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甘肃省医务人员锐器伤现状调查
被引量:
2
1
作者
梁莹
祝意
+6 位作者
孟灵
杜潇利
李志东
郝铭
魏小萍
张妹中
张军霞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3658-3662,共5页
目的调查甘肃省医务人员锐器伤的现状情况,为我省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使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甘肃省331所三级医疗机构进行了锐器伤电子问卷调查。结果调查显示甘肃省锐器伤的发生率为33.0...
目的调查甘肃省医务人员锐器伤的现状情况,为我省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使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甘肃省331所三级医疗机构进行了锐器伤电子问卷调查。结果调查显示甘肃省锐器伤的发生率为33.01%,例次发生率为47.88%,报告率为49.34%,已知感染源的锐器伤中,血源性疾病污染率占13.36%;一级医疗机构的锐器伤发生率最低为29.68%,二级医院次之为33.12%,三级医院最高为35.46%;护士锐器伤的发生率为37.29%,高于医生及其他人员;发生锐器伤的主要器具为针具类,占81.32%,主要为一次性注射器、头皮针、手术缝针等;发生锐器伤的主要地点为治疗室、普通病房、手术室、换药室等;发生锐器伤的主要环节为双手回套针帽、配药、将针头放入锐器盒、手术缝针、拔出动(静)脉针等;甘肃省各地区间锐器伤的主要器具、环节、暴露地点总体趋势相同,但因地区和经济差异,具体略有不同;发生锐器伤的主要传染病为乙肝、丙肝、梅毒和艾滋病等。结论甘肃省锐器伤的发生率较高、需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制定安全注射制度,提高职业防护意识,提供安全医疗器具等相关措施减少锐器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
医务人员
锐器伤
职业防护
调查
原文传递
综合医院食源性疾病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
6
2
作者
梁莹
杜潇利
+5 位作者
张妹中
魏小萍
孟灵
郭文琴
蔚承云
李瑞兰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21年第1期102-105,共4页
目的了解在综合医院就诊的食源性疾病的病原学分布情况,为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从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站中导出2013—2019年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使用Excel进行整理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数据的收集...
目的了解在综合医院就诊的食源性疾病的病原学分布情况,为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从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站中导出2013—2019年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使用Excel进行整理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数据的收集和标本检测按照《甘肃省食源性疾病监测手册》进行。结果2013—2019年沙门氏菌阳性检出率为3.32%,各年间呈散发趋势,2019年的检出率最高,为11.22%,各年龄、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志贺氏菌阳性检出率为0.76%,以宋内氏志贺氏菌(D群)检出最多,为6例,在婴幼儿中发病较多。诺如病毒阳性检出率最高,为3.32%,在各性别、各年龄段的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婴幼儿发病最多。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属和副溶血性弧菌未检出阳性病例。结论2013—2019年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就诊的患者中,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的主要病原体为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诺如病毒。可通过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和控制食品污染,预防食源性疾患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病原体
监测
原文传递
题名
甘肃省医务人员锐器伤现状调查
被引量:
2
1
作者
梁莹
祝意
孟灵
杜潇利
李志东
郝铭
魏小萍
张妹中
张军霞
机构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公卫科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人事科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医务处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院感科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医务科
出处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3658-3662,共5页
基金
甘肃省科技厅技术创新引导计划-软科学专项(21CX6ZA118)。
文摘
目的调查甘肃省医务人员锐器伤的现状情况,为我省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使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甘肃省331所三级医疗机构进行了锐器伤电子问卷调查。结果调查显示甘肃省锐器伤的发生率为33.01%,例次发生率为47.88%,报告率为49.34%,已知感染源的锐器伤中,血源性疾病污染率占13.36%;一级医疗机构的锐器伤发生率最低为29.68%,二级医院次之为33.12%,三级医院最高为35.46%;护士锐器伤的发生率为37.29%,高于医生及其他人员;发生锐器伤的主要器具为针具类,占81.32%,主要为一次性注射器、头皮针、手术缝针等;发生锐器伤的主要地点为治疗室、普通病房、手术室、换药室等;发生锐器伤的主要环节为双手回套针帽、配药、将针头放入锐器盒、手术缝针、拔出动(静)脉针等;甘肃省各地区间锐器伤的主要器具、环节、暴露地点总体趋势相同,但因地区和经济差异,具体略有不同;发生锐器伤的主要传染病为乙肝、丙肝、梅毒和艾滋病等。结论甘肃省锐器伤的发生率较高、需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制定安全注射制度,提高职业防护意识,提供安全医疗器具等相关措施减少锐器伤的发生。
关键词
甘肃省
医务人员
锐器伤
职业防护
调查
Keywords
Gansu province
Medical personnel
Sharp injury
Occupational protection
Investigation
分类号
R192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原文传递
题名
综合医院食源性疾病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
6
2
作者
梁莹
杜潇利
张妹中
魏小萍
孟灵
郭文琴
蔚承云
李瑞兰
机构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出处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21年第1期102-105,共4页
文摘
目的了解在综合医院就诊的食源性疾病的病原学分布情况,为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从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站中导出2013—2019年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使用Excel进行整理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数据的收集和标本检测按照《甘肃省食源性疾病监测手册》进行。结果2013—2019年沙门氏菌阳性检出率为3.32%,各年间呈散发趋势,2019年的检出率最高,为11.22%,各年龄、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志贺氏菌阳性检出率为0.76%,以宋内氏志贺氏菌(D群)检出最多,为6例,在婴幼儿中发病较多。诺如病毒阳性检出率最高,为3.32%,在各性别、各年龄段的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婴幼儿发病最多。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属和副溶血性弧菌未检出阳性病例。结论2013—2019年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就诊的患者中,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的主要病原体为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诺如病毒。可通过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和控制食品污染,预防食源性疾患的发生。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病原体
监测
Keywords
foodborne disease
pathogens
monitoring
分类号
R155.3 [医药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甘肃省医务人员锐器伤现状调查
梁莹
祝意
孟灵
杜潇利
李志东
郝铭
魏小萍
张妹中
张军霞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2
原文传递
2
综合医院食源性疾病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
梁莹
杜潇利
张妹中
魏小萍
孟灵
郭文琴
蔚承云
李瑞兰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21
6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