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部神经鞘瘤的CT表现 被引量:9
1
作者 张在鹏 杨桂芳 +1 位作者 黄雄 孙骏谟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09-412,共4页
目的 分析腹部神经鞘瘤的CT表现 ,提高其诊断及鉴别能力。资料与方法 回顾分析腹部神经鞘瘤 18例 ,其中腹腔 3例 ,腹膜后 14例 ,右肾 1例。良性 7例 ,恶性 11例。 18例均行平扫 ,13例加做增强扫描 ,1例行MRI检查。观察肿瘤的CT表现 ,... 目的 分析腹部神经鞘瘤的CT表现 ,提高其诊断及鉴别能力。资料与方法 回顾分析腹部神经鞘瘤 18例 ,其中腹腔 3例 ,腹膜后 14例 ,右肾 1例。良性 7例 ,恶性 11例。 18例均行平扫 ,13例加做增强扫描 ,1例行MRI检查。观察肿瘤的CT表现 ,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 肿瘤均表现为均匀或混杂密度肿块 ,16例形态规则。 6例良性有完整包膜 ,平均最大径 (79.9± 5 0 .3)mm ;10例恶性包膜不完整或粘连 ,最大径 (10 5 .4± 37.3)mm ,2例骶骨前缘骨质吸收、破坏。根据密度及均匀度分为 :(1) 6例均匀等密度或低密度 ,无明显囊变 ;(2 ) 6例较大不规则囊变或散在多个囊变 ;(3) 3例较大囊变 ,居中 ;(4 ) 2例周边部分密度较低 (融冰征 )。恶性占各类型例数分别为 2 / 6 ,5 / 6 ,3/ 3和 1/ 2例。 1例肾内病变呈混杂密度。结论 腹部神经鞘瘤表现为有包膜肿块 ,均匀等密度或低密度 ,伴不同形态囊变区。根据其影像特征可提示诊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神经鞘瘤 CT表现 诊断 MRI
下载PDF
胸壁结核的影像学评价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在鹏 刘国兵 +2 位作者 曾俊杰 廖美焱 吴光耀 《放射学实践》 2013年第7期767-769,共3页
目的:探讨胸壁结核(TB)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9例胸壁结核的CT、X线及US表现和相应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层(16、64层)螺旋CT机行胸部常规平扫及增强扫描,图像资料经薄层重建后多窗值观察。结果... 目的:探讨胸壁结核(TB)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9例胸壁结核的CT、X线及US表现和相应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层(16、64层)螺旋CT机行胸部常规平扫及增强扫描,图像资料经薄层重建后多窗值观察。结果: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和局部肿痛。主要CT表现:骨质破坏15例,包括肋骨8例、胸骨3例、胸肋关节软骨3例及肩胛骨1例,呈虫蚀状(2例)或膨胀性(13例);胸壁寒性脓肿10例,为胸骨或肋骨前后缘或乳腺深面丘状或梭形囊性病变;胸壁全层软组织增厚4例,伴有钙化2例;壁层胸膜外局部肿块2例。其它伴随表现:肺内病变16例,纵隔钙化3例,肝内钙化1例,腹壁受累2例。胸壁病变大部分(15例)位于前胸壁,病变大小1.0cm×2.0cm~8.5cm×4.3cm,边界清楚或不清,增强后有环状强化,内界清晰;增厚胸壁呈轻度-中度不均匀强化。X线片上仅见骨质破坏;US可见囊性病变(7例)呈不均匀可移动低回声暗区,内部无血流信号。薄层CT重建及适时调窗可显示微小钙化或轻微骨质破坏。依据病变CT特征可分为4型:骨质破坏为主(n=13)、囊性病变(n=10)、胸壁软组织增厚(n=4)和壁层胸膜TB瘤(n=2)。结论:CT可明确胸壁TB的部位,显示骨质破坏、寒性脓肿、软组织肿块或增厚等病变特征以及胸壁外病变,增强CT可进一步明确病变范围、深度或性质,对指导临床制订治疗方案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胸壁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放射摄影术 超声
下载PDF
心腔低密度——一个有意义的CT征象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在鹏 胡浩 +3 位作者 廖美焱 屈艳娟 田志雄 孙骏谟 《放射学实践》 2004年第2期98-100,共3页
