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身体在场”传播的审美接受——以古名伸接触即兴课堂为例
1
作者 张大策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5-179,共5页
接触即兴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发生发展,瓦解了文本的意义,弱化了桎梏的身体风格,使舞者身体主体得以出场,呈现出随意、自由且个性化的语言。通过对古名伸接触即兴课堂的深入观察后发现,舞者身体在经过某种文化体系,技术规训后所残... 接触即兴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发生发展,瓦解了文本的意义,弱化了桎梏的身体风格,使舞者身体主体得以出场,呈现出随意、自由且个性化的语言。通过对古名伸接触即兴课堂的深入观察后发现,舞者身体在经过某种文化体系,技术规训后所残留的成见,及双人身体形态构造与个性化运动模式的相互制约,均使身体以一种透明且相对在场的状态存现,让观众能够通过一条无形的隧道,对接触即兴身体所呈现的内容展开理解,产生隐喻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即兴 身体在场 古名伸
下载PDF
现代舞蹈艺术:建构在“情感存现”上的审美感知——以《马赛曲》为例
2
作者 张大策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14,共6页
本文以伊莎多拉•邓肯(IsadoraDuncan,1877-1927)的《马赛曲》(LaMarseillaise)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分析与观察法,探索孕育现代舞蹈的社会土壤及其传播手法与可欣赏的途径,为普通观众解析欣赏现代舞蹈的困惑缘由,使其能够获得审美共鸣。
关键词 现代舞蹈 情感存现 审美感知 《马赛曲》
下载PDF
跨界舞蹈创作特征与审美接受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大策 包雨薇 李潇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42-47,共6页
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尽管跨界舞蹈的发展仅有40余年的历史,但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它不仅突破了传统舞蹈艺术的创作手法,也极大地改变了观众的传统审美经验与审美视野。无论是借助最新媒介再现当代科技社会,还是融合不同舞蹈种类的... 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尽管跨界舞蹈的发展仅有40余年的历史,但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它不仅突破了传统舞蹈艺术的创作手法,也极大地改变了观众的传统审美经验与审美视野。无论是借助最新媒介再现当代科技社会,还是融合不同舞蹈种类的身体语言丰富人物角色,跨界舞蹈都不再拘泥于传统的舞台布景及桎梏的身体风格,而是更加强调融合多元的艺术媒介与多样的身体语言展开兼收并蓄的创作与表演。如果说跨界舞蹈的诞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那么孕育它的时代土壤是什么?它又具有哪些种类及特征?如果说跨界舞蹈改变了传统舞蹈艺术的创作与表演手法,那么它又能给观众带来怎样的审美感受?基于以上问题,以中西方跨界舞蹈产生的社会与历史、艺术家创作的动机与手法、作品形态与审美特征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分析法与访谈法,力图揭示出跨界舞蹈内部结构所孕育的创作特征及外部结构所呈现的审美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界舞蹈 跨领域创作 跨文化创作 审美原理
下载PDF
新媒体舞蹈艺术:构建在3D视界上的审美感知——以《既视感》为例
4
作者 张大策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7-13,共7页
当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为舞蹈艺术创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新空间。编舞家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手法进行舞蹈创作,而是与声音、影像等新媒体艺术家们共同合作,从而实现舞蹈艺术创作多样化、丰富化的发展格局。虽说新媒体舞蹈已经成为当今世界... 当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为舞蹈艺术创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新空间。编舞家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手法进行舞蹈创作,而是与声音、影像等新媒体艺术家们共同合作,从而实现舞蹈艺术创作多样化、丰富化的发展格局。虽说新媒体舞蹈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创作、表演的主流艺术形式,并有着丰富、多样的形态特征,但它却极大地改变了观众的审美视域。本研究以新媒体舞蹈作品《既视感》为个案,从科技与舞蹈跨域发展、创作,以及审美的视角出发,对“虚拟影像”与“身体”的跨界作进一步概括与诠释,探索新媒体技术与身体跨域所呈现出的审美特征的同时,也力图揭示出其所产生的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舞蹈 虚拟影像 3D视界 审美感知 《既视感》
