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内脂肪与血糖血脂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均喜 任庆云 +2 位作者 李玉楼 丛力宁 赵君禄 《河北医药》 CAS 2009年第15期1948-1949,共2页
关键词 腹内脂肪 血糖 血脂紊乱
下载PDF
中老年腹部脂肪分布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均喜 任庆云 +2 位作者 李玉楼 丛力宁 赵君禄 《河北医药》 CAS 2009年第17期2239-2240,共2页
目的探讨腹部脂肪分布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因心绞痛、心肌梗死及胸痛待查入院患者10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n=54)和无冠心病组(n=48),并在造影前后1周内对上述患者行腹部脐平面CT扫描,比较2组间所测... 目的探讨腹部脂肪分布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因心绞痛、心肌梗死及胸痛待查入院患者10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n=54)和无冠心病组(n=48),并在造影前后1周内对上述患者行腹部脐平面CT扫描,比较2组间所测得腹内脂肪面积(VA)、腹部脂肪面积(TA)以及VA/TA比值。结果2组间年龄、BMI、TA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VA、VA/T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定量测定腹部脂肪分布是一种检查腹型肥胖的有效手段,VA/TA值≥0.44可判断或预测冠心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 脂肪组织 冠状动脉疾病 冠心病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腹内脂肪对冠心病患者代谢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均喜 任庆云 +2 位作者 李玉楼 丛力宁 赵君禄 《河北医药》 CAS 2009年第13期1590-1591,共2页
目的研究腹内脂肪对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用螺旋CT测定54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的腹内脂肪面积。根据腹内脂肪面积分为腹内脂肪堆积组和腹内脂肪正常组,并测量体重指数(BMI)、腹部矢状径(SAD)、腰围(WC)和腰臀比(WH... 目的研究腹内脂肪对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用螺旋CT测定54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的腹内脂肪面积。根据腹内脂肪面积分为腹内脂肪堆积组和腹内脂肪正常组,并测量体重指数(BMI)、腹部矢状径(SAD)、腰围(WC)和腰臀比(WHR);空腹采集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和脂蛋白A[Lp(a)]。结果腹内脂肪堆积组与腹内脂肪正常组在年龄、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MI、WC、WHR、SAD显著高于腹内脂肪正常组(P<0.01);冠心病患者腹内脂肪堆积组FBG、TC、TG、LDL-C、apoA和Lp(a)比腹内脂肪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HDL-C显著降低(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同时合并腹内脂肪堆积,血糖、血脂异常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脂肪组织 脂蛋白类 血糖
下载PDF
小儿手足口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MRI表现 被引量:5
4
作者 王伟秀 任庆云 +2 位作者 何丽 耿荣娜 张均喜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2年第11期821-825,共5页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MRI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有阳性MRI表现的30例HFMD患儿的影像学资料.结果:脑干脑炎9例,其中6例合并颈段脊髓炎;单纯脊髓炎21例.脑...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MRI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有阳性MRI表现的30例HFMD患儿的影像学资料.结果:脑干脑炎9例,其中6例合并颈段脊髓炎;单纯脊髓炎21例.脑干脑炎MRI表现为脑桥延髓交界处偏背侧斑片状异常信号,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其中2例中脑受累,1例右侧丘脑受累.脊髓炎MRI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脊髓前角区等或长T1长T2信号,病变多集中于C2~C5和/或T11~L1.结论:MR检查能清楚显示HFMD患儿中枢神经受损情况,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补肾活血汤配合髓芯减压术治疗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马红英 牟成林 +2 位作者 张均喜 封三花 杨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1年第16期1988-1989,共2页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配合髓芯减压术治疗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单纯采用髓芯减压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服中药补肾活血汤。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配合髓芯减压术治疗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单纯采用髓芯减压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服中药补肾活血汤。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85%。治疗组优良率80%,对照组60%。治疗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中药补肾活血汤配合髓芯减压术治疗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汤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髓芯减压术
