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的制备及田间防治试验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长友 张履鸿 +5 位作者 李国勋 郑桂玲 宋捷 许少甫 高洪祥 魏淳芳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6-8,共3页
应用活体增殖病毒 ,制备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乳剂 ,室内对 4龄甘蓝夜蛾幼虫的毒力测定 ,其LD50 为 9 4 2× 1 0 3 PIB/头。田间防治效果表明 ,采用 1 0× 1 0 11PIB/hm2 和 3 0× 1 0 11PIB/hm2 的剂量防治甘... 应用活体增殖病毒 ,制备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乳剂 ,室内对 4龄甘蓝夜蛾幼虫的毒力测定 ,其LD50 为 9 4 2× 1 0 3 PIB/头。田间防治效果表明 ,采用 1 0× 1 0 11PIB/hm2 和 3 0× 1 0 11PIB/hm2 的剂量防治甘蓝夜蛾的效果都在 70 %以上。乳液的稳定性较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夜蛾 核型多角体病毒 防治效果 杀虫剂
下载PDF
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大量增殖 被引量:8
2
作者 李长友 张履鸿 +3 位作者 李国勋 许少甫 宋捷 高洪祥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3期247-250,共4页
对影响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活体内产量的增殖条件研究表明.饲毒龄期是影响病毒产量的主要因子,其次是饲毒剂量,龄期与饲毒剂量的组合也影响病毒产量.以4.32×105PIB/幼虫的剂量饲喂4龄初幼虫,在25℃条件下,... 对影响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活体内产量的增殖条件研究表明.饲毒龄期是影响病毒产量的主要因子,其次是饲毒剂量,龄期与饲毒剂量的组合也影响病毒产量.以4.32×105PIB/幼虫的剂量饲喂4龄初幼虫,在25℃条件下,可获得最高的病毒产量.幼虫死亡率达88.1%,病毒产量平均为4.71×109PIB/幼虫.以实际接种量为基准.PIB增加10000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夜蛾 核型多角体病毒 大量增殖
下载PDF
八字地老虎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寄主范围和室内增殖以及寄主组织病理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郑桂玲 李长友 +2 位作者 张履鸿 许少甫 陈宇飞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40-344,共5页
八字地老虎核型多角体病毒(Xc-nNPV)对6种夜蛾科害虫有侵染性,根据害虫感受性的高低顺序为:甘蓝夜蛾、警纹夜蛾>黑三条夜蛾>朽木夜蛾>粘虫>三角夜蛾。Xc-nNPV能够感染八字地老虎幼虫的体壁、脂肪体、气管基质、... 八字地老虎核型多角体病毒(Xc-nNPV)对6种夜蛾科害虫有侵染性,根据害虫感受性的高低顺序为:甘蓝夜蛾、警纹夜蛾>黑三条夜蛾>朽木夜蛾>粘虫>三角夜蛾。Xc-nNPV能够感染八字地老虎幼虫的体壁、脂肪体、气管基质、血细胞和睾丸被膜,而在马氏管、丝腺、消化管、腹神经索和肌肉组织中未发现有多角体的增殖;虫龄影响病毒产量,虫龄越高平均每头幼虫的病毒产量越高,以3龄幼虫的病毒总产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老虎 核型多角体病毒 寄主范围 组织病理学
下载PDF
八字地老虎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形态发生 被引量:3
4
作者 郑桂玲 李长友 +1 位作者 张履鸿 许少甫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1期44-49,共6页
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脂肪体细胞受八字地老虎核型多角体病毒感染后首先表现为细胞核膨大、染色质凝聚,随后细胞核内形成电子致密的病毒发生基质,在发生基质内及外周产生许多杆状的核衣壳,核衣壳在病毒发生基质与核膜间获得囊膜形成病... 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脂肪体细胞受八字地老虎核型多角体病毒感染后首先表现为细胞核膨大、染色质凝聚,随后细胞核内形成电子致密的病毒发生基质,在发生基质内及外周产生许多杆状的核衣壳,核衣壳在病毒发生基质与核膜间获得囊膜形成病毒束,病毒束从不同方向进入多角体蛋白,多角体形状趋于完善,最后充满整个细胞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老虎 核型多角体病毒 形态发生
下载PDF
八字地老虎核型多角体病毒对原始寄主及交互寄主甘蓝夜蛾幼虫的毒力测定 被引量:3
5
作者 郑桂玲 李长友 +1 位作者 张履鸿 许少甫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12-115,共4页
分别用5种浓度的八字地老虎核型多角体病毒(Xc-nNPV)悬液接种2龄八字地老虎幼虫和2龄甘蓝夜蛾幼虫。结果表示,两者的LG_(50)和 LT_(50)相差不大,可见Xc-nNPV对两者的毒力和潜伏期相当。用感染Xc-... 分别用5种浓度的八字地老虎核型多角体病毒(Xc-nNPV)悬液接种2龄八字地老虎幼虫和2龄甘蓝夜蛾幼虫。结果表示,两者的LG_(50)和 LT_(50)相差不大,可见Xc-nNPV对两者的毒力和潜伏期相当。用感染Xc-nNPV后致死的甘蓝夜蛾幼虫体内分离的病毒回接2龄八字地老虎幼虫,发现这一病毒对八字地老虎幼虫的毒力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力测定 生物防治 Xc-nNPV 夜蛾科害虫
下载PDF
中国东北地区危害人参的金针虫种类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张丽坤 张履鸿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4期332-336,共5页
研究了东北地区危害人参的金针虫种类,发现有8属17种影响人参的产量和质量,其中9种为我国新记载,并编制一检索表.