目的 :描述心腔低密度的CT征象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搜集 1组 40例螺旋CT胸部常规及亚秒扫描发现心腔密度减低的连续病例 ,回访其血常规、肝肾功能的实验室检查结果 ,并抽取同期行胸部CT扫描正常者 16例对照。结果 :所有病例 (包括... 目的 :描述心腔低密度的CT征象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搜集 1组 40例螺旋CT胸部常规及亚秒扫描发现心腔密度减低的连续病例 ,回访其血常规、肝肾功能的实验室检查结果 ,并抽取同期行胸部CT扫描正常者 16例对照。结果 :所有病例 (包括恶性肿瘤 3 1例 ,尿毒症 4例 ,严重感染 3例 ,外伤 1例 ,再生障碍性贫血 1例 )均有贫血 ,9例有肾功能异常。左、右心室及室间隔CT值分别为 ( 3 3 .0 1± 7.2 1)HU、( 3 3 .78± 7.91)HU和 ( 4 5 .10± 6.2 4)HU。心腔密度低于室间隔 7~ 19HU (P <0 .0 0 1)。不同程度贫血组CT差值不等 (P <0 .0 1)。正常组与病例组的室间隔夹角分别为 48.3 1°± 5 .2 6°和 5 0 .0 9°± 6.89°(P >0 .2 0 )。结论 :螺旋CT平扫可发现异常状态下的心腔低密度这一有意义的征象 ,它提示有贫血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 螺旋CT 肾功能障碍 贫血 影像学诊断
下载PDF
鼻咽部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T表现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在鹏 龙清云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2期183-185,共3页
目的 分析鼻咽部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T表现并探讨其影像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 14例经病理证实累及鼻咽部的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的CT及临床资料。结果 病变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肿块或对称性黏膜软组织增厚 ,均伴不同程度慢性... 目的 分析鼻咽部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T表现并探讨其影像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 14例经病理证实累及鼻咽部的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的CT及临床资料。结果 病变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肿块或对称性黏膜软组织增厚 ,均伴不同程度慢性鼻窦炎。大多数病例咽缝间隙清晰 (n =13 ) ,仅 2例有颅骨破坏。鼻咽部局限性病变 5例 (局部肿块3例 ,肿块充填鼻咽腔 2例 ) ;鼻腔鼻咽腔同时受累 9例 ,其中以鼻腔病变为主 5例 ,向后累及鼻咽腔前部 ,伴鼻前庭皮肤增厚 1例。结论 NHL在鼻咽部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 ,病变常呈多部位受累对称性分布 ,鼻部受累者可伴有皮肤的改变。病变局限者需与鼻咽癌等肿瘤鉴别。CT可显示病变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肿瘤 鼻咽腔 非霍奇金淋巴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原发性肝淋巴瘤CT/MR影像学表现(附3例报道)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在鹏 李惠 许敏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4年第5期423-425,共3页
原发性肝淋巴瘤(primary liver lymphoma, PLL)为起源于肝内淋巴组织和残留造血组织的恶性肿瘤,有别于常见的全身淋巴瘤累及肝脏。本病发病率低,占肝恶性肿瘤的1%,占全身非霍奇金淋巴瘤0.01%,临床上多为个案报道[1,2]。本文搜集... 原发性肝淋巴瘤(primary liver lymphoma, PLL)为起源于肝内淋巴组织和残留造血组织的恶性肿瘤,有别于常见的全身淋巴瘤累及肝脏。本病发病率低,占肝恶性肿瘤的1%,占全身非霍奇金淋巴瘤0.01%,临床上多为个案报道[1,2]。本文搜集2007年-2013年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肝淋巴瘤3例,分析其CT/MRI影像资料,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淋巴瘤 影像学表现 LYMPHOMA CT/MRI liver 恶性肿瘤 造血组织 淋巴组织
