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原球茎液体培养的白芨快速繁殖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宇思 姚正颖 +3 位作者 刘金香 张卫明 丁小余 孙力军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59-62,331,共5页
为了建立高效的白芨快繁技术体系,研究了白芨种子萌发和原球茎生长的液体培养条件,比较了全程固体培养基培养(QG)与液体固体培养基分段培养(YG)这2种培养方式的优劣。首先通过L18(37)正交试验,筛选了适宜种子萌发及原球茎生长的液体培... 为了建立高效的白芨快繁技术体系,研究了白芨种子萌发和原球茎生长的液体培养条件,比较了全程固体培养基培养(QG)与液体固体培养基分段培养(YG)这2种培养方式的优劣。首先通过L18(37)正交试验,筛选了适宜种子萌发及原球茎生长的液体培养条件。结果表明,添加剂种类、大量元素、6-BA浓度、NAA浓度对白芨种子萌发及原球茎诱导影响最大。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培养条件为1/4MS+1 mg/L NAA+0.5 mg/L 6-BA+100 g/L马铃薯汁+30 g/L蔗糖,p H值5.8,培养温度为22℃,摇床转数为100 r/min,每天光照时间为8 h。另外,源于YG的白芨苗在移栽成活率、叶片颜色、叶片长度、苗高几个方面均优于源于QG的白芨苗,且差异显著。本研究创建的液体固体培养基分段培养体系将有助于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白芨野生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芨 快速繁殖 分段培养 全程固体培养基 液体固体培养基
下载PDF
花椒总黄酮的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19
2
作者 张宇思 龚祝南 石雪萍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70-73,共4页
采用60%乙醇提取花椒总黄酮并用AB-8型大孔吸附树脂纯化。通过DPPH自由基实验、总还原力实验、总抗氧化能力实验和脂质抗氧化实验研究花椒总黄酮的体外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的花椒总黄酮纯化样对DPPH自由基清除效果强于同质量浓度的BHT... 采用60%乙醇提取花椒总黄酮并用AB-8型大孔吸附树脂纯化。通过DPPH自由基实验、总还原力实验、总抗氧化能力实验和脂质抗氧化实验研究花椒总黄酮的体外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的花椒总黄酮纯化样对DPPH自由基清除效果强于同质量浓度的BHT,略低于VC;花椒总黄酮初提物和纯化样的还原能力都随其质量浓度的增加而明显增大;初提物和纯化样的总抗氧化能力与其质量浓度都呈正相关性,随着质量浓度增大,总抗氧化能力也增加;花椒总黄酮初提物和纯化样对Fe2+引发的卵磷脂脂质体过氧化有抑制作用,抑制率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而缓慢增大;另外,纯化后的样品要比初提物的样品抗氧化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黄酮 抗氧化作用
下载PDF
桑叶多酚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3
作者 张宇思 周昊 +1 位作者 颜新培 王成章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5年第5期35-37,50,共4页
桑叶作为一种药食两用的资源,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种植面积较广。植物多酚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重要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本文对桑叶多酚的提取纯化、含量测定、成分鉴定和生物活性的最新研... 桑叶作为一种药食两用的资源,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种植面积较广。植物多酚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重要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本文对桑叶多酚的提取纯化、含量测定、成分鉴定和生物活性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桑叶多酚研究应用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多酚 提取纯化 含量测定 成分鉴定 生物活性
下载PDF
银杏叶调节血脂功能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宇思 龚祝南 石雪萍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0年第2期22-24,共3页
对银杏叶的调节血脂的作用进行研究。采用喂养高脂饲料的方法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观察银杏叶对高脂血症成年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0.67、1.33 g/kg.bw/... 对银杏叶的调节血脂的作用进行研究。采用喂养高脂饲料的方法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观察银杏叶对高脂血症成年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0.67、1.33 g/kg.bw/d剂量条件下银杏叶可有效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TC,升高高脂血症大鼠HDL-CH水平。剂量1.33 g/kg.bw/d剂量下,能够降低大鼠血清TG的含量。因此,银杏叶茶在一定剂量条件下具有较好地调节高血脂动物的血脂的功能,本试验为银杏叶功能保健茶的开发提供了较好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 血清总胆固醇 血清甘油三脂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下载PDF
白芨口腔溃疡贴膜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张宇思 孙达锋 朱昌玲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4年第4期68-71,共4页
