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冠肺炎疫情管控对武汉市空气质量的影响分析
1
作者 邓田田 赵锦慧 +3 位作者 张周祥 何超 蒋涛涛 曾宇杰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205-211,共7页
为探究武汉市疫情管控期间的空气质量状况,将管控时期(2020.01.24—2020.04.08)的AQI(air quality index)、水溶性无机离子(NO_(3)^(-),NH_(4)^(+),SO_(4)^(2-),C1^(-),K^(+),Ca^(2+),Na^(+),Mg2+)浓度均值与近6年相同时段的相应数据进... 为探究武汉市疫情管控期间的空气质量状况,将管控时期(2020.01.24—2020.04.08)的AQI(air quality index)、水溶性无机离子(NO_(3)^(-),NH_(4)^(+),SO_(4)^(2-),C1^(-),K^(+),Ca^(2+),Na^(+),Mg2+)浓度均值与近6年相同时段的相应数据进行统计对比分析;以旬期为时间尺度,运用相关性分析法着重探讨管控期间AQI、水溶性无机离子与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管控期间空气质量较往年同时段好,优良率达到98.7%,首要污染物主要为PM2.5和O3-8 h.NO_(3)^(-)、SO_(4)^(2-)、NH_(4)^(+)为管控以及历年相同期间水溶性无机离子的重要组分,管控期间NO_(3)^(-)、SO_(4)^(2-)有所下降,NH_(4)^(+)达到历年浓度最低值,此3种主要离子分别占水溶性无机离子总浓度的42.83%、26.92%、21.83%;管控期间的旬期研究表明,NO_(3)^(-)、SO_(4)^(2-)、NH_(4)^(+)离子浓度值随着气温回升逐渐增加,且NO_(3)^(-)/SO_(4)^(2-)的值均>1,表明移动源大于固定源;AQI,NO_(3)^(-)、SO_(4)^(2-)、NH_(4)^(+)均与风向、风速、湿度、气压呈负相关,与温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 水溶性无机离子 疫情管控
下载PDF
2015-2020年湖北省PM_(2.5)和臭氧复合污染特征演变分析 被引量:23
2
作者 陈楠 陈立 +9 位作者 王莉莉 祝波 操文祥 许可 丁青青 兰博 张周祥 魏莱 施艾琳 王珂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59-672,共14页
为揭示湖北省PM_(2.5)和臭氧(O_(3))复合污染演变特征,基于湖北省17个地市的空气质量国控点和武汉市大气超级站组分监测数据,全面分析湖北省17个地市2015—2020年PM_(2.5)和O_(3)的时空变化特征及相关关系,探讨PM_(2.5)和O_(3)协同效应... 为揭示湖北省PM_(2.5)和臭氧(O_(3))复合污染演变特征,基于湖北省17个地市的空气质量国控点和武汉市大气超级站组分监测数据,全面分析湖北省17个地市2015—2020年PM_(2.5)和O_(3)的时空变化特征及相关关系,探讨PM_(2.5)和O_(3)协同效应的成因机理.结果表明:①2015—2020年,湖北省PM_(2.5)显著改善,平均降幅为4.7μg/(m^(3)·a),但冬季负荷仍较高,主要集中于中部地区;O_(3)污染凸显,平均增幅为3.8μg/(m^(3)·a),污染集中在4—10月的暖季,东部地区最严重,近两年超标天数已与PM_(2.5)相当.②湖北省PM_(2.5)和O_(3)关联日趋密切,协同效应显著,日评价指标显示夏季二者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7),近两年当PM_(2.5)浓度≤50μg/m^(3)时,相关系数高达0.63;冬季PM_(2.5)浓度与Ox(O_(3)+NO_(2))浓度呈正相关,尤其2020年东部城市二者相关性高达0.46,显示大气氧化性对PM_(2.5)二次污染的重要性.③以武汉市为例,归纳PM_(2.5)和O_(3)复合污染的成因,暖季低PM_(2.5)背景下,高温、中等湿度和弱风速的气象条件以及VOCs和NO_(x)等前体物的高浓度排放,使得受VOCs主控的光化学反应加剧,易造成O_(3)污染,从而加强PM_(2.5)二次生成;冬季高的大气氧化性,叠加不利气象条件,促进颗粒物的二次生成,导致重污染时PM_(2.5)组分以硝酸盐等二次无机组分为主.研究显示,湖北省PM_(2.5)和O_(3)协同控制重点为,在保持现有NO_(x)控制力度基础上强化VOCs控制,遏制暖季和东部区域O_(3)浓度上升,加强冬季和中部PM_(2.5)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臭氧(O_(3)) 协同控制 复合污染 湖北省
下载PDF
