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自主研发的16通道高分辨盆腔专用线圈(16C)在3.0 T盆腔MRI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前瞻性招募35例行盆腔MRI的患者,分别用16C线圈和32通道的体部线圈(32C)采集相同的轴位和矢状位T2WI序列。比较相同序列图像中第三骶椎、子宫...目的探讨自主研发的16通道高分辨盆腔专用线圈(16C)在3.0 T盆腔MRI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前瞻性招募35例行盆腔MRI的患者,分别用16C线圈和32通道的体部线圈(32C)采集相同的轴位和矢状位T2WI序列。比较相同序列图像中第三骶椎、子宫肌层、前列腺外周带、直肠壁和闭孔内肌的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及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由两位诊断医师各自对两组图像质量和直肠轴位图像直肠壁分层结构的显示度进行主观评分。结果两组线圈相同序列的T2WI矢状位第三骶椎、子宫肌层、前列腺外周带和轴位闭孔内肌的SN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矢状位第三骶椎、子宫肌层和轴位直肠壁对肌肉的CN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6C组高于32C组。两组线圈相同序列的T2WI图像质量主观评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6C组图像质量更优。在轴位T2WI直肠壁分层结构的显示度评价方面两组图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6C组更优。结论16C线圈在3.0 T磁共振设备上成像质量更好,更有利于盆腔疾病的诊断。展开更多
文摘了解目前国内结直肠癌术后住院期间及出院后VTE的发生情况,确定VTE的潜在危险因素。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记录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限期行结直肠癌手术的住院病人资料,并在术后 21-28 天左右行常规门诊随访。将术后VTE组(23例)与NVTE组(125例)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单因素分析存在差异的因素,将有差异因素进一步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定量资料用平均值、标准差来表示,采用t检验;分类资料用总量及百分比来表示,采用卡方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148例限期行结直肠癌手术的住院病人,术后1月内共有25例患者发生VTE(16.9%),均为DVT,血栓类型为下肢肌间静脉血栓,其中23例(92%)术后5-7天检出,2例(8%)术后21-28天检出,76%为无症状DVT。未诊断PE发生。将术后VTE组与非VTE组资料比较发现,年龄、术前血红蛋白(hb)、caprini评分、术后下床时间、术后抗凝药物使用、术后合并并发症(吻合口瘘、肠梗阻、出血、感染等)、术后APTT、D-二聚体与非VTE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caprini评分、术后下床时间、术后合并并发症、D-二聚体是结直肠癌术后发生VTE的独立危险因素( OR 值≥1,且 P < 0.05) ,术后抗凝药物使用是结直肠癌术后发生VTE 的保护因素( OR 值<1,且 P < 0.05)。结论 结直肠癌术后VTE发生率较高,以无症状下肢肌间静脉为主,多发生在术后1周内,年龄、caprini评分、制动时间、术后合并并发症、术后D-二聚体与结直肠癌术后VTE发生风险密切相关,术后预防性抗凝能减少VTE发生风险。
文摘目的探讨自主研发的16通道高分辨盆腔专用线圈(16C)在3.0 T盆腔MRI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前瞻性招募35例行盆腔MRI的患者,分别用16C线圈和32通道的体部线圈(32C)采集相同的轴位和矢状位T2WI序列。比较相同序列图像中第三骶椎、子宫肌层、前列腺外周带、直肠壁和闭孔内肌的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及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由两位诊断医师各自对两组图像质量和直肠轴位图像直肠壁分层结构的显示度进行主观评分。结果两组线圈相同序列的T2WI矢状位第三骶椎、子宫肌层、前列腺外周带和轴位闭孔内肌的SN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矢状位第三骶椎、子宫肌层和轴位直肠壁对肌肉的CN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6C组高于32C组。两组线圈相同序列的T2WI图像质量主观评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6C组图像质量更优。在轴位T2WI直肠壁分层结构的显示度评价方面两组图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6C组更优。结论16C线圈在3.0 T磁共振设备上成像质量更好,更有利于盆腔疾病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