本文研究了白芨口腔溃疡贴膜的制备工艺,并进行了性能测试和人体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胶液粘度为1 060 mPa.s;膜厚为0.20-0.25 mm;甘油添加量3.0%,60℃下热风干燥3 h。该贴膜有较强的粘贴力、缓释性和局部滞留性;工艺简单、成... 本文研究了白芨口腔溃疡贴膜的制备工艺,并进行了性能测试和人体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胶液粘度为1 060 mPa.s;膜厚为0.20-0.25 mm;甘油添加量3.0%,60℃下热风干燥3 h。该贴膜有较强的粘贴力、缓释性和局部滞留性;工艺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收效甚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芨胶 口腔溃疡 贴膜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豹皮樟多酚工艺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宇思 王成章 +1 位作者 舒阿庆 叶建中 《生物质化学工程》 CAS 2014年第5期19-23,共5页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定提取时间、液固比、超声波功率为自变量,以多酚得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nhnken法设计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试验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豹皮樟多酚工艺。结果表明,回归模型拟合度高,最佳工艺条件为:5 g样品,提取...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定提取时间、液固比、超声波功率为自变量,以多酚得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nhnken法设计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试验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豹皮樟多酚工艺。结果表明,回归模型拟合度高,最佳工艺条件为:5 g样品,提取时间22 min,液固比21∶1(mL∶g,下同),超声波功率300 W,在此条件下,豹皮樟多酚得率可达3.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豹皮樟 多酚 超声波辅助提取 响应面优化
下载PDF
转炉金属炉料结构调整方案测算及其实践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宇思 高云旺 张大勇 《河北冶金》 2002年第6期23-26,共4页
针对唐钢炼钢产量任务重而铁水相对不足及进一步降低成本的形势要求,进行了改进转炉炉料结构的探索及实践。
关键词 转炉炼钢 炉料结构 调整方案 测算 废钢 热平衡
下载PDF
超声波提取牡丹籽壳多酚工艺响应面法优化及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张红玉 王成章 +4 位作者 张宇思 陶冉 原姣姣 李文君 朱佳妮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0-94,共5页
采用超声波提取牡丹籽壳多酚,以多酚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获得最优的超声波提取牡丹籽壳多酚的工艺条件。以抗氧化剂(VC和BHT)为参照,采用DPPH和FRAP法评... 采用超声波提取牡丹籽壳多酚,以多酚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获得最优的超声波提取牡丹籽壳多酚的工艺条件。以抗氧化剂(VC和BHT)为参照,采用DPPH和FRAP法评估牡丹籽壳多酚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牡丹籽壳多酚最优工艺条件为:超声波功率100 W,乙醇体积分数70%,液料比25∶1,提取时间80 min,提取温度60℃;在最优条件下,多酚含量为5.75%。牡丹籽壳多酚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为71.0μg/m L,FRAP值为18.33 mmol/L,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籽壳 多酚 超声波提取 响应面法 抗氧化性
下载PDF
花椒总生物碱提取条件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王如平 石雪萍 +1 位作者 张卫明 张宇思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73-276,共4页
通过L9(34)正交试验对花椒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花椒生物碱最佳提取条件为:使用70%的乙醇做提取剂,pH3,使用花椒总量20倍的溶剂量,提取4h。验证实验表明:花椒生物碱在此条件下的平均提取率为0.938%。
关键词 花椒 生物碱 提取
下载PDF
均匀设计法优选葱白总黄酮提取工艺 被引量:10
10
作者 石雪萍 张卫明 +1 位作者 钱近春 张宇思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7-188,192,共3页
优选了葱白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以芦丁为对照,Al(NO3)3为显色剂,紫外分光光度法在波长510nm处测定总黄酮的含量。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应用均匀设计实验,优化葱白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葱白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95%乙醇,料液比... 优选了葱白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以芦丁为对照,Al(NO3)3为显色剂,紫外分光光度法在波长510nm处测定总黄酮的含量。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应用均匀设计实验,优化葱白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葱白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95%乙醇,料液比1∶30,75℃下提取5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葱白 黄酮 提取 均匀设计
下载PDF
水溶性花椒生物碱及精油同时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石雪萍 张宇思 张卫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4-76,共3页