下载PDF
空间设计与身体建构:舞者动作技巧的生成与情感技巧的缺失研究
5
作者 张大策 《潍坊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0-13,共4页
当舞蹈成为一种职业后,以规训手段培养出来的舞者却出现身心分离、表里不一的表演状态。如果说大量的身体操练是导致情感表达与身体形式产生二元不合的主要原因,那么,情感是如何游离于身体以外的?如果说一系列方法能够规训舞者的身体技... 当舞蹈成为一种职业后,以规训手段培养出来的舞者却出现身心分离、表里不一的表演状态。如果说大量的身体操练是导致情感表达与身体形式产生二元不合的主要原因,那么,情感是如何游离于身体以外的?如果说一系列方法能够规训舞者的身体技巧,使其力量更符合理性的审美,那么,又该如何探索一些为舞者情感训练的方法,使其与身体当下的表达相契合?本文从舞蹈教室的空间设计出发,探索舞者身心二元分离形成的原因,并试图通过社会表演与生活空间的建构角度,反观职业舞者在训练中的情感与身体分离的现象,以为舞蹈表演的情感建构,探索一些行之有效的训练、表演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 情感 知觉 技术 技巧 教室空间
下载PDF
中国古典舞蹈“身体文化”的建构与解构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大策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107-112,共6页
创新、打破常规的肢体语言形式,是舞蹈编导们不断追求的一个话题。他们不拘泥于以往特定舞种形式的编舞方式,也不再刻意地找寻情感与动作之间的联系,而是寻找多种身体能动的可能性,来呈现编舞者想要达到的身体语言形式效果。在这种情况... 创新、打破常规的肢体语言形式,是舞蹈编导们不断追求的一个话题。他们不拘泥于以往特定舞种形式的编舞方式,也不再刻意地找寻情感与动作之间的联系,而是寻找多种身体能动的可能性,来呈现编舞者想要达到的身体语言形式效果。在这种情况下,编舞者们却忽略了形式背后所呈现出来的民族特有文化性,甚至是舞种特有的审美规则。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西方现代舞蹈的肢体语言已经有意识地植入我们本土的身体语言文化。虽然,西方古典芭蕾身体语言遭受了现代舞蹈美学的强烈冲击,但是研究者认为,这属于身体语言文化的"自变异"形态,它们具有一脉相承性,而且它们还都非常完整地保留着其艺术上的审美特征。但是,当现代舞蹈肢体语言逐渐给我们本土艺术家不断带来侵袭时,这就是另外一种情况,研究者称它为"他变异",因为中国古典舞与西方现代舞之间,无论从思想观念上、还是文化根源上,完全是毫不相干的。因此二者无节制地结合,并不是一种创新,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身体语言文化的殖民,如果不加节制,或者滥用它,在精神上会给一个民族带来巨大的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文化 建构 解构 中国古典舞蹈
下载PDF
传统舞蹈与后现代舞蹈审美接受差异之探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大策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99-103,110,共6页
长久以来,传统舞蹈主要以再现故事情节、呈现民族身体风格为展演核心,透过严谨的创作逻辑构架,呈现出其固有的美学特征。然而,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后现代舞蹈与传统舞蹈艺术,在创作、表演以及审美等方面,发生本质的变化与断裂,晦涩... 长久以来,传统舞蹈主要以再现故事情节、呈现民族身体风格为展演核心,透过严谨的创作逻辑构架,呈现出其固有的美学特征。然而,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后现代舞蹈与传统舞蹈艺术,在创作、表演以及审美等方面,发生本质的变化与断裂,晦涩难懂的后现代舞蹈艺术,强行夺走了传统舞蹈艺术与观众间所达成的约定俗成之共鸣,甚至让观众在接受其审美的过程中不知所措,并敬而远之。如此,从传统舞蹈与后现代舞蹈艺术的创作出发,探索后现代舞蹈艺术与传统舞蹈艺术在逻辑构架方面的本质区别,并从中找出二者间的审美接受状态之差异,可以更加深入地挖掘出二者的美学定位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舞蹈 后现代舞 审美接受
下载PDF
从索绪尔符号学理论视角看舞剧“表意”之生成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大策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10-16,共7页
