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 被引量:29
1
作者 张孝理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7年第1期117-119,共3页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现状不容乐观。基于数学应用的广泛性特点和数学课程的文化价值以及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规律,需要建立基础模块、应用模块和提高模块的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模式。
关键词 改革 高等数学课程 内容 体系
下载PDF
二阶线性微分方程求解的一个新方法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孝理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14,共6页
构想了求解二阶变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的一个新方法 :分离变量法 .在所给条件下 ,将二阶线性微分方程通过变换将其化为变量可分离方程 ,并指出这种转化所作的函数变换 ,从而得到了变系数二阶线性齐次微分方程的一些新的、实用的可积判据和... 构想了求解二阶变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的一个新方法 :分离变量法 .在所给条件下 ,将二阶线性微分方程通过变换将其化为变量可分离方程 ,并指出这种转化所作的函数变换 ,从而得到了变系数二阶线性齐次微分方程的一些新的、实用的可积判据和可积类型 ,推广了前人的可积性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阶变系数线性微分方程 分离变量法 通解 函数变换 可积性 可积类型 变量分离方程
下载PDF
时滞微分方程的一个可积定理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孝理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23-28,共6页
给出了一阶线性时滞微分方程有初等解析解的充分条件 。
关键词 时滞微分方程 初等解析解 通解
下载PDF
一阶常微分方程的一个新的可积类型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孝理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CAS 2000年第4期319-322,330,共5页
证明了若F,Q C,而f,hC’且f≠0(其中C表示连续函数的集合C’表示可导函数的集合),则一阶常微分方程可积.并由此结果引出了非线性微分方程一系列新的实用的可积类型,推广了古典的和近代的可积性结果,扩大了微分方程... 证明了若F,Q C,而f,hC’且f≠0(其中C表示连续函数的集合C’表示可导函数的集合),则一阶常微分方程可积.并由此结果引出了非线性微分方程一系列新的实用的可积类型,推广了古典的和近代的可积性结果,扩大了微分方程封闭求积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微分方程 可积类型 通解
下载PDF
坚持走产学研结合之路 创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孝理 张振平 +2 位作者 杨大圣 李永清 蒋正学 《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1-4,共4页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创新,是通过产学结合、工学交替、校企合作的机制来实现的。主要在专业设置与建设、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管理和人才培养途径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 产学研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
下载PDF
对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内涵的认识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孝理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4年第7期103-104,共2页
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内涵,是促进高职高专院校正确处理规模与质量、发展与投入、改革与建设等关系,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关键。评估只是手段,建设才是核心。把迎评的过程作为建设的过... 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内涵,是促进高职高专院校正确处理规模与质量、发展与投入、改革与建设等关系,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关键。评估只是手段,建设才是核心。把迎评的过程作为建设的过程,以评估为载体和动力,探索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高专教育 人才培养工作 评估指标体系 教育质量 教学改革 学校定位
下载PDF
一类脉冲时滞微分方程的周期边值问题
7
作者 张孝理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8,共4页
使用上下解方法研究一类脉冲时滞微分方程的周期边值问题的解的存在性.
