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类活动影响下华北平原地下水环境的演化与发展 被引量:87
1
作者 张宗祜 施德鸿 +1 位作者 沈照理 薛禹群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37-344,共8页
本文是研究华北平原第四系地下水系统在自然条件并叠加人为因素影响的地下水动力场和地下水水化学场演化与发展的综合性环境地学课题的成果。主要研究了地下水系统通过包气带与外部环境要素间物质与能量的传输;地下水地球化学环境演化... 本文是研究华北平原第四系地下水系统在自然条件并叠加人为因素影响的地下水动力场和地下水水化学场演化与发展的综合性环境地学课题的成果。主要研究了地下水系统通过包气带与外部环境要素间物质与能量的传输;地下水地球化学环境演化规律;华北平原地下水超量开采区的地下水循环系统及其演变规律和地下水环境演化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活动影响 华北平原 地下水 环境演化 水化学
下载PDF
元谋盆地晚新生代地质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宗祜 刘平贵 +3 位作者 钱方 闵隆瑞 王强 宗冠福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18,共18页
“川滇南北构造带中段晚新生代地质研究”项目,从选择最佳地质剖面入手,对元谋盆地茂易─马头山剖面进行了详细的地质测量、编录和多学科综合研究。作者对剖面的岩石地层学、生物地层学、磁性地层学、重矿物和岩相古地理的主要特征进... “川滇南北构造带中段晚新生代地质研究”项目,从选择最佳地质剖面入手,对元谋盆地茂易─马头山剖面进行了详细的地质测量、编录和多学科综合研究。作者对剖面的岩石地层学、生物地层学、磁性地层学、重矿物和岩相古地理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并对第四纪下限(N/Q界限)的各种标志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元谋盆地第四纪下限为2.48MaB.P.左右,并对该盆地第四纪地层进行了划分。作者认为过去对元谋盆地第四纪地层划分的所谓“元谋组”,实际上是一套跨第三纪晚期和第四纪早期的地层。作者根据不同级别岩石地层单元划分方案和命名原则,将这套河湖相地层按地层规范定为元谋群,其中的下部地层沿用周明镇最早提议的名称“沙沟组”,上部地层称为“元马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谋盆地 晚新生代 地层划分
下载PDF
河北省阳原台儿沟剖面泥河湾河湖相层岩石地层的划分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宗祜 闵隆瑞 朱关祥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79-383,共5页
台儿沟剖面位于河北省阳原县化销营郝家台南侧,主要出露晚新生代泥河湾河湖相层———阳原群,总厚129.25m。根据沉积物颜色、岩性、结构构造和与下伏地层的接触关系,将剖面地层划分为122层。在此基础上,将其中第四纪河湖相层自下而上划... 台儿沟剖面位于河北省阳原县化销营郝家台南侧,主要出露晚新生代泥河湾河湖相层———阳原群,总厚129.25m。根据沉积物颜色、岩性、结构构造和与下伏地层的接触关系,将剖面地层划分为122层。在此基础上,将其中第四纪河湖相层自下而上划分为3个组,即泥河湾组、钱家沙洼组和郝家台组。剖面下部河流相含砾中粗砂层至中部河流相砂砾层之间的湖相灰绿、灰黄色粘土质粉砂和粉砂质粘土层称泥河湾组;剖面中部厚层河流相砂砾、粉细砂夹粘土质粉砂层称钱家沙洼组;剖面中部河流相地层之上的滨浅湖相灰黑、浅灰绿、灰黄、浅红色粘土质粉砂层称郝家台组。第四纪时期古湖经历了河流相→滨浅湖相→河流相→滨浅湖相至湖泊消失的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河湾河湖相层 台儿沟剖面 岩石地层 河北阳原
下载PDF
大陆水循环系统演化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20
4
作者 张宗祜 张光辉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89-292,共4页
通过大陆水循环构成及其特征分析 ,阐明了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的机制 ,剖析了大陆水循环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 ,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 ,明确了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的主要研究内容。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关于中国大陆水循环演化研究的... 通过大陆水循环构成及其特征分析 ,阐明了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的机制 ,剖析了大陆水循环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 ,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 ,明确了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的主要研究内容。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关于中国大陆水循环演化研究的一些认识和值得关注的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水循环 水文循环 地质循环 人类生存 环境意义 大气环流水 降水 地表水 地下水
下载PDF
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晚更新世以来地质环境演化特征空间模型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宗祜 石建省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15-122,共8页
