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备粉葛中葛根素纳米脂质体的工艺优化及其表征
1
作者 张娜郡 陈超 +2 位作者 宋露露 李云飞 秦楠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4期31-39,共9页
采用熔融超声乳化-低温固化法制备粉葛中葛根素纳米脂质体(Puerarin nano-liposomes carriers,Pue-NLC),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制备工艺,对其相关表征和体外释放特性进行评价。得到最优工艺为Pue用量5 mg,药脂比1∶17,单硬脂酸甘油酯... 采用熔融超声乳化-低温固化法制备粉葛中葛根素纳米脂质体(Puerarin nano-liposomes carriers,Pue-NLC),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制备工艺,对其相关表征和体外释放特性进行评价。得到最优工艺为Pue用量5 mg,药脂比1∶17,单硬脂酸甘油酯:辛癸酸甘油酯用量比3∶1,乳化剂用量3%,卵磷脂:聚醚F188用量比1∶1,超声温度70℃。测得其粒径为(203.7±2.76)nm,PDI (0.193±0.34),Zeta电位(-22.37±3.46) mV,包封率(78.3±1.59)%,载药量(1.36±0.06)%,电镜扫描可见Pue-NLC的类球状小囊泡结构,其粒径小,载药量、包封率高,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为葛根素的有效利用和新型给药系统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纳米脂质体 单因素 包封率 体外释放
下载PDF
沙棘籽油纳米乳的制备、质量评价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2
作者 陈超 张娜郡 +2 位作者 宋露露 李云飞 秦楠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4期124-130,共7页
研究沙棘籽油纳米乳的制备方法,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和抗氧化活性研究。采用伪三元相图法筛选出沙棘籽油纳米乳配方,通过测定其理化性质、抗氧化活性等对制备的沙棘籽油纳米乳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得到沙棘籽油纳米乳最佳配方为肉豆蔻酸... 研究沙棘籽油纳米乳的制备方法,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和抗氧化活性研究。采用伪三元相图法筛选出沙棘籽油纳米乳配方,通过测定其理化性质、抗氧化活性等对制备的沙棘籽油纳米乳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得到沙棘籽油纳米乳最佳配方为肉豆蔻酸异丙酯∶Tween-80∶无水乙醇∶沙棘籽油∶水=3.18%∶9.55%∶3.18%∶6.37%∶77.72%。平均粒径为(17.14±0.23)nm,平均多分散系数为0.457±0.023,平均Ze Ta电位为(-8.76±0.76)mV,平均折光率为1.402±0.123,平均p H为5.04±0.21。在常温储存、离心、稀释、冻存后均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且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均有清除作用。以上研究表明沙棘籽油纳米乳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有助于为开发沙棘籽油功能产品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籽油 纳米乳 伪三元相图 稳定性 质量评价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酶解北芪菇蛋白抗氧化肽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3
作者 缪文玉 程继安 +2 位作者 陈超 张娜郡 秦楠 《食品与药品》 CAS 2023年第5期390-396,共7页
目的研究制备北芪菇蛋白抗氧化肽的最佳条件,并探究其抗氧化活性。方法以浓度为2%的北芪菇蛋白液作底物,通过测定抗氧化肽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清除率和北芪菇蛋白的水解度,确定复合酶的加酶方式与比例,然后进行单因... 目的研究制备北芪菇蛋白抗氧化肽的最佳条件,并探究其抗氧化活性。方法以浓度为2%的北芪菇蛋白液作底物,通过测定抗氧化肽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清除率和北芪菇蛋白的水解度,确定复合酶的加酶方式与比例,然后进行单因素试验确定酶解时间、加酶量、酶解温度、pH值的最佳范围。在此基础上以DPPH·清除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法优化分析。结果确定最佳工艺为: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1:1,酶解时间1.5 h,复合酶添加量5100 U/g,温度40℃,pH 7.5,在此工艺条件下,DPPH·清除率达到58.20%±0.23%,2,2’-联氨双(3-乙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清除能力达到81.13%±1.09%,总还原能力达到0.3393±0.0023。结论酶解得到的北芪菇蛋白抗氧化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芪菇 蛋白酶 复合酶解 抗氧化肽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复合沙棘原液对高脂血症大鼠的降脂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秦楠 王辉敏 +5 位作者 杨金梅 张娜郡 陈超 李冠文 曹满 范光柱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52-358,共7页
