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镜分子影像学技术在炎症性肠病病情评估及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1
作者 万俊辰 张妙心 +1 位作者 杨青林 周琦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8期99-102,共4页
消化内镜是炎症性肠病(IBD)诊断、治疗和疗效评估常用的检查手段。与传统内镜检查相比,内镜分子影像学将细胞分子生物学与消化内镜相结合,利用荧光标记的分子探针在分子水平上进行实时成像,可用于IBD早期诊断、评估肠道炎症、监测结肠... 消化内镜是炎症性肠病(IBD)诊断、治疗和疗效评估常用的检查手段。与传统内镜检查相比,内镜分子影像学将细胞分子生物学与消化内镜相结合,利用荧光标记的分子探针在分子水平上进行实时成像,可用于IBD早期诊断、评估肠道炎症、监测结肠炎相关癌、预测治疗反应及优化治疗药物剂量等。未来尚需进一步开展更大规模的、针对新靶点制剂的内镜分子成像试验,这些探针应用前尚需解决人体安全性问题及成像程序、图像处理、荧光信号定量的标准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影像学技术 消化内镜检查 荧光探针 炎症性肠病 肠道炎症 结肠炎相关癌
下载PDF
EBV相关胃癌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妙心 周琦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1期98-101,共4页
Epstein-Barr病毒(EBV)是第一个被发现与人类肿瘤相关的DNA病毒。EBV相关胃癌(EBVaGC)约占所有胃癌总数的8.7%。自1990年有学者首次在胃癌组织中检测到EBV后,EBV在胃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目前认为,EBVaGC的发病机制可能是EB... Epstein-Barr病毒(EBV)是第一个被发现与人类肿瘤相关的DNA病毒。EBV相关胃癌(EBVaGC)约占所有胃癌总数的8.7%。自1990年有学者首次在胃癌组织中检测到EBV后,EBV在胃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目前认为,EBVaGC的发病机制可能是EBV在伴有癌前状态的胃黏膜上皮细胞内建立异常潜伏感染,诱导肿瘤微环境逃避免疫清除,并通过潜伏基因产物引起宿主DNA甲基化,导致相关基因表达异常,从而引起EBVaGC发生。但EBVaGC发生、发展的具体机制仍不完全清楚,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V相关胃癌 潜伏基因产物 DNA甲基化 免疫逃逸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