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状腺功能亢进辨治验案 被引量:7
1
作者 张宜默 宋立群 《中医药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42-43,共2页
通过对甲状腺功能亢进临床验案的分析,深悟祖国医学“治病求本,标本兼顾”的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医药在治疗内分泌疾病中的显著疗效。
关键词 瘿气 消瘰丸 海藻玉壶汤
下载PDF
宋立群教授治疗妇人小便不禁经验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宜默 宋业旭 《中医药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131-132,共2页
妇人小便不禁是指在清醒状态下不能控制排尿,而尿液自行排出的临床常见病。宋立群教授从膀胱、肾、肝论治,以肾失封藏,肝失疏泄为主辨证施治,灵活化裁,用药精当,屡治屡效。
关键词 小便不禁 名医经验 宋立群
下载PDF
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中医药及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宜默 宋立群 宋业旭 《科技与企业》 2014年第7期326-327,共2页
膜性肾病是成人肾病综合征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临床发病率较高,病变呈慢性进行性发展,病程中出现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应用激素、细胞毒类药物疗效欠佳,有较大的不良反应。近年来临床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膜性肾病,结合中药能有效... 膜性肾病是成人肾病综合征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临床发病率较高,病变呈慢性进行性发展,病程中出现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应用激素、细胞毒类药物疗效欠佳,有较大的不良反应。近年来临床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膜性肾病,结合中药能有效的减少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不良反应,并已经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本文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实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可供临床应用时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性肾病 中医药 综述
下载PDF
虫草益肾颗粒对膜性肾病大鼠生化指标及肾组织形态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宋立群 李慧 +6 位作者 马艳春 张宜默 于思明 张慧杰 齐广瑞 沈泓昱 代丽娟 《中医药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23-25,共3页
目的:观察虫草益肾颗粒对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所致膜性肾病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72只SD大鼠,除12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外,余60只采用多次尾静脉注射C-BSA的方法制备膜性肾病大鼠模型,造模结束后根据24h尿蛋白定量(24hUPQ)随机分为... 目的:观察虫草益肾颗粒对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所致膜性肾病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72只SD大鼠,除12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外,余60只采用多次尾静脉注射C-BSA的方法制备膜性肾病大鼠模型,造模结束后根据24h尿蛋白定量(24hUPQ)随机分为模型组、虫草益肾颗粒低、中、高剂量组以及西药对照组,每组12只。分组后开始灌胃给药,虫草益肾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中药溶液2.7g/kg/d,5.4g/kg/d,10.8g/kg/d(含颗粒量),西药组给予环孢素A(31.5mg/kg/d)联合醋酸泼尼松(0.945mg/kg/d)混悬液。空白组及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灌胃4周。多时间点测定24hUPQ,治疗结束采血检测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L)等生化指标,取肾组织行光镜、电镜检查。结果:虫草益肾颗粒各剂量组24hUPQ减少,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TP、ALB水平升高,而TG、CHOL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光镜下显示虫草益肾各剂量组肾脏病理损害较模型组减轻,电镜下肾小球基底膜(GBM)轻度增厚,上皮细胞下仅少量电子致密物沉积,足突部分融合。结论:虫草益肾颗粒可降低膜性肾病大鼠尿蛋白、升高血浆蛋白水平,调节脂质代谢紊乱,改善肾脏病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草益肾颗粒 膜性肾病 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 C-BSA )
下载PDF
血液透析长期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功能不良发生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9
5
作者 李京 戴晓霞 +2 位作者 张宜默 左力 金其庄 《中国血液净化》 2010年第4期178-181,共4页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中带涤纶套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初级通畅率(从置管到第1次干预)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实施中心静脉长期留置带涤纶套导管30例,均为右侧颈内静脉置管,根据置管后3个月内是否出现导管功能不良(连续3次血流量低于200ml/min,需...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中带涤纶套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初级通畅率(从置管到第1次干预)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实施中心静脉长期留置带涤纶套导管30例,均为右侧颈内静脉置管,根据置管后3个月内是否出现导管功能不良(连续3次血流量低于200ml/min,需要调整体位、反接透析管路,甚至溶栓治疗等干预措施),计算出3月内初级通畅率;并将其分成通畅组和非通畅组;记录置管时患者的年龄、性别、血压,以及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血小板(platelet,Plt)、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白蛋白(albumin,Alb)等指标;达到干体重并行规律透析后分别记录3次透析时血流量、超滤量、管路静脉压、透析前后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取其平均值;通畅组与非通畅组间连续变量的差异比较使用t检验,分类变量的差异比较使用χ2检验,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别,并从中找出影响导管初级通畅率的相关因素。结果入选患者30例,3个月内出现导管功能不良7例,出现时间从17d至89d;其余23例3个月内均血流通畅,导管3个月内的初级通畅率为76.7%;30例患者中通畅组与非通畅组的年龄、男女比、糖尿病所占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758,χ2=0.142,χ2=0.419,均P>0.05);通畅组比非通畅组具有较低的Hb和Hct,具有较高的APTT和透析前CV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之间血压、平均超滤量、透析中血流量、平均管路静脉压、透析后平均CVP以及PT、Plt、TC、TG、LDL-C、Al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涤纶套中心静脉留置导管3个月内的功能不良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过高的Hb、Hct,过低的APTT,以及过低的透析前CV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涤纶套双腔导管 功能不良 初级通畅率