通过L9(34)正交试验对花椒水溶性生物碱和精油最佳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花椒水溶性生物碱和精油同时提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即浸泡时间3h,pH2,料液比1:15,提取3h。在此条件下得到的花椒精油得率为3.25ml/g,生物碱得率为4.36%。
关键词 花椒 水溶性生物碱 精油 耦合提取
下载PDF
聚丙烯酸改性高固含量漆蜡乳液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虹霞 王成章 +3 位作者 叶建中 周昊 陶冉 张宇思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24-528,共5页
以漆蜡为原料,制备高固含量的漆蜡乳液,并进一步采用聚丙烯酸改性对高固含量的漆蜡乳液进行改性。以乳液固含量、离心稳定性和黏度为考察指标,研究引发剂用量、温度、时间和乳化剂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采用四因素四水平的正交实验设... 以漆蜡为原料,制备高固含量的漆蜡乳液,并进一步采用聚丙烯酸改性对高固含量的漆蜡乳液进行改性。以乳液固含量、离心稳定性和黏度为考察指标,研究引发剂用量、温度、时间和乳化剂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采用四因素四水平的正交实验设计优化聚丙烯酸改性改性漆蜡乳液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引发剂用量0.3%、温度90℃、乳化时间300min、乳化剂用量10%的条件下,聚丙烯酸改性高固含量漆蜡乳液的固含量为60%,黏度为38500m Pa·s,离心稳定性为1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蜡 乳液 丙烯酸 离心稳定性 黏度 固含量
下载PDF
漆树多酚的负压提取工艺及其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虹霞 王成章 +3 位作者 叶建中 周昊 张宇思 陶冉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7-54,共8页
采用负压提取工艺从漆树中提取漆树多酚,并研究其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通过单因素和响应曲面试验优化负压提取漆树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真空度0.082 MPa,乙醇体积分数83%,时间1.5 h,液料比20∶1(m L∶g),提取次数2次,漆树多酚得率... 采用负压提取工艺从漆树中提取漆树多酚,并研究其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通过单因素和响应曲面试验优化负压提取漆树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真空度0.082 MPa,乙醇体积分数83%,时间1.5 h,液料比20∶1(m L∶g),提取次数2次,漆树多酚得率为2.193%。通过溶剂逐级萃取漆树多酚,得到含漆树多酚53.43%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其对酪氨酸酶具有较强作用,抑制率为63.4%,相对抑制率50%的乙酸乙酯萃取物质量浓度为308 mg/L。对酪氨酸酶单酚酶的抑制效应表现为迟滞效应,500 mg/L乙酸乙酯萃取物能将反应初速度由29μmol/(L·min)降至8μmol·(L·min)。通过Lineweaver-Burk图显示对二酚酶的抑制作用表现为混合型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树 多酚 负压提取 酪氨酸酶 抑制率
下载PDF
选择合适的位置
14
作者 张宇思 《作文(初中年级)》 2017年第7期42-43,共2页
人生在世,面临的选择很多,没有最佳的选择,只有最适合自己的选择。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选择对了位置,才能顺利建起高楼,取得最大的胜利。“尽己才”和“无施展”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无论你做什么事,你的位置决定你的价值”,这一句话记... 人生在世,面临的选择很多,没有最佳的选择,只有最适合自己的选择。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选择对了位置,才能顺利建起高楼,取得最大的胜利。“尽己才”和“无施展”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无论你做什么事,你的位置决定你的价值”,这一句话记不得是谁说的了,却时时清晰地印在我的脑子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徽宗赵佶 文学造诣 万丈高楼平地起 就这样 令人 世界首富 盖茨 电脑编程 靖康之耻 南唐后主李煜
下载PDF
两个对我恩重如山的女人
15
作者 张宇思 《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 2014年第5期36-36,共1页
母亲先天脑部发育不正常,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是多么残酷!因为她享受不到其他孩子可以享受到的母爱。可是张宇思同学不这样认为,她觉得母亲给予她的,是超乎寻常的母爱。文章展现了母亲爱“我”的细节--傻呵呵地看着我笑,对于一个懂事... 母亲先天脑部发育不正常,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是多么残酷!因为她享受不到其他孩子可以享受到的母爱。可是张宇思同学不这样认为,她觉得母亲给予她的,是超乎寻常的母爱。文章展现了母亲爱“我”的细节--傻呵呵地看着我笑,对于一个懂事的孩子来说,这就足够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人 母亲 孩子 “我” 母爱 享受 同学 文章
下载PDF
漆蜡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虹霞 王成章 +3 位作者 叶建中 周昊 原姣姣 张宇思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7-40,共4页