关键词 金针虫 人参 检索表 害虫 种类
下载PDF
金针虫常见属的鉴别及有关问题 被引量:8
7
作者 张履鸿 张丽坤 《昆虫知识》 CSCD 1990年第4期233-235,248,共4页
我国对叩甲科(Elateridae)的分类工作不多,对其幼虫金针虫的鉴别研究更少。对出现的成虫的鉴别及其数量估计虽可大致反映为害种的情况,但与当地为害的幼虫种类未必总能准确对号。例如某地沟金针虫为害严重,但采到该成虫的机会和数量不... 我国对叩甲科(Elateridae)的分类工作不多,对其幼虫金针虫的鉴别研究更少。对出现的成虫的鉴别及其数量估计虽可大致反映为害种的情况,但与当地为害的幼虫种类未必总能准确对号。例如某地沟金针虫为害严重,但采到该成虫的机会和数量不一定很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叩甲科 叩头虫科 金针虫 分类
下载PDF
中国东北地区亮叩甲属6个常见种的鉴别 被引量:3
8
作者 张丽坤 张履鸿 《昆虫知识》 CSCD 1996年第4期235-236,共2页
关键词 亮叩甲属 农业害虫 鉴别
下载PDF
甘蓝夜蛾(Mamestra brassicae L.)细胞培养的进展
9
作者 潘洪玉 张浩 张履鸿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2期90-94,共5页
昆虫细胞培养是伴随着病毒学的研究发展起来的。自从Grace(1962)首次建立了桉蚕蛾卵巢细胞系以来,昆虫细胞系的建立、细胞系特性研究及其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关于甘蓝夜蛾细胞的研究,Mitsuhashi于1974年以来开展了一些工作,国内... 昆虫细胞培养是伴随着病毒学的研究发展起来的。自从Grace(1962)首次建立了桉蚕蛾卵巢细胞系以来,昆虫细胞系的建立、细胞系特性研究及其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关于甘蓝夜蛾细胞的研究,Mitsuhashi于1974年以来开展了一些工作,国内潘洪玉等(1993)进行了报道,现将所收集的资料概况如下,仅供从事此项研究的学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夜蛾 细胞培养
下载PDF
感染苏云金杆菌后印度谷螟血细胞的病态变化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亚洲 张履鸿 黄春艳 《昆虫知识》 CSCD 1990年第1期20-21,62,共3页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苏云金杆菌感染印度谷螟后幼虫血细胞的病态变化证明:幼虫感病后,原血胞、粒血胞、浆血胞、珠血胞、类绛血胞、囊血胞均受到破坏,多数血胞出现空泡和变形,珠血胞珠粒之间互相脱离,细胞质外流,细胞膜破裂,囊血胞则有细...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苏云金杆菌感染印度谷螟后幼虫血细胞的病态变化证明:幼虫感病后,原血胞、粒血胞、浆血胞、珠血胞、类绛血胞、囊血胞均受到破坏,多数血胞出现空泡和变形,珠血胞珠粒之间互相脱离,细胞质外流,细胞膜破裂,囊血胞则有细胞外溢现象。这些病态变化均可在感病8小时以后观察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谷螟 感染 苏云金杆菌 病理学
下载PDF
大豆叶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Oa NPV)的超微结构及形态发生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力 张履鸿 《东北农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3期210-217,共8页
1987年,在哈尔滨从大豆叶毒蛾Orgyia antiqua(L.)感病致死幼体中分离出核型多角体病毒OaNPV一株。该病毒多角体近圆形,大小约0.4~2.1μm。多角体表面不光滑,有厚约9.0nm的多角体膜。多角体蛋白晶格为线型,晶格均宽约2.66 nm,晶格间距约... 1987年,在哈尔滨从大豆叶毒蛾Orgyia antiqua(L.)感病致死幼体中分离出核型多角体病毒OaNPV一株。该病毒多角体近圆形,大小约0.4~2.1μm。多角体表面不光滑,有厚约9.0nm的多角体膜。多角体蛋白晶格为线型,晶格均宽约2.66 nm,晶格间距约1.66 nm,两个方向的平行线交角分别为53°和90°。病毒粒子为杆状,大小约62 nm×352 nm。大部分病毒粒子为单粒包埋,但观察到包含2粒和3粒核衣壳的病毒束,病毒粒子外膜为两层膜结构,厚约8.3 nm,内膜厚约2.2 nm。髓核呈螺旋形外观。病毒感染的脂肪体细胞的早期病理变化表现为:核仁消失,染色质凝集,随后细胞核中出现病毒发生基质和核衣壳。核衣壳获得外膜后,被封闭在多角体内。先形成的多角体多在细胞核的外围,多角体数量不断增加,最后充满整个细胞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叶毒蛾 核型 多角体病毒 病毒