下载PDF
腹膜后原发性肿瘤的CT诊断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在鹏 孙骏漠 田志雄 《放射学实践》 1998年第4期165-168,共4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CT表现特点,探讨CT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40例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CT平扫及增强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33例为初诊,另7例为术后复发。根据肿块大小、形态、相邻器官、腹... 目的:分析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CT表现特点,探讨CT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40例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CT平扫及增强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33例为初诊,另7例为术后复发。根据肿块大小、形态、相邻器官、腹壁和血管受累情况、密度特点及增强表现,总结定位定性征象。结果:定位正确率87.55(术前84.8%,28/33)。定性正确良性5/13,恶性14/20。肿块边缘不整,邻近结构分界不清或粘连、肿块的实性或混杂强化以及体积较大对提示恶性较有意义。结论:CT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诊断及术后随访有重要价值,强调了增强扫描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肿瘤 X线机断层摄影术 CT 诊断
下载PDF
孤北洼陷沙三段储层物性控制因素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在鹏 寇静 +2 位作者 滕宝刚 丁坤 薛宝丽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1-4,共4页
利用孤北洼陷沙三段铸体薄片及物性参数等资料,开展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及储层储集空间类型等研究,探讨了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岩石类型以长石质石英砂岩及岩屑质石英砂岩为主,次生溶蚀孔为主要的储集空间。储层物性受... 利用孤北洼陷沙三段铸体薄片及物性参数等资料,开展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及储层储集空间类型等研究,探讨了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岩石类型以长石质石英砂岩及岩屑质石英砂岩为主,次生溶蚀孔为主要的储集空间。储层物性受到沉积、成岩作用的控制,致使不同区带储层物性存在差异,为指导孤北洼陷沙三段勘探开发部署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北洼陷 储集空间 沙三段 控制因素
下载PDF
外伤性气颅的CT表现及其临床意义(附45例分析)
8
作者 张在鹏 孙骏谟 +1 位作者 田志雄 臧大鹏 《医学新知》 CAS 1998年第4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外伤性 气颅 CT 诊断
下载PDF
质子磁共振波谱在脑肿瘤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吴光耀 孙骏谟 +3 位作者 田志雄 黄雄 张在鹏 谢长清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71-275,共5页
目的 研究脑肿瘤质子磁共振波谱的不同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搜集行质子磁共振波谱检查并经病理追踪证实的 6 5例脑肿瘤患者 ,其中Ⅰ~Ⅱ级星形细胞瘤 12例 ,Ⅲ级星形细胞瘤 6例 ,成胶质细胞瘤 8例 ,胶质瘤术后复发 4例 ... 目的 研究脑肿瘤质子磁共振波谱的不同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搜集行质子磁共振波谱检查并经病理追踪证实的 6 5例脑肿瘤患者 ,其中Ⅰ~Ⅱ级星形细胞瘤 12例 ,Ⅲ级星形细胞瘤 6例 ,成胶质细胞瘤 8例 ,胶质瘤术后复发 4例 ,脑膜瘤 9例 ,转移瘤 17例 ,神经鞘瘤 4例 ,垂体瘤 4例 ,表皮样囊肿 1例 ;对侧正常相应部位作为自身对照组 2 0例。