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安君油画作品选登
1
作者 张安君 《美术大观》 2003年第10期4-4,共1页
<正>
关键词 张安君 画家 油画 艺术创作 绘画艺术 艺术风格
下载PDF
梯度回波化学位移MRI诊断非酒精性肝脂肪变性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安君 耿坚 +5 位作者 詹松华 王辉 王国年 杨辰瑶 张成 黄学菁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11期2023-2025,共3页
目的探讨梯度回波化学位移MRI在诊断非酒精性肝脂肪变性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搜集行常规腹部MRI检查+梯度回波同相(in-phase,IP)和反相(out-phase,OP)序列扫描的患者80例,其中临床诊断为脂肪肝患者40例,非脂肪肝患者40例。对比观察二组患... 目的探讨梯度回波化学位移MRI在诊断非酒精性肝脂肪变性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搜集行常规腹部MRI检查+梯度回波同相(in-phase,IP)和反相(out-phase,OP)序列扫描的患者80例,其中临床诊断为脂肪肝患者40例,非脂肪肝患者40例。对比观察二组患者肝脏在常规TSE T1WI、IP和OP像上的信号强度,测量同相位和反相位的信号强度值(SIip和SIop),计算肝脏脂肪变指数(FI,fat index),FI计算公式为:FI=(SIip-SIop)/2SIip。结果 40例脂肪肝患者在常规TSE序列T1WI上肝脏信号未见明显增高,在梯度回波化学位移相上,脂肪肝病灶在OP像上信号强度较IP像有明显下降,脂肪肝组的肝脏脂肪变指数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梯度回波化学位移MRI对脂肪肝内的脂肪成分相当敏感,能提高对脂肪肝的诊断率,在临床诊断脂肪肝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磁共振成像 梯度回波化学位移 脂肪抑制
下载PDF
背景抑制磁共振弥散成像(D WIBS)技术在肝脏局灶性占位性病变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安君 詹松华 +4 位作者 徐技峰 黄学菁 陆孟莹 王国年 龚志刚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06年第4期241-243,共3页
目的:探讨背景抑制磁共振弥散成像(DWIBS)技术在肝脏局灶性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肝脏局灶性占位性病灶25例49个。其中肝细胞癌9例12灶,肝转移瘤6例18灶,肝囊肿7例16灶,肝血管瘤3例3灶的背景抑制磁共振弥散成像(b=600... 目的:探讨背景抑制磁共振弥散成像(DWIBS)技术在肝脏局灶性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肝脏局灶性占位性病灶25例49个。其中肝细胞癌9例12灶,肝转移瘤6例18灶,肝囊肿7例16灶,肝血管瘤3例3灶的背景抑制磁共振弥散成像(b=600s/mm2),测量各病灶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并进行比较,利用3D-MIP重建及黑白翻转技术,观察病变显示效果。结果:在b=600s/mm2的图像中,肝脏恶性肿瘤多表现为高信号;肝脏良、恶性肿瘤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细胞癌与肝转移瘤组间、肝囊肿与肝血管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背景抑制的DWI经MIP重建及黑白翻转技术,病变周围组织信号被抑制,得到类PET图像,25例49个病灶,均清晰显示。结论:背景抑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显示病灶方面有一定优势;应用DWI结合ADC值对于肝脏良、恶性占位病变有一定鉴别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景抑制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肝脏肿瘤
下载PDF
小孔径正交相控阵线圈与临床表面柔性线圈小动物MRI成像质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安君 赵喜 +2 位作者 王国年 龚志刚 詹松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3期196-198,共3页
目的:比较小孔径小动物实验专用正交相控阵线圈与单通道表面柔性线圈的MRI成像质量。方法:采用1.5 T磁共振成像系统,同一扫描参数,测量比较2种线圈在大鼠头颅MRI平扫的信噪比、图像质量及脑波谱成像质量。结果:小孔径正交相控阵线圈采... 目的:比较小孔径小动物实验专用正交相控阵线圈与单通道表面柔性线圈的MRI成像质量。方法:采用1.5 T磁共振成像系统,同一扫描参数,测量比较2种线圈在大鼠头颅MRI平扫的信噪比、图像质量及脑波谱成像质量。结果:小孔径正交相控阵线圈采集的大鼠头部脑组织的信噪比明显优于表面柔性线圈采集图像的信噪比,2组间有明显差异(P<0.01),小孔径正交相控阵线圈采集的图像质量评分及脑波谱成像优于表面柔性线圈(P<0.01)。结论:小孔径正交相控阵动物实验线圈在大鼠头部MRI检查成像质量优于表面柔性线圈,小孔径动物实验用正交相控阵线圈能较好地应用于临床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线圈 表面柔性线圈 磁共振成像 大鼠
下载PDF
