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粳型亲籼恢复系的选育与利用 被引量:6
1
作者 张受刚 许旭明 《福建稻麦科技》 2006年第1期3-5,共3页
通过不同广亲和基因的聚合,进行了粳型亲籼恢复材料的创造和改造,选出具有良好的亲和性及恢复能力的粳型亲籼恢复材料gk729。通过复合杂交对gk729进行改造,进一步聚合其他广亲和材料的广亲和基因,选出具良好亲籼性和恢复能力的粳型亲籼... 通过不同广亲和基因的聚合,进行了粳型亲籼恢复材料的创造和改造,选出具有良好的亲和性及恢复能力的粳型亲籼恢复材料gk729。通过复合杂交对gk729进行改造,进一步聚合其他广亲和材料的广亲和基因,选出具良好亲籼性和恢复能力的粳型亲籼恢复材料gk419。在gk419的基础上筛选出一批综合性状优良的粳型亲籼恢复系,开始应用于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型 广亲和基因 亲籼恢复系
下载PDF
利用ILP标记分析水稻籼粳杂交亲本和衍生系的籼粳分化 被引量:10
2
作者 许旭明 梁康迳 +4 位作者 张受刚 尚伟 张瑛英 韦新宇 柯蓓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388-3396,共9页
【目的】揭示水稻籼粳杂交亲本和衍生系的籼粳分化度,为培育实用型籼粳亚种间杂交稻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以通过不断聚合和累加不同广亲和基因与恢复基因的方法,历时21年,4个育种阶段,涉及18个籼粳杂交亲本和39个衍生系为研究材... 【目的】揭示水稻籼粳杂交亲本和衍生系的籼粳分化度,为培育实用型籼粳亚种间杂交稻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以通过不断聚合和累加不同广亲和基因与恢复基因的方法,历时21年,4个育种阶段,涉及18个籼粳杂交亲本和39个衍生系为研究材料,采用籼粳特异ILP分子标记(水稻内含子长度多态性分子标记)和程氏形态指数法进行籼粳分化度检测。【结果】57个供试材料基因组DNA在所检测位点上均存在籼粳分化。18个亲本共检测出4个粳稻、5个偏粳、8个偏籼和1个籼稻类型。在18个亲本中,明恢63和9308的粳稻成分分别为12.50%和33.33%;粳型恢复系C418的粳稻成分仅有31.25%。39个籼粳杂交衍生系共检测出1个粳稻、11个偏粳、20个偏籼和7个籼稻类型。其中,粳型衍生系明恢502的粳稻成分仅占10.42%。ILP标记法与形态指数法判定籼粳分类结果的吻合度较好,粳稻成分指数、籼稻成分指数与程氏指数综合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0.794**和r=-0.7662**。【结论】ILP标记具有准确检测籼(粳)成分比例的功能;研究籼粳分化可以合理解释籼粳型恢复系配组的杂交稻表现明显杂种优势的原因,对有效利用籼粳亚种间优良基因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籼粳杂交 籼粳分化 ILP 内含子长度多态性 粳稻成分指数
下载PDF
籼型杂交水稻恢复系的选育 被引量:21
3
作者 谢华安 罗家密 +6 位作者 张受刚 郑家团 林美娟 张建新 姜兆华 许旭明 余永安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31-33,共3页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把水稻杂种优势应用于生产的国家。杂交水稻已为我国粮食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杂交稻的发展主要靠两个方面:一是靠新不育系;二是靠新恢复系。作者根据亲身实践,综述新恢复系选育的途径、方法及成功经验,并提出今后...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把水稻杂种优势应用于生产的国家。杂交水稻已为我国粮食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杂交稻的发展主要靠两个方面:一是靠新不育系;二是靠新恢复系。作者根据亲身实践,综述新恢复系选育的途径、方法及成功经验,并提出今后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恢复系 配合力 选择育种
下载PDF
抗稻瘟病籼型水稻不育系广抗13A的选育 被引量:16
4
作者 卓伟 许旭明 +5 位作者 张受刚 马彬林 杨旺兴 邹文广 范祖军 杨腾帮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13,共4页
用抗稻瘟病的保持系福伊B为母本与K型不育系K17A的保持系K17B杂交,将广谱抗性基因与强配合力基因有效聚合,后代材料经多年稻瘟病重发区自然诱发抗性鉴定,选择抗稻瘟病的优良单株与珍汕97A测交,并进行连续多代择优回交,育成广谱抗稻瘟病... 用抗稻瘟病的保持系福伊B为母本与K型不育系K17A的保持系K17B杂交,将广谱抗性基因与强配合力基因有效聚合,后代材料经多年稻瘟病重发区自然诱发抗性鉴定,选择抗稻瘟病的优良单株与珍汕97A测交,并进行连续多代择优回交,育成广谱抗稻瘟病的籼型水稻不育系广抗13A,2003年10月通过福建省科技成果鉴定。介绍了其主要特征特性及繁殖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不育系 广抗13A 抗稻瘟病 选育
下载PDF
水稻籼粳交恢复系茎秆抗倒性的配合力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许旭明 张受刚 +2 位作者 韦新宇 柯蓓 梁康迳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7-53,共7页
