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入前胚胎异常分裂对胚胎持续发育能力的影响
1
作者 王沛青 徐志鹏 +2 位作者 史建彬 高慧楠 张宁媛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4年第1期68-70,98,共4页
目的利用时差成像培养系统,观测植入前胚胎体外发育过程,分析卵裂方式及异常分裂出现时期对胚胎持续发育能力的影响。方法观察23个周期中双原核(2PN)胚胎的卵裂方式,在第1次、第2次卵裂周期中正常分裂的为正常卵裂组(n=72),出现异常分... 目的利用时差成像培养系统,观测植入前胚胎体外发育过程,分析卵裂方式及异常分裂出现时期对胚胎持续发育能力的影响。方法观察23个周期中双原核(2PN)胚胎的卵裂方式,在第1次、第2次卵裂周期中正常分裂的为正常卵裂组(n=72),出现异常分裂的为异常卵裂组(n=41)。根据异常卵裂出现时期,进一步分为第1次卵裂周期异常分裂组(n=20),和第1次正常、第2次异常卵裂的异常分裂组(n=21)。结果异常卵裂组相比正常卵裂组,同样时间内8细胞、桑葚胚、囊胚的形成比例均明显减少,囊胚形成时间延长且质量显著下降(P<0.01)。从异常卵裂出现的时期分析,第1次卵裂周期即出现异常分裂时,扩张囊胚形成时间(tEB)延长且第5天扩张期囊胚的形成明显减少(P<0.05)。结论植入前胚胎早期卵裂方式异常,影响囊胚的形成率和囊胚的质量;且异常卵裂出现越早,对后续胚胎发育的影响越大。在无正常卵裂方式胚胎可利用的情况下,可酌情使用第1次卵裂正常、第2次卵裂异常的胚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差成像 卵裂方式 卵裂期胚胎 囊胚
下载PDF
纵隔子宫术后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陆菲菲 孙彦欣 +2 位作者 石青青 张宁媛 王俊霞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3年第5期479-481,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术对IVF/ICSI-ET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生殖医学中心首次接受IVF/ICSI-ET 66例纵隔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妊娠结局。根据不孕类型、年龄、BMI、不孕年限、移植胚胎数、HC...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术对IVF/ICSI-ET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生殖医学中心首次接受IVF/ICSI-ET 66例纵隔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妊娠结局。根据不孕类型、年龄、BMI、不孕年限、移植胚胎数、HCG日内膜厚度等指标选择同中心首次行IVF/ICSI且行新鲜胚胎移植的宫腔形态正常的患者,进行倾向性评分个体匹配,匹配比例为1:3。比较纵隔子宫术后组和宫腔形态正常组患者IVF/ICSI-ET术后妊娠结局。结果两组患者BMI、基础FSH及LH水平和E_(2)水平、Gn用量、Gn使用天数、获卵数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妊娠率(71.2%vs 64.7%)、早期流产率(8.5%vs 7.0%)、活产率(56.1%vs 56.1%)、晚期流产率(8.5%vs 3.1%)、分娩孕周(37.9±2.3 vs 37.8±2.4)在纵隔子宫术后组和宫腔形态正常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纵隔不孕症患者在IVF/ICSI助孕前行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术后,宫腔形态恢复正常者,不会对临床妊娠结局产生负面影响,可得到与宫腔形态正常不孕症患者行IVF/ICSI助孕相似的临床妊娠结局。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术(TCRS)对于子宫纵隔不孕症患者来说,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子宫 子宫纵隔切除术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临床妊娠率 活产率
下载PDF
短时受精联合早期补救性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在完全受精失败周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9
3
作者 张宁媛 孙海翔 +2 位作者 胡娅莉 王玢 徐志鹏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38-541,共4页