目的:探究复合沙棘原液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的降血脂作用的影响。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高脂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洛伐他汀胶囊1.80 mg/kg·bw)、复合沙棘原液低(3.57 mL/kg·bw)、中(7.14 mL/kg·bw)、... 目的:探究复合沙棘原液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的降血脂作用的影响。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高脂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洛伐他汀胶囊1.80 mg/kg·bw)、复合沙棘原液低(3.57 mL/kg·bw)、中(7.14 mL/kg·bw)、高(14.28 mL/kg·bw)剂量组,并通过高脂饲料喂养法构建高脂血症大鼠模型。空白对照组和高脂模型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实验组大鼠分别灌胃相应剂量的复合沙棘原液及洛伐他汀混悬液。给药28 d后,观察与分析各组大鼠的体重、Lee’s指数、血清血脂水平、抗氧化水平、肝脏指数及肝脏病理形态。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高脂模型组大鼠体重、Lee’s指数均极显著升高(P<0.01),表明模型构建成功;阳性对照组、复合沙棘原液高剂量组与高脂模型组相比血清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均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显著含量上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显著增加(P<0.01,P<0.05);各实验组的肝脏肿胀程度相对减小,胞质中脂肪空泡也明显减少。结论:复合沙棘原液能够改善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脂水平,且具有一定抗氧化、护肝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高脂血症 降脂 抗氧化
下载PDF
桑叶茉莉茶对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秦楠 王辉敏 +4 位作者 陈超 张娜郡 杨金梅 白玉祥 刘星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99-304,共6页
目的研究桑叶茉莉茶对糖尿病小鼠的降糖功效,为桑叶茉莉茶产品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取60只雄性ICR小鼠,其中10只设为空白组,剩余50只进行一次性腹腔注射四氧嘧啶(0.2g/kg)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并将模型构建成功的小鼠分为模型组、桑... 目的研究桑叶茉莉茶对糖尿病小鼠的降糖功效,为桑叶茉莉茶产品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取60只雄性ICR小鼠,其中10只设为空白组,剩余50只进行一次性腹腔注射四氧嘧啶(0.2g/kg)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并将模型构建成功的小鼠分为模型组、桑叶茉莉茶低(0.5 g/kg)、中(1.0 g/kg)、高(2.0 g/kg)剂量组。给药4周后,研究不同剂量组对糖尿病小鼠的一般状态、摄食量、饮水量、空腹血糖值、脏器指数及肝脏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水平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行为呆滞、反应迟缓,其饮水量、摄食量、空腹血糖值及肝、肾、脾脏指数均显著升高(P<0.01),表明糖尿病小鼠模型建立成功;与模型组相比,桑叶茉莉茶各剂量组小鼠行为状态略有好转,且中、高剂量组小鼠饮水量、摄食量、空腹血糖值及肝、肾、脾脏指数均显著降低(P<0.01),肝脏中MDA水平也显著降低(P<0.01),CAT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桑叶茉莉茶具有降低四氧嘧啶型糖尿病小鼠血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茉莉 糖尿病 降血糖 四氧嘧啶
下载PDF
马齿苋多不饱和脂肪酸对高脂血症大鼠的降脂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辉敏 李冠文 +5 位作者 杨金梅 陈超 张娜郡 孙杰 秦楠 刘星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4-150,共7页
研究马齿苋多不饱和脂肪酸对高脂血症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从60只大鼠中随机取10只以普通饲料喂养作空白组(NG),其余50只喂食高脂饲料构建高脂血症模型,并将其分为高脂模型组(HLP)、非诺贝特阳性对照组(FB,0.0333 g/(kg·d))、马齿... 研究马齿苋多不饱和脂肪酸对高脂血症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从60只大鼠中随机取10只以普通饲料喂养作空白组(NG),其余50只喂食高脂饲料构建高脂血症模型,并将其分为高脂模型组(HLP)、非诺贝特阳性对照组(FB,0.0333 g/(kg·d))、马齿苋多不饱和脂肪酸高[PUFAs-H,0.666 g/(kg·d)]、中[PUFAs-M,0.333 g/(kg·d)]、低剂量组[PUFAs-L,0.167 g/(kg·d)]。灌胃给药28 d后,测定大鼠体质量、血清中血脂水平及抗氧化指标,同时测定大鼠肝脏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并通过HE染色、油红O染色观察其肝脏状态。与HLP组相比,PUFAs-L、PUFAs-M、PUFAs-H组均可降低大鼠体质量、血清中TC、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二醛(MDA)及肝脏中TC、TG含量(P<0.05),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P<0.05);HE染色与油红O染色结果一致,与HLP组相比,各实验组能明显改善肝脏组织状态。马齿苋PUFAs能够调节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齿苋 多不饱和脂肪酸 高脂血症 降脂 抗氧化