通过不断聚合和累加不同籼粳亚种有利基因的方法,自育成的不同籼粳分化类型的12个恢复系,与8个两系和三系不育系为材料,采用植物数量性状配合力(NCⅡ设计)分析方法,研究了6个茎秆抗倒性状的配合力和群体遗传参数。结果表明:所考察的6个... 通过不断聚合和累加不同籼粳亚种有利基因的方法,自育成的不同籼粳分化类型的12个恢复系,与8个两系和三系不育系为材料,采用植物数量性状配合力(NCⅡ设计)分析方法,研究了6个茎秆抗倒性状的配合力和群体遗传参数。结果表明:所考察的6个茎秆抗倒性状的遗传受亲本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的影响。倒伏指数、抗折力以非加性效应为主;株高、弯曲力矩、茎椭圆截面积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亲本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对后代茎壁截面积的作用相似。恢复系的遗传效应对杂交组合茎秆抗倒性起主要作用。抗折力和弯曲力矩性状除了受亲本特殊配合力的影响外,恢复系的一般配合力也起重要作用。K17A、广抗13A和II-32A三个不育系表现降低籼粳杂种株高超亲和提高抗倒性的遗传效应;明恢509、明恢512、明恢502和明恢398四个恢复系在降低倒伏指数方面较其他恢复系具有明显优势,且株高一般配合力为负效应,在提高茎秆抗倒性为目标的育种实践中有重要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粳交 茎秆抗倒性状 配合力 籼粳分化类型 基因加性效应
下载PDF
高配合力早籼恢复系明恢2155的选育与应用 被引量:13
6
作者 杨旺兴 许旭明 +5 位作者 卓伟 张受刚 马彬林 杨腾帮 邹文广 范祖军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18,共3页
明恢2155是三明市农科所用大穗型籼粳中间材料K59与多系1号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籼恢复系,具有株叶形态好、恢复力强、配合力高、穗大粒多、花粉量足、制种产量高等特点。用明恢2155所配系列组合表现产量高、稳产性好、适应性广,其中金优215... 明恢2155是三明市农科所用大穗型籼粳中间材料K59与多系1号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籼恢复系,具有株叶形态好、恢复力强、配合力高、穗大粒多、花粉量足、制种产量高等特点。用明恢2155所配系列组合表现产量高、稳产性好、适应性广,其中金优2155已通过广西区、福建和陕西省品种审定,T78优2155已通过广东梅州市、广西区和福建省品种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早籼恢复系 明恢2155 选育
下载PDF
水稻籼粳杂交衍生系创新效果评价与利用 被引量:9
7
作者 许旭明 张受刚 +3 位作者 卓伟 马彬林 杨腾帮 梁康迳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3-118,共6页
采用不断聚合和累加不同有利基因的方法,历时21年4个选育阶段,进行水稻籼粳杂种优势利用的育种实践.育成了32个水稻籼粳杂交衍生系,试图评价衍生系创新的效果及在实用型亚种间杂交稻改良中的有效利用.通过对水稻籼粳杂交衍生系创新过程... 采用不断聚合和累加不同有利基因的方法,历时21年4个选育阶段,进行水稻籼粳杂种优势利用的育种实践.育成了32个水稻籼粳杂交衍生系,试图评价衍生系创新的效果及在实用型亚种间杂交稻改良中的有效利用.通过对水稻籼粳杂交衍生系创新过程和主要产量相关性状的鉴定与分析,认识到水稻籼粳杂交衍生系的创新是一个逐步认识与改良的育种实践.第一,在育种的早期阶段,应聚合多个广亲和基因与恢复基因,并重视分蘖力、千粒重及落粒性状的选择;中期阶段是解决生产实用性问题,改良农艺性状和籽粒充实度;实用阶段是达到推广应用的目标.第二,籼粳交恢复系后代选择技术不同于常规选择法.有效的选择法是用籼粳交恢复系后代与多种类型胞质不育系进行广泛测配.第三,扩大双亲籼粳遗传差异,在恢复系综合性状改良的基础上适度增加粳稻成分,可提高杂种优势.第四,通过有利基因的不断聚合和累加,优良株型和高产、优质、抗逆性和适应性相结合是选育实用型强优势籼粳亚种间杂交稻的育种策略与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籼粳亚种 广亲和基因 恢复基因 种质创新
下载PDF
早晚交人工制恢育成早熟杂交水稻汕优77的选育与利用 被引量:5
8
作者 郑家团 谢华安 +6 位作者 姜兆华 张受刚 林美娟 张建新 杨学 罗家密 黄显波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9-12,共4页
强恢早熟水稻恢复系“明恢77”配制的早熟杂交水稻组合汕优77,具有优势强,高产,抗稻瘟病,生育期适宜,适应性广,容易制种,米质较好等特点。该组合参加全国区域试验,平均产量比威优64增产8%。在湖南、广东、广西、江西、... 强恢早熟水稻恢复系“明恢77”配制的早熟杂交水稻组合汕优77,具有优势强,高产,抗稻瘟病,生育期适宜,适应性广,容易制种,米质较好等特点。该组合参加全国区域试验,平均产量比威优64增产8%。在湖南、广东、广西、江西、湖北、福建等省累计推广143.53万hm2,累计增产粮食10.09亿kg。近年来,年推广面积33.33万hm2以上,成为我国南方稻区早熟杂交水稻主栽组合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系 明恢77 汕优77 杂交水稻 人工制恢 选育
下载PDF
中国水稻籼型三系不育系选育的进展与讨论 被引量:43
9
作者 许旭明 张受刚 梁康迳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7年第3期176-180,共5页
从开拓不育系新质源、扩大保持系遗传基础、改进不育系选育方法和转变不育系育种目标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中国在水稻籼型三系不育系选育中取得的进展,提出了水稻籼型三系不育系育种的主攻方向,认为围绕不育系的综合育种目标,应用常规与... 从开拓不育系新质源、扩大保持系遗传基础、改进不育系选育方法和转变不育系育种目标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中国在水稻籼型三系不育系选育中取得的进展,提出了水稻籼型三系不育系育种的主攻方向,认为围绕不育系的综合育种目标,应用常规与生物技术相结合的育种技术,进行种质创新及亲本遗传背景改良是今后水稻籼型三系不育系育种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型杂交稻 不育系 选育 进展