目的:评估短时受精联合早期补救性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术在完全受精失败周期的应用结局。方法:10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获取的卵细胞随机分组,分别采用短时受精与过夜受精,比较受精率与胚胎质量。105例常规IVF-ET周... 目的:评估短时受精联合早期补救性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术在完全受精失败周期的应用结局。方法:10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获取的卵细胞随机分组,分别采用短时受精与过夜受精,比较受精率与胚胎质量。105例常规IVF-ET周期短时受精后,行极体观察,早期判断完全受精失败后行补救性ICSI术,报道临床结局。结果:3h短时受精与过夜受精在受精率与胚胎质量上无明显差异(P>0.05)。短时受精联合早期受精失败补救后,临床妊娠率为53.3%,种植率为38.0%,出生婴儿64名。结论:短时受精联合早期补救性ICSI对常规IVF-ET周期完全受精失败患者的临床结局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 补救性 短时受精
下载PDF
完全受精失败周期应用早期补救性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术的安全性评估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宁媛 孙海翔 +2 位作者 胡娅莉 王玢 徐志鹏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8-160,共3页
目的:评估完全受精失败周期应用早期补救性单精子卵细胞胞质内注射(ICSI)术的安全性。方法:105例早期补救性ICSI周期,随访临床结局。结果:早期补救性ICSI周期出生婴儿64名。出生婴儿的性别比无偏差,出生体重正常,无严重出生缺陷。结论:... 目的:评估完全受精失败周期应用早期补救性单精子卵细胞胞质内注射(ICSI)术的安全性。方法:105例早期补救性ICSI周期,随访临床结局。结果:早期补救性ICSI周期出生婴儿64名。出生婴儿的性别比无偏差,出生体重正常,无严重出生缺陷。结论:早期补救性ICSI没有增加临床应用的安全性风险,临床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补救性卵细胞胞质内注射单精子 安全性 妊娠
下载PDF
3种囊腔人工皱缩技术在小鼠扩张期囊胚玻璃化冷冻中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张宁媛 孙海翔 +3 位作者 胡娅莉 徐志鹏 陈林君 招霞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8-231,共4页
目的:比较3种囊腔人工皱缩技术在小鼠扩张期囊胚玻璃化冷冻中的应用,以其建立一种有效的扩张期囊胚玻璃化冷冻预处理方法。方法:扩张期囊胚玻璃化冷冻前分别采用注射针抽吸、拉细管吹打、激光打孔方法预先人工皱缩囊腔,分别与未处理囊... 目的:比较3种囊腔人工皱缩技术在小鼠扩张期囊胚玻璃化冷冻中的应用,以其建立一种有效的扩张期囊胚玻璃化冷冻预处理方法。方法:扩张期囊胚玻璃化冷冻前分别采用注射针抽吸、拉细管吹打、激光打孔方法预先人工皱缩囊腔,分别与未处理囊腔组比较复苏后囊胚的存活率和孵出率。结果:应用注射针抽吸、拉细管吹打、激光打孔预先处理囊腔,囊胚复苏后的存活率分别72.9%、72.0%、94.0%,显著高于未处理组(40.0%,P<0.05)。囊胚复苏后的囊胚孵出率分别64.6%、32.0%、62.0%,显著高于未处理组(16.0%,P<0.0.5)。结论:预先人工皱缩囊腔,对小鼠扩张期囊胚玻璃化冷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预处理技术,尤以注射针抽吸和激光打孔法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胚 玻璃化冷冻 人工皱缩
下载PDF
人早期胚胎体外培养中自体子宫内膜细胞共培养与序贯培养联合系统的建立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宁媛 胡娅莉 +3 位作者 孙海翔 王玢 徐志鹏 陈华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1期997-999,1003,共4页
目的:建立早期胚胎与自体子宫内膜细胞共培养与序贯培养联合系统的培养方法。方法:黄体中期获取子宫内膜,细胞培养后程序化冻存。取卵前解冻自体内膜细胞,受精后将双原核胚转移至已更换分裂期胚胎培养液的自体子宫内膜细胞行共培养,取卵... 目的:建立早期胚胎与自体子宫内膜细胞共培养与序贯培养联合系统的培养方法。方法:黄体中期获取子宫内膜,细胞培养后程序化冻存。取卵前解冻自体内膜细胞,受精后将双原核胚转移至已更换分裂期胚胎培养液的自体子宫内膜细胞行共培养,取卵后72 h更换囊胚培养液行共培养。结果:人黄体中期子宫内膜有良好的体外培养活力,程序化冷冻与快速复温后细胞存活高,自体胚胎共培养的应用比率为74.04%。种植前各时期早期胚胎联合应用序贯培养液,在自体内膜细胞上生长良好。建立联合培养系统的临床妊娠率68.83%,种植率44.23%。结论:人早期胚胎与自体子宫内膜细胞共培养联合序贯培养系统的建立,为早期胚胎体外培养的模式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力求提高种植前胚胎的质量与发育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细胞 共培养 序贯培养 胚胎 自体