俗话说:舞蹈艺术"长于抒情,而拙于叙事"。在举手投足、手舞足蹈之间,身体若不借助他者舞台符号元素,对文本内容进行有序组织、建构,就不可能丰富再现、精准表达形形色色的历史事件与人物形象,更不可能让欣赏者获得一个约定俗... 俗话说:舞蹈艺术"长于抒情,而拙于叙事"。在举手投足、手舞足蹈之间,身体若不借助他者舞台符号元素,对文本内容进行有序组织、建构,就不可能丰富再现、精准表达形形色色的历史事件与人物形象,更不可能让欣赏者获得一个约定俗成的意象理解与共鸣。如果说,舞剧可以作为再现情节、传达思想情感的综合性艺术,那么,它的意义到底是如何有效生成的?支撑舞剧"表意"形成的内部结构又是什么?研究从索绪尔语言学的"结构"视角出发,探索舞剧意义构建的过程,为发现舞剧表意形成之原理、探索舞剧创作之精华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绪尔 结构主义 舞剧 表意
下载PDF
传统舞蹈艺术“快感”与“美感”的审美差异与转化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大策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20-26,55,共8页
实象与虚象、快感与美感,既彼此对立,又互相联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欣赏传统舞蹈艺术中,观众要以实象快感刺激为基础,方能生成美感虚象之审美。以传统舞蹈艺术为论述核心,从实象、虚象及美感、快感的差异联系出发,深入剖析它们... 实象与虚象、快感与美感,既彼此对立,又互相联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欣赏传统舞蹈艺术中,观众要以实象快感刺激为基础,方能生成美感虚象之审美。以传统舞蹈艺术为论述核心,从实象、虚象及美感、快感的差异联系出发,深入剖析它们之间的逻辑构建关系,揭示观众对传统舞蹈艺术欣赏美感与快感的差异、与快感向美感转化的审美,以此为普罗大众欣赏传统舞蹈艺术提供相关的审美策略,也为我国舞蹈美学的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舞蹈艺术 美感 快感 审美差异 转化
下载PDF
论民族芭蕾舞剧《八女投江》的身体审美意象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大策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22-28,共7页
在近几年非常流行的跨领域、跨文化的舞蹈创作中,出现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其中就包含中国辽宁芭蕾舞团创作的民族芭蕾舞剧--《八女投江》。笔者在观赏此部舞剧后发现,作品中的民族身体形式与芭蕾身体形式之碰撞,芭蕾身体形式与... 在近几年非常流行的跨领域、跨文化的舞蹈创作中,出现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其中就包含中国辽宁芭蕾舞团创作的民族芭蕾舞剧--《八女投江》。笔者在观赏此部舞剧后发现,作品中的民族身体形式与芭蕾身体形式之碰撞,芭蕾身体形式与舞剧表现中华民族情感内容之交织,令人深感不同身体语言相互融合之奥妙。在舞剧《八女投江》的身体形式与表现内容中,无处不再现出中西方身体文化浑然一体、水乳交融的创举和新意。首先,对民族芭蕾舞剧《八女投江》的中西方身体文化交融的"形式美"进行探索,并从中找出二者身体融合的意象美感与创作价值。其次,再对舞剧《八女投江》中所表现出的中华民族情感与西方芭蕾语言的运用进行再探讨,以便在《八女投江》中,获得一个内容与形式交融的身体审美意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芭蕾舞剧 《八女投江》 身体 审美意象
下载PDF
论音乐于舞蹈之重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大策 《乐器》 2016年第7期53-55,共3页
俗话说,音乐是舞蹈的灵魂。在任何一部优秀的舞蹈作品中都少不了具有灵魂性音乐的配合与帮助。音乐作品可以独立演出,但是在舞蹈作品中我们很少看到只有肢体语言在舞台上单独的舞动,它一定需要音乐的激发与强化。离开音乐的舞蹈是难以... 俗话说,音乐是舞蹈的灵魂。在任何一部优秀的舞蹈作品中都少不了具有灵魂性音乐的配合与帮助。音乐作品可以独立演出,但是在舞蹈作品中我们很少看到只有肢体语言在舞台上单独的舞动,它一定需要音乐的激发与强化。离开音乐的舞蹈是难以充分表达情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 舞蹈艺术 重要作用 灵魂
下载PDF
理念、感知与跨界:西方舞蹈身体功能与审美的三个维度
12
作者 张大策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9-17,共9页
思想权力创造知识,思想权力塑造真理。身体同样会被思想权力规训与操控。从文艺复兴到现代、从现代到后现代与当代,西方舞蹈身体语言的主体性建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不同思想权力的更迭而变换的。如果说芭蕾、现代舞与后现代舞(当... 思想权力创造知识,思想权力塑造真理。身体同样会被思想权力规训与操控。从文艺复兴到现代、从现代到后现代与当代,西方舞蹈身体语言的主体性建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不同思想权力的更迭而变换的。如果说芭蕾、现代舞与后现代舞(当代舞)是受控于不同思想权力之下所形成的不同身体语言,那么不同舞蹈种类的身体表现功能与作用是什么?它所呈现出来的审美效果又是什么?从西方社会历史、宗教及哲学的宏观视角出发,以福柯的知识权力、尼采的权力意志为理论依据,探索芭蕾、现代舞及后现代舞(当代舞)在不同思想权力下被建构、瓦解及重构的意义以及语言风格生成之线索,为西方不同舞种身体语言的功能与审美价值找出一条形而上的历史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席 出场 感知 西方舞蹈 身体语言 审美