下载PDF
DTOPSIS在水稻新品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旺兴 许旭明 +4 位作者 卓伟 张受刚 马彬林 杨腾帮 邹文广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41-145,共5页
运用DTOPSIS法,对2005年南方稻区长江中下游中水稻区域试验资料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DTOPSIS法比单用产量进行分析更为合理,能将各品种的性状指标归纳为统一的量化综合指标,并能反映各品种的稳定程度;在所有参试品种中,II优623、II优... 运用DTOPSIS法,对2005年南方稻区长江中下游中水稻区域试验资料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DTOPSIS法比单用产量进行分析更为合理,能将各品种的性状指标归纳为统一的量化综合指标,并能反映各品种的稳定程度;在所有参试品种中,II优623、II优1259和F301三者的Ci值最高,综合性状优良,与品种的实际表现一致;同时对DTOPSIS法在水稻新品种综合评价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DTOPSIS法 综合评价
下载PDF
籼型水稻三系不育系广抗13A抗稻瘟病基因的遗传 被引量:4
11
作者 韦新宇 许旭明 +9 位作者 王宗华 梁康迳 张受刚 卓伟 马彬林 陈美莲 杨旺兴 邹文广 杨腾帮 范祖军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345-349,共5页
籼型水稻三系不育系广抗13A生产上对稻瘟病菌表现抗谱广、抗性强的特点,于2003年10月通过福建省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借助5个以CO39为遗传背景的近等基因系(鉴别品种)和1个普感品种丽江新团黑谷(LTH)组成的基因分析体系,对籼型水稻三系不... 籼型水稻三系不育系广抗13A生产上对稻瘟病菌表现抗谱广、抗性强的特点,于2003年10月通过福建省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借助5个以CO39为遗传背景的近等基因系(鉴别品种)和1个普感品种丽江新团黑谷(LTH)组成的基因分析体系,对籼型水稻三系不育系广抗13A抗稻瘟病基因的组成进行鉴定分析。接菌试验选用4个致病性稳定的稻瘟病菌系Guy11、FJ2009-66、98013A和98099,并于苗期对不育系广抗13A与感病品种丽江新团黑谷杂交的F1、F2群体进行喷雾接种鉴定。抗病性遗传分析表明:不育系广抗13A对4个稻瘟病菌系的抗病性分别由1对显性基因控制。等位性测定结果表明:不育系广抗13A对菌系98013A的抗病基因与Pi-2基因呈不等位关系;对菌系Guy11的抗病基因与Pi-4b基因呈现连锁。根据抗病性反应不同,可知不育系广抗13A所携带的对菌系98013A和Guy11的抗病基因不是已知的Pi-1、Pi-4a和Pi-3基因,推断是2个新的抗稻瘟病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型 三系不育系 广抗13A 抗稻瘟病基因 遗传分析
下载PDF
优质、高异交率籼型三系不育系明41A的选育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卓伟 张受刚 +2 位作者 许旭明 杨腾邦 范祖军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327-330,共4页
明 41A是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利用博B和特B的杂交后代 ,与D汕A连续多代回交育成的优质、高异交率籼型三系新不育系 ,具有配合力好、异交率高、育性稳定、米质好、株叶型好、易于繁殖、制种等特点 ,对其加以利用 ,可望测配出高产、优质的... 明 41A是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利用博B和特B的杂交后代 ,与D汕A连续多代回交育成的优质、高异交率籼型三系新不育系 ,具有配合力好、异交率高、育性稳定、米质好、株叶型好、易于繁殖、制种等特点 ,对其加以利用 ,可望测配出高产、优质的杂交稻组合供生产应用。该不育系于 1 999年 1 2月通过福建省科技成果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型不育系 选育 异交率 明41A 稻米品质 水稻
下载PDF
籼粳杂交不同衍生世代产量相关性状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韦新宇 柯蓓 +8 位作者 张受刚 卓伟 马彬林 杨腾帮 杨旺兴 邹文广 范祖军 许旭明 梁康迳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251-259,共9页