在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以过去气候变化记录为主线,探讨了地质环境的变化过程及其分析方法;在时间尺度上,通过综合研究分别在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建立了概念化的高分辨率气候指标(温度、降水)演化过程曲线,作为分区... 在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以过去气候变化记录为主线,探讨了地质环境的变化过程及其分析方法;在时间尺度上,通过综合研究分别在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建立了概念化的高分辨率气候指标(温度、降水)演化过程曲线,作为分区的特征演化曲线;在空间尺度上,对研究较深入的现代和全新世最佳期(7500aB.P.前后)、18000aB。P.前后的冷期等时段的地质环境状况进行重建;利用空间分析计算机软件,对典型时段的地质环境状况进行连续空间分析,进而由分区特征演化曲线与典型时段地质环境空间分布模型耦合。这一分析对认识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今后的环境变化是十分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更新世 地质环境 环境演化 空间模型
下载PDF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基本规律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宗祜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1993年第1期34-40,共7页
土壤侵蚀现象是黄土高原的一个重大环境问题。土壤侵蚀的发生和发展有其自然的规律。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可概括为三种类型:(1)水流侵蚀;(2)重力侵蚀;(3)风力侵蚀。控制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的自然因素为:降水、地形、植被和岩土性质。降水... 土壤侵蚀现象是黄土高原的一个重大环境问题。土壤侵蚀的发生和发展有其自然的规律。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可概括为三种类型:(1)水流侵蚀;(2)重力侵蚀;(3)风力侵蚀。控制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的自然因素为:降水、地形、植被和岩土性质。降水和地形两个因素称之为“侵蚀性因素”;植被和岩土性质两个因素称之为“可蚀性因素”。土壤侵蚀的发生与否,以及侵蚀的程度,最终取决于上述侵蚀性因素与可蚀性因素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的结果。如果侵蚀性因素的效果大于可蚀性因素的效果,则发生侵蚀作用;反之,则侵蚀作用不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类型 控制因素 侵蚀作用
下载PDF
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 被引量:35
7
作者 张宗祜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共5页
“环境”可分为三大类:社会环境,即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所形成的社会环境,人是环境的主体;自然环 境,是不以人类意志发展的自然界环境,自然界是主体;地质环境,它也可以说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但它具有其 特殊性,人类是与地质环境... “环境”可分为三大类:社会环境,即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所形成的社会环境,人是环境的主体;自然环 境,是不以人类意志发展的自然界环境,自然界是主体;地质环境,它也可以说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但它具有其 特殊性,人类是与地质环境的组成部分,人类与地质环境共同发展,而地质环境是主体。我国面临的主要环境地质 问题是淡水资源危机、土地资源的流失与荒漠化、严重的地质灾害造成的环境问题,地球化学循环的环境问题,城 市发展中环境问题,以及人类活动诱发的环境地质问题等。其中,地质灾害在我国日趋严重,直接危害人民生命财 产,给国家造成很大损失,2003年的统计全国实发性地质灾害隐患点约有16万处,受威胁的人口约1155万人,财 产约2014亿元。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许多问题急待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地质 地质灾害
下载PDF
中国北方晚更新世以来地质环境及未来生存环境变化趋势 被引量:7
8
作者 张宗祜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8-217,共10页
我国北方晚更新世以来古环境变化在总趋势上有一致性,但又有地区上的差别。青藏高原古气候变化有其特殊性,末次冰期寒冷气候开始早于其他地区;全新世暖期开始晚于其他地区1500年左右。除受全球性气候变化影响外,青藏高原的迅速... 我国北方晚更新世以来古环境变化在总趋势上有一致性,但又有地区上的差别。青藏高原古气候变化有其特殊性,末次冰期寒冷气候开始早于其他地区;全新世暖期开始晚于其他地区1500年左右。除受全球性气候变化影响外,青藏高原的迅速上升也是影响我国北方晚更新世以来古环境的因素之一;华北平原未来生存环境变化中水资源的变化受人类活动影响很大。目前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高,预测于21世纪前半个世纪内缺水状况是严峻的,平原区缺水将大于80 x 108m3/a;我国北方在全新世大暖期后,气候环境的变化是在大暖期期间形成的环境基础上演变的。总的趋势是向以冷干为主的气候和向干旱化环境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北方 晚更新世 地质环境 生存环境 气候环境 水资源 人类活动
下载PDF
华北大平原地下水的历史和现状 被引量:17
9
