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形态与功能业态耦合分析——以乌鲁木齐市中心区为例
1
作者 张卫晴 胡江玲 王勃 《河南科学》 2024年第4期614-624,共11页
城市中心区的各功能业态聚集与分散是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重要结果,其合理布局对城市中心区的发展至关重要.基于高精度的中心区三维空间数据及城市兴趣点(POI)功能业态数据,以乌鲁木齐市中心区为研究对象,选取空间强度、密度、高度作为... 城市中心区的各功能业态聚集与分散是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重要结果,其合理布局对城市中心区的发展至关重要.基于高精度的中心区三维空间数据及城市兴趣点(POI)功能业态数据,以乌鲁木齐市中心区为研究对象,选取空间强度、密度、高度作为空间形态的测度指标,结合双变量空间自相关解析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与不同功能业态分布的空间耦合性特征,并通过空间计量模型对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心区在空间形态呈现由中心至外围逐渐递减的分布趋势;四个功能业态分布集中在大小西门商圈;通过GMI方法分析得出居住型功能区与空间强度、空间密度和空间高度的耦合相关性最大,其次是生产型功能区;通过遴选得出高显著相关性地块和低显著相关性的“问题”地块中存在问题,为未来城市更新提供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空间形态 功能业态 空间耦合 中心区 相关性
下载PDF
伊宁市历史文化街区句法分析——以六星街为例
2
作者 张卫晴 胡江玲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43-51,共9页
文化历史街区是城市文化遗产真实性和完整性的代表之一,蕴藏城市独有历史文化内涵。文章以伊宁市历史文化街区—六星街为研究对象,对街区分层级构建评价模型并进行空间句法分析,结合实地考察对评价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句法能为六星... 文化历史街区是城市文化遗产真实性和完整性的代表之一,蕴藏城市独有历史文化内涵。文章以伊宁市历史文化街区—六星街为研究对象,对街区分层级构建评价模型并进行空间句法分析,结合实地考察对评价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句法能为六星街历史文化街区研究提供量化分析和参数表达,整合度和选择度的高值主要在工人街、赛依拉木街和黎光街三条主街道,支巷空间不易感知到街区整体空间;可理解度在主街与支巷的节点处呈现高值;庭院全局空间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可达性和可穿越性均较高且东西厢房具有一定私密性。文章揭示六星街历史文化街区空间形态特征及成因,并对街区在街区层、巷道层和庭院层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为今后街区保护和更新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宁市 六星街 历史文化街区 空间句法 空间形态
下载PDF
蠡勺居士《昕夕闲谈》诗歌翻译策略探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卫晴 张政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2-66,共5页
蠡勺居士是我国第一位汉译英诗作者。作为我国近代第一部翻译小说《昕夕闲谈》的译者,他将诗歌翻译带进了中国读者的视野。他的译诗不仅符合中国传统诗歌的特点和美学特征,同时再现了英诗精髓。他的诗歌翻译不仅手法灵活多变,将英诗根... 蠡勺居士是我国第一位汉译英诗作者。作为我国近代第一部翻译小说《昕夕闲谈》的译者,他将诗歌翻译带进了中国读者的视野。他的译诗不仅符合中国传统诗歌的特点和美学特征,同时再现了英诗精髓。他的诗歌翻译不仅手法灵活多变,将英诗根据情境译为五言律诗、国风体民歌、单调词、骚体诗等形式,更是将原文和译文的音、形、义高度和谐地统一,显示出译者高超的诗歌驾驭能力,更在他的诗歌翻译实践中呈现出我国早期译者朴素的翻译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蠡勺居士 昕夕闲谈 英诗汉译 翻译美学
下载PDF
从机器翻译评测看机器翻译发展 被引量:7
4
作者 张卫晴 张政 《中国科技翻译》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17,共5页
