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十四株海洋微藻脂肪酸组成的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张小葵 麦康森 +1 位作者 郭健 孙世春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05-210,共6页
对 4个门的 14株 (红藻门 8株 ,甲藻门 1株 ,隐藻门 2株 ,绿藻门 3株 )海洋微藻进行了脂肪酸含量测定 ,微藻在确定的条件下生长 ,指数生长末期收获。结果表明 ,各门的微藻都有其独特的脂肪酸特征 :红藻中含有大量的 2 0 :4 n- 6和 2 0 :... 对 4个门的 14株 (红藻门 8株 ,甲藻门 1株 ,隐藻门 2株 ,绿藻门 3株 )海洋微藻进行了脂肪酸含量测定 ,微藻在确定的条件下生长 ,指数生长末期收获。结果表明 ,各门的微藻都有其独特的脂肪酸特征 :红藻中含有大量的 2 0 :4 n- 6和 2 0 :5n- 3,其中紫球藻 R2 5含量最高 ,占总脂肪酸的4 9.8% (AA占总脂肪酸的 2 0 .5% ,EPA占总脂肪酸的 2 9.3% )。隐藻的主要脂肪酸是 16 :0、18:1n- 9、18:3n- 3、18:4 n- 3、2 0 :5n- 3、2 2 :5n- 3。与其它甲藻有别的虫黄藻 ,18:4 n- 3含量很少并且不含EPA,其主要合成的是 16 :0、18:1n- 9和 2 2 :6 n- 3。 C16和 C18的不饱和脂肪酸是本实验研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微藻 气相色谱分析 多不饱和脂肪酸 PUFA
下载PDF
浮式塑料薄膜袋培养海洋微藻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小葵 张法忠 +2 位作者 张英珊 苗艳丽 孙艳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8-10,共3页
将塑料薄膜袋悬浮于水泥池中进行海洋微藻的三级培养。结果表明,此方法既保证了藻种培养过程中的良好条件,又能够有效地避免薄膜袋的破损漏水,操作简单,运用灵活,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关键词 微藻 聚乙烯薄膜袋 三级培养 浮式法
下载PDF
紫球藻的生长及高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小葵 麦康森 +1 位作者 郭建 孙世春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66-70,共5页
关键词 紫球藻 生长 不饱和脂肪酸 研究现状
下载PDF
不同中药组方对鲤鱼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及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刘铁铮 张小葵 +4 位作者 王桂春 褚福龙 王亮亮 李永斌 张崇禧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45-450,共6页
(21.0±1.0)℃,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20%的3种中药组方及其琼脂新型制剂配成的6种试验饲料,研究不同中药组方对体质量约41 g鲤鱼的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及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组方1各组的质量增加率显著升高(P<0.05... (21.0±1.0)℃,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20%的3种中药组方及其琼脂新型制剂配成的6种试验饲料,研究不同中药组方对体质量约41 g鲤鱼的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及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组方1各组的质量增加率显著升高(P<0.05);3种组方琼脂组的饲料系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及普通组(P<0.05);组方1琼脂组的肥满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组方2各组的肝体指数显著增大(P<0.05);组方1、组方3琼脂组的肝胰脏谷丙转氨酶活性和组方1各组及组方2琼脂组的肝胰脏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组方2、组方3琼脂组的头肾体指数显著增大(P<0.05);3种组方各组的脾体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组方2琼脂组的血清溶菌酶活性显著增强(P<0.05);组方2、组方3琼脂组的白细胞数目、吞噬活性、吞噬指数均显著增大(P<0.05);组方3琼脂组的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以上结果,组方1对鲤鱼生长及蛋白质代谢的促进作用显著;组方3对鲤鱼的非特异性免疫及细胞免疫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组方2对提高蛋白质代谢及非特异性免疫方面有显著作用;琼脂制剂的效果优于普通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鱼 中药组方 琼脂 生长 非特异性免疫 淋巴细胞转化
下载PDF
两种生物反应器高密度培养小球藻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邢翔 张小葵 +1 位作者 杜宗军 赵丽华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8年第23期56-58,共3页