下载PDF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卵细胞MetaphaseⅠ期停滞的形态学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宁媛 胡娅莉 +2 位作者 孙海翔 王玢 徐志鹏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1期838-840,共3页
目的:观察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中全部卵细胞M etaphase I期停滞的形态学特征与体外成熟培养促熟率。方法:2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患者,获得卵细胞均处于M etaphase I期,行体外成熟培养,同期评价其形态学特征。结果:M etaphase I期... 目的:观察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中全部卵细胞M etaphase I期停滞的形态学特征与体外成熟培养促熟率。方法:2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患者,获得卵细胞均处于M etaphase I期,行体外成熟培养,同期评价其形态学特征。结果:M etaphase I期停滞卵细胞的胞质质地均一,透明带致密透亮,无卵周隙。卵周颗粒细胞与透明带、颗粒细胞之间结构松散,无放射样形态。经体外成熟培养,24、48、72 h形态学特征观察无明显改变,无极体放出,均停滞于M etaphase I期。结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出现全部卵细胞M etaphaseⅠ期停滞的卵细胞存在特有形态学特征,现有体外成熟培养方法尚无法促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卵细胞 METAPHASE I期停滞 未成熟卵体外成熟培养
下载PDF
培养液成份变化对胚胎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宁媛 孙海翔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1255-1258,共4页
培养液成份对胚胎发育影响重大。培养液的设计理念是尽可能接近生理条件下的培养环境。序贯培养液分为卵裂期培养液和囊胚期培养液,设计依据是胚胎在不同发育阶段对培养条件有不同的成份需要。单一培养液不同于序贯培养液,将同一混合成... 培养液成份对胚胎发育影响重大。培养液的设计理念是尽可能接近生理条件下的培养环境。序贯培养液分为卵裂期培养液和囊胚期培养液,设计依据是胚胎在不同发育阶段对培养条件有不同的成份需要。单一培养液不同于序贯培养液,将同一混合成份的培养液覆盖了从卵裂期到囊胚期的胚胎体外培养过程,其设计思路是“让胚胎选择”自身需要的营养物质。研究培养液对胚胎发育的影响,需要深入了解能量底物及缓冲系统在支持细胞内稳定性方面的作用。卵裂期胚胎以丙酮酸、乳酸代谢为主,当胚胎发育到桑椹胚期以后,葡萄糖的消耗量急剧增加。而囊胚培养液中存在的过量乳酸盐,增加了囊胚非整倍体率的发生。培养液中使用缓冲液,可以稳定胞内pH,维持胚胎持续发育。培养液对人类胚胎发育的影响非常复杂,选择合适而必要的成份,可减少体外操作对胚胎的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液 能量物质 PH 胚胎发育
下载PDF
神经元凋亡的离体模型及其检测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宁媛 朱俐 高静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31-235,共5页
近年来,随着细胞凋亡研究的深入,神经元凋亡与神经退变病的关系愈发引人注目,已建立多种神经元凋亡的离体模型.多种因素如营养剥夺、自由基、谷氨酸、低钙及β淀粉样蛋白等均可诱发神经元凋亡.凋亡的检测,可先从酶或蛋白质的变... 近年来,随着细胞凋亡研究的深入,神经元凋亡与神经退变病的关系愈发引人注目,已建立多种神经元凋亡的离体模型.多种因素如营养剥夺、自由基、谷氨酸、低钙及β淀粉样蛋白等均可诱发神经元凋亡.凋亡的检测,可先从酶或蛋白质的变化判断神经元的损伤情况,再结合形态学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 神经元 离体模型 检测 脑老化 震颤麻痹
下载PDF
供卵玻璃化冷冻复苏与解冻夫精行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后足月分娩1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宁媛 孙海翔 +3 位作者 胡娅莉 王玢 徐志鹏 陈华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1040-1041,共2页
关键词 玻璃化冷冻 卵母细胞 精子
下载PDF
质量控制系统在生殖医学中心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宁媛 胡娅莉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55-357,361,共4页