采用包括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AD模型),分析了水稻籼粳杂交不同选育阶段衍生系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表现规律。结果表明,所测定各产量相关性状中普遍存在着遗传主效应,且也普遍存在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其... 采用包括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AD模型),分析了水稻籼粳杂交不同选育阶段衍生系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表现规律。结果表明,所测定各产量相关性状中普遍存在着遗传主效应,且也普遍存在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其中,衍生一代的播抽天数和千粒重性状以加性效应为主,其余7个性状以显性效应为主;衍生二代的单株谷重、结实率和千粒重性状以显性效应为主,其余6个性状则以加性效应为主;衍生四代的单株谷重、结实率、株高和穗长性状以显性效应为主,其余5个性状以加性效应为主。基因型×环境互作分析表明,除衍生一代的单株谷重、单株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性状和衍生二代的播抽天数、单株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性状以及衍生四代的单株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性状没有检测到加性×环境互作效应外,其余性状均存在加性×环境互作效应。此外,不同衍生世代各产量相关性状均存在着显性×环境互作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粳杂交 衍生世代 产量相关性状 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
下载PDF
高产抗病优质杂交籼稻新组合特优70 被引量:3
14
作者 许旭明 张受刚 +2 位作者 卓伟 杨腾邦 范祖军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2-43,共2页
特优 70系以龙特浦A为母本 ,明恢 70为父本育成的籼稻组合 ,具有高产稳产 ,中抗稻瘟病、白叶枯病 ,米质优良 ,适应性好 ,制种产量高等特点 ,1999年 3月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杂交灿稻 特优70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早籼恢复系明恢2155产量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卓伟 郑师伟 +3 位作者 许旭明 张受刚 马彬林 杨旺兴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294-297,共4页
选用明恢2155等5个早熟恢复系与中九A等5个早熟三系不育系,采用5×5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设计(NC-Ⅱ),研究了产量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所有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在小区产量、丛有效穗数、每... 选用明恢2155等5个早熟恢复系与中九A等5个早熟三系不育系,采用5×5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设计(NC-Ⅱ),研究了产量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所有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在小区产量、丛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千粒重等性状上,基因加性效应起主导作用;除结实率和千粒重外,其他性状受恢复系的影响较大。在结实率方面,父母本互作效应也存在较大影响。明恢2155各产量性状上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均表现最大;所有组合中,中九A×明恢2155在小区产量上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籼恢复系 明恢2155 产量性状 配合力
下载PDF
水稻不同籼粳分化类型的光合特性比较与遗传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卓伟 许旭明 +2 位作者 张受刚 韦新宇 马彬林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5-230,共6页
本文比较分析了水稻不同籼粳分化类型材料在抽穗期和成熟期的净光合速率、水分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反映光合作用特性的性状指标.本研究基于分子聚类结果选出8个育成恢复系,与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8个水稻不育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 本文比较分析了水稻不同籼粳分化类型材料在抽穗期和成熟期的净光合速率、水分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反映光合作用特性的性状指标.本研究基于分子聚类结果选出8个育成恢复系,与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8个水稻不育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8×8)组配成一套包括亲本和F1代在内的2个世代遗传材料,采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AD模型)系统分析了不同类型材料光合特性表现的遗传效应及与产量性状间的遗传相关性.结果表明:(1)不同籼粳分化类型品种的光合生理特性存在差异,籼型品种在齐穗期光合速率较高,成熟期光合作用明显减弱;粳型品种在成熟期仍然保持一定的光合作用,光合功能期较长.(2)不同分化类型的恢复系亲本及所配组合F1产量和主要光合特性的性状指标的表型值存在较大差异,受基因加性和显性效应的影响.(3)主要光合特性的遗传率分析表明,除成熟期的水分利用率不显著外,其余光合特性指标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籼粳分化 光合特性 遗传效应
下载PDF