我国城市社区体育文化创新研究 被引量:24
5
作者 张安君 王玉兰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4-26,共3页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我国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现状进行全面了解,分析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社区体育文化发展目标的要求,主要从我国社区体育文化创新的必要性、创新的内容等方面展开论述,全面深入探讨社区体育文化今后的...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我国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现状进行全面了解,分析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社区体育文化发展目标的要求,主要从我国社区体育文化创新的必要性、创新的内容等方面展开论述,全面深入探讨社区体育文化今后的发展方向,社区体育文化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社区 体育文化 文化创新
下载PDF
MR扩散加权成像评价四君子汤抑制小鼠移植性肝癌生长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安君 耿坚 +2 位作者 钟薏 龚志刚 陆孟莹 《四川中医》 2013年第12期51-55,共5页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结合实验室检查观察四君子汤对移植性原发性肝癌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30只移植性原发性肝癌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5-FU组及四君子汤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四君子汤组小鼠分别给予蒸馏水和四君子汤灌胃...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结合实验室检查观察四君子汤对移植性原发性肝癌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30只移植性原发性肝癌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5-FU组及四君子汤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四君子汤组小鼠分别给予蒸馏水和四君子汤灌胃,每天1次,连续给药10天;5-FU组隔天给予5-FU腹腔注射。第15天进行MR检查,测量肿瘤组织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利用三维最大强度投影(3D-MIP)重组及黑白反转技术,观测病变显示效果。观察各组小鼠的瘤重、脾重、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肿瘤细胞凋亡。结果:在扩散敏感因子(b)=600s/mm2的DWI图像中,肿瘤多表现为高信号,其内的坏死部分为低信号,肿瘤实质部分的ADC值为:1421±160s/mm2;肿瘤ADC值及血清VEGF比较,四君子组低于模型组(P<0.01),高于5-FU组(P<0.01)。小鼠肿瘤ADC值与血清VEGF水平呈正相关,与细胞凋亡呈负相关。细胞凋亡,四君子汤组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小鼠瘤重和肿瘤指数,四君子汤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5-FU组抑瘤率(54.67%)>四君子汤组(17.81%)。脾脏重量及脾脏指数比较,四君子汤组显著高于模型组和5-FU组(P<0.01)。结论:四君子汤对小鼠移植性原发性肝癌的作用机制在于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抑制血清VEGF的表达;ADC值可以反映四君子汤对肿瘤生长抑制的情况;MR扩散加权成像及ADC值在评价四君子汤治疗小鼠移植性原发性肝癌疗效方面具有可行性,是评定中药疗效的新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君子汤 原发性肝癌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肾性骨病的临床X线表现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安君 蒋海平 +2 位作者 耿坚 张闽光 周家俊 《中华综合医学杂志(河北)》 2004年第3期13-14,共2页
目的:探讨肾性骨病的发病机制及X线表现。方法:对38例有骨骼改变的慢性肾衰患者的右前臂尺桡骨X线征象进行分析。结果:尺桡骨X线片主要表现为骨质疏松、骨软化、骨吸收和骨硬化。结论:骨吸收是肾性骨病继发甲旁亢的重要X线征象,对... 目的:探讨肾性骨病的发病机制及X线表现。方法:对38例有骨骼改变的慢性肾衰患者的右前臂尺桡骨X线征象进行分析。结果:尺桡骨X线片主要表现为骨质疏松、骨软化、骨吸收和骨硬化。结论:骨吸收是肾性骨病继发甲旁亢的重要X线征象,对诊断肾性骨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性骨病 发病机制 X线表现 右前臂尺桡骨 骨吸收
下载PDF
高校体育教学的反思与建议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安君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170-171,共2页