评价从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的生殖中心的质量标准。常用的临床妊娠率指标不应作为评估的焦点,而应使用更多国际化、标准化的方法以更好地定义辅助生殖领域的质量。
关键词 生殖中心 质量控制系统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生殖医学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
下载PDF
米非司酮用于足月孕鼠引产时孕鼠及胎鼠器官的病理学观察及形态定量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宁媛 胡娅莉 项小人 《江苏医药》 CAS CSCD 2000年第11期866-868,共3页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用于足月孕鼠引产对胎鼠及孕鼠的安全性影响。方法 妊娠大鼠 2 7只 ,随机分成 3组 ,妊娠第 18天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 (0、1 6mg/kg、10mg/kg) ,48小时后取重要脏器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胎鼠的心、肺、肝、肾...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用于足月孕鼠引产对胎鼠及孕鼠的安全性影响。方法 妊娠大鼠 2 7只 ,随机分成 3组 ,妊娠第 18天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 (0、1 6mg/kg、10mg/kg) ,48小时后取重要脏器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胎鼠的心、肺、肝、肾、大脑和孕鼠的心、肺、肝、肾、脾的镜检与图像分析结果 ,除图像分析显示大剂量组肾小球面积较对照组增大外 ,其余未发现统计学差异。结论 在选用的剂量范围和实验条件下 ,米非司酮用于足月孕鼠引产对胎仔是安全的。孕鼠大剂量组肾小球面积增大值得重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足月引产 图像分析 病理学 定量分析
下载PDF
小鼠单个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中结节性硬化综合征2型基因mRNA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13
作者 张宁媛 胡娅莉 +1 位作者 孙海翔 徐志鹏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17-421,共5页
目的:建立在小鼠单个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中结节性硬化综合征2型(TSC2)基因mRNA定量检测的方法。方法:选择外源性内参,采用PCR技术,行微流电泳定量检测单个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中TSC2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成功建立小鼠单个卵母细胞和... 目的:建立在小鼠单个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中结节性硬化综合征2型(TSC2)基因mRNA定量检测的方法。方法:选择外源性内参,采用PCR技术,行微流电泳定量检测单个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中TSC2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成功建立小鼠单个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中TSC2基因mRNA表达的定量检测方法,并绘制定量标准曲线,相关性好(r=-0.987)。结论:采用PCR技术,行微流电泳定量检测单个小鼠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中TSC2基因mRNA表达的方法可行,为从分子水平评价人类配子与胚胎质量提供了方法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母细胞 胚胎 TSC2基因 PCR MRNA 小鼠
下载PDF
米非司酮用于足月孕鼠引产后母仔安全性的观察
14
