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献血者ABO疑难血型血清学与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分析
1
作者 陈兰兰 张燕华 +3 位作者 车进 李凤 麻静敏 张嘉洪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766-772,共7页
目的 正确鉴定ABO正反定型不相符献血者的血型并研究其表型与分子生物学特性。方法 微孔板法正反定型不相符的献血者标本分别进行盐水试管法血型血清学鉴定和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PCR-SSP)基因分型,并对部分献血者的PCR产物进行ABO... 目的 正确鉴定ABO正反定型不相符献血者的血型并研究其表型与分子生物学特性。方法 微孔板法正反定型不相符的献血者标本分别进行盐水试管法血型血清学鉴定和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PCR-SSP)基因分型,并对部分献血者的PCR产物进行ABO基因1—7外显子直接测序,分析献血者的血型表型、基因分型及基因序列。结果 微孔板法ABO正反定型不相符的献血者标本256份,通过试管法血型血清学鉴定,正常ABO血型119份,ABO血型抗体减弱90份,ABO亚型47份。256份标本进行了PCR-SSP基因分型试验,除了6份标本基因分型无法明确判读外,233份标本试管法血清学表型与基因型一致(91.02%),17份表型与基因型不一致(6.64%)。250份标本共计检出17种基因型:AO1(56份)、AO2(58份)、AA(50份)、BO1(31份)、BO2(17份)、BB(8份)、O1O1(2份)、O1O2(7份)、AB(13份),AO4、A205O2、A205A、A201A、O1O4、O2O2、A201B、A205B各1份。对78份标本ABO基因1—7外显子测序,共检出29个ABO等位基因,其中7个是常见等位基因:^(*)A101、^(*)A102、^(*)A104、^(*)B101、^(*)O01、^(*)O02、^(*)O04,23个是少见或罕见等位基因:^(*)A201、^(*)A205、^(*)Ax01、^(*)Ax03、^(*)Ax13、^(*)Ax19、^(*)Ax22、^(*)Ael10、^(*)B305、^(*)Bel03、^(*)Bel06/^(*)Bx02、^(*)Bw07、^(*)Bw12、^(*)Bw17、^(*)Bw37、^(*)O05、^(*)O26、^(*)O61、^(*)B(A)04、^(*)B(A)07、^(*)cisAB01和^(*)cisAB01var。另外发现6个罕见等位基因突变位点(c.101A>G;c.103_106delG;c.146_147insGC;c.259G>T;c.322C>T;c.932T>C)。结论 疑难ABO血型的鉴定需要血清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相结合,提供明确的血型以保障临床用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血型 亚型 表型 基因分型 基因测序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高粱农药残留种类检测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嘉洪 何林 +3 位作者 胡新军 彭健恒 薛钦原 严松才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209-217,共9页
目的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实现对高粱农药残留种类的鉴别。方法利用近红外高光谱成像系统采集高粱农药残留样品的高光谱数据,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自适应增强算法(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with adaptive boosting,BP-AdaBoost)、... 目的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实现对高粱农药残留种类的鉴别。方法利用近红外高光谱成像系统采集高粱农药残留样品的高光谱数据,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自适应增强算法(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with adaptive boosting,BP-AdaBoost)、轻量梯度提升机(light gradient boosting algorithm,LGBM)、极度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的高粱农药残留分类模型;采用了3种预处理方法和4种特征波长选择方法,并构建基于特征波长信息的农药残留分类模型,对比分析结果。结果标准正态变换(standard normal variate,SNV)为最佳的预处理方法,类型提升算法(type boosting algorithm,CatBoost)相比于梯度提升树(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GBDT)、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采样法(competitive adaptive reweighted sampling,CARS)和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选择的特征波长更具有代表性;在所有分类模型中,SNV-CatBoost-BP-AdaBoost模型农药残留鉴别效果最好,测试集平均分类正确率为95.17%。结论高光谱成像技术结合BP-AdaBoost算法可以识别出高粱中农药残留的种类,为检测高粱农药残留类别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成像 高粱 农药残留 无损检测 BP神经网络自适应增强算法
下载PDF
电化学发光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BsAg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嘉洪 李珊珊 +2 位作者 张会颖 王鹏 耿雪君 《北京医学》 CAS 2012年第2期137-139,共3页