机器翻译质量的评估与机器翻译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本文历时地梳理了中外机器翻译的评测方法、步骤以及未来评测发展的趋势。作者结合不久前我国机器翻译评测的个案,介绍评测的标准、方法、语料等,并分析了评测的典型例句、论述了我... 机器翻译质量的评估与机器翻译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本文历时地梳理了中外机器翻译的评测方法、步骤以及未来评测发展的趋势。作者结合不久前我国机器翻译评测的个案,介绍评测的标准、方法、语料等,并分析了评测的典型例句、论述了我国机器翻译系统目前的状况。通过对评测中的问题和不足的分析,作者提出了机器翻译改进的具体措施和建议,指出机器翻译发展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翻译 评测 发展
下载PDF
新疆产业结构演进特征及竞争力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卫晴 胡江玲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3年第22期4-9,共6页
为加速新疆产业结构转型和提高产业竞争力,解决产业转型面临的突出问题,就需要对新疆产业结构演进特征有清晰的认识。本文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SSM)对1985~2021年新疆三次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其产业结构演进阶段及总体特征。... 为加速新疆产业结构转型和提高产业竞争力,解决产业转型面临的突出问题,就需要对新疆产业结构演进特征有清晰的认识。本文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SSM)对1985~2021年新疆三次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其产业结构演进阶段及总体特征。研究表明:(1)新疆区域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符合“配第-克拉克定理”,但相较于全国来说,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偏高,第二和第三产业占比偏低。(2)产业结构特征从“一二三”模式转变为“二三一”模式,最后呈现“三二一”模式,符合产业优化理论和实践,但产业结构内部仍需优化调整。(3)2010年之前,第一、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之后转向第三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突出。(4)总体表现为第一、第二产业竞争力不强,第三产业竞争力相对较强。根据产业结构与竞争力状况提高整体产业竞争优势,从产业视角为区域经济发展提出产业结构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产业结构 偏离-份额分析法 竞争力
下载PDF
“逐去其君,削去尊贵爵位”:蠡勺居士革命思想管窥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卫晴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1期132-138,共7页
蠡勺居士1873年翻译并发表了英国小说家爱德华·布韦尔-利顿的小说《夜与晨》,译名《昕夕闲谈》。译者借翻译之便在小说中介绍法国革命爆发的原因和拿破仑的政治改革为巴黎带来的新风气,说明社会变革的基础在于启蒙教育,强调文人著... 蠡勺居士1873年翻译并发表了英国小说家爱德华·布韦尔-利顿的小说《夜与晨》,译名《昕夕闲谈》。译者借翻译之便在小说中介绍法国革命爆发的原因和拿破仑的政治改革为巴黎带来的新风气,说明社会变革的基础在于启蒙教育,强调文人著书立说在法国革命过程中所起的积极作用,指出革命成功的手段是"逐君"和"削爵"。他向国人展示了法国革命的成果,"人人自由平权",国家"恍如新例之国"。蠡勺居士在翻译中受原著作者布韦尔-利顿的影响,利用小说传递新思想,以法国革命的成功为例给晚清提出革命性启示,也为中国近代社会变革提出理论和实践指导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韦尔-利顿 蠡勺居士 逐君 削爵 自由平权 《昕夕闲谈》
下载PDF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蠡勺居士译作中女性形象翻译策略探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卫晴 张政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1-104,共4页
19世纪西方女性在寻求社会平等权利的运动后表现出独立、自信的精神面貌,而我国第一部西方小说翻译者蠡勺居士为契合目的语男权文化特征,彻底颠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将西方女性改写为纤细柔弱的中国女子形象,甚至改变她们的婚姻状况以符... 19世纪西方女性在寻求社会平等权利的运动后表现出独立、自信的精神面貌,而我国第一部西方小说翻译者蠡勺居士为契合目的语男权文化特征,彻底颠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将西方女性改写为纤细柔弱的中国女子形象,甚至改变她们的婚姻状况以符合中国封建社会对女性形象的要求。这种对女性文学形象介入性处理的翻译现象折射出晚清文学翻译"读者中心"的接受审美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介入性翻译 “读者中心”翻译策略