下载PDF
党参发酵工艺及成分变化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秦楠 张娜郡 +1 位作者 陈超 张雅丽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32-236,I0029,I0030,共7页
目的研究乳酸菌发酵党参对党参中主要成分的影响。方法将乳酸菌接种至不同条件下的党参中,以党参黄酮为主要指标,利用单因素实验与响应面正交实验的方法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测定在不同发酵条件下党参黄酮的最优指标,继而测定党参中党参... 目的研究乳酸菌发酵党参对党参中主要成分的影响。方法将乳酸菌接种至不同条件下的党参中,以党参黄酮为主要指标,利用单因素实验与响应面正交实验的方法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测定在不同发酵条件下党参黄酮的最优指标,继而测定党参中党参炔苷的含量。结果乳酸菌发酵党参最佳发酵工艺为料液比1∶6,接种量1%,发酵温度33℃,发酵时间6 d。最佳发酵工艺下黄酮浓度增加78.881 mg/mL,党参炔苷含量增加0.34 mg/mL。结论党参发酵后对其成分影响较大,含量有明显变化,且发酵工艺可行,为党参药材化学成分和核心功效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党参 发酵 党参黄酮 党参炔苷
下载PDF
基于GC-MS和HPLC测定沙棘籽油中脂肪酸、甾醇和黄酮类成分
8
作者 陈超 王鹏飞 +3 位作者 张娜郡 李云飞 宋露露 秦楠 《辽宁中医杂志》 2023年第11期186-190,共5页
目的鉴定沙棘籽油中脂肪酸、甾醇、黄酮类成分并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测定沙棘籽油中脂肪酸、甾醇... 目的鉴定沙棘籽油中脂肪酸、甾醇、黄酮类成分并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测定沙棘籽油中脂肪酸、甾醇、黄酮类化合物。结果共鉴定出40个活性成分,其中脂肪酸23种、甾醇4种、黄酮13种。脂肪酸中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含量较高,分别为226.581、398.478、244.694 mg/g,共占86.975%。4种甾醇成分分别为菜籽甾醇、豆甾醇、谷甾醇和Δ5-燕麦甾醇,其中谷甾醇和Δ5-燕麦甾醇含量较高,分别占总甾醇的88.086%和11.055%。检测出表没食子儿茶素、香橙素、芦丁、圣草酚、柚皮素、表儿茶素、花旗松素、槲皮素、异鼠李素、木犀草素、山柰酚、二氢杨梅素、杨梅素等13个黄酮类成分。结论沙棘籽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本研究为沙棘籽油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籽油 GC-MS HPLC 成分测定
下载PDF
微生物发酵技术对粉葛化学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杨金梅 李冠文 +4 位作者 王辉敏 张娜郡 陈超 孙杰 秦楠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153-160,共8页
目的: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提高粉葛中活性成分的含量,以扩大其功能性产品的研究。方法:首先以粉葛饮片为原料,嗜酸乳杆菌为发酵菌种,葛根素含量为指标,接种量、料液比、发酵时间、发酵温度为影响因素,通过单因素结合响应面设计法优化粉... 目的: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提高粉葛中活性成分的含量,以扩大其功能性产品的研究。方法:首先以粉葛饮片为原料,嗜酸乳杆菌为发酵菌种,葛根素含量为指标,接种量、料液比、发酵时间、发酵温度为影响因素,通过单因素结合响应面设计法优化粉葛的发酵工艺。其次,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双波长法测定发酵前、后粉葛中葛根素、大豆苷、大豆苷元、总异黄酮、可溶性多糖及总淀粉的含量。结果:粉葛最优发酵条件为:接种量5%,料液比1:3 g/mL,发酵时间36 h,发酵温度29℃,葛根素实际含量为8.1854 mg/g与预测值8.2092 mg/g相比,相对误差仅为0.29%。发酵后粉葛中葛根素、大豆苷、大豆苷元、总异黄酮、可溶性多糖、支链淀粉含量均增加,直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减少,与发酵前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结果表明微生物发酵技术能够提升粉葛中活性成分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葛 葛根素含量 发酵工艺 含量测定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四君子汤发酵工艺及有效成分含量变化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秦楠 杨金梅 +4 位作者 王辉敏 张娜郡 陈超 赵艳梅 李冠文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86-91,共6页