根据2006年的调查.我国乙肝表面抗原(HB-sAg)总携带率为7.18%。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垂直和性行为等方式传播吲。目前国内血站均已开展血液HBsAg筛查。已经大幅度降低了通过输血造成的乙肝病毒感染的风险。但由于酶联免疫吸... 根据2006年的调查.我国乙肝表面抗原(HB-sAg)总携带率为7.18%。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垂直和性行为等方式传播吲。目前国内血站均已开展血液HBsAg筛查。已经大幅度降低了通过输血造成的乙肝病毒感染的风险。但由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筛查方法的局限性,仍会出现漏检和误检。为进一步减少血液制品输注的风险,保障输血的安全.采用检测技术更完善的筛查方法已成为社会和公众舆论关注的焦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HBSAG 电化学发光 检测技术 乙肝表面抗原 乙型肝炎病毒 乙肝病毒感染 筛查方法
下载PDF
无偿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初筛检测仪器性能的比较
4
作者 张嘉洪 张微 +2 位作者 张会颖 张文学 郭崇健 《北京医学》 CAS 2012年第5期388-389,共2页
为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不合格造成的血液报废占血液总报废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对献血者进行准确的ALT预筛。我们以日立70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作为参比仪器,比较了不同厂家的3台适合街头使用的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拟选择出准确度和... 为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不合格造成的血液报废占血液总报废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对献血者进行准确的ALT预筛。我们以日立70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作为参比仪器,比较了不同厂家的3台适合街头使用的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拟选择出准确度和精密度较高,实验结果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小的生化分析仪,以用于街头血液采集ALT预筛,结果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无偿献血者 仪器性能 初筛检测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半自动生化分析仪 血液报废 环境因素
下载PDF
单采血小板间隔期缩短对血小板质量及献血者血常规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微 徐国美 +2 位作者 张嘉洪 郭崇健 王艳玲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30-1031,共2页
新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l8467-2011)将献成分血间隔期由原来的不少于4周调整为不少于2周,每年不超过24次单采血浆/血小板。单采血小板作为临床广泛应用,治疗效果良好的最重要的成分血之一,采集间隔期的缩短对献血者的健康... 新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l8467-2011)将献成分血间隔期由原来的不少于4周调整为不少于2周,每年不超过24次单采血浆/血小板。单采血小板作为临床广泛应用,治疗效果良好的最重要的成分血之一,采集间隔期的缩短对献血者的健康及血小板的质量是否有影响,国内文献尚无报道,我们追踪了部分单采血小板捐献者献成分血间隔期4周以及2周的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采血小板 献血间隔期 血小板功能 血常规
下载PDF
北京地区献血者HTLV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13
6
作者 郭金金 张微 +7 位作者 张文学 李天君 郭崇健 宋艳 张嘉洪 车进 张燕华 李美霖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5年第1期82-83,共2页
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Human T-cell leukemia viruses,HTLV)是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Poiesz[1]等和日本Miyoshi[2]等分别从成人T细胞白血病患者(ATL)和外周血培养的T细胞中分离出来的一种逆转录病毒。HTLV分为Ⅰ型和Ⅱ型,其感染... 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Human T-cell leukemia viruses,HTLV)是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Poiesz[1]等和日本Miyoshi[2]等分别从成人T细胞白血病患者(ATL)和外周血培养的T细胞中分离出来的一种逆转录病毒。HTLV分为Ⅰ型和Ⅱ型,其感染分布广泛,并呈高度的地方性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 献血者 北京地区
下载PDF
探讨微柱凝胶法反定型弱凝集的处置措施 被引量:7
7
作者 陈兰兰 张燕华 +1 位作者 张嘉洪 李天君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8年第1期92-94,共3页
微柱凝集试验与传统的试管法血型血清学试验相比,具有敏感性高、操作简单、结果稳定能拍照保存等优点[1,2]。ABO血型系统天然抗体通常为IgM抗体,最适反应温度为4℃,但室温不影响ABO正反定型。当抗体凝集强度较弱导致正反定型不符时... 微柱凝集试验与传统的试管法血型血清学试验相比,具有敏感性高、操作简单、结果稳定能拍照保存等优点[1,2]。ABO血型系统天然抗体通常为IgM抗体,最适反应温度为4℃,但室温不影响ABO正反定型。当抗体凝集强度较弱导致正反定型不符时,传统的试管法处理措施是将反应管置4℃放置1 0 min,一般可出现增强的凝集反应,获得一致的正反定型结果。但是目前常用的全自动配血及血型分析仪,通常只有3 7℃和室温孵育位,无法获得天然抗体最佳的4℃反应条件。本实验室通过延长微柱凝集反应时间来增强凝集强度,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柱凝胶法 正反定型 反应时间 凝集强度