小球藻在水产、环保、医疗和重要生命活性物质生产等众多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得到不断深入,如何高效培养出高密度小球藻以满足各个应用领域的需要是亟待解决的难题。试验探索了利用生物反应器高密度异养培养小球藻的方法,利用气升式、机械... 小球藻在水产、环保、医疗和重要生命活性物质生产等众多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得到不断深入,如何高效培养出高密度小球藻以满足各个应用领域的需要是亟待解决的难题。试验探索了利用生物反应器高密度异养培养小球藻的方法,利用气升式、机械搅拌式两种生物反应器对小球藻进行培养,初步比较了流加培养方式应用在两种生物反应器的效果。通过流加高浓度培养基得到细胞总数1.988×107/mL,最大细胞干重29.944g/L。结果表明,在机械搅拌式生物反应器中流加培养基能够获得最大生长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球藻 自养 异养 生物反应器
下载PDF
芽孢杆菌与光合细菌对乌鳢养殖水的净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姜海明 杨腾腾 +1 位作者 冯磊 张小葵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28-1430,共3页
选用一定量的光合细菌和芽孢杆菌,配置成8种不同比例的混合菌,并研究这8种不同比例的混合菌对乌鳢养殖水体的净化作用。结果表明,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3∶1时,对提高乌鳢养殖水的溶解氧效果最优;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1∶3时,对乌鳢养... 选用一定量的光合细菌和芽孢杆菌,配置成8种不同比例的混合菌,并研究这8种不同比例的混合菌对乌鳢养殖水体的净化作用。结果表明,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3∶1时,对提高乌鳢养殖水的溶解氧效果最优;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1∶3时,对乌鳢养殖水的氨氮去除率和COD去除率最优;各种比例的混合菌均可以降低乌鳢养殖水的pH值,互相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光合细菌 最佳配比 乌鳢养殖水质 净化
下载PDF
加强全面质量管理 确保桥梁施工质量——工程质量预控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小葵 《中外公路》 2002年第5期90-91,共2页
该文以我公司所承建的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南汊主桥为例 ,阐述了如何加强全面质量管理 ,强调预控 ,确保桥梁施工质量。
关键词 全面质量管理 桥梁 施工质量 工程质量预控方法
下载PDF
硝态氮对紫球藻抗氧化能力及NO产生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沙沙 陈晓倩 张小葵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6期89-93,共5页
以紫球藻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在不同硝酸钠浓度下紫球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变化及一氧化氮(NO)的产生情况。研究表明紫球藻在12 mmol/L硝酸钠培养时生长良好,8 mmol/L次之,4、16 mmol/L培养时细胞产量略低。在硝酸钠... 以紫球藻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在不同硝酸钠浓度下紫球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变化及一氧化氮(NO)的产生情况。研究表明紫球藻在12 mmol/L硝酸钠培养时生长良好,8 mmol/L次之,4、16 mmol/L培养时细胞产量略低。在硝酸钠培养过程中,NO的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但各浓度培养时差异不大。SOD、CAT的含量对16 mmol/L硝酸钠及无氮条件较敏感,但SOD的含量整体上比CAT含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态氮 紫球藻 抗氧化酶 一氧化氮(NO)
下载PDF
桥梁与文化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小葵 张笑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z1期710-713,共4页
阐述了桥梁与文化的关系,桥梁是交通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桥梁的持续发展在于与文化紧密相连,纵观古今,能被世人流传与称颂的桥梁无一不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例举了国内外一些典型桥梁蕴含的文化,阐述了湖南桥梁的文化精髓。
关键词 桥梁 文化 持续发展
下载PDF
微生物工程大型仪器的管理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邢翔 赵丽华 +1 位作者 杜宗军 张小葵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 2009年第1期69-71,共3页
探讨了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在大型仪器-发酵设备的管理与使用方面的具体做法,包括了大型精密仪器的购置、管理、维护、使用等方面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 大型仪器 发酵罐 微生物工程学 实验教学
下载PDF
以素质教育为导向,完善本科实践教学体系 被引量:5
11
作者 邢翔 张小葵 赖鹏翔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 2009年第2期34-35,共2页