下载PDF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观察 被引量:6
6
作者 宋立群 张宜默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通过对疏血通注射液(水蛭和地龙提取物)治疗PNS的临床观察,探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PNS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PNS提供客观依据。方法:临床纳入脾肾两虚,水湿壅盛兼有瘀血型PNS患者58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对照组30例。在... 目的:通过对疏血通注射液(水蛭和地龙提取物)治疗PNS的临床观察,探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PNS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PNS提供客观依据。方法:临床纳入脾肾两虚,水湿壅盛兼有瘀血型PNS患者58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对照组30例。在基础治疗上,治疗组加用疏血通注射液,对照组加用丹参注射液,以2个月为1个疗程,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中医证候疗效,经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治疗组在减少尿蛋白排出量,提高血浆白蛋白水平,降低血脂,改善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降低患者的复发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疏血通注射液配合基础治疗,能明显改善PNS患者临床症状,减少疾病复发。连续用药对白细胞粒细胞,肝功能无影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疏血通注射液 丹参注射液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不同产地白术组成四君子汤治疗脾胃气虚证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其物质基础初探 被引量:6
7
作者 王萌萌 王超众 张宜默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1期168-171,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产地白术组成四君子汤治疗脾胃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测定不同产地白术组成四君子汤的主要成分含量,探究四君子汤的物质基础。方法158例脾胃气虚证患者为研究对象,①随机抽取50例,再随机分为五组,每组10例。采购安徽、浙江、湖... 目的观察不同产地白术组成四君子汤治疗脾胃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测定不同产地白术组成四君子汤的主要成分含量,探究四君子汤的物质基础。方法158例脾胃气虚证患者为研究对象,①随机抽取50例,再随机分为五组,每组10例。采购安徽、浙江、湖南、河北、河南产地的白术,贵州的茯苓、吉林的人参、新疆的甘草,组成5种不同产地的白术及相同产地的茯苓、人参、甘草四君子汤,分别给予五组患者服用,治疗14 d后计算五组的改善积分。其中,浙江产地的白术四君子汤改善积分最高,河南产地的白术四君子汤改善积分最低。②将剩余的10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1组(38例)、观察2组(38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1组给予常规对症+浙江产地的白术四君子汤治疗,观察2组给予常规对症+河南产地的白术四君子汤治疗。四君子汤方剂组成及治疗时间同上。比较观察1组、观察2组、对照组的治疗效果,观察不同产地白术的四君子汤成分含量检测结果。结果观察1组的总有效率为94.74%,观察2组的总有效率为78.9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6.25%。观察1组与观察2组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1组的总有效率高于观察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浙江产地白术的四君子汤中的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含量及总量均最高,河南产地白术的四君子汤中的总量最低。结论推测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是四君子汤治疗脾胃气虚证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产地白术 四君子汤 脾胃气虚证 高效液相色谱法 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 物质基础
下载PDF
夹脊穴电针配合雷火灸法治疗风寒湿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8
作者 张宜默 张莉 +2 位作者 于春鹏 李琳 周佳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9期1577-1580,1588,共5页
目的观察夹脊穴电针配合雷火灸法治疗风寒湿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8年12月期间在齐齐哈尔中医医院就诊的98例风寒湿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止痛、解痉、营... 目的观察夹脊穴电针配合雷火灸法治疗风寒湿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8年12月期间在齐齐哈尔中医医院就诊的98例风寒湿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止痛、解痉、营养神经治疗,对照组给予夹脊穴电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雷火灸法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后,采用简化MPQ疼痛问卷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进行疼痛评分和颈椎功能评定,采用酶联免疫(ELASA)法检测外周静脉血血浆中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并且记录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MPQ、NDI评分均明显下降,且治疗后观察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外周血血浆中IL-1、IL-6、IL-8、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水平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夹脊穴电针配合雷火灸法治疗风寒湿型神经根型颈椎病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改善颈椎活动度,其机制可能与夹脊穴电针配合雷火灸法能够抑制炎症因子IL-1、IL-6、IL-8及TNF-α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风寒湿型 夹脊穴电针 雷火灸法 疼痛评分 颈椎活动度
下载PDF