作者 张宁媛 胡娅莉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24-326,共3页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用于足月孕鼠引产对仔鼠及母鼠的安全性影响。方法 妊娠大鼠 36只 ,随机分成三组 ,妊娠第 18天给予不同剂量米非司酮 (0、1 6mg/kg、10mg/kg) ,每组 9只 48小时后处死 ;另 3只自然分娩 ,观察出生一周内的仔鼠生长发...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用于足月孕鼠引产对仔鼠及母鼠的安全性影响。方法 妊娠大鼠 36只 ,随机分成三组 ,妊娠第 18天给予不同剂量米非司酮 (0、1 6mg/kg、10mg/kg) ,每组 9只 48小时后处死 ;另 3只自然分娩 ,观察出生一周内的仔鼠生长发育状况。结果 仔鼠出生一周时心、肺、肝、肾、脑的形态指标无异常 ,生长发育良好。母鼠用药 2周后的心、肺、肝、肾、脾的形态学观察与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测未发现剂量相关性改变。结论 米非司酮在选用的剂量范围和实验条件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足月引产 安全性 药物引产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影响宫腔内人工授精成功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3
15
作者 王玢 胡娅莉 +2 位作者 孙海翔 张宁媛 许争峰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7期526-529,共4页
目的 :通过对 186例患者 2 16个周期宫腔内人工授精 (IUI)的总结 ,分析影响IUI妊娠率的主要相关因素。方法 :从不孕症的原因、自然周期与促排卵周期、不同的促排卵方案 [克罗米酚 (CC)组、CC +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组、hMG组 ]、上... 目的 :通过对 186例患者 2 16个周期宫腔内人工授精 (IUI)的总结 ,分析影响IUI妊娠率的主要相关因素。方法 :从不孕症的原因、自然周期与促排卵周期、不同的促排卵方案 [克罗米酚 (CC)组、CC +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组、hMG组 ]、上游法与梯度离心 2种精子处理方法以及授精时机 [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日子宫内膜的厚度 ,雌二醇E2的水平 ,IUI的次数 ]5个方面 ,分别进行妊娠率的比较。 结果 :男方因素、宫颈因素的妊娠率 (2 9.82 %、2 5 .0 0 % )明显高于其他因素 ;促排卵周期和自然周期之间 (19.5 4 %vs 16 .6 7% )、促排卵的 3组方案之间 (CC组 6 .5 0 %、CC +hMG组 14 .2 8%、hMG组 2 2 .30 % ) ;梯度离心法和上游法之间 (2 0 .13%vs 16 .13% ) ,2次IUI和 1次IUI之间 (19.73%vs 17.39% ) ,妊娠率差异均无显著性 (P均 >0 .0 5 )。而注射hCG日的子宫内膜不同厚度之间 ,每个直径≥ 14mm卵泡的不同E2水平之间 ,妊娠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IUI更适用于男方因素、宫颈因素引起的不孕。在此基础上选择最恰当的授精时机是影响妊娠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内人工授精 妊娠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附睾及睾丸精子行ICSI治疗无精子症妊娠结局 被引量:12
16
作者 王俊霞 孙海翔 +4 位作者 胡娅莉 王玢 张宁媛 陈华 朱伟东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751-754,共4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 5 0例无精子症患者利用附睾或睾丸精子行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 (ICSI)的治疗结局。 方法 :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 (PESA)或睾丸切开取精术 (TESE)获得精子行ICSI,评估取精的成功率 ,ICSI后的受精率、种植率及临床妊娠... 目的 :回顾性分析 5 0例无精子症患者利用附睾或睾丸精子行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 (ICSI)的治疗结局。 方法 :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 (PESA)或睾丸切开取精术 (TESE)获得精子行ICSI,评估取精的成功率 ,ICSI后的受精率、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 ,以精液精子ICSI组作为对照。 结果 :PESA、TESE与精液精子组分别注射MⅡ期成熟卵子 2 86、36 0、15 6 9个 ,受精率 3组差异无显著性 (74 .8% ,75 .2 %vs 77.5 % ,P >0 .0 5 )。种植率、妊娠率TESE与精液精子组差异无显著性 (2 9.87%vs 2 9.5 4 % ;4 8.15 %vs 5 2 .6 0 % ,P >0 .0 5 ) ,PESA组显著高于TESE组及精液精子组 (5 0 .85 %vs 2 9.87% ,2 9.5 4 % ;6 8%vs 4 8.15 % ,5 2 .6 0 % ,P <0 .0 5 )。PESA组共妊娠 17例 ,已分娩 6例 ,继续妊娠 9例 ,流产 2例 ;TESE组共妊娠 13例 ,已分娩 7例 ,继续妊娠 4例 ,流产 2例。 结论 :采用附睾或睾丸精子行ICSI是治疗男性无精子症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精子症 附睾 睾丸 精子 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