下载PDF
北京地区现役军人无偿献血认知状况调查 被引量:6
8
作者 张文学 李美霖 +8 位作者 李天君 刘晓丽 麻静敏 车进 张燕华 张微 张嘉洪 郭崇健 宋艳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6年第3期265-268,共4页
目的调查分析北京地区现役军人对无偿献血的认知状况,为促进献血宣传和社会参与提供策略。方法按照自行设计的《现役军人无偿献血知识调查表》,采取无记名方式随机调查北京地区不同兵种共2 000名现役军人,并整理出1 207份内容完整的调... 目的调查分析北京地区现役军人对无偿献血的认知状况,为促进献血宣传和社会参与提供策略。方法按照自行设计的《现役军人无偿献血知识调查表》,采取无记名方式随机调查北京地区不同兵种共2 000名现役军人,并整理出1 207份内容完整的调查表。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对无偿献血的认识、献血参与度和获得献血信息的途径等方面。结果现役军人的献血参与度较高,被调查人员中的献血人数占72.5%(875/1 207),支持无偿献血活动的人数达90.0%,57.3%的军人选择接到紧急需要血液信息时积极参与。在献血知识方面,献血可以免费用血、奉献社会、献血有益健康等方面知晓率较高(P<0.05);但53.9%(651/1 207)的人不了解献血不会传染疾病。现役军人从电视、报纸、宣传活动和医院了解的献血知识较多,从网络获得的知识仅占6.2%。结论现役军人对无偿献血认知不平衡,针对不同的献血意识和需求细分宣传方式,改进招募策略,努力建立长效的无偿献血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军人 无偿献血 认知
下载PDF
北京地区稀有血型库的运行及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张燕华 陈兰兰 +3 位作者 姚莹 张会颖 李天君 张嘉洪 《中国输血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90-393,共4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RhD阴性血使用及稀有血型筛选情况,更好地完善稀有血型库,保障稀有血型患者的紧急用血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5年RhD阴性血使用及2014年1月-2016年7月RhD阴性确认、Duffy血型表现型、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Rh表现... 目的了解北京市RhD阴性血使用及稀有血型筛选情况,更好地完善稀有血型库,保障稀有血型患者的紧急用血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5年RhD阴性血使用及2014年1月-2016年7月RhD阴性确认、Duffy血型表现型、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Rh表现型检测情况。结果 2009-2015年共向临床医院供应RhD阴性全血4U,洗涤红细胞11 U,悬浮红细胞3 098 U,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1 584 U,单采血小板223 U,新鲜冰冻血浆7 210 U;不同年份悬浮红细胞与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使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7.805,P<0.05)。2014年1月-2016年7月检验科使用IgM抗-D试剂检测RhD阴性的无偿献血者标本1 075份,RhD阴性确认试验检出Rh弱D型65例(6.05%),其中ccEe 31例(47.69%),CCee 13例(20.00%),Ccee 11例(19.62%)、Cc Ee 10例(15.38%);1 010例RhD阴性标本表型频率以ccee 629例(62.28%)、Ccee 267例(26.44%)2种表型为主;617例RhD阴性标本Duffy血型表现型检测Fy(a+b-)499例(80.88%),Fy(a+b+)99例(16.05%),Fy(a-b+)19例(3.08%)。结论采供血机构应制定RhD阴性悬浮红细胞基础库存量,联合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为应急保障的稀有血型供应模式,并不断增加稀有血型的筛选,完善稀有血型库,以满足稀有血型血液临床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血型库 RhD阴性确认 Rh表现型 Duffy表现型 不规则抗体
下载PDF
多次单采血小板对献血者血常规等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兰兰 张燕华 +3 位作者 车进 张嘉洪 麻静敏 李凤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1年第3期332-336,共5页
目的探讨12个月内多次捐献单采血小板对献血者部分血常规指标及血小板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2个月内捐献单采血小板≥20次的献血者60例作为研究组,以初次捐献单采血小板献血者28例作为对照组,收集献血者献血前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比... 目的探讨12个月内多次捐献单采血小板对献血者部分血常规指标及血小板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2个月内捐献单采血小板≥20次的献血者60例作为研究组,以初次捐献单采血小板献血者28例作为对照组,收集献血者献血前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PLT)、累计献血次数等数据,并进行分析研究。