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截断腓骨踝上截骨术对内翻型踝关节合并距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踝关节影像学参数及踝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1
作者 李冕 刘宣毅 +2 位作者 张官锋 徐亦鹏 岩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9期969-972,共4页
目的分析截断腓骨踝上截骨术对内翻型踝关节合并距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踝关节影像学参数及踝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5月至2022年5月于沧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截断腓骨踝上截骨术治疗的45例内翻型踝关节炎合并距下关节骨性... 目的分析截断腓骨踝上截骨术对内翻型踝关节合并距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踝关节影像学参数及踝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5月至2022年5月于沧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截断腓骨踝上截骨术治疗的45例内翻型踝关节炎合并距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分析治疗前后踝关节功能[美国足踝外科踝-足评分量表(AOFAS)评分、踝关节骨关节炎量表(AOS)疼痛评分、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踝关节活动度(ROM)变化、距下关节活动度、影像学参数指标[胫骨远端前侧关节面角(TAS)、距骨倾斜角(TT)、胫骨踝穴角(TC)、胫骨侧位关节面角(TLS)等]、骨性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术后患者AOFAS评分、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ROM、TAS、TC分别为(82.12±9.46)分、(81.59±8.72)分、(35.82±5.24)°、(88.45±4.92)°、(81.26±3.17)°,较术前[(50.45±13.82)分、(49.28±12.69)分、(29.85±5.01)°、(81.24±4.90)°、(72.25±4.56)°]增加,AOS疼痛评分、TT分别为(26.59±5.08)分、(3.58±1.22)°,较术前[(44.92±5.74)分、(7.59±2.05)°]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距下关节活动度轻度占比高于术前,中度和重度占比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负重TC(轴位、矢状位、冠状位)分别为(38.49±8.88)°、(38.92±9.67)°、(25.67±8.04)°,均较术前[(43.28±9.18)°、(43.16±10.22)°、(30.58±9.45)°]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骨性愈合时间为(3.98±0.75)个月,治疗总优良率为84.44%。结论截断腓骨踝上截骨术治疗内翻型踝关节合并距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可有效缓解患者关节疼痛,改善患者踝关节功能,提高活性度,治疗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上截骨术 踝关节 距下关节 腓骨截骨 影像表现
下载PDF
前交叉韧带损伤与胫骨平台后侧骨损伤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徐亦鹏 李冕 +3 位作者 闫石 杨洋 张官锋 冯青 《骨科》 CAS 2020年第3期229-233,共5页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与胫骨平台后侧骨损伤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我院2010年10月至2017年10月行膝关节MRI的门诊或住院病人581例,年龄为(45.72±11.38)岁(20~79岁);男362例,女219例。分析所有病人...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与胫骨平台后侧骨损伤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我院2010年10月至2017年10月行膝关节MRI的门诊或住院病人581例,年龄为(45.72±11.38)岁(20~79岁);男362例,女219例。分析所有病人的膝关节MRI影像学资料,记录病人ACL损伤程度(轻度损伤/断裂/撕脱骨折)、胫骨平台后侧骨损伤程度(骨挫伤/骨折),以及股骨损伤、半月板和侧副韧带损伤情况,并分析其致伤原因。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病人ACL损伤与胫骨平台骨损伤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可能的损伤机制。结果581例病人中,ACL轻度损伤440例(75.73%),ACL断裂122例(21.00%),ACL撕脱骨折19例(3.27%)。202例出现胫骨平台后侧骨挫伤,47例出现胫骨平台后侧骨折;152例(61.04%)发生在外侧平台,59例(23.69%)发生在内侧平台,38例(15.26%)发生在双侧平台。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CL损伤程度与胫骨平台后侧骨损伤程度呈正相关(r=0.344,P<0.0001)。结论随着ACL损伤程度增加,胫骨平台后侧骨损伤越重,且以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损伤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胫骨平台 骨挫伤 骨折 相关性
下载PDF
踝上截骨术治疗踝关节合并距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宣毅 李冕 +2 位作者 张官锋 徐亦鹏 闫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年第18期1992-1995,共4页
目的观察踝上截骨术治疗踝关节合并距下关节骨性关节炎(OA)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21年5月在沧州市人民医院进行踝上截骨术且随访时间≥1年的43例(43足)踝关节合并距下关节OA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治疗措施分两组,即A组(... 目的观察踝上截骨术治疗踝关节合并距下关节骨性关节炎(OA)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21年5月在沧州市人民医院进行踝上截骨术且随访时间≥1年的43例(43足)踝关节合并距下关节OA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治疗措施分两组,即A组(n=20,保留腓骨)与B组(n=23,截断腓骨)。比较两组的疗效、踝关节功能、踝关节活动度、影像学测量指标、骨性愈合时间。结果A组优良率(75.00%)与B组(82.6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的美国足踝外科踝-后足评分量表(AOFAS)评分、踝关节活动度、胫骨远端关节面角(TAS)、胫骨踝穴角(TC)较术前高,踝关节骨关节炎量表(AOS)疼痛评分、AOS功能评分、距骨倾斜角(TT)较术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胫骨侧位关节面角(TLS)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两组的AOFAS评分、AOS疼痛评分、AOS功能评分、踝关节活动度、TAS、TLS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TT为(2.15±0.68)°,较A组[(3.02±0.59)°]低,TC为(80.59±2.05)°,较A组[(75.84±2.36)°]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骨性愈合时间为(3.72±0.38)个月,与B组[(3.89±0.65)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踝上截骨术治疗踝关节合并距下关节OA疗效肯定,可改善踝关节功能、踝关节活动度、影像学测量指标,利于骨性愈合,同时进行腓骨截骨在改善TT、TC方面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下关节骨性关节炎 踝上截骨术 踝关节 疗效 关节功能
下载PDF