武汉地区疫情管控期间空气质量变化及改善措施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楠 张周祥 +9 位作者 李涛 祝波 许可 操文祥 丁青青 兰博 王莉莉 李赢杰 蔡鹏 陶明辉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7-226,共10页
2020年1月23日起,武汉地区施行了严格的交通管控措施,对当地的人为活动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基于地面监测站网和卫星遥感分析了管控期间武汉地区的主要大气成分的变化,并研究了人为排放下降对O3和细颗粒物(PM2.5)污染的影响。研究发现,... 2020年1月23日起,武汉地区施行了严格的交通管控措施,对当地的人为活动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基于地面监测站网和卫星遥感分析了管控期间武汉地区的主要大气成分的变化,并研究了人为排放下降对O3和细颗粒物(PM2.5)污染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于管控期间施行机动车禁行政策,武汉地区的NO2浓度与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53.2%,挥发性有机物(VOCs)下降了25.1%;与NO2和VOCs的显著下降不同,O3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第90百分位浓度平均值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16.5%,尤其是2月温度同比增高超过5℃,紫外辐射增长超过100%,O3浓度显著高于去年同期,说明应基于O3前体物NOx和VOCs活性种类的非线性定量关系加强协同减排;同时,管控期间PM2.5浓度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5.6%,但是PM2.5浓度低值主要集中在风速较大、扩散较好的2月,其他时段PM2.5浓度下降并不明显;值得注意的是,与2月的显著下降不同,3月硝酸盐的浓度同比变化不大,说明导致NOx转化为硝酸盐的大气氧化能力并未受到较大削减,武汉地区颗粒物减排应基于颗粒物不同组分的形成机理,加强颗粒物一次排放源和关键前体物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 武汉 管控措施 细颗粒物(PM2.5) 臭氧
下载PDF
2016—2020年武汉各行政区臭氧浓度的时空分布规律 被引量:2
4
作者 邓田田 赵锦慧 +2 位作者 张周祥 孙莹莹 杨喆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4期388-394,共7页
基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和武汉市环保局的污染物小时均值数据,统计武汉市22个监测点臭氧浓度,分析臭氧浓度及污染状况的时空分布状况,结果表明:2016—2020年武汉地区臭氧浓度具有明显的时间变化规律,年际变化呈现上升的趋势;在年内变化上... 基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和武汉市环保局的污染物小时均值数据,统计武汉市22个监测点臭氧浓度,分析臭氧浓度及污染状况的时空分布状况,结果表明:2016—2020年武汉地区臭氧浓度具有明显的时间变化规律,年际变化呈现上升的趋势;在年内变化上呈现冬季低、夏季高的特点;在臭氧浓度月均值变化中多呈现不规则的“M”状双峰型变化趋势,少数呈倒“V”状的单峰型,还有极少数的多峰型;臭氧浓度空间分布规律为从市中心到远城区依次降低.出现空间异质性是主城区臭氧前体污染物排放源集中,再加上夏季城市的热岛效应,增加了臭氧的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双峰型 时空分布规律 武汉市
下载PDF
基于多模式融合模型的高精度风速预报方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汪步惟 张周祥 +3 位作者 刘洋 胡倩雲 郭晓龙 马丽亚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 2021年第9期107-112,共6页
针对新能源功率预测中提升风速预报精度的需求,文章基于气象数值预报模式,利用4个背景场资料和8种参数化方案开展敏感性试验。然后,基于风速观测数据评估了集合预报成员在不同层高的风速预报效果。文章结合贝叶斯模型平均方法和相关系... 针对新能源功率预测中提升风速预报精度的需求,文章基于气象数值预报模式,利用4个背景场资料和8种参数化方案开展敏感性试验。然后,基于风速观测数据评估了集合预报成员在不同层高的风速预报效果。文章结合贝叶斯模型平均方法和相关系数滑动平均法建立了多模式融合模型,得到更加准确的确定性风速预报结果。研究显示,通过集合成员加入EC背景场进行融合后,可有效提高预报风速的相关系数,从而为提升新能源功率预测精度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合预报 风速预报 多模式融合 参数化方案