作者 张宗祜 《自然杂志》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11-315,共5页
本文对华北大平原地下水的概念,它的形成和历史沿革作了提纲挈领的阐述,并对华北大平原地下水的分布作了全面的介绍。文章还总结了开采地下水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提出了“开发中保护”和“保护中利用”的观点,值得引起有关部门和广大读者... 本文对华北大平原地下水的概念,它的形成和历史沿革作了提纲挈领的阐述,并对华北大平原地下水的分布作了全面的介绍。文章还总结了开采地下水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提出了“开发中保护”和“保护中利用”的观点,值得引起有关部门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平原 地下水 开发利用
下载PDF
中国第四纪地质发展史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宗祜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6,共6页
中国大陆第四纪地质发展史的决定性因素是以青藏高原抬升为主的新构造运动,干冷—温暖频繁交替的古气候变化。中国第四纪时期内发生过一系列重大的地质事件:强烈的新构造活动及青藏高原的抬升;频繁的冷暖交替的气候变化;第三纪末以来古... 中国大陆第四纪地质发展史的决定性因素是以青藏高原抬升为主的新构造运动,干冷—温暖频繁交替的古气候变化。中国第四纪时期内发生过一系列重大的地质事件:强烈的新构造活动及青藏高原的抬升;频繁的冷暖交替的气候变化;第三纪末以来古湖泊的萎缩和消亡及大陆外流型水系的形成;活跃的火山活动;巨厚黄土的堆积;第四纪大沙漠的形成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纪 地质学 中国
下载PDF
我国跨世纪的重大地学问题──环境地学发展前景 被引量:17
11
作者 张宗祜 袁道先 《地质科技管理》 1995年第5期60-69,共10页
我国跨世纪的重大地学问题──环境地学发展前景地矿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张宗祜地矿岩溶地质研究所研究员袁道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一、环境地学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空气、水、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 我国跨世纪的重大地学问题──环境地学发展前景地矿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张宗祜地矿岩溶地质研究所研究员袁道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一、环境地学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空气、水、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人类的生存随时受到各种内外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地学 发展前景 地学问题 跨世纪
下载PDF
我国水资源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宗祜 《中国科学院院刊》 1996年第1期54-56,共3页
淡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而目前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消耗着陆地上有限的淡水资源。在世界上,从1955年到1990年近半个世纪的时期内,缺水国家已由7个发展到20个。据联合国国际人口行动组织估计... 淡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而目前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消耗着陆地上有限的淡水资源。在世界上,从1955年到1990年近半个世纪的时期内,缺水国家已由7个发展到20个。据联合国国际人口行动组织估计,到2025年还将有10—15个国家进入缺水国家行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节水
下载PDF
创新能源开发与地质环境关系新认识 研发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新技术——评《能源开发与地质环境互馈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宗祜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11年第1期17-17,共1页
由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张发旺、陈立、张胜等撰写编著的《能源开发与地质环境互馈效应研究》一书,已由地质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不仅是针对鄂尔多斯能源基地地质环境问题研究的专著,也是一部集作者多年研究矿... 由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张发旺、陈立、张胜等撰写编著的《能源开发与地质环境互馈效应研究》一书,已由地质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不仅是针对鄂尔多斯能源基地地质环境问题研究的专著,也是一部集作者多年研究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成果总结、精选而成的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环境地质问题 地质环境保护 新能源开发 新技术 中国地质科学院 研发 水文地质环境 地质环境问题
下载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毗邻海区第四纪地质图(1:250万)及说明书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宗祜 《自然科学进展(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讯)》 1996年第1期118-119,共2页