以漆蜡为原料,经甲酯化后以氯磺酸为磺化剂,双氧水为漂白剂制备漆蜡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研究了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并对漆蜡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的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得到漆蜡脂肪酸甲酯磺酸盐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漆蜡脂肪酸甲酯与氯磺酸摩尔... 以漆蜡为原料,经甲酯化后以氯磺酸为磺化剂,双氧水为漂白剂制备漆蜡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研究了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并对漆蜡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的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得到漆蜡脂肪酸甲酯磺酸盐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漆蜡脂肪酸甲酯与氯磺酸摩尔比1∶1.2,磺化时间40 min,老化时间45 min;在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下的漆蜡脂肪酸甲酯磺酸盐含量最高,为40.1%,二钠盐含量为18.5%;经纯化后,漆蜡脂肪酸甲酯磺酸盐含量为78.0%,二钠盐含量为3.2%。漆蜡脂肪酸甲酯磺酸盐临界胶束浓度为0.7×10-3mol/L,表面张力为39 mN/m;在其水溶液质量分数为0.1%时,分出5 mL水的时间为60 s;漆蜡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的发泡能力为65 mm,静置5 min后,泡沫高度降为5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蜡 脂肪酸甲酯磺酸盐 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一种漆脂基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虹霞 王成章 +3 位作者 叶建中 周昊 原姣姣 张宇思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4-78,共5页
以漆脂、环氧氯丙烷、二乙醇铵、1,4-二溴丁烷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漆脂基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碳氢谱对其结构进行分析,并对产物的表面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合成产物临界胶束浓度(CMC)为5×10-4mol/L,表... 以漆脂、环氧氯丙烷、二乙醇铵、1,4-二溴丁烷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漆脂基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碳氢谱对其结构进行分析,并对产物的表面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合成产物临界胶束浓度(CMC)为5×10-4mol/L,表面张力(δ)可达33.6 mN/m;当质量分数为0.1%时,分出5 mL水的时间为10 min;表面张力和乳化性能与传统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树 漆脂 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我眼中的张爱玲
18
作者 张宇思 《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 2016年第7期59-59,共1页
只有她才可以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嚣与极度安静的孤寂。 张爱玲,上海首屈一指的女作家,一个民国的奇女子。她的浮华,她的美貌,她的才情为旧上海平添了几多风韵。
关键词 张爱玲 旧上海 女作家 孤寂 浮华 风韵
下载PDF
银杏叶聚戊烯醇纳米乳液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陶冉 王成章 +3 位作者 张宇思 叶建中 周昊 陈虹霞 《生物质化学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12,共6页
以银杏叶聚戊烯醇为原料,Span-80与Tween-80为乳化剂,采用反相乳化(EIP)法,制备聚戊烯醇的水包油型纳米乳液,分别对影响聚戊烯醇纳米乳液性能的乳化剂的亲水疏水平衡(HLB)值、乳化剂与聚戊烯醇的比例、搅拌时间、乳化温度和搅拌速度等... 以银杏叶聚戊烯醇为原料,Span-80与Tween-80为乳化剂,采用反相乳化(EIP)法,制备聚戊烯醇的水包油型纳米乳液,分别对影响聚戊烯醇纳米乳液性能的乳化剂的亲水疏水平衡(HLB)值、乳化剂与聚戊烯醇的比例、搅拌时间、乳化温度和搅拌速度等因素进行单因素考察。并对搅拌时间、乳化温度和搅拌速度进行3因素3水平的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结果显示:当乳化剂HLB值为9.5,乳化剂与聚戊烯醇质量比为1.75∶1,搅拌时间为12 min,乳化温度为60℃以及搅拌速度为17 000 r/min时,聚戊烯醇纳米乳液平均粒径最小,为97 nm,与模型模拟值(92 nm)的RSD为2.7%(<5%),粒径分布系数为0.383,说明该模型模拟得到的最佳工艺参数对实际操作的预测较为可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优化后的聚戊烯醇纳米乳液的离心稳定性、贮藏稳定性、分散性以及冻融后分散性均达到1级,乳液呈现出良好的均匀性;而冻融后离心乳液会初现稠度不均的情况,即2级水平,并保持该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聚戊烯醇 纳米乳液 响应面法
下载PDF
银杏叶总黄酮的负压沸腾提取工艺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昊 王成章 +3 位作者 叶建中 陈虹霞 陶冉 张宇思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8-132,共5页
以银杏叶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影响负压沸腾提取银杏叶总黄酮得率的主要因素(提取压力、V(60%乙醇)∶m(银杏叶干粉)和提取时间)进行优化,建立了影响因素与总黄酮之间的函数关系。结果表明:10 g银杏叶干粉,负... 以银杏叶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影响负压沸腾提取银杏叶总黄酮得率的主要因素(提取压力、V(60%乙醇)∶m(银杏叶干粉)和提取时间)进行优化,建立了影响因素与总黄酮之间的函数关系。结果表明:10 g银杏叶干粉,负压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压力-0.08 MPa,提取时间70 min,提取温度50℃,V(60%乙醇)∶m(银杏叶干粉)=10 m L∶1 g,提取2次,银杏叶总黄酮提取率为93.55%。与传统提取法相比(提取率为81.69%),负压沸腾提取温度降低了30℃,提取时间减少了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 总黄酮 负压沸腾提取 响应曲面法 工艺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