通过加大实验教学条件建设的投入,强化仪器的购置与管理,建立规范、系统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创建了实践教学基础载体。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实验教学中的比重,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开辟了实践教学第二课堂,考核模式的科学化与合理化改革,... 通过加大实验教学条件建设的投入,强化仪器的购置与管理,建立规范、系统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创建了实践教学基础载体。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实验教学中的比重,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开辟了实践教学第二课堂,考核模式的科学化与合理化改革,真正完善了本科实践教学体系,达到了素质教育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质教育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第二课堂 实践教学 教学体系
下载PDF
生物体液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体系的建立
12
作者 秦兆宇 张小葵 +1 位作者 何峰 刘师莲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9,共4页
为探讨以2D-DIGE为核心的生物体液差异蛋白质组学技术体系,取2组不同生物学状态下的体液样本进行研究。每组包含一例人类多发性硬化样本和一例对照样本,共设3组平行实验。经冷丙酮沉淀法除盐提取蛋白并精确定量,分别用分CY5和CY2荧光染... 为探讨以2D-DIGE为核心的生物体液差异蛋白质组学技术体系,取2组不同生物学状态下的体液样本进行研究。每组包含一例人类多发性硬化样本和一例对照样本,共设3组平行实验。经冷丙酮沉淀法除盐提取蛋白并精确定量,分别用分CY5和CY2荧光染料按最小标记法对多发性硬化样本和对照组进行标记。另再取混合蛋白内用CY3标记。混合样品后分别在3块2D-gel上进行电泳,通过Typhoon 9400多功能荧光扫描仪及DeCyder 2-D差异分析软件进行DIGE分析。差异蛋白用MALDI-TOF/TOF进行鉴定,将所得结果录入Metarcore计算平台,进行蛋白质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研究不同生物学状态下的体液标本,结合网络图谱分析,可得到较多有意义的候选蛋白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体液 差异蛋白质组学 双向荧光差异凝胶电泳 Metacore
下载PDF
白腐真菌F-9的产酶研究
13
作者 戴珅 林书欣 +3 位作者 刘洪涛 索凡 朱启忠 张小葵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2-75,共4页
白腐真菌F-9是新分离得到的一株白腐真菌,分别采用PDA固体培养基、液体天然培养基和液体人工培养基对它进行培养,并对它的产酶情况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F-9在PDA培养基中的生长速率较快,可达到8 mm/d 在液体天然培养基中的生长速率... 白腐真菌F-9是新分离得到的一株白腐真菌,分别采用PDA固体培养基、液体天然培养基和液体人工培养基对它进行培养,并对它的产酶情况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F-9在PDA培养基中的生长速率较快,可达到8 mm/d 在液体天然培养基中的生长速率和产酶情况也比较理想,LiP酶活力可达到341 U/L,MnP可达到264 U/L 在液体人工培养基中LiP和MnP活性达到最大的时间比在天然培养基中晚2~3 d,但酶的活力都有很大提高,LiP酶活力可达到619 U/L,MnP酶活力可达到443 U/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腐真菌 生长 产酶 木质素
下载PDF
栉孔扇贝成长因子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贺猛 张小葵 +2 位作者 刘雪芹 陈申习 张秀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054-4056,共3页
[目的]研究栉孔扇贝成长因子。[方法]对麻子港自然海域的栉孔扇贝养殖场进行水质、浮游植物及地形的研究。[结果]结果表明,在扇贝的1个生长周期内各种条件的变化对扇贝的生长都有影响。其中,浮游植物的密度对其影响作用最关键:密度小时... [目的]研究栉孔扇贝成长因子。[方法]对麻子港自然海域的栉孔扇贝养殖场进行水质、浮游植物及地形的研究。[结果]结果表明,在扇贝的1个生长周期内各种条件的变化对扇贝的生长都有影响。其中,浮游植物的密度对其影响作用最关键:密度小时扇贝食物来源少生长缓慢,在一定的密度范围内扇贝快速增长,当达到赤潮的密度时又会导致扇贝的大量死亡。其他条件通过影响浮游植物的密度对扇贝起间接的作用。温度也是影响扇贝成长的重要因素。调查表明,10月水温在18℃左右,此时浮游植物的密度相对较大,是扇贝的黄金生长期,扇贝的壳高和肥度有明显的变化,11月中旬扇贝壳高达8 cm,产量可达17 kg/笼,11月中旬后,温度下降,浮游植物含量也随之下降,扇贝大小基本无变化。此时海水只是暂时的存放地,以供鲜货上市。[结论]为找到一种改善栉孔扇贝养殖的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栉孔扇贝 成长因子 海洋
下载PDF
京城里的“瑞士”:I love UIBE
15
作者 张小葵 《课堂内外(高中版)(A版)》 2012年第5期28-29,共2页
当初填志愿的时候,我是铁了心要做奥运会志愿者,所以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决然踏上了北上的道路。当然,其中也掺杂了些青春期的叛逆和逃离的念头,在18岁的我看来,青春就应该如同天际的云朵一样,飘向远方,去体验在别处的生活。
关键词 LOVE 奥运会志愿者 瑞士 青春期
下载PDF
一株土壤琼胶降解菌QM64的16S rDNA序列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贾晶 张小葵 +2 位作者 郑凯 罗静海 杜宗军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811-1813,共3页
