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指标综合评价优选丹参提取工艺 被引量:10
1
作者 赵辉 王丽萍 +3 位作者 陈琳 张华潭 李春花 黄秀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8期101-104,共4页
目的优选丹参脂溶性及水溶性成分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以丹参酮ⅡA、丹酚酸B为测定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并以二者含量为综合指标,加权评分,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6倍量70%乙醇,提取3次,每次2.5 ... 目的优选丹参脂溶性及水溶性成分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以丹参酮ⅡA、丹酚酸B为测定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并以二者含量为综合指标,加权评分,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6倍量70%乙醇,提取3次,每次2.5 h。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丹参酮ⅡA 丹酚酸B
下载PDF
多指标综合评价优选葶苈生脉方中桂枝、白术提取工艺 被引量:4
2
作者 张静宜 张华潭 +2 位作者 魏艳婷 白瑞丹 李春花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6年第8期1034-1038,共5页
目的:优选葶苈生脉方中桂枝-白术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桂枝、白术挥发油,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桂皮醛、白术内酯I进行含量测定,以收油率、桂皮醛、白术内酯I含量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通过L9(3^4)正交试... 目的:优选葶苈生脉方中桂枝-白术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桂枝、白术挥发油,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桂皮醛、白术内酯I进行含量测定,以收油率、桂皮醛、白术内酯I含量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通过L9(3^4)正交试验,考察加水量(倍)、浸泡时间(h)、提取时间(h)三个因素对桂枝、白术挥发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桂枝、白术挥发油提取的最佳工艺为10倍量的水,浸泡6h,提取4h。结论:正交试验法优选的桂枝、白术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合理可靠,可为葶苈生脉方的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 白术 挥发油 正交设计 提取工艺 白术内酯I 桂皮醛
下载PDF
多指标综合评价优选葶苈生脉方中丹参、红花提取工艺 被引量:4
3
作者 史红星 张华潭 +1 位作者 张静宜 李春花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5年第12期1317-1320,1335,共5页
目的:优选葶苈生脉方中丹参、红花的提取工艺。方法:以丹参酮I、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羟基红花黄色素A为综合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次数和提取时间对提取工艺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4种成分的含... 目的:优选葶苈生脉方中丹参、红花的提取工艺。方法:以丹参酮I、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羟基红花黄色素A为综合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次数和提取时间对提取工艺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4种成分的含量。结果:最优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60%乙醇超声提取4次,每次50 min。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红花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丹参酮I 丹参酮ⅡA 隐丹参酮 羟基红花黄色素
下载PDF
葶苈生脉方中黄芪、麦冬总皂苷的提取及其含量测定 被引量:3
4
作者 李佳佳 郑文丽 +1 位作者 张华潭 李春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6期128-131,共4页
目的研究葶苈生脉方中黄芪、麦冬皂苷的含量测定方法 ,并以其含量为指标优选黄芪、麦冬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选用以香草醛-冰醋酸-高氯酸为显色剂,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皂苷的含量。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总皂苷的含量为评价指标,考察乙醇... 目的研究葶苈生脉方中黄芪、麦冬皂苷的含量测定方法 ,并以其含量为指标优选黄芪、麦冬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选用以香草醛-冰醋酸-高氯酸为显色剂,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皂苷的含量。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总皂苷的含量为评价指标,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对提取工艺的影响,优选黄芪、麦冬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本研究中黄芪甲苷在8.88~44.40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试验的RSD值均≤1.1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78%,RSD值为1.85%(n=9)。最佳提取工艺:8倍量80%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h。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葶苈生脉方中黄芪、麦冬皂苷质量控制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麦冬 总皂苷 葶苈生脉方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下载PDF
港口资源与“威海港总体布局规划”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1
5
作者 单志平 张华潭 《海岸工程》 1998年第1期35-39,共5页
港口资源是国家十分宝贵的资源,港口资源面临着严重威胁。“威海港总体布局规划”实施建设过程中的种种问题,说明对港口资源保护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复杂性。本文提出保护港口资源的几点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港口资源 规划 威海港 总体规划
下载PDF
合理规划 保护港口资源
6
作者 单志平 张华潭 《中国港湾建设》 1998年第4期55-58,共4页
港口资源是国家十分守贵的资源,港口资源正面临着严重威胁。"威海港总体布局规划"实施建设过程中的种种问题,说明对港口资源保护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复杂性。
关键词 港口资源 合理规划 建议
下载PDF