下载PDF
大猿叶虫微孢子虫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义 张履鸿 宋捷 《东北农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2期120-124,共5页
本文介绍了从哈尔滨市郊区大猿叶虫 Colaphellus bowringeBaly 成虫体内分离出的一种微孢子虫。用光学显微镜和电镜观察其形态和各发育阶段,并对寄主范围及侵染特性等进行了研究。孢子呈长卵圆形,大小5.38±0.45μm×2.65±... 本文介绍了从哈尔滨市郊区大猿叶虫 Colaphellus bowringeBaly 成虫体内分离出的一种微孢子虫。用光学显微镜和电镜观察其形态和各发育阶段,并对寄主范围及侵染特性等进行了研究。孢子呈长卵圆形,大小5.38±0.45μm×2.65±0.23μm。孢子外壁厚约6.25nm,内壁厚约156nm。极丝管状,外径约108.8nm,绕核13~15圈。长约为孢子长的10~15倍。该孢子虫主要侵染寄主的马氏管、脂肪体、血细胞和气管基质等组织。自然寄生率达61%。实验室条件下尚可感染草地螟和马铃薯瓢虫,并在体内完成各阶段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猿叶虫 微孢子虫 蔬菜
下载PDF
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的研制及药效测定 被引量:9
13
作者 倪艳松 张履鸿 《生物防治通报》 CSCD 1991年第4期169-171,共3页
用麦胚人工饲料饲养甘蓝夜蛾幼虫,饲料添毒接种生产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MbNPV,东北农学院分离的菌株)。以2×10~6PIB/ml接种8龄末期幼虫为最佳接种条件,增殖效果最好,产量最高达4.55×10~9PIB/虫。自制MbNPV可湿性粉剂,室... 用麦胚人工饲料饲养甘蓝夜蛾幼虫,饲料添毒接种生产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MbNPV,东北农学院分离的菌株)。以2×10~6PIB/ml接种8龄末期幼虫为最佳接种条件,增殖效果最好,产量最高达4.55×10~9PIB/虫。自制MbNPV可湿性粉剂,室内毒力测定的LC_(50)为4.89×10~4PIB/ml,杀虫效力明显优于液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液蛾 核型 多角体 病毒 杀虫剂
下载PDF
八字地老虎(Xestia c-nigrum)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倪艳松 张履鸿 周彦武 《东北农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1期20-24,共5页
1989年从哈尔滨市郊区罹病八字地老虎(Xestiac-nigrum)幼虫中分离获得八字地老虎核型多角体病毒(X<sub>c-n</sub>NPV),国内过去未见报道。多角体多为四方形、三角形或不规则形,大小约1.0~2.5μ。由镜下观察病毒粒子杆状,... 1989年从哈尔滨市郊区罹病八字地老虎(Xestiac-nigrum)幼虫中分离获得八字地老虎核型多角体病毒(X<sub>c-n</sub>NPV),国内过去未见报道。多角体多为四方形、三角形或不规则形,大小约1.0~2.5μ。由镜下观察病毒粒子杆状,长230~260nm,宽20~30nm。超薄切片观察表明,该病毒为多粒包埋型,多为3~5粒为一束。对2龄八字地老虎幼虫毒力测定表明,8天内的 LC<sub>50</sub>(致死中浓度)为3.3×10<sup>5</sup>PIB/mL。以3.7×10<sup>7</sup>PIB/mL 浓度的病毒感染3龄末期幼虫所获病毒产量最高,可用于病毒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字地老虎 多角体病毒 多粒包埋
下载PDF
大豆叶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OaNPV)的毒力测定
15
作者 何力 张履鸿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02-308,共7页
