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CD方案在多发性骨髓瘤维持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吕殿亮 石琳 +4 位作者 吴艺 张宽顺 卢金金 曹天星 程志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2期148-151,共4页
目的对来那度胺联合环磷酰胺,地塞米松(RCD方案)在多发性骨髓瘤维持治疗中的临床研究。方法7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以随机信封分组法分为参比组和试验组,每组39例。参比组应用常规化疗方案治疗。试验组应用RCD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 目的对来那度胺联合环磷酰胺,地塞米松(RCD方案)在多发性骨髓瘤维持治疗中的临床研究。方法7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以随机信封分组法分为参比组和试验组,每组39例。参比组应用常规化疗方案治疗。试验组应用RCD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相关指标(M-蛋白、β_(2)-微球蛋白、CD4^(+)、CD4^(+)/CD8^(+))、临床疗效、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M-蛋白(17.39±6.08)g/L、β_(2)-微球蛋白(1.61±0.36)mg/L均低于参比组的(23.54±8.37)g/L、(2.25±0.63)mg/L,CD4^(+)(45.24±5.13)%、CD4^(+)/CD8^(+)(1.78±0.51)均高于参比组的(35.92±4.79)%、(1.32±0.4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87.18%高于参比组的64.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神经组织病变、嗜睡、便秘发生率低于参比组,血小板数量减少、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发生率高于参比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治疗时,使用RCD方案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相关指标,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神经组织病变、嗜睡、便秘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那度胺 环磷酰胺 地塞米松 多发性骨髓瘤
下载PDF
S100A2、Blimp1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吕殿亮 张宽顺 +2 位作者 吴艺 冯磊 石琳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年第11期1805-1808,共4页
目的研究S100钙结合蛋白(S100A2)、B淋巴细胞诱导成熟蛋白-1(Blimp1)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5月于河南省中医院治疗的MM患者82例作为观察组(采用VAD治疗方案),同... 目的研究S100钙结合蛋白(S100A2)、B淋巴细胞诱导成熟蛋白-1(Blimp1)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5月于河南省中医院治疗的MM患者82例作为观察组(采用VAD治疗方案),同时选取同期贫血患者(常规贫血治疗)35例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与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MM患者BMMNC中SS100A2、Blimp1的水平。观察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S100A2、Blimp1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MM患者Blimp1、S100A2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M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S100A2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limp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100A2、Blimp1表达水平均为MM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S100A2与Blimp1呈显著负相关(P<0.05)。S100A2、Blimp1及联合指标预测MM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1、0.836、0.945,联合指标预测价值更高,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1%与78.0%。结论S100A2、Blimp1表达水平均可作为MM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且S100A2、Blimp1表达水平均可作为MM发生的预测因子,其中联合指标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S100钙结合蛋白A2 B淋巴细胞诱导成熟蛋白-1 骨髓单个核细胞
下载PDF
综合治疗在髓外浆细胞瘤中的运用及效果分析
3
作者 吕殿亮 吴艺 +4 位作者 石琳 张宽顺 卢金金 曹天星 程志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5期34-36,共3页
目的 分析综合治疗在髓外浆细胞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50例髓外浆细胞瘤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放疗治疗,研究组给予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生存质量评分、复发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 目的 分析综合治疗在髓外浆细胞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50例髓外浆细胞瘤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放疗治疗,研究组给予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生存质量评分、复发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0.00%高于对照组的5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精神状态、躯体活动、社会活动、睡眠情感评分分别为(89.58±2.67)、(90.69±2.41)、(91.19±2.48)、(90.87±2.2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4.62±2.25)、(85.43±2.87)、(86.63±2.56)、(85.53±2.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24.00%(6/25)低于对照组的52.00%(1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96, P<0.05)。结论 对髓外浆细胞瘤患者开展综合治疗,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对延长其生存时间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外浆细胞瘤 综合治疗 应用效果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型患者消化道症状和胸部CT与舌象关系探讨
4
作者 张勤生 钤培国 +5 位作者 芦晓帆 聂恒 李彬 张宽顺 郭利阁 庞欣 《中医药通报》 2022年第11期37-40,共4页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普通型患者的消化系统症状与舌象及胸部CT的关系。方法:收集177例COVID-19普通型患者的一般情况及首发症状(包括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舌象、胸部CT等信息共同构建数据库。结果:伴有消化道症状者55...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普通型患者的消化系统症状与舌象及胸部CT的关系。方法:收集177例COVID-19普通型患者的一般情况及首发症状(包括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舌象、胸部CT等信息共同构建数据库。结果:伴有消化道症状者55例,无消化道症状者122例。舌色主要表现为红舌和青紫舌;舌形主要表现为胖大舌、齿痕舌;舌苔主要表现为苔黄、苔薄、苔腻。伴有消化道症状者中齿痕舌、苔黄、苔厚苔腻的占比高于无消化道症状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消化道症状者比较,有消化道症状者出现双肺片状磨玻璃影较多,出现右肺磨玻璃影较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胸部CT与舌象关系中,单肺磨玻璃影、双肺磨玻璃影的患者红舌占比相对最高,伴有实变的患者青紫舌占比相对较高;双肺散在磨玻璃影及双肺片状磨玻璃影患者主要表现为齿痕舌、胖大舌;各种不同的CT表现,均多数表现为薄黄腻苔。结论:COVID-19的病位在肺、脾;病理特点为毒、湿、热、瘀、虚,湿热贯穿病程始终。有消化道症状者湿、热的病理表现更明显,并迅速出现双肺的病理改变,病程进展相对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舌象 胸部CT
下载PDF
益气养阴解毒方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期间造血指标的影响
5
作者 吕殿亮 石琳 +1 位作者 吴艺 张宽顺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1年第11期1972-1973,1976,共3页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解毒方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期间造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8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43例(单独接受化疗治疗)、观察组45例(化疗期间同时予以益气养...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解毒方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期间造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8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43例(单独接受化疗治疗)、观察组45例(化疗期间同时予以益气养阴解毒方治疗)。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个疗程后,采用BC68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小板(Platelet,PLT)及免疫功能指标CD4+、CD8+和CD4+/CD8+水平,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结果:治疗后患者Hb、PLT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CD4^(+)、CD4^(+)/CD8^(+)均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解毒方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安全性高,可减轻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维持细胞造血功能,并提高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养阴解毒方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 造血功能 免疫功能
下载PDF
“既病防变”理论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防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李莉 张宽顺 +2 位作者 肖竹青 高捷音 韦云 《北京中医药》 2017年第7期625-626,共2页
"既病防变"是中医治未病理论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慢性病的治疗和预防传变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韦云教授在中医治疗慢性血液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对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治疗有独特见解。其运用中医治未病中"既病防变"... "既病防变"是中医治未病理论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慢性病的治疗和预防传变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韦云教授在中医治疗慢性血液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对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治疗有独特见解。其运用中医治未病中"既病防变"思想对本病进行治疗,在疾病不同阶段给予相应药物以阻断其发展,早期益气为主,辅以理气活血,预防血瘀产生;中期理气化痰为主,辅以活血通络,预防痰瘀互结;后期虚、火、瘀同调,清热化痰、活血散结,预防血栓、出血及转化为其他骨髓增殖性肿瘤。既改善症状,又使病情得到长期有效控制,达到综合治疗效果,较单纯西药治疗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病防变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慢性血液病 防治
下载PDF
The progress of research in medical-image assessment system of melasma
7
作者 蔡玲玲 张丰川 +4 位作者 石静纹 金艳 王瑶 张宽顺 李元文 《World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2016年第1期23-26,共4页
关键词 破坏性疾病 中医 患者 治疗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