观察定点分辨选择波谱 (PRESS)采集N 乙酰天门冬氨酸 (NAA)、肌酸 /磷酸肌酸 (Cr/PCr)、含胆碱类化合物 (Cho)及乳酸 (Lac)的共振峰 ,化学位移成像(CSI)代谢物的区域分布和回波脉冲序列 (STEAM )对脂质 (Lip)、丙氨酸 (Ala)等短T2 代谢物的显示。结果 同对照组比较脑肿瘤NAA有不同程度下降 (P <0 .0 5 ) ;脑外肿瘤NAA低于脑内肿瘤 ,脑膜瘤NAA/Cr、NAA/Cho比Ⅲ级星形细胞瘤低 (P <0 .0 5 ) ;NAA减少在肿瘤中心明显 ;在肿瘤坏死区及术后残腔几乎测不到NAA。胶质瘤实体部分Cho信号增加 (P <0 .0 0 5 ) ;成胶质细胞瘤Cho/Cr比Ⅰ~Ⅱ级星形细胞瘤高 (P <0 .0 5 ) ;4例肿瘤复发Cho明显升高。约 2 1.5 %的肿瘤显示Lac峰 ,其中高级别胶质瘤坏死区和术后残腔 8例 ,表皮样囊肿 1例 ,神经鞘瘤囊变区 2例 ,肿瘤水肿区 3例。约 2 1%的未经治疗的胶质瘤出现Lip信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磁共振波谱 化学位移成像 脑肿瘤 诊断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超早期脑梗塞及再灌注动物模型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权 孙骏谟 +4 位作者 田志雄 张在鹏 黄雄 谢长清 吴光耀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66-470,共5页
目的 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阻塞 (MCAO)模型 ,探讨超早期脑梗塞及再灌注后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DWI)的表现及相应病理基础。材料与方法  2 7只Wistar大白鼠随机分 5组 :非再通组 6只 ;再通组 12只 ,分 3组 ,每组 4只 ,分别于MCAO... 目的 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阻塞 (MCAO)模型 ,探讨超早期脑梗塞及再灌注后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DWI)的表现及相应病理基础。材料与方法  2 7只Wistar大白鼠随机分 5组 :非再通组 6只 ;再通组 12只 ,分 3组 ,每组 4只 ,分别于MCAO后 3 0分钟、1小时、2小时再通 ,各组于不同时间点进行DWI和T2 WI ,于最后一次成像后取脑行红四氮唑 (TTC)染色观察 ;病理组 9只 ,于不同时间点进行光镜及电镜检查。计算各时间点的DWI和T2 WI上的异常高信号面积及兴趣区的表观弥散系数 (ADC)值及相对ADC值 (rADC)。结果 MCAO后 3 0分钟所有动物缺血区于DWI上均出现高信号 ,而T2 WI显示正常 ,随时间延长 ,信号强度升高 ,范围扩大 ,6小时内ADC值呈下降趋势。MCAO 3 0分钟及 1小时后再通者DWI上的高信号完全或部分恢复 ,而MCAO 2小时后再通者缺血区范围无恢复。结论 DWI是评价超早期脑梗塞及再灌注的敏感方法 ,可以科学地指导超早期动脉溶栓治疗 ,并为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评价提供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实验研究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再灌注
下载PDF
欧洲鳗鲡MyD88基因的克隆及其免疫功能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姚志刚 冯建军 +4 位作者 王艺磊 郭松林 林鹏 张子平 张在鹏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05-317,共13页
髓样分化因子(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88,MyD88)是TLR(toll-like receptor)信号通路的关键接头蛋白,在先天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实验首次克隆了欧洲鳗鲡MyD88基因cDNA全长序列,命名为AaMyD88,其全长为1539bp,开放阅... 髓样分化因子(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88,MyD88)是TLR(toll-like receptor)信号通路的关键接头蛋白,在先天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实验首次克隆了欧洲鳗鲡MyD88基因cDNA全长序列,命名为AaMyD88,其全长为1539bp,开放阅读框为846bp,编码282个氨基酸。