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两组献血者献血前血浆中血小板生成素(TPO)、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β-血小板球蛋白(β-TG)、血小板第4因子(PF4)的血小板生成及活化相关因子的水平,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献血者平均年龄高于对照组(P<0.05),但其初次献血年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协方差分析发现,不同年龄的献血者一年捐献20次以上的单采血小板,其外周血HGB、HCT、PLT等血常规指标变化无显著差异。不同累计献血次数的献血者一年捐献20次以上的单采血小板,其外周血PLT无显著差异(P=0.142),累计献血次数51~100次的献血组HCT、PLT高于另外两组(P=0.033,P=0.023)。不同年龄和不同累计献血次数对献血者血浆TPO、PAF、vWF、β-TG、PF4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多次捐献单采血小板对献血者外周血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影响,年龄及献血次数对血小板相关因子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者 单采血小板 血常规 血小板生成素
下载PDF
献血者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燕华 陈兰兰 张嘉洪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699-703,共5页
目的分析献血者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情况,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准确鉴定血型,为安全输血提供保障。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本血站73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标本,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检测ABO血型,PCR-SSP法及直接测序方法确定基因型... 目的分析献血者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情况,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准确鉴定血型,为安全输血提供保障。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本血站73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标本,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检测ABO血型,PCR-SSP法及直接测序方法确定基因型。结果 73例正反定型不符标本中ABO血型正定型为A型,抗-B减弱标本56例,检出4种基因型分别为19例AO1、21例AO2、15例AA、1例A205O2为A2亚型;正定型为B型,抗-A减弱9例,检出2种基因型分别7例BO1、2例BO2;正定型为O型,抗-B减弱7例,检出3种基因型分别为2例BO1为B亚型、4例O1O2、1例O1O1;正定型为O型,抗-A减弱1例,检出基因型AO1为A亚型。其中,4例ABO亚型经基因测序结果分别为A205/O02、Bel03/O01、Bw17/O01、Ax01/O01。结论对于献血者正反定型不符时,应通过血清学与基因检测及DNA测序相结合的方法,正确鉴定血型,为临床提供安全的血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者 正反定型不符 抗体减弱 基因型
下载PDF
献血者归队流程设计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郭崇健 李天君 +8 位作者 李美霖 张微 张文学 宋艳 张嘉洪 王鹏 车进 张燕华 麻静敏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15年第2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索献血者归队流程,实现献血者归队的信息化、规范化。方法针对HBV、HCV、HIV、TP反应性献血者和部分不影响再次献血的检测项目献血者,设计归队检测方案和流程。结果建立了献血者归队流程,开发了从归队标本检测到献血者归队全过程... 目的探索献血者归队流程,实现献血者归队的信息化、规范化。方法针对HBV、HCV、HIV、TP反应性献血者和部分不影响再次献血的检测项目献血者,设计归队检测方案和流程。结果建立了献血者归队流程,开发了从归队标本检测到献血者归队全过程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结论献血者归队流程实现了反应性献血者的归队,减少了献血者流失,保障了献血者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者 归队 流程
下载PDF
类孟买血型鉴定及输血策略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燕华 陈兰兰 +3 位作者 车进 麻静敏 李凤 张嘉洪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541-543,共3页
目的了解类孟买血型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特点。方法用血型血清学方法对1例正反定型不符献血者标本检测ABO,H,Lewis血型,抗体筛选、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采用PCR-SSP方法检测ABO血型基因型,采用分子生物学测序进行类孟买血型确认。结果血... 目的了解类孟买血型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特点。方法用血型血清学方法对1例正反定型不符献血者标本检测ABO,H,Lewis血型,抗体筛选、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采用PCR-SSP方法检测ABO血型基因型,采用分子生物学测序进行类孟买血型确认。结果血清学检测结果为Ah分泌型;ABO血型基因检测结果为AO2;FUT1测序显示235G>C,881882delTT,FUT2测序只存在357C>T。结论发现并准确鉴定血型是保证安全输血的必要条件,对于稀有血型献血者应告知并招募其加入稀有血型献血者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孟买血型 H抗原 抗-HI FUT基因
下载PDF