从背阴处堆肥表层25cm下的土样中分离得到一株较高活性的琼胶降解菌QM64,采用细菌的16S rDNA通用引物,通过PCR的方法扩增到一条约1.0kb的16S rDNA片段。与GenBank上已提交的16S rDNA进行比对(BLAST),表明该细菌与Pseudomonas aeruginosa... 从背阴处堆肥表层25cm下的土样中分离得到一株较高活性的琼胶降解菌QM64,采用细菌的16S rDNA通用引物,通过PCR的方法扩增到一条约1.0kb的16S rDNA片段。与GenBank上已提交的16S rDNA进行比对(BLAST),表明该细菌与Pseudomonas aeruginosa ATCC10145T(X06684)的相似性最高,为97%,故鉴定为假单胞菌属。将该细菌的16S rDNA序列提交GenBank,收录号为FJ907533,并与同源细菌进行比对,得到其系统发育树,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琼胶降解菌 16S RDNA 系统发育树
下载PDF
鹿道口高盐环境中一株溶血性葡萄球菌分离、鉴定与生理特征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增金 汪城墙 +2 位作者 尹腾飞 张小葵 刘爱秋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7-71,共5页
试验从威海市羊亭镇鹿道口盐场筛选、纯化了1种性状优良的菌株Staphylococcus haemolyticus wh-2,该菌株具有较强的生长代谢的能力,在多方面都表现优良,具有抗裂解,抗低温等性质,在不同逆境环境下培养与观察,认识到微生物在不同逆境环... 试验从威海市羊亭镇鹿道口盐场筛选、纯化了1种性状优良的菌株Staphylococcus haemolyticus wh-2,该菌株具有较强的生长代谢的能力,在多方面都表现优良,具有抗裂解,抗低温等性质,在不同逆境环境下培养与观察,认识到微生物在不同逆境环境下的生理多样性,是1株有优良特征的资源菌株。经16SrDNA鉴定分析,鉴定为溶血性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haemolyticus wh-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道口盐场 溶血性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haemolyticus) 耐盐性
下载PDF
不同比例中药复方制剂对墨龙睛鱼生长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松 张小葵 +3 位作者 岳文霞 王林林 袁俊翔 张崇禧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9-70,共2页
在鱼饲料中添加中药复方制剂,可以增强鱼类免疫力并促进鱼类生长。试验以墨龙睛鱼为试验对象,研究3种不同比例中药复方制剂对墨龙睛鱼肝体比和肥满度等不同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比例的复方制剂对墨龙睛鱼生长效果的影响差异较... 在鱼饲料中添加中药复方制剂,可以增强鱼类免疫力并促进鱼类生长。试验以墨龙睛鱼为试验对象,研究3种不同比例中药复方制剂对墨龙睛鱼肝体比和肥满度等不同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比例的复方制剂对墨龙睛鱼生长效果的影响差异较大,其中,低比例中药复方制剂对墨龙睛鱼有显著的促生长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增重率提高9.4%,饵料系数降低0.79,且差异显著。中药复方制剂可以优化传统饲料的配方组成,缓解饲料动物蛋白来源较为单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龙睛鱼 中草药 增重率 肝体比 饵料系数 肥满度
下载PDF
具抑菌活性海星内生细菌的筛选及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详 张小葵 +2 位作者 宋效飞 王鹏然 陈露岚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3期238-240,共3页
从海星的胃、幽门盲囊和生殖腺内共分离到16株菌株.抑菌实验表明,获得的内生细菌中44%的菌株可拮抗至少一株指示菌,各菌株对不同指示菌的拮抗效果差异较大.其中抑菌能力较强的W2#菌株抑菌谱较广,且对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拮... 从海星的胃、幽门盲囊和生殖腺内共分离到16株菌株.抑菌实验表明,获得的内生细菌中44%的菌株可拮抗至少一株指示菌,各菌株对不同指示菌的拮抗效果差异较大.其中抑菌能力较强的W2#菌株抑菌谱较广,且对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拮抗作用明显,具有较大研究价值,该菌株分布于海星胃及、幽门盲囊中,但在生殖腺内没有发现.经初步鉴定,W2#拮抗菌株为黄色杆菌属(XanthobacterWiegel et al.,1978)细菌,实验表明W2#细菌在30℃、pH8.0环境下生长较好,在25℃条件下发酵液抑菌活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星 内生细菌 抑菌活性 筛选
下载PDF
白色噬琼胶菌QM38发酵产琼胶酶条件优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贾晶 张小葵 +1 位作者 郑凯 罗静海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19-420,共2页
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白色噬琼胶菌(Agarivorans albus)菌株QM38产琼胶酶的发酵条件,研究结果初步表明:蛋白胨5.0 g/L、酵母粉1.0 g/L、柠檬酸铁0.01 g/L、装液量1/4(150 ml三角瓶)、培养基琼脂浓度0.4%是其最适发酵条件,发酵48 h时产酶... 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白色噬琼胶菌(Agarivorans albus)菌株QM38产琼胶酶的发酵条件,研究结果初步表明:蛋白胨5.0 g/L、酵母粉1.0 g/L、柠檬酸铁0.01 g/L、装液量1/4(150 ml三角瓶)、培养基琼脂浓度0.4%是其最适发酵条件,发酵48 h时产酶活性达到最高,为0.61μmol/(L.min);23 h时菌种生长最旺盛,OD值为0.5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噬琼胶菌 培养基 发酵 酶活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