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星族合成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奉辉 李立芳 韩占文 《云南天文台台刊》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7,共17页
以简单星族为例介绍了演化星族合成的算法 ,并总结了在演化星族合成中常用的恒星演化库 ,光谱库 ,初始质量函数和合成判据 ,最后简要讨论了目前星族合成中仍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星族合成 演化 星系 简单星族 恒星演化库 光谱库 初始质量函数 合成判据 星团
下载PDF
Be/X射线双星包层性质的研究
2
作者 张奉辉 《云南天文台台刊》 CSCD 2000年第1期69-70,共2页
Be单星和Be/X射线双星作为一类特殊早型天体和特殊的大质量X射线双星 ,在各个波段都有与其它相同光谱型的B型天体显著不同的特征 ,因此长期以来引起中外天文学者的关注。首先在可见光波段发射线的存在 ,就是对仅产生吸收线的经典大气的... Be单星和Be/X射线双星作为一类特殊早型天体和特殊的大质量X射线双星 ,在各个波段都有与其它相同光谱型的B型天体显著不同的特征 ,因此长期以来引起中外天文学者的关注。首先在可见光波段发射线的存在 ,就是对仅产生吸收线的经典大气的挑战 ;其次Be星作为一类早型带有包层天体 ,研究Be星包层的性质 ,对研究原恒星包层性质和进一步了解早型星其它光谱型的性质是非常重要的 ;再者可以研究Be星的存在与星际磁场或湍流的星际介质是否有关 ;最后研究Be/X射线双星 ,对双星的演化模型也有很重要的作用。随着天文观测手段的不断完善和理论模型的发展 ,我们对Be星的现象有了更深的了解 ,并且产生了一些模型。研究内容包括Be星包层和星风的性质 ,以及包层形成机制 ,Be/X射线双星物质相互作用等。本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主要概要介绍Be和Be/X射线双星历史和目前已经取得的成就 ;第二章介绍Be单星多波段观测结果 ;第三章介绍Be/X射线双星的观测结果 ;第四章介绍目前主要的Be单星和Be/X射线双星模型 ;第五章给出Be/X射线双星XPer/ 4U0 352 +30的分光观测结果 ,并结合单臂振动盘模型给出定性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星 Be-X射线双星 包层性质 光谱观测 双星
下载PDF
M UMa型相接双星的理论研究
3
作者 李立芳 张奉辉 《天文研究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5,共15页
本文回顾了WUMa型相接双星观测和理论研究的历史。总结了WUMa型相接双星观测特性和理论研究的成果。最后讨论了WUMa型相接双星理论模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可行方法。
关键词 W UMa型相接双星 理论模型 恒星结构 演化
下载PDF
金属丰度对球状星团动力学演化的影响
4
作者 庄宇龙 张奉辉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57-369,共13页
动力学过程和恒星演化及二者的互相影响都会对球状星团的演化产生重要影响.由于金属丰度会影响恒星的演化轨迹,与之相伴随的恒星质量损失率的变化也会对球状星团的动力学过程造成影响.通过一系列N体模拟研究金属丰度对球状星团的质量损... 动力学过程和恒星演化及二者的互相影响都会对球状星团的演化产生重要影响.由于金属丰度会影响恒星的演化轨迹,与之相伴随的恒星质量损失率的变化也会对球状星团的动力学过程造成影响.通过一系列N体模拟研究金属丰度对球状星团的质量损失率、半径等的影响,并分析其原因,同时研究了大质量恒星以及星团初始数密度分布的影响.模拟中采用的球状星团模型初始成员星数目N=50000,运行于类银河系的引力势中并考虑成员星的演化.结果显示,由于低金属丰度恒星拥有较快的演化时标,所以贫金属球状星团在早期会拥有较高的质量损失,但与此同时它们的核塌缩时间会比后者显著推迟,因此在核塌缩之后其质量损失会被富金属星团反超.另外由于大质量恒星演化导致的质量损失较大,所以大质量星的存在会使金属丰度更加显著地影响球状星团早期的扩张以及随后的核塌缩过程,同时星团的初始数密度分布也对该效应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状星团:普通 恒星:演化 方法:数值
下载PDF
Effect of the Initial Mass Function of Primaries on Binary Stellar Populations
5
作者 张奉辉 韩占文 李立芳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4期1018-1021,共4页
下载PDF
Evolutionary Population Synthesis for Single Stellar Populations
6
作者 张奉辉 JarrodR.Hurley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11期1734-1737,共4页
下载PDF
近邻盘星系的演化及恒星形成历史研究
7
作者 康晓宇 张奉辉(导师)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2-144,共3页
星系是构成宇宙的基石,其形成与演化是21世纪天体物理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之一.近邻星系具有大范围的空间参数,可以较为容易地获得高空间分辨率和高信噪比的观测数据,为研究星系形成与演化的理论模型提供最丰富的观测约束,因此近邻星系... 星系是构成宇宙的基石,其形成与演化是21世纪天体物理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之一.近邻星系具有大范围的空间参数,可以较为容易地获得高空间分辨率和高信噪比的观测数据,为研究星系形成与演化的理论模型提供最丰富的观测约束,因此近邻星系是研究星系形成、结构和演化历史的理想\实验室".为了了解星系的形成与演化历史,对单个星系个性特征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星系个性特征的研究方面,唯象模型体现了其独特的价值.本文利用唯象模型分别研究了一个较为简单的、孤立的小质量盘星系NGC300和一个较为复杂的、存在相互作用的大质量盘星系M51a,利用它们的最佳模型预言,分别与之前研究过的、和它们各自质量相当的对应目标进行了比较研究.希望通过比较研究这两类比较典型的盘星系的形成与演化历史,藉此了解盘星系的形成与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化历史 盘星系 恒星形成 高空间分辨率 唯象模型 观测数据 星系形成 个性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