建立IgA缺陷献血者筛查的ELISA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珊珊 张嘉洪 +4 位作者 张会颖 赵士刚 郭崇建 陈士华 杨玉清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14-516,共3页
目的利用兔抗人IgA建立ELISA法,初步用于检测筛查正常献血者标本中的IgA。方法用兔抗人IgA建立间接ELISA法,摸索兔抗人IgA包被浓度及HRP标记F(ab)2山羊抗人IgA抗体工作浓度等工作条件。用建立的方法,筛查1 160名正常献血者血浆中IgA... 目的利用兔抗人IgA建立ELISA法,初步用于检测筛查正常献血者标本中的IgA。方法用兔抗人IgA建立间接ELISA法,摸索兔抗人IgA包被浓度及HRP标记F(ab)2山羊抗人IgA抗体工作浓度等工作条件。用建立的方法,筛查1 160名正常献血者血浆中IgA。结果建立了间接ELISA法,并确立了一系列反应条件。筛查结果显示,1 160名正常献血者血浆中IgA<0.05 mg/dl者为5例,检出率为0.43%。结论初步建立了ELISA筛查IgA缺陷献血者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者 输血反应 IGA 酶联免疫吸附法
下载PDF
W6调理方案对1例帕金森综合征合并糖尿病调理的效果评价
15
作者 艾波 翁英萍 +1 位作者 程青青 张嘉洪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12期307-308,311,共3页
帕金森病(PD)和糖尿病(DM)均是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慢性疾病,享佳律豆健康管理中心针对1例帕金森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案例,采用W6降五高调理方案进行干预,回顾性分析并总结调理效果,调理结果显示:通过享佳W6降五高调理方案建立正确的生活方... 帕金森病(PD)和糖尿病(DM)均是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慢性疾病,享佳律豆健康管理中心针对1例帕金森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案例,采用W6降五高调理方案进行干预,回顾性分析并总结调理效果,调理结果显示:通过享佳W6降五高调理方案建立正确的生活方式,减轻胰岛素抵抗,血糖控制正常,帕金森症状缓解。结论 :帕金森综合征合并糖尿病通过享佳W6降五高调理方案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 胰岛素抵抗 生活方式 糖尿病
下载PDF
血站检验科预防医源性感染的措施与管理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嘉洪 张文学 +1 位作者 郭崇健 李珊珊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3606-3607,共2页
目的预防血站检验科内医源性感染事件的发生。方法更新观念,预防为主,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建立工作人员健康档案,加强岗前培训,全员持证上岗,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严格执行科室操作规程,合理设计实验室,配备充足防护设备和设施,加... 目的预防血站检验科内医源性感染事件的发生。方法更新观念,预防为主,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建立工作人员健康档案,加强岗前培训,全员持证上岗,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严格执行科室操作规程,合理设计实验室,配备充足防护设备和设施,加强科内医源性感染的管理。结果通过加强上述医源性感染的措施与管理,提高了工作人员预防医源性感染的自我保护能力,最大限度控制了血站检验科内的医源性感染,保障了工作人员的安全和身体健康。结论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严格执行科室操作规程,合理设计实验室,加强培训和管理,可以预防血站检验科内医源性感染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站检验科 医源性感染 措施 管理
原文传递
ISO15189标准在血液核酸检测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天君 张文学 +8 位作者 郭崇健 宋艳 张微 王鹏 郭金金 张嘉洪 李美霖 车进 张燕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3827-3829,共3页
目的探讨核酸实验室的管理方法,为提高血液核酸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可信性,保障血液核酸集中化检测的程序化和规范化。方法分析核酸实验室应用ISO15189标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建立核酸实验室质量认可管理体系,进行核酸检测前、中、后全过... 目的探讨核酸实验室的管理方法,为提高血液核酸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可信性,保障血液核酸集中化检测的程序化和规范化。方法分析核酸实验室应用ISO15189标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建立核酸实验室质量认可管理体系,进行核酸检测前、中、后全过程质量管理。结果通过ISO15189标准的应用,建立了核酸实验室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有效保障了实验室人员、检测结果、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结论 ISO15189标准为血液核酸检测实验室管理提供了科学的标准和思路;在血液集中化检测中有效利用社会公共资源、减少重复性实验室建设和仪器设备采购,最大限度为实验室服务对象和社会节约成本,保障我国血液核酸检测的有序健康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O15189标准 认可 核酸检测 实验室管理 能力验证
原文传递
72684例无偿献血者抗人球蛋白试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陈兰兰 张燕华 +3 位作者 车进 张嘉洪 麻静敏 李凤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CAS 2020年第6期828-831,共4页