针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者提出了进行大学体育改革的几点理念,即快乐体育理念、休闲体育理念和终身体育理念。进而在这几点理念的基础上,对我国普通高校的体育教育教学改革从体育教育教学目标、体育课程设置、体育教... 针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者提出了进行大学体育改革的几点理念,即快乐体育理念、休闲体育理念和终身体育理念。进而在这几点理念的基础上,对我国普通高校的体育教育教学改革从体育教育教学目标、体育课程设置、体育教学内容和方式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体育 教育教学 反思 改革
下载PDF
谈高校体育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安君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173-174,共2页
采用文蔽资料法和访问调查法,对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特征及培养途径探讨。高师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采取新观念、改革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与方法、优化教师队伍、完善考试制度等途径进行培养。
关键词 高校 体育专业 创新能力 培养
下载PDF
转身法对于发现胃食管返流的应用价值
10
作者 张安君 耿坚 张闽光 《上海医学影像》 2000年第1期48-49,共2页
目的 在行食管,胃钡餐检查涂布钡剂的过程中,发现胃食管返流的征象,以提高放射科医师的警觉性,注意这些现象并加以仔细检查。方法 在行食管和胃吞钡摄片检查的174例病人中,随机分为转身组、翻滚组。观察有无钡剂回流入食管的可疑征象。... 目的 在行食管,胃钡餐检查涂布钡剂的过程中,发现胃食管返流的征象,以提高放射科医师的警觉性,注意这些现象并加以仔细检查。方法 在行食管和胃吞钡摄片检查的174例病人中,随机分为转身组、翻滚组。观察有无钡剂回流入食管的可疑征象。结果 转身组86例,阳性17例(19.8%);翻滚组88例,阳性6例(6.8%),二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应用转身法,19.8%的病人在钡剂涂布过程中,至少发生了一次返流,故可以作为发现胃食管近流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返流 钡餐检查 钡剂涂布
下载PDF
补肾健脾方及其拆方对移植性原发性肝癌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及差异研究 被引量:26
11
作者 钟薏 罗春蕾 +3 位作者 张安君 赵喜 周荣耀 刘慧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3-217,共5页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方及其拆方对移植性原发性肝癌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及差异。方法 50只荷移植性原发性肝癌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补肾健脾组、补肾组、健脾组及5-FU(5-氟尿嘧啶)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各中药组小鼠分别给予蒸馏水和相应中...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方及其拆方对移植性原发性肝癌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及差异。方法 50只荷移植性原发性肝癌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补肾健脾组、补肾组、健脾组及5-FU(5-氟尿嘧啶)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各中药组小鼠分别给予蒸馏水和相应中药方灌胃,每天1次,连续给药10天;5-FU组隔天给予5-FU腹腔注射。观察各组小鼠的体重、瘤重、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肿瘤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结果各治疗组中,小鼠体重和去瘤体重比较,补肾健脾组高于其他各组(P<0.01,P<0.05);肿瘤指数比较,补肾健脾组低于其他各组(P<0.05);肿瘤ADC比较,补肾健脾组、5-FU组均低于补肾组和健脾组(P<0.05);血清VEGF及肿瘤瘤重比较,5-FU组低于各中药组(P<0.01,P<0.05),补肾组、补肾健脾组低于健脾组(P<0.05);抑瘤率及细胞凋亡比较,5-FU组最高,补肾健脾组次之;各组S期细胞比较,5-FU组低于各中药组(P<0.01,P<0.05),补肾健脾组显著低于补肾组和健脾组(P<0.01);G0-G1期比较,健脾组低于5-FU组(P<0.01),高于补肾组和补肾健脾组(P<0.05)。G2-M期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补肾健脾方及其拆方对小鼠移植性原发性肝癌的作用机制在于抑制血清VEGF的表达,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MRI弥散技术ADC值的变化与VEGF和细胞凋亡同步,能客观反应肿瘤细胞代谢,是评定中药疗效的新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健脾方 拆方 表观扩散系数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胃肠钡餐检查在小儿消化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12
