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发荣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经验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敏 王娴 +2 位作者 高阳 陈秋 张发荣(指导) 《山东中医杂志》 2021年第1期79-82,104,共5页
张发荣教授认为,糖尿病皮肤瘙痒症是整体病变的外在表现,脏腑病变及六淫邪气均可致痒,非独风也。其将糖尿病皮肤瘙痒症分为早期和中晚期,早期以热毒、湿热等实证为主,中晚期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以肺脾气虚、血虚肝旺、气阴两虚证多见。... 张发荣教授认为,糖尿病皮肤瘙痒症是整体病变的外在表现,脏腑病变及六淫邪气均可致痒,非独风也。其将糖尿病皮肤瘙痒症分为早期和中晚期,早期以热毒、湿热等实证为主,中晚期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以肺脾气虚、血虚肝旺、气阴两虚证多见。治疗时强调以皮肤瘙痒症为纬,以消渴本病为经,从纵横两方面把握疾病病机;风邪和瘀血在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疏风活血法当贯穿始终;同时内外合治,多法并用,强调预防,重视调神,屡获奇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发荣 糖尿病 皮肤瘙痒症 经纬论治 疏风活血 消渴
下载PDF
“高粱之疾”与代谢综合征 被引量:8
2
作者 张青蓝 刘骏 +1 位作者 吴露露 张发荣(指导) 《河南中医》 2009年第9期928-929,共2页
古籍所载"高粱之疾"颇似今之代谢综合征,痰湿中阻,脾失健运为"高粱之疾"主要病机,痰湿中阻,脾失健运亦为"消瘅"、"胸痹心痛"、"眩晕"等病证之因,也有医家认为"高粱之疾"... 古籍所载"高粱之疾"颇似今之代谢综合征,痰湿中阻,脾失健运为"高粱之疾"主要病机,痰湿中阻,脾失健运亦为"消瘅"、"胸痹心痛"、"眩晕"等病证之因,也有医家认为"高粱之疾"及其相关病变与肝失条达、痰湿瘀血内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梁之疾” 代谢综合征 “消瘁” “胸痹心痛” “眩晕”
下载PDF
病-证-症结合运用消渴膏方治疗消渴病
3
作者 魏文静 袁丽君 +1 位作者 张发荣(指导) 陈秋(指导) 《医师在线》 2021年第17期36-37,共2页
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强调治病首辨病因病机,确立治则治法,再结合辨证论治,并针对兼症随症加减,从而逐步形成了“病-证-症”结合三位一体的诊疗模式,即针对疾病基本病机制定辨病基本方,在此基础上,辨证用药,随症加减。张发荣教授(后称张... 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强调治病首辨病因病机,确立治则治法,再结合辨证论治,并针对兼症随症加减,从而逐步形成了“病-证-症”结合三位一体的诊疗模式,即针对疾病基本病机制定辨病基本方,在此基础上,辨证用药,随症加减。张发荣教授(后称张老)从事消渴病(糖尿病)临床工作60余年,重视病-证-症结合,基于张仲景的理论基础,结合多年临床实践经验,提出消渴病是以气阴两虚为主,因虚致实,湿、热、瘀相互搏结,形成本虚标实,虚实错杂的证候;故气阴两虚,湿热血瘀是消渴病的基本病机,也是消渴病辨病的关键。笔者有幸跟随张老门诊,现将张老病-证-症结合运用消渴膏方治疗消渴病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阴两虚 医圣张仲景 消渴病 辨证用药 因虚致实 治则治法 虚实错杂 兼症
下载PDF
张发荣从“脾虚-痰浊”论2型糖尿病 被引量:12
4
作者 刘杰 卓兴卫 +2 位作者 刘桠 陈秋 张发荣(指导) 《湖北中医杂志》 2021年第7期14-16,共3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DM)患病率逐年攀升,2017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显示全球糖尿病成人患者达4.25亿,中国患病人数达1.14亿人,其中2型糖尿病(T2DM)占整个糖尿病人群的90%以上^([1])。2型糖尿病并发症致残率、致死率...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DM)患病率逐年攀升,2017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显示全球糖尿病成人患者达4.25亿,中国患病人数达1.14亿人,其中2型糖尿病(T2DM)占整个糖尿病人群的90%以上^([1])。2型糖尿病并发症致残率、致死率高^([2]),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西医治疗T2DM及其并发症效果欠佳,而中医治疗T2DM有其独特的优势,认识其病因病机、疾病发展过程,能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脾虚 痰浊 张发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