目的:通过对无偿献血者进行抗人球蛋白试验,了解献血者抗人球蛋白试验的血清学特性以评价输血前抗人球蛋白试验在安全输血中的意义。方法:通过对捐献全血的无偿献血者EDTA-K2抗凝血标本进行抗人球蛋白试验,红细胞进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目的:通过对无偿献血者进行抗人球蛋白试验,了解献血者抗人球蛋白试验的血清学特性以评价输血前抗人球蛋白试验在安全输血中的意义。方法:通过对捐献全血的无偿献血者EDTA-K2抗凝血标本进行抗人球蛋白试验,红细胞进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血浆进行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者利用谱细胞进一步做血浆不规则抗体鉴定。记录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的献血者基本资料及试验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计72 684例献血者血样进行抗人球蛋白试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和(或)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258例(0.35%),女性献血者阳性率0.69%,高于男性献血者0.19%(P<0.01)。直接抗人球蛋白阳性献血者213例(0.29%),其中抗人-IgG 192例,抗-C_(3)d 8例,抗人-IgG和抗-C3d同时阳性13例。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55例(0.08%),鉴定出特异性的不规则抗体主要是抗-M 16例、抗-E 8例、抗-D 5例、抗-Le^(a) 4例。有10例直接和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同时阳性。结论:对献血者进行抗人球蛋白试验可以有效筛查出抗体致敏红细胞或血浆不规则抗体,能避免影响主次侧交叉配血的血液发往临床,既能节省输血前交叉配血时间,又能降低输血风险,保障输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者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不规则抗体
原文传递
2014-2016年医院退回直抗阳性红细胞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陈兰兰 张嘉洪 +1 位作者 张燕华 陈运霞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CAS 2017年第6期948-950,共3页
目的:了解退回至通州区中心血站的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的红细胞特征,寻找减少直抗阳性血液采集的措施,避免资源浪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单位2014-2016年间由医院退回的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的红细胞产品,根据献血码查询献血者资料... 目的:了解退回至通州区中心血站的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的红细胞特征,寻找减少直抗阳性血液采集的措施,避免资源浪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单位2014-2016年间由医院退回的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的红细胞产品,根据献血码查询献血者资料并收集整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14、2015、2016年分别有61袋(93单位)、73袋(111单位)、86袋(132单位)红细胞类血液产品因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而被退回血站进行报废处理,占当年血站总供应红细胞类产品的比例分别是0.81‰、1.03‰、1.18‰,亲属互助献血的无偿献血者直抗阳性退血率连续增长,从2014年的0.35‰增长至2016年的1.62‰。12、1、2月采集的血液直抗阳性退血率低于其他月份,女性献血者捐献红细胞因直抗阳性而被医院退回血站报废处理的比例连续3年都高于男性。结论:为了降低直抗阳性血液报废率,应做好献血者招募管理,加大无偿献血的宣传力度,鼓励健康男性进行无偿献血,减少亲属互助献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血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献血者 红细胞
原文传递
W6降五高调理方案对1例高血压患者调理的效果评价
20
作者 艾波 翁英萍 +2 位作者 郑太萍 张嘉洪 陈一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12期41-42,共2页
探讨高血压患者通过享佳W6降五高的调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1例高血压患者通过W6降五高的调理方案。结果:高血压通过享佳W6降五高的调理,调理前吃3粒降压药,血压在140-175/80-95之间波动,参加享佳W6降五高的调理方案一周期,降... 探讨高血压患者通过享佳W6降五高的调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1例高血压患者通过W6降五高的调理方案。结果:高血压通过享佳W6降五高的调理,调理前吃3粒降压药,血压在140-175/80-95之间波动,参加享佳W6降五高的调理方案一周期,降压药全停,血压在100-139/50-80之间。随访三个半月以后,血压稳定在正常范围以内。结论:高血压患者通过W6降五高的调理方案从根本上解决患者不想吃药的问题,并且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生活方式,防止高血压等各类代谢类疾病的发生,所以W6降五高调理方案效果非常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降血压 生活方式 代谢类疾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