下载PDF
构建在跨界形式上的交汇审美——以《早餐时刻》为例
13
作者 张大策 《艺术评鉴》 2021年第17期47-49,共3页
跨界舞蹈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创作、表演的主流艺术形式。随着社会的进步及科技的发展,编舞家不再仅拘泥于传统的手法进行舞蹈创作,而是与新媒体、声音以及影视等其它艺术家们共同合作,从而实现舞蹈艺术创作多样化、丰富化的发展格局。在... 跨界舞蹈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创作、表演的主流艺术形式。随着社会的进步及科技的发展,编舞家不再仅拘泥于传统的手法进行舞蹈创作,而是与新媒体、声音以及影视等其它艺术家们共同合作,从而实现舞蹈艺术创作多样化、丰富化的发展格局。在本文中,笔者首先对20世纪60年代后的西方舞蹈发展,进行梳理、探索跨界舞蹈创作之根源。其次,笔者将探讨跨界舞蹈与传统舞蹈形式构成之异同,并探索二者间审美之差异。最后,笔者以跨界舞作《早餐时刻》为分析个案,从其创作、表演的视角出发,着重深究其给观众带来的多重形式交汇之审美与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界舞蹈 多重形式 交汇 审美 《早餐时刻》
下载PDF
联合办学走新路面向市场育人才──许昌社区学院办学情况的调查报告
14
作者 毕明春 张大策 《河南教育(基教版)(上)》 1995年第7期5-7,共3页
联合办学走新路面向市场育人才──许昌社区学院办学情况的调查报告毕明春,张大策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缓解许昌市人才需求矛盾,许昌市人民政府狠抓教育改革和教育结构的调整,大胆探索政府统筹、校企联姻、社会参与、联合办学... 联合办学走新路面向市场育人才──许昌社区学院办学情况的调查报告毕明春,张大策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缓解许昌市人才需求矛盾,许昌市人民政府狠抓教育改革和教育结构的调整,大胆探索政府统筹、校企联姻、社会参与、联合办学的路子。1993年8月,创办了新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学院 联合办学 办学情况 育人才 面向市场 职业中专 人才培养 许昌市 办学条件 办学效益
下载PDF
河南省社会力量办学问题研究
15
作者 李文成 毕明春 张大策 《河南教育(基教版)(上)》 1995年第12期2-4,共3页
河南省社会力量办学问题研究李文成,毕明春,张大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教育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教育改革中,社会力量办学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并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和重视。由... 河南省社会力量办学问题研究李文成,毕明春,张大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教育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教育改革中,社会力量办学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并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和重视。由于社会力量办学发展迅猛,涉及面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力量办学 办学问题 河南省 教育体制改革 校长负责制 职业技术教育 办学效益 协调发展 办学指导思想 教育质量
下载PDF
言外之意、象外之旨:从巴特神话看经典舞作意蕴之生成——以《微尘》为例
16
作者 张大策 《山东艺术》 2023年第5期97-103,共7页
意象的生成不是一成不变的,接受端在消化意象的过程中,会根据自身的理解对意象形成二次诠释,并给予意象一种全新的审美境界——“意蕴”,从而完成作品意义的全新建构。意蕴是艺术作品的最高层次,是建立在语言及意象之上的深层哲理。其... 意象的生成不是一成不变的,接受端在消化意象的过程中,会根据自身的理解对意象形成二次诠释,并给予意象一种全新的审美境界——“意蕴”,从而完成作品意义的全新建构。意蕴是艺术作品的最高层次,是建立在语言及意象之上的深层哲理。其审美特征不仅具有多义性与模糊性,还体现出个别中包含着普遍、有限中体现着无限等形而上的学问。以云门舞集的经典舞作《微尘》为研究对象,运用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1915—1980)第二符号学“神话”(Bathes)对其进行分析,挖掘《微尘》给观众带来的意象审美及言外之意、象外之旨的意蕴感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兰·巴特 神话 意蕴 《微尘》
原文传递
