形成的结晶.本文基... 中药归经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是中药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中医赖以组方遣药的主要依据,是中药区别于植物药、天然药物的突出标志,也是历代医家对中药作用特性认识及与中医临床应用和基础理论联系所形成的结晶.本文基于近年来中药归经的现代研究现状,总结各领域专家对中药归经的现代诠释,探讨大数据时代中药归经新的研究思路,以期探索科学、客观研究中药归经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经 研究方法 分子描述符
下载PDF
益气升陷复方注射液对大鼠及豚鼠心室肌细胞钠、钾电流的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华敏 曹洪欣 +1 位作者 刘寨华 郭书文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35-538,共4页
目的:观察益气升陷法对单个心室肌细胞钠电流和钾电流的作用。方法:采用膜片钳技术观察益气升陷法对豚鼠及大鼠单个心室肌细胞钠和钾电流的影响。结果:益气升陷法能够减少内向整流钾电流(Ik1)、瞬时外向钾电流(Ito)和钠电流(INa)峰值,... 目的:观察益气升陷法对单个心室肌细胞钠电流和钾电流的作用。方法:采用膜片钳技术观察益气升陷法对豚鼠及大鼠单个心室肌细胞钠和钾电流的影响。结果:益气升陷法能够减少内向整流钾电流(Ik1)、瞬时外向钾电流(Ito)和钠电流(INa)峰值,对延迟整流钾电流没有影响(Ik)。结论:益气升陷法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可能是通过对INa、Ik1和Ito的抑制而延长动作电位时程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升陷复方注射液 大鼠 豚鼠 心室肌细胞 钠电流 钾电流 细胞电流 心律失常 中药制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