艾灸对阳虚体质亚健康人群干预的红外热像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张宜默 王悦婷 刘宪丽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2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艾灸治疗对阳虚体质亚健康人群的影响并通过红外热像特征的研究为治疗效果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治未病中心门诊,符合亚健康状态入选标准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筛选确定为为阳虚质组30人,正常组30人,... 目的:探讨艾灸治疗对阳虚体质亚健康人群的影响并通过红外热像特征的研究为治疗效果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治未病中心门诊,符合亚健康状态入选标准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筛选确定为为阳虚质组30人,正常组30人,共60人。随机分两组后对比艾灸治疗与未进行治疗红外热像特征。结果:亚健康阳虚质人群躯干功能区红外热图典型特征为三焦温度呈上焦>中焦>下焦分布;经艾灸治疗后阳虚体质受检者较正常体质受检者红外热像图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可以客观反映经络脏腑虚实,为中医诊疗提供可视化依据,艾灸对阳虚体质亚健康人群干预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健康 阳虚体质 红外热线 艾灸
下载PDF
柴胡桂枝龙骨牡蛎汤配合铜砭刮痧治疗失眠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宜默 王金先 刘宪丽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18年第11期1293-1295,共3页
目的:探讨柴胡桂枝龙骨牡蛎汤联合铜砭刮痧治疗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收治的失眠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口服朱砂安神丸治疗,观察组采用柴... 目的:探讨柴胡桂枝龙骨牡蛎汤联合铜砭刮痧治疗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收治的失眠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口服朱砂安神丸治疗,观察组采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配合铜砭刮痧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失眠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柴胡桂枝龙骨牡蛎汤配合铜砭刮痧治疗失眠临床疗效显著,给患者带来了福音,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和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铜砭刮痧 失眠
下载PDF
益肾利浊法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者微炎症状态和营养不良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戴晓霞 张宜默 +5 位作者 孟庆香 裴慧 王敏 肖扬 艾荣娟 范越 《中医药信息》 2011年第6期52-54,共3页
目的:研究益肾利浊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微炎症状态和营养不良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MHD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ARB类药物厄贝沙坦口服加用益肾利浊胶囊,对照组给予ARB类药物厄贝沙坦口服。观... 目的:研究益肾利浊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微炎症状态和营养不良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MHD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ARB类药物厄贝沙坦口服加用益肾利浊胶囊,对照组给予ARB类药物厄贝沙坦口服。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中医证候、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中医证候评分hs-CRP、IL-6、TNF-α水平下降,Alb、PA、Hb水平均上升(P<0.05)。提示益肾利浊胶囊能减少血液透析并发症,降低MHD者的死亡率。结论:益肾利浊法可以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者微炎症状态和营养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微炎症状态 营养不良 益肾利浊法
下载PDF
《伤寒论》经方结合雷火灸治疗过敏性鼻炎(寒凝型)的临床研究
12
作者 张宜默 《世界复合医学》 2022年第7期27-31,共5页
目的探讨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寒凝型)临床应用《伤寒论》经方结合雷火灸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在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门诊就诊的60例寒凝型AR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盐酸... 目的探讨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寒凝型)临床应用《伤寒论》经方结合雷火灸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在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门诊就诊的60例寒凝型AR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盐酸氮卓斯汀鼻喷剂喷鼻治疗,观察组给予《伤寒论》经方小青龙汤加减结合雷火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证候积分及血清免疫球蛋白(IgE)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5,P<0.05)。两组治疗前喷嚏、流涕、鼻塞及鼻痒等各项证候积分及血清总IgE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症状积分、血清总IgE水平均呈显著下降趋势,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伤寒论》经方小青龙汤加减结合雷火灸治疗AR,可显著提高治疗的有效率,改善临床症状以及机体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经方 小青龙汤 雷火灸 过敏性鼻炎 寒凝型 IGE
下载PDF
益肾化瘀降浊法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伴肾功能不全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戴晓霞 裴慧 +4 位作者 孟庆香 王敏 张宜默 郝帅 吴冰 《中医药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31-33,共3页
目的:探求益肾化瘀降浊法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伴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益肾化瘀降浊法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伴肾功能不全64例治疗前后血尿酸、24h尿蛋白定量、尿β2微球蛋白、肾功能(血清肌酐、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血脂的变... 目的:探求益肾化瘀降浊法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伴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益肾化瘀降浊法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伴肾功能不全64例治疗前后血尿酸、24h尿蛋白定量、尿β2微球蛋白、肾功能(血清肌酐、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血脂的变化。结果:中药益肾化瘀降浊法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尿酸、尿蛋白、尿微量蛋白,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结论:益肾化瘀降浊法对慢性尿酸性肾病伴肾功能不全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尿酸性肾病 血尿酸 肾功能不全 益肾化瘀降浊法