下载PDF
丙泊酚在小儿肠套叠二次空气灌肠整复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丛力宁 王俊霞 +6 位作者 李玉楼 闫春明 潘军 田喜军 史文芳 张均喜 黄伟 《河北医药》 CAS 2009年第4期445-446,共2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麻醉在小儿急性肠套叠二次空气灌肠复位术中应用价值。方法将首次空气灌肠复位失败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组、对照组。丙泊酚组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kg,入睡后即行二次空气灌肠,操作中患儿出现肢体挣动则追加丙泊酚1 mg... 目的探讨丙泊酚麻醉在小儿急性肠套叠二次空气灌肠复位术中应用价值。方法将首次空气灌肠复位失败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组、对照组。丙泊酚组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kg,入睡后即行二次空气灌肠,操作中患儿出现肢体挣动则追加丙泊酚1 mg/kg。对照组直接行二次空气灌肠。观察其复位率、操作时间、术中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变化,并进行分析。结果丙泊酚组疗效、受X线照射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泊酚麻醉可提高小儿肠套叠二次空气灌肠的复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套叠 空气灌肠 丙泊酚
下载PDF
小儿神经肌肉病病因和诊断方法分析
7
作者 岳玲 安会波 +4 位作者 郑华城 王丽辉 张均喜 左月仙 靳梅 《临床荟萃》 CAS 2014年第12期1345-1347,1351,共4页
目的探讨小儿神经肌肉病不同诊断方法的价值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接受肌肉活检和或基因检测确诊的258例小儿神经肌肉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258例病因涉及2大类9种疾病。遗传性肌病177例(68.5%,177/258),其中... 目的探讨小儿神经肌肉病不同诊断方法的价值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接受肌肉活检和或基因检测确诊的258例小儿神经肌肉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258例病因涉及2大类9种疾病。遗传性肌病177例(68.5%,177/258),其中杜氏肌营养不良(DMD)最多(48.8%,126/258);脊肌萎缩症65例(25.2%,65/258),炎症性肌病共14例(5.4%,14/258)。185例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不同程度增高,其中28例超过正常值上限百倍之上;肌电图60.0%(145/258)异常;258例中174例接受肌肉病理检查,122例明确诊断,182例接受了基因检测,136例确诊,44例经联合检测确诊,其中8例肌活检病理结果和基因检测结果均具有确诊意义。结论肌营养不良、脊肌萎缩症、线粒体脑肌病、多发性肌炎是我院小儿神经肌肉病常见病因,诊断需要临床、生化、电生理、肌活检病理学、基因检测综合分析,肌活检病理学和基因检测是确诊主要依据,给予联合检测可以提供全面的诊断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疾病 活组织检查 基因 病因学
下载PDF
“腹部双合诊”在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中的应用
8
作者 丛力宁 李玉楼 +6 位作者 潘军 董彦清 田喜军 史文芳 张均喜 黄伟 王迎 《河北医药》 CAS 2009年第2期167-167,共1页
关键词 双合诊 肠套叠 急腹症
下载PDF
儿童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X线诊断
9
作者 丛力宁 李玉楼 张均喜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1年第21期2088-2088,共1页
关键词 儿童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X线诊断
下载PDF
针刀多点松解治疗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60例疗效观察
10
作者 马红英 张永占 张均喜 《河北中医》 2009年第10期1524-1525,共2页
关键词 小刀针 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
下载PDF
空气灌肠联合腹部双合按压法治疗小儿肠套叠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潘军 丛力宁 +3 位作者 张均喜 李玉楼 田喜军 史文芳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5期3566-3567,共2页
目的:探索空气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新辅助手法。方法:选取首次空气灌肠未复位,年龄在3~6月龄的50例肠套叠患儿,分两组实施二次空气灌肠。分别施以腹部双合按压法和腹外按压法。结果:实验组应用腹部双合按压法2次空气灌肠平均复... 目的:探索空气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新辅助手法。方法:选取首次空气灌肠未复位,年龄在3~6月龄的50例肠套叠患儿,分两组实施二次空气灌肠。分别施以腹部双合按压法和腹外按压法。结果:实验组应用腹部双合按压法2次空气灌肠平均复位率为88%,较对照组应用腹外按压法提高了12%。实验组X线下整复时间平均为6.3min,较对照组缩短3.4min。结论:腹部双合按压法提高了低龄肠套叠患儿2次空气灌肠的复位率,减少了透视下复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套叠/治疗 灌肠 治疗结果 儿童 学龄前 儿童 人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