下载PDF
不同年龄女性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及产科结局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俊霞 孙海翔 +3 位作者 胡娅莉 王玢 张宁媛 陈华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2期900-903,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女性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妊娠及产科结局,并为不同年龄女性推荐更合理的助孕策略.方法:将2002年1月~2005年5月1 301例行IVF-ET的女性按年龄分为5组:≤25岁,26~29岁,30~34岁,35~39岁和≥40岁.回顾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女性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妊娠及产科结局,并为不同年龄女性推荐更合理的助孕策略.方法:将2002年1月~2005年5月1 301例行IVF-ET的女性按年龄分为5组:≤25岁,26~29岁,30~34岁,35~39岁和≥40岁.回顾分析各年龄组的妊娠及产科结局.结果:种植率及妊娠率随年龄增加而降低(各组分别为40.8%、39.7%、33.8%、29.6%、13.9%和58.2%、60.0%、52.3%、45.7%、29.41%,P<0.05).流产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40岁组的流产率为26.7%,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总的多胎发生率为44.5%,5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40岁组多胎率为6.7%,其他组都在40%以上,≤25岁组高达57.9%.各年龄组在产科结局方面(早产率、孕周、新生儿体重、剖宫产率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随着年龄的增加,种植率、妊娠率及多胎率逐渐降低,而流产率逐渐增高,40岁后这种变化更为显著.选择合适的促排卵方案及提高卵子质量,可能有助于改进高龄女性的妊娠结局.而对于年轻女性,应根据移植胚胎的质量制定个体化移植方案,尽可能降低多胎妊娠率而不影响总的临床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年龄 妊娠结局 产科结局 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下载PDF
睾丸精子行ICSI改善严重畸形精子症患者治疗结局5例报告 被引量:17
18
作者 徐志鹏(1) 孙海翔 +2 位作者 张宁媛 王玢 徐志鹏(2)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8-222,共5页
目的:探讨利用睾丸精子行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严重畸形精子症患者(精液或附睾液精子畸形率≥99%)的可行性,改善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严重畸形症精子患者(附睾液精子,n=4;精液精子,n=1)利用不同来源精... 目的:探讨利用睾丸精子行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严重畸形精子症患者(精液或附睾液精子畸形率≥99%)的可行性,改善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严重畸形症精子患者(附睾液精子,n=4;精液精子,n=1)利用不同来源精子行ICSI治疗的临床资料,并比较睾丸精子组与非睾丸精子组(附睾液精子和精液精子)之间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妊娠率以及种植率的差异。结果:5例严重畸形精子症患者取精液精子或附睾液精子行ICSI治疗后无1例妊娠,而改用睾丸精子行ICSI治疗后4例成功妊娠。睾丸精子组与非睾丸精子组之间受精率、卵裂率及优质胚胎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睾丸精子组妊娠率和种植率均显著高于非睾丸精子组(P<0.01)。结论:对应用附睾精子或精液精子行ICSI治疗失败的严重畸形精子症患者改用睾丸精子治疗可有效改善其治疗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精子 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 严重畸形精子症 辅助生殖技术
