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治末期(1900-1912)日本中学国文国语教科书中的中国记述
1
作者 张卓识 徐冰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7-161,共5页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以降,因中国败北遂日本开始逐渐形成否定、歧视中国的社会思潮。教科书作为体现国家意识形态、塑造国民心魂的重要媒介,亦与当时的社会思潮同步,反映出整个社会、国民的心态。同时,又通过对青少年的教育,弥漫到整个社...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以降,因中国败北遂日本开始逐渐形成否定、歧视中国的社会思潮。教科书作为体现国家意识形态、塑造国民心魂的重要媒介,亦与当时的社会思潮同步,反映出整个社会、国民的心态。同时,又通过对青少年的教育,弥漫到整个社会,经明治、大正,传到昭和,形成一条清晰的历史积淀线索。可以说,从明治时代的教科书中可以追溯到近代日本轻视、歧视中国的原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治末期 日本国文国语教科书 中国记述
下载PDF
青年森鸥外与庄子的“性命”论 被引量:1
2
作者 清田文武 张卓识 《日本学论坛》 2003年第3期2-8,共7页
青年时代的森鸥外主张“余等自然学者,求人类之进步与知识的开拓”。他以近代科学的发展为基点来理解《庄子》的“性命”论,并在与他人的论争中引用《庄子》的学说为自己的主张立论。鸥外以为,依照庄子的学说,今天的学者们应该以“有涯... 青年时代的森鸥外主张“余等自然学者,求人类之进步与知识的开拓”。他以近代科学的发展为基点来理解《庄子》的“性命”论,并在与他人的论争中引用《庄子》的学说为自己的主张立论。鸥外以为,依照庄子的学说,今天的学者们应该以“有涯之生随无涯之知”,而非单纯地守“性命”或养“性命”。鸥外还列举了康德和叔本华的哲学概念为佐证,将其与自己对《庄子》“性命”论的理解融合为一,以此来探求“自然”与“知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命”论 自然 知性
下载PDF
“去美元化”背景下的人民币贸易计价研究——基于双边货币互换协议视角 被引量:1
3
作者 黄晓薇 张卓识 卞洋 《国际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6,共12页
在美联储持续加息以及美欧对俄频繁金融制裁的背景下,各经济体加速“去美元化”,这为发展人民币贸易计价功能带来机遇。本文在允许第三方货币计价的条件下构建了基于厂商利润最大化的计价货币选择模型,分析表明:双边货币互换协议有助于... 在美联储持续加息以及美欧对俄频繁金融制裁的背景下,各经济体加速“去美元化”,这为发展人民币贸易计价功能带来机遇。本文在允许第三方货币计价的条件下构建了基于厂商利润最大化的计价货币选择模型,分析表明:双边货币互换协议有助于增强人民币的贸易计价功能,其作用机制包括稳定人民币汇率和增强境外人民币信心两个方面。本文使用2005—2021年UNComtrade数据库构建了国家间贸易价格数据集,测算人民币的贸易计价功能。研究发现: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对人民币的贸易计价功能有显著增强作用,剔除美元影响后该作用依然存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从稳定人民币对签署国货币汇率和增强境外人民币信心两个方面推进人民币的贸易计价功能。本文研究对“去美元化”背景下稳步发展人民币贸易计价功能具有重要的政策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计价功能 双边货币互换协议 “去美元化” 人民币汇率
原文传递
论明治末期(1903—1912)日本小学教科书中的中国形象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卓识 徐冰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4-98,共5页
明治初期古典中国文化作为日本人的基本修养依然被基础教育界重视。甲午中日战争和日俄战争则冲淡了古典中国在日本小学教科书中的比重,以宣扬国威、增强民族自豪感为旨归的内容有大幅度增加。对古典中国的尊敬和对现实中国的轻蔑相叠... 明治初期古典中国文化作为日本人的基本修养依然被基础教育界重视。甲午中日战争和日俄战争则冲淡了古典中国在日本小学教科书中的比重,以宣扬国威、增强民族自豪感为旨归的内容有大幅度增加。对古典中国的尊敬和对现实中国的轻蔑相叠加构成了明治日本人之中国认识的特点。这一倾向不仅存在于思想界,更作为一种时代印迹呈现在日本的小学教科书中,并作为一种根植于幼小心灵中的"思想"塑造了青少年对中日文化价值的认识。小学教科书中对日本两次对外大战的高调宣扬,实际上是向青少年灌输个人英雄主义和军国主义,激扬作为世界强国的民族主义情绪,直接塑造了日本少年的中国观和战争观,为大正、昭和时期日本对华步步紧逼、最终全面侵华埋下了伏笔,遗毒甚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治末期 日本小学教科书 中国形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