大孔树脂纯化黄蜀葵花总黄酮的工艺优选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华潭 郑文丽 +2 位作者 魏艳婷 张静宜 李春花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优选黄蜀葵花总黄酮的大孔树脂纯化工艺,为黄蜀葵花制剂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利用静态吸附-洗脱试验筛选纯化黄蜀葵花总黄酮的大孔树脂型号。采用UV测定总黄酮含量,检测波长510 nm;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总黄酮质量及纯度... 目的:优选黄蜀葵花总黄酮的大孔树脂纯化工艺,为黄蜀葵花制剂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利用静态吸附-洗脱试验筛选纯化黄蜀葵花总黄酮的大孔树脂型号。采用UV测定总黄酮含量,检测波长510 nm;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总黄酮质量及纯度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上样液质量浓度及p H对纯化工艺的影响。结果:AB-8型大孔树脂对黄蜀葵花总黄酮的吸附与洗脱性能较好。最优纯化条件为树脂柱径高比1∶6,上样液质量浓度0.2 g·m L-1,p H 5.0,最佳上样量3 BV,乙醇体积分数75%,洗脱液用量6 BV;总黄酮质量417.5 mg,纯度58.04%。结论:AB-8型大孔树脂可有效富集、纯化黄蜀葵花总黄酮,优选的纯化工艺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蜀葵花 总黄酮 大孔树脂 纯化工艺
原文传递
正交试验优选黄蜀葵花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5
8
作者 李春花 刘雪丽 +3 位作者 郑文丽 张华潭 魏艳婷 武朝阳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3年第27期2535-2537,共3页
目的:优选黄蜀葵花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槲皮素含量为评价指标,以回流时间、回流温度、酸化液量、酸化液配比(甲醇∶25%盐酸)为考察因素,优选酸化工艺;以乙醇体积分数、乙醇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 目的:优选黄蜀葵花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槲皮素含量为评价指标,以回流时间、回流温度、酸化液量、酸化液配比(甲醇∶25%盐酸)为考察因素,优选酸化工艺;以乙醇体积分数、乙醇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优选总黄酮提取工艺。结果:最佳酸化工艺为用25倍量甲醇-25%盐酸(4∶1,V/V)酸化液,70℃水浴回流0.5h;最佳提取工艺为用12倍量8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5h。结论:优选的工艺合理、可行,可用于黄蜀葵花中总黄酮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试验 黄蜀葵花 总黄酮 槲皮素 提取工艺
原文传递
HPLC法同时测定三黄滴丸中5种蒽醌类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3
9
作者 魏艳婷 张静宜 +1 位作者 张华潭 李春花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7期3867-3869,共3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三黄滴丸中5种蒽醌类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流动相为甲醇-0.23%磷酸溶液(85∶15,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440 nm,柱温为室温,进样量为10μl。结果:芦荟大黄...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三黄滴丸中5种蒽醌类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流动相为甲醇-0.23%磷酸溶液(85∶15,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440 nm,柱温为室温,进样量为10μl。结果: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进样量分别在0.070~0.700、0.646~6.460、0.130~1.300、0.150~1.500、0.074~0.740μg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均为0.999 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1.96%;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92%、97.39%、99.29%、100.73%、99.81%,RSD分别为2.80%、1.39%、1.81%、2.60%、2.06%(n=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作为三黄滴丸中5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三黄滴丸 芦荟大黄素 大黄酸 大黄素 大黄酚 大黄素甲醚
原文传递
β-环糊精包合葶苈生脉方中白术桂枝混合挥发油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春花 张静宜 +3 位作者 张华潭 孙小端 冉子婷 侯芳洁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167-2170,共4页
目的研究β环糊精(β-CD)包合白术、桂枝混合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挥发油包合率、包合物收得率及包合物含油率为指标,优选饱和水溶液法包合挥发油的最佳工艺;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和紫外分光光度法(UV)对包合物进行... 目的研究β环糊精(β-CD)包合白术、桂枝混合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挥发油包合率、包合物收得率及包合物含油率为指标,优选饱和水溶液法包合挥发油的最佳工艺;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和紫外分光光度法(UV)对包合物进行鉴别分析。结果饱和水溶液法包合白术、桂枝混合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挥发油与β-CD投料比为1∶6,包合时间为3 h,包合温度为40℃。结论此包合工艺简单、易行,能有效的保留白术、桂枝中挥发油成分,为葶苈生脉方的工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挥发油 桂枝挥发油 β-CD 正交试验 包合工艺
原文传递
正交试验优选黄蜀葵花滴丸成型工艺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文丽 赵淑明 +3 位作者 张华潭 魏艳婷 陈金 李春花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3年第47期4455-4457,共3页
目的:优选黄蜀葵花滴丸的成型工艺。方法:以药物与基质的配比、基质种类、滴制温度和冷凝柱长度为考察因素,以丸重变异系数和外观质量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黄蜀葵花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结果:优选的工艺条件为药物与基... 目的:优选黄蜀葵花滴丸的成型工艺。方法:以药物与基质的配比、基质种类、滴制温度和冷凝柱长度为考察因素,以丸重变异系数和外观质量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黄蜀葵花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结果:优选的工艺条件为药物与基质的配比1∶3,基质为聚乙二醇(PEG)4000与PEG6000(1∶0),滴制温度为70℃,冷凝柱长度为120 cm。结论:优选的工艺合理、可行,制得的滴丸成型率高,形状圆滑,大小均匀,符合滴丸质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蜀葵花 正交试验 固体分散技术 成型工艺 滴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