关键词 脉冲时滞微分方程 周期边值问题 分段常数变元 离散动力系统
下载PDF
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初探
8
作者 张孝理 李永清 《株洲工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103-104,共2页
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是由培养计划与质量标准、信息反馈与质量监控、信息处理与质量评价三个主要要素构成的有序的、开放的系统。树立多样化的和个性化的教学质量观,明确师生互为教学的主体,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是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保证体... 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是由培养计划与质量标准、信息反馈与质量监控、信息处理与质量评价三个主要要素构成的有序的、开放的系统。树立多样化的和个性化的教学质量观,明确师生互为教学的主体,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是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质量 保证体系 初探
下载PDF
一类常微分方程的参数解
9
作者 张孝理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 2001年第1期68-78,共11页
本文给出了常微分方程一个新的、实用的普遍可积类,其通解可根据判别式的符号由参数形式给出。一阶线性方程、Benoulle方程是本文结果的特例。将此结果用于研究著名的Riccati方程,得到了一系列新的实用的可积性结果。
关键词 常微分方程 可积 通解
下载PDF
论专业性社团建设与高职大学生职业素质培育
10
作者 张孝理 《全国商情》 2012年第08S期56-57,共2页
基于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和职业素质的需要,高校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已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专业性社团建设为优秀人才的培育创造了条件,为进一步拓宽职业素质教育空间,丰富校园文化构建了良好的载体。
关键词 专业性 社团建设 大学生 职业素质
下载PDF
基于工作过程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被引量:9
11
作者 汤光华 张孝理 +1 位作者 刘自华 隆平 《职业时空》 2009年第6期87-88,共2页
分析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原有课程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原则和方法。确立了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能力为本位,从职业岗位需求出发的课程体系构建思路,给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框架。
关键词 工作过程 应用电子技术 课程体系 构建
下载PDF
关于建设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几个问题
12
作者 张孝理 《天府新论》 1991年第2期27-31,共5页
关键词 农业服务 四川 农村 社会化 服务体系
下载PDF
共享高职教育资源 推动长株潭城市群高职教育协同发展
13
作者 肖爱武 张孝理 《科技视界》 2013年第32期45-45,共1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长株城市群形成的背景,分析高职教育资源共享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共享高职教育资源的必要性和资源共享的原则。从实训基地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师资队伍等方面提出了实现资源共享的实现途径,探讨了长株潭城市... 本文简要介绍了长株城市群形成的背景,分析高职教育资源共享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共享高职教育资源的必要性和资源共享的原则。从实训基地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师资队伍等方面提出了实现资源共享的实现途径,探讨了长株潭城市群高职院协同发展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株潭 高职 教育资源 共享 协同
下载PDF
九十年代四川农业发展的思考
14
作者 张孝理 《农村经济》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2期6-8,共3页
根据四川的情况,我觉得要着重从以下方面,认真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把政策措施和各方面的工作跟上去,才能求得农业更好地发展.一、到本世纪末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基本方向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战略构想,响亮地提出了到本世... 根据四川的情况,我觉得要着重从以下方面,认真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把政策措施和各方面的工作跟上去,才能求得农业更好地发展.一、到本世纪末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基本方向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战略构想,响亮地提出了到本世纪末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奋斗目标,这也是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但要看到,由于农业的基础比较差,要在今后不到十年时间里实现小康,其难度比城市大.就四川来说,199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90.2元,如按到2000年纯收入1000元的低水平小康经济指标计算,今后每年必须平均增收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发展 农民人均纯收入 指标计算 农业生产 小康水平 土地承包关系 农村改革 九十年代 思想认识问题 农村经济
下载PDF
关于发展村社集体经济的思考
15
作者 张孝理 《农村经济》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0-12,共3页
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指出:"逐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增加集体可以统一支配的财力和物力,是完善双层经营,强化服务功能的物质基础,是增强集体凝聚力,促进共同富裕,巩固农村社会主义阵地... 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指出:"逐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增加集体可以统一支配的财力和物力,是完善双层经营,强化服务功能的物质基础,是增强集体凝聚力,促进共同富裕,巩固农村社会主义阵地的根本途径".这一指示,阐明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重点、作用和目的,是我们今后在完善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中必须认真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联系这些年来的实践,我认为,在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问题上,将要注意研究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认清变革了的集体经济形式人们对于农村集体经济这一概念的理解,往往落后于社会实践的发展.时至今日,仍然有人认为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所有制上的"倒退".是"分田单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工作 双层经营 分田 农户承包经营 共同富裕 农村社会主义 家庭承包经营 家庭联产承包制 经营方式 富裕之路