明恢70及其组合的选育和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建新 林美娟 +4 位作者 王晓明 郑家团 罗家密 张受刚 谢华安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83-286,共4页
明恢 70是以 IR5 4作母本与明恢 63杂交 ,经过连续多年多点病区自然诱发鉴定和室内接菌鉴定筛选育成的 .它具有丰产性好、抗性强、米质优、抗谱广、恢复力强、配合力好等特点 .以其作为父本配制的汕优 70、特优 70、威优 70等组合综合... 明恢 70是以 IR5 4作母本与明恢 63杂交 ,经过连续多年多点病区自然诱发鉴定和室内接菌鉴定筛选育成的 .它具有丰产性好、抗性强、米质优、抗谱广、恢复力强、配合力好等特点 .以其作为父本配制的汕优 70、特优 70、威优 70等组合综合性状好 ,在各级区试中均表现出显著的增产效应 .其中 ,汕优 70、特优 70已通过福建省及中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恢70 选育 应用 杂交水稻 育种 恢复系
下载PDF
水稻籼粳交衍生系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效应与杂种优势 被引量:5
18
作者 韦新宇 许旭明 +3 位作者 张受刚 卓伟 马彬林 梁康迳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0年第3期145-152,共8页
采用包括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AD模型),对不同环境下水稻籼粳交衍生系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效应与杂种优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播抽天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性状以基因的加性主效应为主;结实率和株高... 采用包括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AD模型),对不同环境下水稻籼粳交衍生系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效应与杂种优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播抽天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性状以基因的加性主效应为主;结实率和株高性状以基因的显性主效应为主;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明显影响产量相关性状表现,以显性×环境互作为主,其中播抽天数、单株谷重、千粒重和穗长的显性×环境互作效应尤为明显。杂种优势研究表明,由遗传主效应控制的杂种优势除单株有效穗数外,其余8个性状均表现正向群体平均优势;基因型×环境互作杂种优势分析表明,单株谷重、单株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株高和穗长6个性状杂种优势的稳定性较好。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明恢413、97gk1037、明恢118和明恢417在多个性状上表现以遗传主效应为主,环境互作效应较弱,具有较好的环境稳定性,表明该4个籼粳交衍生品系在籼粳杂种优势利用中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粳交衍生系 加性—显性遗传主效应 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 产量相关性状 杂种优势
下载PDF
籼型三系不育系九丰A的选育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旺兴 卓伟 +5 位作者 许旭明 张受刚 马彬林 杨腾帮 邹文广 范祖军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7-18,共2页
以金23A为母本,688B/福伊B的F4代单株为父本测交,经多代择优回交,育成早熟籼型三系不育系九丰A。该不育系具有育性稳定、抗瘟性好、农艺性状优良、早熟、可恢复性和配合力好等特点。2003年10月通过福建省科学技术成果鉴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籼型不育系 九丰A 选育
下载PDF
“广抗13A”杂种F_1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邹文广 许旭明 +4 位作者 张受刚 卓伟 马彬林 杨旺兴 范祖军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8年第12期24-25,27,共3页
对广抗13A杂种F1的6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每穗实粒数、千粒重、结实率对其产量影响较大,并得出其最优回归方程:Y=-106.878+0.114X4+2.363X6+0.843X5,其决定系数R2=0.6231。说明在对广抗13A进行配组时,其恢复系的选... 对广抗13A杂种F1的6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每穗实粒数、千粒重、结实率对其产量影响较大,并得出其最优回归方程:Y=-106.878+0.114X4+2.363X6+0.843X5,其决定系数R2=0.6231。说明在对广抗13A进行配组时,其恢复系的选择应在注重大穗和结实率配合力高的前提下,保证一定丛有效穗配合力,从而可提高F1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抗13A 杂种F1 农艺性状 遗传变异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