下载PDF
补肾生血汤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戴晓霞 王敏 +2 位作者 孟庆香 裴慧 张宜默 《中医药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76-78,共3页
目的:探讨补肾生血汤治疗肾性贫血(RA)药效学机制及中医辨证施治规律。方法:将慢性肾衰竭(CRF)肾性贫血符合入选条件者随机分为中西药结合治疗组和单纯西药治疗组,用相应药物治疗8周,观察2组病人用药前后相关指标变化。结果:补肾健脾和... 目的:探讨补肾生血汤治疗肾性贫血(RA)药效学机制及中医辨证施治规律。方法:将慢性肾衰竭(CRF)肾性贫血符合入选条件者随机分为中西药结合治疗组和单纯西药治疗组,用相应药物治疗8周,观察2组病人用药前后相关指标变化。结果:补肾健脾和胃降浊中药联合西药治疗肾性贫血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结论:补肾健脾和胃降浊之中药联合西药治疗更有利于肾性贫血的纠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生血汤 慢性肾衰竭 肾性贫血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5
作者 戴晓霞 孟庆香 +2 位作者 裴慧 王敏 张宜默 《中医药信息》 2010年第4期83-86,共4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患者分为湿热蕴结,风湿内扰;气阴两虚兼血瘀;脾肾阳虚兼血瘀三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西医方法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加减治...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患者分为湿热蕴结,风湿内扰;气阴两虚兼血瘀;脾肾阳虚兼血瘀三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西医方法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加减治疗。结果:湿热蕴结,风湿内扰组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治疗组为94.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气阴两虚兼血瘀组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2%,治疗组为9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脾肾阳虚兼血瘀组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治疗组为9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综合征疗效显著,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激素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决明降脂袋泡茶治疗血脂异常病前状态的临床研究
16
作者 张宜默 梁媛 刘宪莉 《大医生》 2018年第11期1-2,共2页
目的观察决明降脂袋泡茶治疗血脂异常病前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脂必妥组(B组)和决明降脂袋泡茶组(C组),每组30例。A组通过饮食、运动、情志,药膳调整;B组在A组的基础上加用脂必妥口服;C在A组的基础上加... 目的观察决明降脂袋泡茶治疗血脂异常病前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脂必妥组(B组)和决明降脂袋泡茶组(C组),每组30例。A组通过饮食、运动、情志,药膳调整;B组在A组的基础上加用脂必妥口服;C在A组的基础上加用决明降脂袋泡茶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浆黏度。结果 3组患者治疗前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浆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3组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浆黏度含量均有所下降,C组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浆黏度含量显著低于A、B组(P <0.05)。结论决明降脂袋泡茶可促进患者血脂水平恢复正常,有利于患者治疗后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异常 决明降脂袋泡茶 中医
下载PDF
中医综合疗法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戴晓霞 裴慧 +4 位作者 孟庆香 王敏 张宜默 郝帅 刘远鹏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14期1683-1685,共3页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 中医综合 降氮汤 中医 中国医药学 慢肾衰 中药口服 综合疗法 丹参注射液
下载PDF
糖尿病足感染病原菌耐药性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付永丽 李婧波 张宜默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3629-3630,3633,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类型及构成,并对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初步探讨其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足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0年-2012年10月糖尿病足感染患者80例送检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对分离出的病原菌分布...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类型及构成,并对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初步探讨其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足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0年-2012年10月糖尿病足感染患者80例送检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对分离出的病原菌分布、类型进行分析,采用K-B琼脂法对主要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80例糖尿病足患者的分泌物、血液、粪便及其他标本经分离共培养出病原菌132株,其中分泌物中检出76株占57.58%,血液和粪便中分别占19.70%和13.64%,其他占9.09%;其中革兰阳性菌76株占57.58%,革兰阴性菌56株占42.42%;革兰阳性菌对乙酰唑胺和万古霉素的耐药率较低为0~3.45%;革兰阴性菌对地贝卡星、比阿培南和帕尼培南的耐药率较低为0~7.14%。结论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的病原菌种类繁多,且对主要抗菌药物均具有一定的耐药率,临床治疗糖尿病足感染患者时,为减少抗菌药物耐药性,应及时反复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严格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感染 耐药性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