作者 张安君 耿坚 《实用医技杂志》 1997年第8期581-582,共2页
探讨上腹痛小儿行胃钡餐检查的应用价值。以101例小儿胃钡餐检查资料,分析其临床症状及检查结果。检查阳性率为60.4%,46例为上消化道炎症,12例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例为胃下垂及十二指肠壅积。结论是X线检查是小儿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 探讨上腹痛小儿行胃钡餐检查的应用价值。以101例小儿胃钡餐检查资料,分析其临床症状及检查结果。检查阳性率为60.4%,46例为上消化道炎症,12例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例为胃下垂及十二指肠壅积。结论是X线检查是小儿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基础及主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X线诊断 消化道疾病 钡餐检查
下载PDF
肝硬化的CT分型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闽光 黄学菁 +2 位作者 朱琼 耿坚 张安君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4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的CT分型标准及其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根据357例肝硬化患者的CT表现进行CT分型,分析各型肝硬化的肝脏大小、密度及脾脏增大、侧支静脉曲张、腹水、胸腔积液、肝癌、胆囊结石等并发症情况。结果:357例肝硬化患者被分为3... 目的:探讨肝硬化的CT分型标准及其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根据357例肝硬化患者的CT表现进行CT分型,分析各型肝硬化的肝脏大小、密度及脾脏增大、侧支静脉曲张、腹水、胸腔积液、肝癌、胆囊结石等并发症情况。结果:357例肝硬化患者被分为3个CT类型:均匀型(87例,占24.4%)、节段型(41例,占11.5%)和结节型(229例,占64.1%)。均匀型中肝脏缩小显著少于另两型(P<0.001);12例(13.8%)肝脏密度低于脾脏,显著多于结节型的4.4%(P<0.01)。脾脏肿大程度显著轻于节段型和结节型(P<0.01和0.001)。节段型发生侧支静脉曲张的比率最高(29例,70.7%),其次为结节型(39例,17.0%)和均匀型(2例,2.3%),各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01)。结节型中79.5%病例有腹水,显著多于节段型26.8%和均匀型10.3%(P均<0.001),节段型又显著多于均匀型(P<0.025);21.4%的结节型病例有胸膜腔积液,显著多于节段型的7.3%(P<0.05)和均匀型的4.6%(P<0.001)。结节型病例中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为29.7%(68例),显著高于节段型的2.4%和均匀型的5.7%(P均<0.001)。结论:不同CT类型的肝硬化与其并发症间存在着一定关系,对临床上肝脏储备功能和预后的判断具有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CT分型 腹水 胸腔积液 胆囊结石
下载PDF
肝硬化CT分型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闽光 邢东炜 +4 位作者 黄学菁 朱琼 耿坚 张安君 李勇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09年第5期321-323,共3页
目的:探索肝硬化CT分型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通过分析142例肝硬化患者CT表现和中医征象,对其进行CT分型和中医辨证分型,并分析两种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142例肝硬化根据CT征象分为3个类型,均匀型32例(22.54%),节段型21... 目的:探索肝硬化CT分型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通过分析142例肝硬化患者CT表现和中医征象,对其进行CT分型和中医辨证分型,并分析两种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142例肝硬化根据CT征象分为3个类型,均匀型32例(22.54%),节段型21例(14.79%),结节型89例(62.68%)。中医辨证分为6个证型,肝郁脾虚证17例(11.97%),湿热蕴结证18例(12.68%),气滞血瘀证31例(21.83%),水湿内停证41例(28.87%),脾肾阳虚证21例(14.79%),肝肾阴虚证14例(占9.86%)。均匀型和节段型肝硬化病例中大多为肝郁脾虚证和湿热蕴结证,分别占62.49%和47.62%;其次为气滞血瘀证和水湿内停证,分别占28.13%和42.86%;脾肾阳虚证和肝肾阴虚证最少,分别占9.38%和9.52%。而结节型肝硬化病例中以肝郁脾虚证和湿热蕴结证最少,占5.62%;其次为脾肾阳虚证和肝肾阴虚证,占33.71%;气滞血瘀证和水湿内停证最多,占60.67%,与均匀型和节段型具有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49.40和32.06,P值均小于0.001)。结论:肝硬化的CT分型与中医证型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2种分型均与肝硬化肝损害的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型 肝硬化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中医
