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女性肺癌发病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1
作者 黄振秋 黄子硕 +4 位作者 张孟齐 李飞迪 丁城 黄树辉 黄宏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24年第5期375-380,共6页
目的揭示中国女性肺癌发病率的空间异质性和空间聚集性,定量分析关键环境因素与肺癌发病率的关联性,为肺癌防控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通过《2017—2019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收集中国女性肺癌发病率有关资料,从公共数据库中获取同时期NO2浓度... 目的揭示中国女性肺癌发病率的空间异质性和空间聚集性,定量分析关键环境因素与肺癌发病率的关联性,为肺癌防控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通过《2017—2019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收集中国女性肺癌发病率有关资料,从公共数据库中获取同时期NO2浓度、城镇化率、气温和地形高程共4个环境因素的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揭示女性发病率的空间异质性,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rdinary Least Squares,OLS)对环境影响因素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运用地理加权回归(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WR)模型定量分析其与环境因素的关联性,并与OLS模型比较拟合效果。结果中国女性肺癌发病率呈东北部高、西南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全局莫兰指数为0.60(P<0.001,Z=5.41),说明女性肺癌发病率呈空间聚集性分布。GWR模型结果显示,4个环境因素在不同地区对女性肺癌发病率的影响不同。GWR模型的AICc=80.09,R2=0.37,Adjusted R2=0.26,其拟合效果比OLS模型好。结论中国女性肺癌高发区域主要位于城市化、工业化程度高的地区,环境因素对女性肺癌发病率的影响存在空间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异质性 空间聚集性 空间自相关 地理加权回归
原文传递
中国食管癌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2
作者 赖少萍 粟海媚 +4 位作者 刘亚文 张孟齐 黄振秋 刘佳欣 黄宏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57-662,共6页
目的采用空间流行病学方法,以县(市、区)为尺度,探索中国居民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时间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为食管癌的防治工作提供本土化证据。方法数据来源为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08—2019版《中国肿瘤登记年报》中2005—2016... 目的采用空间流行病学方法,以县(市、区)为尺度,探索中国居民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时间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为食管癌的防治工作提供本土化证据。方法数据来源为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08—2019版《中国肿瘤登记年报》中2005—2016年食管癌发病率(粗率)和死亡率(粗率),采用Joinpoint模型进行时间趋势分析。选取2016年肿瘤登记地区作为空间特征分析的研究区域,共计487个县(市、区),覆盖27.6%的中国人口数。使用Arcgis 10.6软件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揭示空间分布特征,使用SaTScan 9.5软件进行空间扫描统计分析空间聚类特征,计算不同窗口下的对数似然比(LLR)和相对危险度(RR),LLR值最大的区域代表最有可能的聚类。结果2005—2016年中国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2016年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空间正相关性特征,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主要聚集在淮河流经的地区,一级聚集区(高发病率聚集区LLR=6374.41,RR=2.37,P<0.001)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的江苏省、安徽省、山东省和华中地区的河南省东部、河北省南部,二级聚集区(高发病率聚集区LLR=1971.19,RR=1.91,P<0.001)主要分布在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省、四川省等中西部地区。结论2010年以来中国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所下降。食管癌疾病负担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对于淮河流域等高危聚集区应因地制宜采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空间自相关 扫描统计量 高危聚集 地理环境
原文传递
社区建成环境与老年居民肥胖的关联 被引量:1
3
作者 赵玉花 方涛 +5 位作者 杜苗 陈刚 张孟齐 戴旭超 黄宏 梅琨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6-183,共8页
[背景]老龄化健康城市环境导向下,需要合理规划和提供适合老年人的社区生活空间和公共服务设施,从建成环境方面不断优化,来建设老年宜居城市。[目的]了解龙港市社区建成环境与老年居民肥胖之间的关系,为改善老年健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背景]老龄化健康城市环境导向下,需要合理规划和提供适合老年人的社区生活空间和公共服务设施,从建成环境方面不断优化,来建设老年宜居城市。[目的]了解龙港市社区建成环境与老年居民肥胖之间的关系,为改善老年健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调查龙港市2020年10月—2021年1月参加体检的60~90岁老年人(n=6527),并获取身高和体重、腰围(WC)及其他社会学人口特征的数据。24 kg·m^(-2)≤体重指数(BMI)<28 kg·m^(-2)为超重,BMI≥28 kg·m^(-2)为肥胖。男性WC≥85 cm、女性WC≥80 cm为中心型肥胖。根据参与者的家庭住宅地址,使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地理编码,利用高德地图获得餐饮店、便利店、基础医疗设施等建成环境指标。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并调整了个体水平的协变量来评价不同性别及年龄段的老年人肥胖与建成环境各项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在6527例社区老年人中,男性占46.93%,女性占53.07%,平均年龄为(73.69±0.07)岁,BMI平均为(24.32±2.84)kg·m^(-2),且有51.92%的老年人超重或肥胖。回归结果表明,对于老年男性,便利店数量越多、居住区土地混合利用度越高,中心型肥胖的风险越高;但随着街道的连通性、公园休闲场所可达性的提高,中心型肥胖的风险越低。而住宅区周边便利店较多的老年女性罹患超重/肥胖的概率会提高;街道连通性的提高,老年女性中心型肥胖的患病率会降低。基础医疗设施可达性与60~70岁老年人中心型肥胖呈负相关。对于71~80岁老年居民,土地混合利用度越高、公交站点的可达性越好,超重/肥胖的患病率越高;而街道连通性与中心型肥胖呈负相关。距离公园休闲场所越近,81~90岁老年居民的超重/肥胖的发病风险越低。[结论]在500 m邻里建成环境的变量中,便利店的数量、土地混合利用度、街道连通性、基础医疗设施可达性、公交站点可达性、公园休闲场所的可达性与老年居民的肥胖有相关性,影响程度因性别和年龄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体重指数 中心型肥胖 建成环境 地理信息系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