舞蹈表演技术与技巧:想象、情感与动作的差异、转化及统一——以Plié、Tendu、Fondu为例
17
作者 张大策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60-65,共6页
现今重视动作完成而忽略情感表达,造成舞者表演身心二元的现象比比皆是,其中主要问题有二:一是舞者在传统受训中养成长期运用形式思维展开训练;二是舞者没有培养自己运用想象、情感思维的意识。真挚感人的舞蹈表演,是由想象、情感与动... 现今重视动作完成而忽略情感表达,造成舞者表演身心二元的现象比比皆是,其中主要问题有二:一是舞者在传统受训中养成长期运用形式思维展开训练;二是舞者没有培养自己运用想象、情感思维的意识。真挚感人的舞蹈表演,是由想象、情感与动作所构成的一个完整系统。虽然想象、情感与动作在概念上有着较大差异,但舞者可以通过对技术、技巧的运用,使三者互相转化、统一,为实现身心一元的表演提供路径与方法。从当代舞蹈表演身心分离、情感缺失的现象出发,以Plié、Tendu、Fondu为例,探索舞者表演问题所在的同时,挖掘想象、情感与动作的内核关系,力图帮助当代舞者突破身心二元的表演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表演 身心二元 表演方法
下载PDF
从德里达的“解构”视角看传统舞蹈“虚象”之驳杂与后现代舞蹈之“身体存现”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大策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2018年第1期41-45,共5页
在传统舞蹈艺术中,只有通过符号与符号之间的相互作用,"虚象"才能被精确生成。虽然观众在审美过程中能够体会其升华,但"虚象"的建构却具有非常繁杂与模糊之特性。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后现代舞蹈与传统舞蹈的表现... 在传统舞蹈艺术中,只有通过符号与符号之间的相互作用,"虚象"才能被精确生成。虽然观众在审美过程中能够体会其升华,但"虚象"的建构却具有非常繁杂与模糊之特性。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后现代舞蹈与传统舞蹈的表现发生了本质变化:空洞的舞台符号(灯光、服装、音乐、道具),以及乏味、晦涩、难懂的身体语言,都促使观众对其敬而远之,不闻不问。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后现代舞蹈的产生以及其审美的意义何在?本文从法国解构主义大师雅克·德里达的"解构"视角出发,探索传统舞蹈艺术"虚象"生成之驳与后现代舞蹈舞者"在场"之意义,并从中挖掘其"身体存现"美学之精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构 传统舞蹈 虚象 驳杂 后现代舞蹈 身体存现
原文传递
新媒体舞蹈艺术:建构在审美困惑上的“知觉”诠释——以《W.A.V.E-城市微幅》为例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大策 《舞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4-40,共7页
新媒体舞蹈艺术的缘起新媒体舞蹈是新媒体艺术(New Media Arts)的一个分支,学者陈玲对有关新媒体艺术的概念定义为:"新媒体艺术是指所有使用媒介和技术手段创作的艺术作品。严格地讲,这里的"媒介"不仅指各种技术,也包括... 新媒体舞蹈艺术的缘起新媒体舞蹈是新媒体艺术(New Media Arts)的一个分支,学者陈玲对有关新媒体艺术的概念定义为:"新媒体艺术是指所有使用媒介和技术手段创作的艺术作品。严格地讲,这里的"媒介"不仅指各种技术,也包括了各种新的材料。"(陈玲《新媒体艺术史纲:走向整合的旅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自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计算机的诞生与发展给新的艺术形式提供了许多崭新的创作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艺术 舞蹈艺术 清华大学出版社 城市 诠释 知觉 审美 创作空间
原文传递
“跨域交互”的审美诠释——评新媒体舞蹈《第七感官》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大策 《舞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8-41,共4页
新媒体舞蹈《第七感官》所谓新媒体舞蹈,是指一种全新形态的沟通模式:编舞家将舞者身体纳入在新型媒体布景(动画、影像、虚拟空间)中进行创作,并以媒体与身体相结合的展演手法,为观众的视、听觉感官带来不同程度的刺激体验。新媒体舞蹈... 新媒体舞蹈《第七感官》所谓新媒体舞蹈,是指一种全新形态的沟通模式:编舞家将舞者身体纳入在新型媒体布景(动画、影像、虚拟空间)中进行创作,并以媒体与身体相结合的展演手法,为观众的视、听觉感官带来不同程度的刺激体验。新媒体舞蹈作品《第七感官》,是由中国台湾安娜琪舞蹈剧场(Anarchy Dance Theatre)在2011年创作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媒体 沟通模式 虚拟空间 新媒体舞蹈 中国台湾 听觉感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