下载PDF
肝脏ADC值对肝硬化进展程度评价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徐技峰 詹松华 +2 位作者 张安君 陆孟莹 黄学菁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02-805,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评价肝硬化进展方面的价值。资料与方法测量比较正常肝脏及ChildA、B、C组肝脏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分析肝硬化患者血清胆碱酯酶(ChE)活力与其肝脏ADC值的相应关系。结果随着肝硬化的进展肝脏ADC值降...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评价肝硬化进展方面的价值。资料与方法测量比较正常肝脏及ChildA、B、C组肝脏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分析肝硬化患者血清胆碱酯酶(ChE)活力与其肝脏ADC值的相应关系。结果随着肝硬化的进展肝脏ADC值降低,相邻各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DC值的降低与肝脏合成ChE能力的下降相关。结论MR-DWI能早期反映肝硬化病变。肝脏ADC值与肝硬化程度相关,且能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CHILD分级 磁共振成像 扩散 胆碱酯酶
下载PDF
高校高水平武术套路逆向、交叉双向训练方法的设计与研究
16
作者 张安君 《体育科技》 2001年第4期21-24,共4页
根据多年的训练实践经验 ,结合现代训练理论 ,把武术套路变成逻辑序列 ,设计出“逆向、交叉双向训练模式” ,以提高高校高水平武术运动员的运动成绩 ,通过对我校武术运动员的训练实验 ,训练效果明显提高 ,在全国高校武术比赛及第五届大... 根据多年的训练实践经验 ,结合现代训练理论 ,把武术套路变成逻辑序列 ,设计出“逆向、交叉双向训练模式” ,以提高高校高水平武术运动员的运动成绩 ,通过对我校武术运动员的训练实验 ,训练效果明显提高 ,在全国高校武术比赛及第五届大学生运动会武术比赛中 ,获得了较好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高水平武术运动员 武术套路 逆向、交叉双向训练法
下载PDF
正常成人脾脏大小的CT测量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闽光 黄学菁 +2 位作者 邢东炜 张安君 耿坚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07年第2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CT测量正常成人脾脏大小的方法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无引起脾脏增大因素的CT检查者241例。测量计算正常成人脾脏的体积、最大平面面积和脾门平面面积。对不同性别、年龄组的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122例男性和119例... 目的:探讨CT测量正常成人脾脏大小的方法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无引起脾脏增大因素的CT检查者241例。测量计算正常成人脾脏的体积、最大平面面积和脾门平面面积。对不同性别、年龄组的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122例男性和119例女性的脾脏体积分别为139.13±53.64 cm3和122.52±50.46 cm3(P=0.014);最大平面面积分别为27.74±8.22 cm2和25.08±6.75 cm2(P=0.007);脾门平面面积分别为25.67±8.12 cm2和23.34±6.55 cm2(P=0.015)。随着年龄的增大,脾脏的体积、最大平面面积和脾门平面面积均有缩小趋势,但各年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脾脏的体积与最大平面面积、脾门平面面积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在0.839和0.758以上。结论:正常成人脾脏的体积与最大平面面积、脾门平面面积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后两者可用于临床评估脾脏的大小。脾脏大小与年龄、性别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脏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MRI表现 被引量:10
18
作者 黄学菁 姜宏宁 +4 位作者 陆孟莹 谭文莉 杨辰瑶 吴雪卿 张安君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5期480-482,共3页