该蛋白三维丝带空间结构图与人类的MyD88十分相似,具有MyD88家族典型的死亡结构域和TIR(toll-1ike/IL-1receptor)结构域,其中TIR结构域中含有3个序列高度保守的boxl、box2和box3。同源性分析显示,欧洲鳗鲡MyD88氨基酸序列与斑点叉尾鲴相似性最高,为76.3%,与其他鱼类相似性为67.5%~73.2%,与哺乳动物相似性较低,为61.6%~62.6%。欧洲鳗鲡MyD88在系统进化树中与其他鱼类MyD88聚为一支,哺乳类以及两栖类MyD88分别聚为一支。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AaMyD88基因在欧洲鳗鲡各组织器官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肝脏中的表达量最高,心脏、肠、脾脏以及肾脏中也有较高的表达,而肌肉和鳃中的表达水平较低;欧洲鳗鲡经山羊IgG肌肉注射后,肾脏AaMyD88基因在第7天表达量有显著性提高,14d后恢复至正常水平,而脾脏AaMyD88基因表达水平从第7~21天持续显著上调,于第7天达到峰值,其表达量为肾脏的1.7倍;欧洲鳗鲡鳍细胞系经polyI:C处理后,AaMyD88基因表达水平在3h显著降低,6-48h均有显著升高,于12h达到峰值。LPS处理后的欧洲鳗鲡鳍细胞系AaMyD88基因表达水平在3h显著降低,6和12h显著升高,于12h达到峰值,24h后恢复至正常水平。polyI:C处理组MyD88基因表达水平在12~48h均显著高于LPS处理组。研究表明,MyD88在欧洲鳗鲡抵御外源微生物的免疫应答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鳗鲡 髓样分化因子 基因克隆 荧光定量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少见部位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一民 张在鹏 +19 位作者 程云桥 朱国民 朱占林 王生钰 朱利 薛敬全 陈坤 董海霞 张兴志 陈金勇 陈明源 常胜德 刘瑞平 陈团结 张顺利 吴恒森 杨继良 胡洪斌 蔺兴建 马正合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759-761,共3页
目的:提高对少见部位骨巨细胞瘤的正确诊断。材料与方法:搜集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少见部位骨巨细胞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男性9例,女性12例。年龄13~77岁。20例摄X线平片,10例行CT扫描。结果:21例中膨胀性囊性骨破坏12例,溶骨性骨... 目的:提高对少见部位骨巨细胞瘤的正确诊断。材料与方法:搜集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少见部位骨巨细胞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男性9例,女性12例。年龄13~77岁。20例摄X线平片,10例行CT扫描。结果:21例中膨胀性囊性骨破坏12例,溶骨性骨破坏9例;偏心性生长3例,软组织肿块7例,小梁形成4例,侵犯邻近骨骼3例;多中心2例,肺和肋骨转移1例,术后复发1例。结论:对于少见部位巨细胞瘤的诊断,平片有重要价值,CT扫描优于平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巨细胞瘤 CT X线诊断
下载PDF
沾化凹陷孤北洼陷沙二段—沙三中亚段上部沉积体系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邱隆伟 王义 +3 位作者 代莉 宋璠 张在鹏 杨洋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9-102,6-7,共14页
为明确沾化凹陷孤北洼陷沙二段—沙三中亚段上部砂体平面展布规律,确定物源方向及沉积边界,利用岩心、粒度、测录井和地震等资料分析该区沉积体系,研究沉积相展布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浪控三角洲、滩... 为明确沾化凹陷孤北洼陷沙二段—沙三中亚段上部砂体平面展布规律,确定物源方向及沉积边界,利用岩心、粒度、测录井和地震等资料分析该区沉积体系,研究沉积相展布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浪控三角洲、滩坝和湖泊等沉积相;物源主要来自北部、东部和南部,西部和东北部也有较弱物源注入;辫状河三角洲主要分布于东部和北部桩南鼻状构造带;扇三角洲主要呈窄条带状沿埕东凸起展布,分布范围有限;浪控三角洲分布于南部孤北鼻状构造带;滨浅湖发育于古隆起两侧的东西次洼,半深湖—深湖集中发育在西次洼中,沉积体系具有一定继承性。同时,沙二段沉积期因湖盆整体处于湖平面下降和上升转折期,主要发育滩坝沉积相。该研究对提高研究区沉积相类型及展布规律识别的准确度、发掘深部地层及新探区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北洼陷 沙河街组 沙二段—沙三中亚段 沉积体系 沉积模式