原文传递
《昕夕闲谈》与晚清六十年翻译小说研究
8
作者 张卫晴 苗天顺 《芒种》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38-39,共2页
晚清小说一度呈现"翻译多于创作"的繁荣景象,且翻译书的数量占全数量的三分之二,①翻译小说以汹涌之势在数量上超过创作小说并影响了晚清小说的创作形式。这一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它与晚清60年的翻译小说蛰伏期有着密切关联。
关键词 翻译小说 小说研究 翻译主体 晚清小说 翻译史 林译小说 创作小说 翻译研究 西方小说 繁荣景象
原文传递
近代翻译文学之始——蠡勺居士及其《昕夕闲谈》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政 张卫晴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63-467,共5页
本文探究蠡勺居士的身份,根据其译作文本和翻译形式证实他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位译介西方小说的人。文章还根据《昕夕闲谈》的版本、译者翻译能力、译者对西情的了解、译文与原文的对应情况以及误译等方面,推论该书为蠡勺居士独立翻译。
关键词 蠡勺居士 《昕夕闲谈》 翻译史
原文传递
文虽左右,旨不违中——蠡勺居士翻译中的宗教改写探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政 张卫晴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22,共4页
本文通过对我国近代首部汉译西方小说《昕夕闲谈》翻译中宗教内容的改写为例,探讨制约译者的三个文化要素:社会意识形态、出版人的意识形态和译者的诗学形态,并分析这些文化因素对蠡勺居士翻译手段及其翻译指导思想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 本文通过对我国近代首部汉译西方小说《昕夕闲谈》翻译中宗教内容的改写为例,探讨制约译者的三个文化要素:社会意识形态、出版人的意识形态和译者的诗学形态,并分析这些文化因素对蠡勺居士翻译手段及其翻译指导思想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近代文学翻译提供理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蠡勺居士 翻译 基督教 改写
原文传递
文化与改写——蠡勺居士的翻译实践探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政 张卫晴 《中国外语》 CSSCI 2009年第1期79-84,共6页
本文通过研究我国近代首部英国翻译小说《昕夕闲谈》,探讨蠡勺居士在翻译过程中进行的一系列改写活动,研究译者操控中西文化以适应国人意识形态的手法,分析了其反映出的内在文化因素,从而全面了解蠡勺居士的翻译思想,为进一步研究近代... 本文通过研究我国近代首部英国翻译小说《昕夕闲谈》,探讨蠡勺居士在翻译过程中进行的一系列改写活动,研究译者操控中西文化以适应国人意识形态的手法,分析了其反映出的内在文化因素,从而全面了解蠡勺居士的翻译思想,为进一步研究近代文学翻译的发端提供理论考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写 文学翻译 中式语境 蠡勺居士
原文传递
快速提高听力技能的训练方法——听写
12
作者 王敏 张卫晴 《英语沙龙(高中)》 2005年第1期18-20,共3页
听写的实用性在普通成人的日常生活中,"听"占总时间的45%,"说"占30%,"读"占16%,"写"只占9%。听的过程就是信息摄入的过程,因此听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任何一个英语学习者,... 听写的实用性在普通成人的日常生活中,"听"占总时间的45%,"说"占30%,"读"占16%,"写"只占9%。听的过程就是信息摄入的过程,因此听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任何一个英语学习者,听的能力也就意味着交际能力,听的能力也标志着英语学习的水平。笔者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工作数十载,看到近几年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较过去有了大幅提高,但是我们也常常听到学生的抱怨,认为自己在英语学习上花的时间最多,收效却最小,尤其是听力和口语提高最慢。学生的迷茫是能够理解的——他们往往面对大流量的英文信息不知所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写能力 听力技能 英语学习者 听力理解 交际能力 句子 日常生活 基础知识 大学英语 英语应用能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