目的:探讨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ran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GLM)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30侧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LM的MRI信号特征、动态增强曲线类型。结果:28例(30侧)GLM主要表现为乳腺皮肤水肿增厚伴脓肿,病变腺体均表现... 目的:探讨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ran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GLM)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30侧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LM的MRI信号特征、动态增强曲线类型。结果:28例(30侧)GLM主要表现为乳腺皮肤水肿增厚伴脓肿,病变腺体均表现为非肿块样病灶,以区域性分布为主(22侧),部分病灶呈跳跃性4侧。T1WI为稍低、等信号,抑脂T2WI表现为不均匀的稍高信号,与正常腺体分界不清,增强扫描明显强化,减影后病灶边界清晰。病灶中可伴大小不等的薄壁脓腔形成,脓肿与皮肤连通形成瘘管,表现为"轨道征"。10例病灶向深部发展,累及乳腺后间隙,表现为乳腺后间隙模糊,见条索样、线样病灶,T1WI呈等信号,抑脂T2WI呈高信号,轻度强化。27例患侧乳房静脉增多、迂曲,包绕病灶。GLM的动态增强曲线主要以上升型(17侧)和平台型(11侧)为主。结论:MRI检查能很好地显示GLM的病变范围、病变形态,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芽肿性乳腺炎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正常成人肝脏大小的CT测量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闽光 黄学菁 +2 位作者 邢东炜 张安君 耿坚 《肝脏》 2008年第4期306-309,共4页
目的探讨CT测量正常人肝脏体积及相关评估肝脏大小的方法及其意义。方法选择无肝脏疾病和引起肝脏增大因素的CT检查者241例,测量计算正常成人肝脏的体积、最大平面面积和肝门平面面积。对不同性别、年龄组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CT测量正常人肝脏体积及相关评估肝脏大小的方法及其意义。方法选择无肝脏疾病和引起肝脏增大因素的CT检查者241例,测量计算正常成人肝脏的体积、最大平面面积和肝门平面面积。对不同性别、年龄组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22例男性和119例女性的肝脏体积分别为(1074.89±234.98)cm3和(954.53±195.22)cm3(P<0.001);最大平面面积分别为(153.25±24.97)cm2和(136.28±18.39)cm2(P<0.001);肝门平面面积分别为(142.96±25.28)cm2和(128.63±16.83)cm2(P<0.001),男性肝脏总体上显著大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大,肝脏的体积、最大平面面积和肝门平面面积均有缩小趋势。肝脏的体积与最大平面面积、肝门平面面积密切相关,尤其是肝脏体积与最大平面面积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78以上。结论正常人肝脏的体积与最大平面面积、肝门平面面积具有显著相关性,尤其是肝脏最大平面面积可用于临床评估肝脏的大小,方法更为简便。肝脏大小与年龄、性别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大小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下肢深静脉造影方法的改进(附33例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耿坚 张安君 +2 位作者 王菊凤 黄学菁 张闽光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9期652-654,共3页
目的 :探讨改进下肢深静脉造影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3 3例 3 9条下肢 ,在深静脉顺行造影明确下肢静脉回流通畅后 ,随即行经皮静脉穿刺插管造影 ,检查每一对股腘静脉瓣膜的功能。结果 :3 8条下肢为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PDVI) ,... 目的 :探讨改进下肢深静脉造影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3 3例 3 9条下肢 ,在深静脉顺行造影明确下肢静脉回流通畅后 ,随即行经皮静脉穿刺插管造影 ,检查每一对股腘静脉瓣膜的功能。结果 :3 8条下肢为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PDVI) ,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 1条 ,均属静脉倒流性疾病。深静脉倒流程度 0° 1条、2° 3条、3° 2 1条、4° 14条。结论 :将顺行和经皮腘静脉插管造影合并进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造影 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可行性 经皮腘静脉插管造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