下载PDF
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2例报道并文献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屈艳娟 张在鹏 +2 位作者 徐彦红 李华刚 杨桂芳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7年第5期642-645,共4页
2例女性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分别为孕妇及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临床以突发头痛、子痫、癫痫发作、意识障碍及视觉障碍为特点,CT及MRI示多发病灶主要位于双侧顶枕叶皮质下白质内,呈低密度及长T1长T2信号区,增强无强化。行... 2例女性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分别为孕妇及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临床以突发头痛、子痫、癫痫发作、意识障碍及视觉障碍为特点,CT及MRI示多发病灶主要位于双侧顶枕叶皮质下白质内,呈低密度及长T1长T2信号区,增强无强化。行快速降压、脱水、调整免疫抑制剂及激素的使用、抗惊厥及支持治疗,症状1周左右消失,SLE遗留视力模糊。随访MRI显示病灶消失,SLE枕叶见片状梗死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脑血吸虫病CT分型探讨 被引量:14
15
作者 孙骏谟 田志雄 +1 位作者 张在鹏 谢长清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523-525,共3页
目的:通过脑血吸虫病的CT表现和术后病理材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脑血吸虫病的CT分型及其价值。材料与方法:搜集1990~1998年我院脑血吸虫病26例,其中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14例CT结合患者疫水接触史和实验室检查证实,对CT表现进行... 目的:通过脑血吸虫病的CT表现和术后病理材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脑血吸虫病的CT分型及其价值。材料与方法:搜集1990~1998年我院脑血吸虫病26例,其中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14例CT结合患者疫水接触史和实验室检查证实,对CT表现进行分析,结合病理讨论CT分型。结果:25例为单发病灶,1例为多发病灶(2个灶),共27个病灶。右侧大脑半球16个病灶(59.3%),其中额叶6个,额顶叶3个,枕顶叶7个。左侧大脑半球11个病灶(40.7%),其中额叶4个,额顶叶2个,枕顶叶5个。病灶呈炎性水肿样改变2例,梗塞样改变3例,不规则结节伴水肿13例,局限性脑萎缩8例。脑炎型2例(7.8%).脑梗塞型3例(11.5%),结节型13例(50%),另8例(30.8%)局限性脑萎缩表现届后遗改变,不宜分型。结论:CT分型有助于诊断和临床治疗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吸虫病 CT分型 诊断 血吸虫病
下载PDF
质子磁共振波谱对大白鼠大脑中动脉线栓模型的连续观察 被引量:6
16
作者 吴光耀 孙骏谟 +4 位作者 田志雄 张在鹏 黄雄 谢长清 张权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64-469,共6页
目的 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 (1 HMRS)结合扩散加权成像连续观察大白鼠大脑中动脉线栓 (MCAO)模型2 4h内代谢物的变化规律 ,探讨1 HMRS对脑缺血性损伤和缺血再灌注后脑恢复程度的敏感性。材料与方法 共 2 9只Wistar成年鼠 ,4 .7T超导磁... 目的 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 (1 HMRS)结合扩散加权成像连续观察大白鼠大脑中动脉线栓 (MCAO)模型2 4h内代谢物的变化规律 ,探讨1 HMRS对脑缺血性损伤和缺血再灌注后脑恢复程度的敏感性。材料与方法 共 2 9只Wistar成年鼠 ,4 .7T超导磁共振仪扫描。