踝上截骨联合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内翻型踝关节合并距下关节骨性关节炎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宣毅 李冕 +2 位作者 张官锋 徐亦鹏 闫石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3年第4期431-433,共3页
目的 探讨踝上截骨联合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内翻型踝关节合并距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纳入自2017-01—2021-02诊治的24例内翻型踝关节合并距下关节骨性关节炎,12例采用踝上截骨联合距下关节融合术(观察组),12例采用踝上截骨术(... 目的 探讨踝上截骨联合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内翻型踝关节合并距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纳入自2017-01—2021-02诊治的24例内翻型踝关节合并距下关节骨性关节炎,12例采用踝上截骨联合距下关节融合术(观察组),12例采用踝上截骨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1年的AOFAS评分、Maryland评分、踝关节活动度、CT测量的胫骨前侧关节面角(Tibial anterior surface angle,TAS)、胫骨侧位关节面角(Tibial lateral surface angle,TLS)、距骨倾斜角(Talar tilt angle,TT)、胫骨踝穴角(Tibiocrural angle,TC)。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1例严重疼痛,对照组1例切口感染、1例严重疼痛导致活动障碍。观察组术后1年的AOFAS评分、Maryland评分、踝关节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年TAS和TLS较术前增加、TT和TC较术前减小,观察组TAS和TLS较对照组大,TT和TC较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踝上截骨联合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内翻型踝关节合并距下关节骨性关节炎能够明显改善足踝功能,有利于患者术后进行康复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下关节炎 内翻型踝关节炎 踝上截骨 距下关节融合
原文传递
前外侧入路侧前方减压在胸腰段爆裂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张官锋 侯庆先 +2 位作者 杨文玖 刘成 王志杰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19-521,共3页
目的 探讨前外侧入路行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伴有神经损伤患者的手术效果.方法 采用前外侧入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T11~L2)爆裂骨折伴有神经症状的患者22例.根据影像学资料,比较患者术前、术后及末次... 目的 探讨前外侧入路行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伴有神经损伤患者的手术效果.方法 采用前外侧入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T11~L2)爆裂骨折伴有神经症状的患者22例.根据影像学资料,比较患者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的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百分比(%)、椎管占位率(%).根据临床表现,比较患者术前、术后的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S)脊髓损伤水平评分,术后及末次随访的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改善率.结果 22例均获得(18.0±7.2)个月随访,Cobb角:术前(20.532±4.045)°、术后(5.936±1.081)°、末次随访(6.564±0.984)°,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822,P=0.000),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t=16.134,P=0.000),末次随访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34,P=0.081);椎体前缘压缩百分比:术前(51.182±7.670)%、术后(91.773±2.308)%、末次随访(90.545±4.284)%,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09,P=0.000),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990,P=0.000),末次随访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28,P=0.141);椎管占位率:术前(34.818±5.142)%、术后(3.155±0.578)%、末次随访(3.300±0.478)%,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136,P=0.000),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304,P=0.000),末次随访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60,P=0.134).ASIS评分比较上2例完全性损伤患者无提高,12例患者获得1级提高,8例患者获得2级提高.JOA评分改善率上术后优良患者14例,末次随访优良患者19例,末次随访优良率(86.363%)与术后优良率(63.645%)比较明显提高.结论 通过前外侧入路进行侧前方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伴有神经症状的胸腰段爆裂骨折能有效纠正后凸畸形,恢复并维持椎体前缘高度,椎管减压充分,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满意,生活质量提高,可作为胸腰段爆裂骨折伴神经症状的有效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外侧入路 侧前方减压术 胸腰段 爆裂骨折
原文传递
非融合内固定技术在脊柱胸腰段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成 王志杰 +3 位作者 杨文玖 张官锋 褚言琛 侯庆先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586-2588,共3页
目的 探讨脊柱胸腰段骨折应用非融合内固定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4例因胸腰段骨折行后路椎弓根内固定非融合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在骨折术后10~18个月取出内固定,随访患者至少12个月,通过术前、术后、内固定取出前、内固定取出后... 目的 探讨脊柱胸腰段骨折应用非融合内固定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4例因胸腰段骨折行后路椎弓根内固定非融合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在骨折术后10~18个月取出内固定,随访患者至少12个月,通过术前、术后、内固定取出前、内固定取出后及最后随访的影像学指标,评估患者骨折椎体前缘压缩率及Cobb角的恢复程度和胸腰段脊柱的稳定性及活动度,另外临床方面,患者主观感受及满意度也被评估.结果 术前患者的椎体前缘压缩率为(52.24±0.13)%,Cobb角为(13.19±17.66)°,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为(7.33 ±1.37)分.在最后的随访中,患者的椎体前缘压缩率为(27.31±0.10)%,Cobb角为(8.21±9.92)°,VAS评分为(0±0)分.3个指标最后随访的结果都比内固定术前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融合内固定技术在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中可以获得较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固定 胸腰段骨折 椎体前缘压缩率 COBB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