下载PDF
不同受精方式及精子来源对剩余胚胎继续发育能力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徐志鹏 孙海翔 +2 位作者 胡娅莉 张宁媛 王玢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01-905,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受精方式及ICSI中不同来源精子对胚胎继续发育能力的影响。方法:分析我中心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2135例患者剩余胚胎继续培养形成囊胚的情况,按不同受精方式分为IVF组(n=1 803)和ICSI组(n=332),其中IVF组再分为正常受精(n... 目的:探讨不同受精方式及ICSI中不同来源精子对胚胎继续发育能力的影响。方法:分析我中心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2135例患者剩余胚胎继续培养形成囊胚的情况,按不同受精方式分为IVF组(n=1 803)和ICSI组(n=332),其中IVF组再分为正常受精(n=1642)与补救受精组(n=161),ICSI组按精子来源不同再分为精液精子组(n=248)、附睾精子组(n=70)及睾丸精子组(n=14)。比较不同受精方式及不同来源精子获得剩余胚胎的囊胚形成率及优质囊胚率。结果:2 135例患者,共6 525枚剩余胚胎,经序贯培养后形成1 884枚囊胚(28.87%),其中优质囊胚974枚(51.70%)。IVF组剩余胚胎继续培养囊胚形成率(30.14%)显著高于ICSI组(21.40%,P<0.05)。IVF组优质囊胚率(52.44%)高于ICSI组(45.54%),但无显著差异(P>0.05)。IVF组中正常受精组囊胚形成率(31.04%)显著高于补救受精组(20.38%,P<0.05),正常受精组优质囊胚率(53.28%)显著高于补救受精组(38.54%,P<0.05)。ICSI组睾丸精子的剩余胚胎继续发育形成囊胚的比例(30.23%)显著性高于附睾精子(18.36%)与精液精子(21.76%,P均<0.05),睾丸精子组优质囊胚率(53.85%)也显著高于附睾精子(42.11%)与精液精子组(45.70%,P均<0.05)。结论:IVF组获得的剩余胚胎发育潜能高于ICSI组,IVF中正常受精组的剩余胚胎发育潜力高于补救受精组,ICSI组中睾丸精子获得剩余胚胎的继续发育潜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胚胎 囊胚 精液精子 睾丸精子 附睾精子 辅助生殖技术 体外受精 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
下载PDF
ICSI术改善前次IVF周期中多精受精的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徐志鹏 孙海翔 +6 位作者 胡娅莉 张宁媛 陈林君 王玢 赵静 蒋益群 曾惠明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73-976,共4页
目的:探索ICSI术改善前次IVF周期中多精受精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08年4月至2011年4月共37例患者,其IVF周期三原核合子的比例高于35%,重复周期采用ICSI术治疗。比较ICSI周期与IVF周期的双原核率、三原核率、正常胚胎数、移... 目的:探索ICSI术改善前次IVF周期中多精受精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08年4月至2011年4月共37例患者,其IVF周期三原核合子的比例高于35%,重复周期采用ICSI术治疗。比较ICSI周期与IVF周期的双原核率、三原核率、正常胚胎数、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种植率。结果:ICSI周期患者年龄显著高于IVF周期,而促性腺激素使用剂量、E2值与IVF周期无显著差异,ICSI周期hCG注射日卵泡数(≥14 mm)、获卵数及成熟卵子数均显著低于IVF周期。ICSI后双原核的比例显著高于IVF周期(74.24%vs34.42%;P<0.01),而三原核的比例显著低于IVF周期(11.57%vs 51.04%;P<0.01)。ICSI后获得正常胚胎数显著高于IVF组(3.83±2.08 vs 2.52±1.71;P<0.01)。IVF周期移植31例,4例妊娠,均为单胎。ICSI周期移植36例,14例妊娠,其中3例双胎,11例单胎。ICSI周期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种植率均显著高于IVF周期(38.89%vs12.90%;28.33%vs 7.41%;P均<0.01)。结论:对于前次IVF多精受精比例较高的患者,重复周期采用ICSI术可以增加正常受精胚胎数,能有效改善重复周期患者多精受精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 体外受精 多精 胚胎 辅助生殖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