1987年在哈尔滨从大豆叶毒蛾(Orgyia antiqua L.)感病致死幼虫体中分离出核型多角体病毒OaNPV一株。选1龄和3龄大豆叶毒蛾幼虫作试虫,分别用5个病毒剂量或浓度,采用定量滴叶法进行毒力测定。对应用感染剂量和感染浓度二种计量方法进行... 1987年在哈尔滨从大豆叶毒蛾(Orgyia antiqua L.)感病致死幼虫体中分离出核型多角体病毒OaNPV一株。选1龄和3龄大豆叶毒蛾幼虫作试虫,分别用5个病毒剂量或浓度,采用定量滴叶法进行毒力测定。对应用感染剂量和感染浓度二种计量方法进行分析和比较。1龄幼虫感染剂量或浓度与死亡率回归直线方程分别为y_1=4.94+0.67x_1和Y_1=3.58+0.67X_1致死中量(LD_(50))为1.2PIB/虫,致死中浓度(LC_(50))为1.4×10~2PIB/ml;3龄幼虫感染剂量或浓度与死亡率回归直线方程分别为y_3=3.80+0.49x_3和Y_3=3.01+0.49X_3,致死中量为2.6×10~2PIB/虫,致死中浓度为1.1×10~4PIB/ml。以1.026×10~2、1.026×10~4、1.026×10~5PIB/ml病毒分别处理1龄幼虫所得致死中时(LT_(50))分别为8.9、5.7和4.5天;以1.026×10~2、1.026×10~4和1.026×10~6PIB/ml病毒分别处理3龄幼虫所得致死中时分别为9.4、8.4和4.9天。结果看出OaNPV对大豆叶毒蛾的毒力较高,对用于该虫防治实践具有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叶毒蛾 核型 多角体病毒 毒力
下载PDF
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某些生化特性的测定
16
作者 倪艳松 张履鸿 《东北农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2期141-145,共5页
本文报道不连续系统的 SDS-PAGE 法对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Mamestrabrassicae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 MbNPV)的多角体蛋白,病毒粒子结构多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热处理和温和碱解的多角体蛋白呈现一条带,分子量为28.2×10... 本文报道不连续系统的 SDS-PAGE 法对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Mamestrabrassicae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 MbNPV)的多角体蛋白,病毒粒子结构多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热处理和温和碱解的多角体蛋白呈现一条带,分子量为28.2×10~3±500道尔顿。病毒粒子至少有15种多肽.MbNPV 多角体蛋白富含天门冬氨酸、谷氨酸。未检出色氨酸、限制性内切酶 ECoR Ⅰ,HindⅢ,BamH Ⅰ和 Pst Ⅰ分别把 MbNPV-DNA 酶解成15,13,7和10个限制性片段.由片段积加法计算得平均分子量为95.905±2.164Kb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定 甘蓝夜蛾 核型多角体 病毒
下载PDF
苏芸金杆菌对苹果巢蛾的毒效及其在果园条件下应用的可能
17
作者 张履鸿 白汝娴 叶毓埙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1964年第3期15-28,共14页
前言苹果巢蛾(Hyponomeuta malinellus Zeller)为我国北部地区果树的重要害虫之一,在哈尔滨地带为害大苹果、海棠果、沙果等树种,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甚至可将叶片吃光,使树势衰退影响结果。虽能利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但为害期适值... 前言苹果巢蛾(Hyponomeuta malinellus Zeller)为我国北部地区果树的重要害虫之一,在哈尔滨地带为害大苹果、海棠果、沙果等树种,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甚至可将叶片吃光,使树势衰退影响结果。虽能利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但为害期适值果树花期,喷药对于授粉昆虫等益虫有不良影响,且幼虫的结网习性使接触剂药效的发挥受一定限制。近年来有些研究者利用虫生芽孢杆菌对该虫进行菌效和防治试验,获得一些成效(1958,1958,Günther 1960)。我们于1961年利用苏·芸金杆菌等作了初步试验,并于1962、1963年继续作了一些室内外试验,为利用细菌防治农作物害虫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芸金杆菌 苹果巢蛾 苏云金杆菌 毒效 初龄幼虫 果园