下载PDF
多源降水信息在秦淮河流域洪水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9
6
作者 滑申冰 宋宗朋 +4 位作者 胡菊 靳双龙 张周祥 朱德华 王新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15,共6页
目前天气雷达测雨与卫星遥感降水具有高时空分辨率与大面积的覆盖范围等特点,为洪水模拟预报提供了新的数据支持,但此类降水产品的预报能力差别较大,因此需对其进行精度评估。结合地面雨量站观测数据,在中纬度秦淮河下游流域定量评估S... 目前天气雷达测雨与卫星遥感降水具有高时空分辨率与大面积的覆盖范围等特点,为洪水模拟预报提供了新的数据支持,但此类降水产品的预报能力差别较大,因此需对其进行精度评估。结合地面雨量站观测数据,在中纬度秦淮河下游流域定量评估S波段雷达测雨和全球高分辨率卫星CMORPH,Era-Interim,GPM和TRMM(3B42V7)降水数据的精度,并采用三水源新安江模型对选定的3场洪水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在洪水过程径流模拟中,S波段雷达测雨数据与4种卫星降水产品均具有较好的径流模拟适用性;除雨量站外,精确度最高为S波段雷达和GPM,是当前评估中最好的降水产品,径流模拟精度达到0.92以上,且两种降水产品的趋势一致,其次是TRMM(3B42V7),Era-Interim,CMORPH卫星降水数据。研究成果可为天气雷达与常用卫星遥感降水数据在流域洪水模拟的水文预报应用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雷达测雨 卫星遥感降水产品 径流模拟 秦淮河流域
下载PDF
基层2型糖尿病健康教育分析
7
作者 周艾玲 张周祥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9年第13期222-222,共1页
回顾2003—2008年5年间在对5000余名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具体实施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及实施情况,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健康教育 糖尿病患
下载PDF
秋冬季节华北背景地区PM_1污染特征及来源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周祥 张养梅 +4 位作者 张小曳 王亚强 沈小静 孙俊英 周怀刚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647-2655,共9页
利用高分辨率飞行时间气溶胶质谱仪(HR-ToF-AMS)在华北背景地区——上甸子区域大气本底站开展亚微米气溶胶(NR-PM_1)化学组分及粒径分布的连续观测实验,观测时段为2015年10月17日至2016年1月27日,涵盖了秋、冬两季.结果表明,整个观测期... 利用高分辨率飞行时间气溶胶质谱仪(HR-ToF-AMS)在华北背景地区——上甸子区域大气本底站开展亚微米气溶胶(NR-PM_1)化学组分及粒径分布的连续观测实验,观测时段为2015年10月17日至2016年1月27日,涵盖了秋、冬两季.结果表明,整个观测期间NR-PM_1平均质量浓度为25.2μg·m^(-3),PM_1中有机物占绝对优势,硝酸盐占的比例高于硫酸盐.各化学组分平均粒径分布以积聚模态为主,其中,有机物峰形最宽,峰值粒径最小,硝酸盐峰值粒径最大,表明有机物在颗粒物形成、增长初期及老化阶段均有贡献,硝酸盐在气溶胶粒子老化过程中更易于增长为大粒子.有机物种元素特性分析结果显示,秋、冬季有机气溶胶平均氧碳比(O/C)和氢碳比(H/C)为0.58和1.58,OM/OC达1.91,有机气溶胶的氧化程度高于城市站点平均水平.在华北地区污染环境下,有机气溶胶演变途径Van Krevelen拟合曲线斜率为-0.21,其老化潜质和速率较珠三角地区和欧美地区城市要慢.对比污染时段和清洁时段化学组成特征发现,在污染时段,硝酸盐质量浓度及其对PM_1的贡献率超过硫酸盐,有机物氧化程度明显高于清洁时段.后径向轨迹气团分析结果显示,污染时段气团来向较为复杂,来自西部,南部以及东北部气团均有贡献,清洁时段,主要受来自西伯利亚洁净空气的影响,对站点污染物扩散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背景 化学成分 粒径分布 有机气溶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