本图范围覆盖中国全部领域,并包括毗邻海区。编图的主导思想是:中国的第四纪地质特点是在新构造运动,特别是青藏高原不断上升以及更新世以来全球性古气候波动变化影响下形成的。由于这两个主导的因素,决定了中国第四纪堆积物在时间和空... 本图范围覆盖中国全部领域,并包括毗邻海区。编图的主导思想是:中国的第四纪地质特点是在新构造运动,特别是青藏高原不断上升以及更新世以来全球性古气候波动变化影响下形成的。由于这两个主导的因素,决定了中国第四纪堆积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及演变,也导致了中国第四纪古气候和古地理环境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第四纪 地质图 说明书
下载PDF
创新能源开发与地质环境关系新认识,研发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新技术——评《能源开发与地质环境互馈效应研究》
15
作者 张宗祜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6-106,共1页
由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张发旺、陈立、张胜等撰写编著的《能源开发与地质环境互馈效应研究》一书,已由地质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不仅是一部针对鄂尔多斯能源基地地质环境问题研究的专著,也是一部集作者多年研究... 由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张发旺、陈立、张胜等撰写编著的《能源开发与地质环境互馈效应研究》一书,已由地质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不仅是一部针对鄂尔多斯能源基地地质环境问题研究的专著,也是一部集作者多年研究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成果总结、精选而成的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环境地质问题 地质环境保护 新能源开发 新技术 中国地质科学院 研发 水文地质环境 地质环境问题
下载PDF
非饱和带土体-浅层地下水系统氟的地球化学——以河北邢台山前平原为例 被引量:11
16
作者 曾溅辉 张宗祜 任福弘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89-396,共8页
邢台山前平原浅层高氟地下水分布区,浅层地下水与非饱和带土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水文地球化学系统。在该系统中,非饱和带土体的氟源强度及浅层地下水体聚集和保存氟的条件是影响非饱和带土体浅层地下水之间氟迁移和富集的两个关键因素... 邢台山前平原浅层高氟地下水分布区,浅层地下水与非饱和带土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水文地球化学系统。在该系统中,非饱和带土体的氟源强度及浅层地下水体聚集和保存氟的条件是影响非饱和带土体浅层地下水之间氟迁移和富集的两个关键因素。其中前者直接受控于土体的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和粒度组成,而后者主要取决于浅层地下水的化学成分特征。大气降水入渗条件下,非饱和带土体浅层地下水系统氟迁移和富集动态模拟实验结果表明,非饱和带土体是浅层地下水重要的供氟源,非饱和带水土系统氟的地球化学反应主要为水相络合反应、溶解/沉淀反应和吸附/解吸作用,利用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理论,在实验基础上,可以建立其地球化学反应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带 土体 地下水 地球化学
下载PDF
土体微观结构的研究现况评述 被引量:5
17
作者 吴义祥 张宗祜 凌泽民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50-259,共10页
本文回顾了土体微观结构的研究历史,介绍并评述了微观结构研究中各个方面的研究技术和方法,指出了微观结构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土体 微观结构 微观形态
下载PDF
关于澜沧江流域综合开发的建议 被引量:3
18
作者 澜沧江地区考察组 孙鸿烈 +16 位作者 张宗祜 赵鹏大 陈述彭 张新时 周孝信 常印佛 刘宝珺 李博 陈厚群 石玉林 沙庆林 郭来喜 许在富 胡鞍钢 张文偿 陈传友 唐咸正 《中国科学院院刊》 1997年第5期318-321,共4页
该建议分析了开发澜沧江流域的重大战略意义,对全面规划水资源开发、水电站建设、矿产开发前期工作、防护林建设、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国际合作以及国家在投资、信贷、政策上加大支持力度等重要问题,提出了咨询意见。
关键词 综合开发 国际合作 澜沧江流域 水资源开发
下载PDF
土质滑坡分形分析方法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华斌 张宗祜 凌泽民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35-239,共5页
土质滑坡在滑动带形成之前,其矿物颗粒的分布是原生状的,带有很大的随机性。在应力的作用下,矿物颗粒的排列方向不断调整并逐步定向排列,直至滑坡失稳。矿物颗粒的定向排列程度与滑坡的发育过程是相互对应的,它可以用分形来度量。
关键词 滑坡 分形 矿物颗粒
下载PDF
关于加快攀西地区发展的建议
20
作者 攀西地区考察组 孙鸿烈 +13 位作者 张宗祜 张新时 周孝信 常印佛 刘宝珺 李博 陈厚群 石玉林 沙庆林 郭来喜 胡鞍钢 张文偿 陈传友 唐咸正 《中国科学院院刊》 1997年第5期322-324,共3页
该建议分析了攀西地区的水能、矿产、生物资源优势,认为应把该地区建设成我国重要的金属材料与能源基地,并就资源合理利用、加快开发进程、政策优惠、环境保护等重要问题,提出了咨询意见。
关键词 资源开发 经济发展 环境保护 攀西地区 四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