术前先取其中 8只作为正常组扫描 ;再将这 2 9只随机分为对照组 (只结扎左侧颈总动脉和颈外动脉 ) 7只 ,永久性大脑中动脉栓塞组 7只 ,缺血 30min再灌组 5只 ,缺血 1h再灌组 5只 ,缺血 2h再灌组 5只。检查完成后取栓塞组和再灌组的鼠脑四氮唑 (TTC)染色。结果  (1 )在正常组 ,双侧代谢物分布对称 ,胆碱类复合物 (Cho) /肌酸和磷酸肌酸 (CrandPCr)、N 乙酰天门冬氨酸 (NAA) /Cr没有明显的差异 (P >0 .0 5 ) ;在对照组 ,双侧Cho/Cr、NAA/Cr也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没有检测到乳酸 (Lac)。 (2 )本实验最早观察到MCAO后 2 2min兴趣区内出现Lac ,DWI为高信号 ,ADC值下降。缺血 2 4h内Lac持续升高 ,以 0 .5hLac水平为基数 ,6h内升高最快 ,增加了 1 .2倍 ;1 2h内增加到 1 .6 2倍 ;2 4h后为 1 .4 7倍 ,稍显降低。相反 ,NAA呈持续下降 ,0 .5~ 1h内变化不明显 ,1 .5± 0 .2h观测到NAA下降 ;2h内下降 (2 3.6± 1 3.1 ) % ;1 2h内下降 (6 8.2± 2 1 .9) %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大脑中动脉线栓阻塞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 实验研究
下载PDF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影像征象分析及诊断 被引量:17
17
作者 曾俊杰 田志雄 +2 位作者 张在鹏 朱凌 胡慧娟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90-1293,共4页
目的:探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的CT及MRI征象,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搜集15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MFH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2例行CT检查,4例行MRI检查,2例行CT与MRI检查。结果:6例瘤体位于四肢,类圆形,边界模糊;其中2例... 目的:探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的CT及MRI征象,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搜集15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MFH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2例行CT检查,4例行MRI检查,2例行CT与MRI检查。结果:6例瘤体位于四肢,类圆形,边界模糊;其中2例MRI表现为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稍高混杂信号;其中2例在术后随访过程中原位复发。1例瘤体位于腰背部,边界模糊,邻近骨质可见破坏征象;T1WI呈等信号,T2WI呈高、稍高混杂信号。3例瘤体位于腹膜后,其中1例最大径约12cm,分叶状,CT增强实质部分中度强化。少见部位:左颞叶、上颌窦、肺部、肝脏、肾脏各1例,其中肝脏MFH术后复发并多处转移。结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CT、MRI表现多样,位于四肢和腹膜后MFH影像表现具有一定鉴别特点,少见部位MFH影像鉴别复杂,最终靠病理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肺癌肉瘤的临床和CT诊断(附3例报告) 被引量:5
18
作者 廖美焱 周云峰 +4 位作者 汪必成 屈艳娟 田志雄 张在鹏 罗锐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7年第2期212-215,222,F0003,共6页
