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7500T大型压铸机增压阀块内流道流场仿真分析及优化
1
作者 刘双勇 赵永刚 +7 位作者 董彦武 程德飞 张磊 焦阳 王建升 张宗熠 高殿荣 张伟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202-210,共9页
设计性能优良的阀块对提升液压系统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计算动力学方法对7500T大型压铸机增压阀块的流阻特性进行分析,计算得到两种不同压铸机增压阀块结构在不同流量时的压力损失。结果表明:增压阀块压力损失随着流量的增大呈现出... 设计性能优良的阀块对提升液压系统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计算动力学方法对7500T大型压铸机增压阀块的流阻特性进行分析,计算得到两种不同压铸机增压阀块结构在不同流量时的压力损失。结果表明:增压阀块压力损失随着流量的增大呈现出近似线性增大的变化情况;加设倾斜流道的压力损失比没有倾斜流道的压力损失小,且减阻效果随着流量的增大而增大。利用正交试验建立了4因素5水平的正交试验数据库,对斜流道增压阀进行多参数单目标优化,然后基于遗传算法协同BP神经网络优化斜流道增压阀块之后,可使增压阀块的压力损失下降2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阀块 流场 流道压损 BP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下载PDF
气液双相微纳米气泡发生器的关键结构优化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高殿荣 孙亚楠 张宗熠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9-136,共8页
为了对气液双相微纳米气泡发生器的关键结构进行优化分析,建立了该发生器的三维模型并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FLUENT对该发生器流场在不同工作压力下进行数值模拟仿真,分析仿真结果发现:当发生器的入口压力为1.5MPa时产生... 为了对气液双相微纳米气泡发生器的关键结构进行优化分析,建立了该发生器的三维模型并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FLUENT对该发生器流场在不同工作压力下进行数值模拟仿真,分析仿真结果发现:当发生器的入口压力为1.5MPa时产生的气泡数量最多,在入口压力分别为0.5、1.0、1.5和2.0MPa时,该发生器产生直径在1 nm左右的气泡所占比例分别为41.9%、53.3%、73.2%和69.6%;探讨了该发生器通流腔直径、扩张腔大/小径、旋流腔直径4个关键结构的尺寸对产生的气泡大小和数量的影响,并分析了产生相关影响的原因。结果表明:当入口压力为1.5 MPa时,该微纳米气泡发生器产生的微纳米气泡数量最多,粒径最均匀;适当提高通流腔直径和旋流腔直径有利于提高该微纳米气泡发生器的工作性能,而改变扩张腔小径和扩张腔大径对于提高其性能均无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米气泡 气泡发生器 结构优化 最佳工作压力
下载PDF
水压马达配流副仿生非光滑表面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宗熠 刘竟成 +2 位作者 高殿荣 孙亚楠 邱婷婷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10-617,共8页
为探究剩余压紧力条件下具有仿生非光滑表面结构的水压马达配流副的摩擦学性能,选取431不锈钢和碳纤维增强PEEK作为摩擦副配对材料,在保持凹坑面积占有率相同的情况下,设计和制造三种不同截面且直径分别为0.8、1.0、1.3和1.7 mm的仿生... 为探究剩余压紧力条件下具有仿生非光滑表面结构的水压马达配流副的摩擦学性能,选取431不锈钢和碳纤维增强PEEK作为摩擦副配对材料,在保持凹坑面积占有率相同的情况下,设计和制造三种不同截面且直径分别为0.8、1.0、1.3和1.7 mm的仿生非光滑表面凹坑试件.通过摩擦磨损试验获得摩擦副摩擦系数、试件摩擦表面微观情况、试件摩擦表面粗糙度分布及磨损量等数据.结果表明,造成配流副磨损的摩擦机理主要有磨粒磨损、粘着磨损和沟犁磨损;配流副间设计的凹坑型非光滑表面降低了摩擦系数,加快了摩擦系统平衡且减少了磨损量;其中开口直径为1.0 mm的圆锥形凹坑对更好地降低摩擦系数、减少配流副磨损的作用效果尤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非光滑表面 摩擦磨损 海水液压马达 摩擦学
下载PDF
高速电机泵温度场数值模拟分析及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宗熠 高殿荣 +2 位作者 许森浩 孙亚楠 张琰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1-120,共10页