下载PDF
关于建设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几个问题
16
作者 张孝理 《农村经济》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1-14,30,共5页
1989年以来,四川连续两年农业丰收,粮食总产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四年农业徘徊局面发生了转机,整个农村形势是好的。但是,当前农村改革与发展方面,面临着许多新情况与新问题,尤其是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的关系没有理顺,农村合作经济的双层... 1989年以来,四川连续两年农业丰收,粮食总产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四年农业徘徊局面发生了转机,整个农村形势是好的。但是,当前农村改革与发展方面,面临着许多新情况与新问题,尤其是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的关系没有理顺,农村合作经济的双层经营机制很不健全,影响到农产品流通不畅,发生买难卖难,农户生产信息闭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徘徊 农村形势 农村改革 粮食总产量 合作经济 双层经营 卖难 生产信息 生产资料供应 技术推广
下载PDF
注意研究当前农村经济的新变化
17
作者 张孝理 《农村经济》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1期4-5,38,共3页
(一) 四川农业包括粮食和主要经济作物的生产,自从经历了1985~1988年的四年徘徊之后,从1989年起已持续回升。1990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4266.3万吨,比1984年还多186.8万吨;主要经济作物油料、糖料和水果、蚕茧、茶叶,以及畜牧业和林业,... (一) 四川农业包括粮食和主要经济作物的生产,自从经历了1985~1988年的四年徘徊之后,从1989年起已持续回升。1990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4266.3万吨,比1984年还多186.8万吨;主要经济作物油料、糖料和水果、蚕茧、茶叶,以及畜牧业和林业,其产量产值都超过了1984年的水平。1991年虽然冷冻、旱、洪、风、雹等灾害纷至沓来,严重危害农业,但经过全省上下一致的奋起抗争,大大减轻了损失,农业主要生产指标可望继续保持稳定。当前农业生产形势是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前农村经济 粮食总产量 农业生产形势 主要生产指标 上下一致 粮食生产 农村改革 粮食面积 作物播种面积 农民人均纯收入
下载PDF
我国农业的一块宝地——亚热带丘陵地区
18
作者 张孝理 《农村经济》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0期6-9,共4页
一、亚热带丘陵地区的范围和特点从我国农业气候分区来看,秦岭、大巴山及长江中下游沿线以南,属亚热带区城。在这片广大地区中,除云贵高原和山地、平原交错外,丘陵地貌占有包括川、鄂、湘、赣、皖、桂、粤、闽、浙九省(区)的不小面积。... 一、亚热带丘陵地区的范围和特点从我国农业气候分区来看,秦岭、大巴山及长江中下游沿线以南,属亚热带区城。在这片广大地区中,除云贵高原和山地、平原交错外,丘陵地貌占有包括川、鄂、湘、赣、皖、桂、粤、闽、浙九省(区)的不小面积。据其中八省(区)调查统计(缺浙江省资料),基本属于丘陵地貌的县(市、区)共有342个(四川84个、湖北21个、湖南37个、江西39个、安徽43个、广西54个、广东23个、福建41个),占八省(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区 亚热带区域 气候分区 经济梯度 荒山荒地 重要战略地位 经济辐射 区域性经济 丘陵县 区域经济
下载PDF
从四川粮食生产现状看农村改革
19
作者 张孝理 《农村经济》 北大核心 1989年第7期4-7,共4页
粮食生产的连年徘徊和粮食消费的刚性增长,导致了粮食供给矛盾的再度尖锐.如何突破危机,尽快扭转粮食生产的严峻局面,已经现实地成为当前推进农村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以下几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次对此作了有一定深度的探讨,... 粮食生产的连年徘徊和粮食消费的刚性增长,导致了粮食供给矛盾的再度尖锐.如何突破危机,尽快扭转粮食生产的严峻局面,已经现实地成为当前推进农村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以下几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次对此作了有一定深度的探讨,富有启发性,值得认真一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现状 农村改革 粮食消费 农业效益 粮食问题 合同定购 供给矛盾 农用工业 中低产田土 人均占有粮食
下载PDF
十年农村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20
作者 张孝理 《农村经济》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2期1-3,共3页
一、改革带来了农村经济大发展最近十年的改革,首先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8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大幅度增产,使多年困扰我们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其重要性还在于,家庭经营使农民成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客观上要... 一、改革带来了农村经济大发展最近十年的改革,首先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8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大幅度增产,使多年困扰我们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其重要性还在于,家庭经营使农民成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客观上要求冲破传统的、狭小的、封闭的旧圈子,开拓现代农业之路。于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生产要素组合,探索新的经营管理形式、改善商品流通运行机制等一系列问题,也就提上了改革的日程。这些改革,虽然起步不久,情况复杂,问题较多,难度较大,但从初步实践的总体状况来看,它搞活了经济,启动了商品生产,特别是在国家计划指导下如何运用市场调节实现农业发展,进行了多方面的有益尝试,对促进新机制建立,意义十分重大. 但是,改革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改革 农村产业结构 家庭经营 生产要素组合 农业发展 商品生产者 开发农业 计划指导 农村商品经济 粮食生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