目的:探讨肺癌肉瘤的临床和CT表现。方法:回顾分析3例病理证实的肺癌肉瘤临床和CT表现,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例肺癌肉瘤均为周围型病变,直径为1.5-5.0 cm。病灶CT值平均为25HU,密度均匀,轻度强化,可见空洞,病变周围可见... 目的:探讨肺癌肉瘤的临床和CT表现。方法:回顾分析3例病理证实的肺癌肉瘤临床和CT表现,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例肺癌肉瘤均为周围型病变,直径为1.5-5.0 cm。病灶CT值平均为25HU,密度均匀,轻度强化,可见空洞,病变周围可见磨玻璃样影。术前CT诊断均不准确,术后均出现复发,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转移,脑、胸膜、肝或骨转移。2例术后10,14月死亡,1例存活超过33月。镜下见癌与肉瘤成分共存,光镜及免疫组化分析可确诊。结论:肺癌肉瘤临床和CT表现与肺癌不易区别,临床病史有助于诊断,但最终确诊依赖于组织病理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肉瘤 诊断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大鼠创伤性脑损伤质子磁共振波谱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高燕 孙骏谟 +6 位作者 田志雄 吴光耀 方可 雷皓 张在鹏 黄雄 谢长青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32-437,共6页
目的 利用质子磁共振波谱 (1H MRS)连续检测大鼠自由落体脑外伤模型伤后 16 8h内脑内代谢改变。材料与方法 雄性SD大鼠 5 5只 ,随机分为对照组 (假手术组 ) 10只和损伤组 4 5只 (含轻、中、重度 3组各 15只 ) ,于伤后 1~ 16 8h不同... 目的 利用质子磁共振波谱 (1H MRS)连续检测大鼠自由落体脑外伤模型伤后 16 8h内脑内代谢改变。材料与方法 雄性SD大鼠 5 5只 ,随机分为对照组 (假手术组 ) 10只和损伤组 4 5只 (含轻、中、重度 3组各 15只 ) ,于伤后 1~ 16 8h不同时间点进行1H MRS检测 ,观察N 乙酰天门冬氨酸 (NAA)、胆碱类化合物 (Cho)、肌酸 (Cr)和乳酸(Lac)代谢物变化 ,损伤侧及对侧皮质的代谢物比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 5只动物在 1h1H MRS检测后处死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 轻、中、重度组损伤侧皮质NAA/Cr伤后 1h分别降低了 16 %、2 9%、4 0 % ;各组NAA/Cr随着时间逐渐降低 ,最大降低幅度分别为 2 8% (2 4h)、37% (2 4h)、5 4 % (4 8h) ;其后轻度组NAA/Cr逐渐恢复 ,16 8h可达对照组水平 ,而中、重度组NAA/Cr则未完全恢复。伤后NAA/Cr水平与打击力大小呈明显负相关 (r =- 0 .6 4 ,P <0 .0 1)。轻、中、重度组损伤侧皮质Cho/Cr伤后 1h分别降低 12 %、16 %、31% ,最大降低幅度分别为 2 7% (6h)、30 %(6h)和 39% (3h) ,其后恢复 ,伤后 16 8h分别恢复到 10 2 %、114 %和 83%。中、重度组损伤对侧皮质NAA/Cr、Cho/Cr在伤后亦见降低 ,但不及伤侧明显。损伤侧皮质Lac/Cr升高 ,以重度组改变较持久。结论 1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创伤 脑损伤 质子磁共振波谱 代谢
下载PDF
螺旋CT对肺结节生长变化的观察及良恶性的诊断 被引量:3
20
作者 廖美焱 孙骏谟 +5 位作者 张在鹏 田志雄 汪必成 黄雄 屈艳娟 罗锐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3年第4期370-373,共4页
目的 :探讨螺旋CT在观察肺结节生长变化及良恶性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19例有完整病例资料的肺内结节接受薄层螺旋CT扫描 ,测量结节 2D直径和面积及 3D容积 ,通过计算结节倍增时间来预测其良恶性 ,预测结果与最终病理结果或追踪 2年以上... 目的 :探讨螺旋CT在观察肺结节生长变化及良恶性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19例有完整病例资料的肺内结节接受薄层螺旋CT扫描 ,测量结节 2D直径和面积及 3D容积 ,通过计算结节倍增时间来预测其良恶性 ,预测结果与最终病理结果或追踪 2年以上结果比较。结果 :按肺癌标准生长模式 ,恶性结节 4周后直径和面积分别增大超过 3%和 7% ,容积增大超过 11% ;肺内结节 2D预测结果 74 % (14 19)与最终结果一致 ,3D容积预测结果 10 0 % (19 19)与最终结果一致 ,3D结果优于 2D结果 ,P <0 .0 5。结论 :螺旋CT 2D和 3D测量技术能很好地观察肺结节的生长变化 ,倍增时间能准确反映结节性质 ,3D容积测量更为准确 ;肺结节尤其是直径小于 2 4mm者CT短期复查 (4周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肺结节 生长变化 观察 诊断 肺肿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