试验旨在探讨四君子汤发酵的最佳工艺以及发酵前后的成分变化情况。研究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及响应曲面设计优化乳酸菌发酵四君子汤的工艺,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四君子汤发酵前后总黄酮、总多糖及核苷含量... 试验旨在探讨四君子汤发酵的最佳工艺以及发酵前后的成分变化情况。研究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及响应曲面设计优化乳酸菌发酵四君子汤的工艺,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四君子汤发酵前后总黄酮、总多糖及核苷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四君子汤液体发酵的最佳工艺为接种量3%、发酵温度32℃、发酵时间24 h、摇床转速120 r/min;四君子汤发酵后的总黄酮含量的增加38.45%,总多糖含量的增加11.06%。色谱图结果显示:与发酵前相比,发酵后四君子汤中核苷类、黄酮类成分含量有所增加。研究表明,乳酸菌液态发酵能够使四君子汤中总黄酮、总多糖、核苷含量增加,表明菌种发酵有助于提高中药复方中有效成分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君子汤 发酵工艺 响应曲面法 化学成分
下载PDF
马齿苋多不饱和脂肪酸成分分析及对HepG2细胞脂质堆积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冠文 王辉敏 +4 位作者 杨金梅 陈超 张娜郡 秦楠 刘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352-358,共7页
目的:掌握马齿苋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s)各成分相对含量并探究马齿苋纯化油对HepG2细胞脂质堆积的影响程度。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手段对马齿苋全草油以及纯化油的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利用MTT法测定... 目的:掌握马齿苋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s)各成分相对含量并探究马齿苋纯化油对HepG2细胞脂质堆积的影响程度。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手段对马齿苋全草油以及纯化油的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利用MTT法测定不同马齿苋纯化油浓度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并选定适宜浓度范围进行后续试验。通过油红O染色法判断油酸诱导建造的脂质堆积模型是否造模成功,并采用试剂盒测定方法明确低、中、高剂量组(即60、80、100μg/mL)纯化油浓度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水平的影响。结果:马齿苋全草中的PUFAs组成有三种:亚油酸、α-亚麻酸和γ-亚麻酸。马齿苋全草油中PUFAs相对含量为27.6104%,富集纯化后纯化油相对含量高达73.9015%。MTT法选定的纯化油浓度范围为60~100μg/mL,且马齿苋纯化油高剂量组(100μg/mL)与模型组相比,HDL-C浓度极显著升高,LDLC、TC以及TG浓度均极显著降低(P<0.01)。结论:马齿苋纯化油中PUFAs相对含量较高基本达到纯化目的,马齿苋PUFAs对脂肪肝有较好的缓解效果,表现出较强的体外降脂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食同源 马齿苋 PUFAS HEPG2细胞 脂质堆积
下载PDF
紫花地丁与其他堇菜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比较及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秦楠 张娜郡 +3 位作者 陈超 胡楠 李冠文 缪文玉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8099-8111,共13页
紫花地丁(Viola philippica)为堇菜科(Violaceae)堇菜属(Viola L.)植物,也是一种传统中药材。本研究对紫花地丁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测序,并完成其特征解析。通过结合近缘植物叶绿体基因组数据,分析紫花地丁叶绿体基因组的密码子偏好性、重... 紫花地丁(Viola philippica)为堇菜科(Violaceae)堇菜属(Viola L.)植物,也是一种传统中药材。本研究对紫花地丁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测序,并完成其特征解析。通过结合近缘植物叶绿体基因组数据,分析紫花地丁叶绿体基因组的密码子偏好性、重复序列及系统发育。紫花地丁叶绿体基因组全长157 417 bp,总GC含量为36.25%,包括1个大单拷贝区(large single-copy, LSC),1个小单拷贝区(small single-copy, SSC)和2个反向重复序列(inverted repeats, IR),共注释得到111个功能基因,其中77个蛋白质编码基因,30个tRNA基因,4个rRNA基因;共检测到23个SSRs,以单核苷酸重复为主,多由A或T碱基重复组成;系统发育分析显示,紫花地丁与Viola seoulensis亲缘关系最近;所选紫花地丁在内的6个堇菜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在非编码区变异程度较高,核苷酸多态性分析(Pi)获得8个高变区热点,均处于LSC及SSC区域;叶绿体基因组边界分析显示6种堇菜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IR区基因排列顺序较为保守,扩张和收缩程度相差不大。本研究为后续紫花地丁及堇菜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物种鉴定及相关中药资源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地丁(Viola philippica) 堇菜属 叶绿体基因组 系统发育 比较基因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