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桂中坳陷上古生界页岩气保存条件 被引量:38
1
作者 潘仁芳 唐小玲 +2 位作者 孟江辉 张喜满 龚宇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34-541,共8页
桂中坳陷上古生界中、下泥盆统以及下石炭统页岩具有良好的生烃及储集条件,但受多期构造运动改造,页岩气保存条件复杂。从宏观和微观分析入手,对该区上古生界页岩气保存条件进行综合评价,预测其勘探潜力及有利勘探区。在野外地质调查的... 桂中坳陷上古生界中、下泥盆统以及下石炭统页岩具有良好的生烃及储集条件,但受多期构造运动改造,页岩气保存条件复杂。从宏观和微观分析入手,对该区上古生界页岩气保存条件进行综合评价,预测其勘探潜力及有利勘探区。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钻井资料、镜质体反射率、粘土矿物X-射线衍射、泥页岩物性分析数据以及构造演化史和埋藏史-热史恢复,从盖层封闭性、断裂和抬升剥蚀作用影响等方面评价了桂中坳陷上古生界页岩气保存条件。结果表明:桂中坳陷中泥盆统泥页岩沉积厚度大(暗色泥页岩厚250-650 m)、分布连续且韧性和微观封闭性较好,可作为页岩气直接和区域盖层;下石炭统虽然分布局限,但韧性和封闭性好,可作为局部盖层;燕山期为研究区主要变形期,大量叠瓦状逆冲断裂和高角度逆冲断层在此时发育,对现今残存的页岩气藏分布格局起着决定性影响,坳陷中、西部遭受的构造改造相对较弱;强烈的剥蚀作用破坏了页岩气的保存,但坳陷中、西部地区剥蚀程度较小。总之,桂中坳陷中、西部的柳江低凸起内天山背斜及西部、马山断凸中部和红渡浅凹中部一带页岩盖层分布稳定且韧性和封闭性较好、遭受的构造破坏较弱、剥蚀厚度较小,为页岩气有利勘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保存条件 盖层封闭性 构造作用 页岩气 桂中坳陷
下载PDF
中国南方五省区陆相中小盆地石油地质特征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徐政语 姚根顺 +5 位作者 张喜满 马庆林 黄羚 程刚 廖飞燕 王鹏万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8-166,172,共10页
中国南方5省区(琼、粤、滇、黔、桂)共发育晚白垩世—新生代陆相中小盆地63个,依据成盆背景可划分为6大盆地带、2种成盆环境,结合沉积充填过程归纳为4种沉积充填模式。东、中部盆地烃源岩发育时代早(以古近系为主)、厚度大(400~1000 m... 中国南方5省区(琼、粤、滇、黔、桂)共发育晚白垩世—新生代陆相中小盆地63个,依据成盆背景可划分为6大盆地带、2种成盆环境,结合沉积充填过程归纳为4种沉积充填模式。东、中部盆地烃源岩发育时代早(以古近系为主)、厚度大(400~1000 m、100~900 m)、以湖相泥岩为主;西部复合与叠合盆地烃源岩发育时代晚(以新近系为主)、厚度偏薄(125~700 m)、以碳质泥岩及煤层为主;有机质丰度总体较高,但类型复杂,表现为"东好西差";烃源岩热演化程度总体呈现"东高西低"格局,东、中部盆地有机质处于未熟—低熟阶段,勘探应以未熟生物气—低熟油为主;西部处于未熟阶段,勘探应以未熟生物气为主。5省区盆地因沉积岩体系发育,砂岩储层物性总体较好,一般具有中—高孔、中—高渗的特征;同时,由于多数盆地在萎缩阶段充填有区域性展布的浅湖—湖沼相泥质岩,区域盖层相对发育,盆地储盖条件总体较好。据已有资料统计分析,5省区陆相中小盆地油气藏类型总体可归纳为构造、岩性、地层与复合4大类型。其中,东部盆地以构造类油气藏为主,西部盆地以岩性油气藏为主,中部盆地以复合型油气藏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地质特征 油气藏类型 陆相中小盆地 中国南方
下载PDF
南雄盆地红层岩石地层划分 被引量:23
3
作者 张显球 张喜满 +2 位作者 侯明才 李罡 黎汉明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41-451,共11页
南雄盆地白垩纪-古近纪红色地层累计厚达2525~7250m,依据沉积物从粗到细的变化,将南雄盆地红层划分为4个沉积旋回和2群9组8段,即南雄群(长坝组、江头组、园圃组、大风组、主田组、浈水组),罗佛寨群(上湖组、浓山组、古城村组)... 南雄盆地白垩纪-古近纪红色地层累计厚达2525~7250m,依据沉积物从粗到细的变化,将南雄盆地红层划分为4个沉积旋回和2群9组8段,即南雄群(长坝组、江头组、园圃组、大风组、主田组、浈水组),罗佛寨群(上湖组、浓山组、古城村组),重新厘定了大风组、园圃组的涵义,新建江头组,取消松山组、黄坑组、坪岭组和丹霞组,简述各岩组的分布、岩性特征及生物化石。所划分的9个岩组,除长坝组与江头组之间有沉积间断为假整合接触外,其余各组均属连续沉积整合接触。长坝组一段、江头组、大凤组、浈水组以粗碎屑岩发育为主要特征,而长坝组二段、园圃组、主田组和罗佛寨群主要是一套细碎屑岩,由于岩石的物质成份、粗细、软硬不同,抗风化能力差异明显,反映在地貌形态和植被面貌上都有显著区别,依据岩性、地貌和植被特征各组之间的分界线标志明显容易划分,也便于野外地质填图。依此划分编绘了新的大比例尺(1/5万)南雄盆地地质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地层划分 地质图 白垩系 古近系 南雄盆地 广东
原文传递
三水盆地古近系布三段砂岩中碳酸盐胶结物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10
4
作者 唐鑫萍 王冠群 +2 位作者 钱茂路 张喜满 杨博贤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53-360,共8页
为研究三水盆地布三段砂岩中碳酸盐胶结物的组成特点及成因,开展岩矿鉴定、成岩演化分析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布三段砂岩中碳酸盐胶结物普遍含铁,矿物组成主要为铁方解石和铁白云石;碳酸盐胶结物的碳同位素(δ^(13)C)值分布... 为研究三水盆地布三段砂岩中碳酸盐胶结物的组成特点及成因,开展岩矿鉴定、成岩演化分析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布三段砂岩中碳酸盐胶结物普遍含铁,矿物组成主要为铁方解石和铁白云石;碳酸盐胶结物的碳同位素(δ^(13)C)值分布范围较集中,在-6.4‰~-4.3‰之间,平均为-5.6‰,氧同位素(δ^(18)O)值分布范围为-15.5‰~-11.2‰,平均为-13.1‰,碳源分析表明其形成与有机脱羧作用有关;计算古盐度Z值分布范围为107.5~112.5,平均值为109.3,反映碳酸盐胶结物形成于淡水环境;计算古温度为78.5~108.8℃,平均值为91.8℃,结合成岩演化分析,推测碳酸盐胶结物总体形成于中成岩阶段早期;计算古埋深为1 850~2 800m,对比现今700~1 550m埋深,推测该段砂岩具有"曾经深埋、后期抬升"的特点,平均被抬升约为1 20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胶结物 稳定同位素 成岩环境 成岩流体 三水盆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