为获得高速电机泵稳态运行时的温升状况和温度场分布特性,分析了高速电机泵内部发热及传热机制,建立了高速电机泵流固耦合传热数值计算模型。通过求解某高速轴向柱塞液压电机泵的温度场,获得了其内部温度场的分布情况。分析了侧流道截... 为获得高速电机泵稳态运行时的温升状况和温度场分布特性,分析了高速电机泵内部发热及传热机制,建立了高速电机泵流固耦合传热数值计算模型。通过求解某高速轴向柱塞液压电机泵的温度场,获得了其内部温度场的分布情况。分析了侧流道截面积、侧流道个数、侧流道与泵内表面距离等流道参数对温度分布的影响,基于正交试验对流道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计算结果表明:高速电机泵温度场受流道内油液流动状态影响较大,当其流速变化较大时,温度场的分布有明显变化;侧流道进出口直径、侧流道截面积与侧流道的个数对于温度场的分布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电机泵 电液泵 流固耦合传热 温度场
下载PDF
基于虚拟仪器的微小型二维液压泵测试系统的开发 被引量:3
5
作者 曹越 高殿荣 +3 位作者 张宗熠 胡红杨 赵静一 郭锐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4-20,共7页
微小型液压元件是航空航天、机器人等高端装备中的关键零部件,其研制与开发是目前流体传动与控制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为检测新型微小型二维液压泵的性能指标,以微小型二维活塞泵作为测试对象,采用并行式能量回收和多机同步测试方法... 微小型液压元件是航空航天、机器人等高端装备中的关键零部件,其研制与开发是目前流体传动与控制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为检测新型微小型二维液压泵的性能指标,以微小型二维活塞泵作为测试对象,采用并行式能量回收和多机同步测试方法,设计了基于LabVIEW平台的微小型二维液压泵的性能试验系统。该测试系统以数据采集卡作为信号中端,进行高精度数据采集和控制信号输出;引入模块化设计方法,可缩短测试软件开发周期,方便扩展功能;实现实时监控及测试参数远程调节,可完成排量验证、效率和密封检查等各项性能试验,并且具备自动生成特性曲线,试验完成后保存试验数据和图表信息,制作试验报告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仪器 二维液压泵 微小型液压元件 测试系统
下载PDF
反渗透海水淡化电机泵冷却流道流场特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孙亚楠 高殿荣 +2 位作者 张宗熠 赵建华 梁瑛娜 《船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0-95,共6页
针对船舶或海上平台安装空间狭小的问题,基于集成化思想和柱塞泵的基本原理,提出一种集电机、柱塞泵、增压泵和能量回收装置于一体的反渗透海水淡化电机泵,其中自冷却流道作为原海水循环流道,用以带走电机定转子产生的热量,保证电机泵... 针对船舶或海上平台安装空间狭小的问题,基于集成化思想和柱塞泵的基本原理,提出一种集电机、柱塞泵、增压泵和能量回收装置于一体的反渗透海水淡化电机泵,其中自冷却流道作为原海水循环流道,用以带走电机定转子产生的热量,保证电机泵整体的热平衡,突显出电机泵的结构紧凑,节能高效、低噪音等优点。通过流场分析技术,获得冷却流道主要结构参数对其内部低压原海水流动速度及流动均匀性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自冷却流道腰形孔周向开度角和径向宽度的增加,会导致自冷却流道内低压原海水的流动速度有所下降,但同时会使得自冷却流道的通流面积有所增加,从而在保证电机泵壳体的散热效率不受影响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自冷却流道内低压原海水流动的均匀性,进而提高电机泵壳体散热的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渗透海水淡化电机泵 自冷却流道 周向开度角 径向宽度 流场分析
下载PDF
数字化设计环境下型号研制技术状态管理的几点思路和做法 被引量:5
7
作者 陈明晖 李伟 +1 位作者 赵兴国 张宗熠 《质量与可靠性》 2017年第2期1-6,共6页
数字化设计采取了快速设计、验证、修改的设计方法,因此具备数据交互使用频繁、状态变更快等特点,在这种环境下既要保证数据频繁交互的使用需求又要保证技术状态得到有效控制,是目前数字化设计质量管理的难点。针对这一难点,提出了解决... 数字化设计采取了快速设计、验证、修改的设计方法,因此具备数据交互使用频繁、状态变更快等特点,在这种环境下既要保证数据频繁交互的使用需求又要保证技术状态得到有效控制,是目前数字化设计质量管理的难点。针对这一难点,提出了解决思路和基于成熟度的数据控制方法,并从数据标识控制、数据发布控制、基线控制、更改控制、技术状态审核等方面给出了具体做法,为数字化环境下型号技术状态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设计 技术状态管理 成熟度
下载PDF
数字化设计环境下型号设计开发质量控制模式和方法研究
8
作者 陈明晖 王树尊 +1 位作者 赵兴国 张宗熠 《质量与可靠性》 2016年第3期31-37,共7页
基于"V模式"设计模型,通过对数字化环境下设计质量管理体系构建、质量控制流程、产品数据管理、关键薄弱环节控制等方面的探索,形成了数字化设计环境下型号设计开发质量控制模式和方法,以期为数字化环境下型号设计质量控制提... 基于"V模式"设计模型,通过对数字化环境下设计质量管理体系构建、质量控制流程、产品数据管理、关键薄弱环节控制等方面的探索,形成了数字化设计环境下型号设计开发质量控制模式和方法,以期为数字化环境下型号设计质量控制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设计 质量控制 V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