下载PDF
应用斯氏线虫防治8种鳞翅目、鞘翅目昆虫的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赵奎军 张丽坤 +4 位作者 宋捷 张履鸿 李国勋 王晓云 王义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0-24,共5页
1991—1993年在哈尔滨、牡丹江和阿城等地进行了应用斯氏线虫防治8种害虫的研究,其中鳞翅目5种:粘虫、甘蓝夜蛾、银纹夜蛾、向日葵螟、小菜蛾;鞘翅目3种:白星金龟子、马铃薯瓢虫和细胸金针虫。用3个种5个品系线虫测定的结果表明,除金针... 1991—1993年在哈尔滨、牡丹江和阿城等地进行了应用斯氏线虫防治8种害虫的研究,其中鳞翅目5种:粘虫、甘蓝夜蛾、银纹夜蛾、向日葵螟、小菜蛾;鞘翅目3种:白星金龟子、马铃薯瓢虫和细胸金针虫。用3个种5个品系线虫测定的结果表明,除金针虫外,斯氏线虫对其它7种害虫均能侵染。室内试验表明,Beijing品系对粘虫、甘蓝夜蛾、向日葵螟和小菜蛾的致病力最强,害虫死亡率范围为79.3%—100.0%。田间试验表明,Beijing品系线虫对马铃薯二十八星瓢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而NC32和Beijing品系在室内和田间对细胸金针虫均未表现出致病力。这些结果表明,斯氏线虫在本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氏线虫 鳞翅目 鞘翅目 生物防治
原文传递
桑紫褐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的研制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潘洪玉 王义 张履鸿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91-192,共2页
桑紫褐夜蛾(Sarcopolia illoba)核型多角体病毒(SiNPV)是一种毒力高、宿主范围广的病毒,王义等(1987)在国内首次报道,值得开发利用。因此,作者对SiNPV制剂作了进一步研究,结果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毒源桑紫褐夜蛾核型多角... 桑紫褐夜蛾(Sarcopolia illoba)核型多角体病毒(SiNPV)是一种毒力高、宿主范围广的病毒,王义等(1987)在国内首次报道,值得开发利用。因此,作者对SiNPV制剂作了进一步研究,结果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毒源桑紫褐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为东北农业大学昆虫教研室分离株。 (二)人工饲料按王义等(1987)和潘洪玉等(1991)方法,以灰菜叶粉为主要原料分别配成配方A和配方B进行饲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紫褐夜蛾 核型多角体病毒 杀虫剂
原文传递
红棕灰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研究
20
作者 王义 张履鸿 《病毒学杂志》 CSCD 1989年第3期320-323,共4页
红棕灰夜蛾 Sarcopolia illoba(Butler)是鳞翅目夜蛾科害虫。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及苏联、日本、朝鲜、印度等地。幼虫多食性,为害烟草、甘蓝、马铃薯、甜莱、大豆、豌豆、菜豆等作物。1984年在哈尔滨大豆田中,从该虫幼虫... 红棕灰夜蛾 Sarcopolia illoba(Butler)是鳞翅目夜蛾科害虫。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及苏联、日本、朝鲜、印度等地。幼虫多食性,为害烟草、甘蓝、马铃薯、甜莱、大豆、豌豆、菜豆等作物。1984年在哈尔滨大豆田中,从该虫幼虫自然死虫体内分离出一株核型多角体病毒。我们对该病毒的形态学进行了观察。这种病毒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并对12种夜蛾科害虫:迹幽夜蛾(Discestra stigmosa)、甘蓝夜蛾(Mamestra brassicae)、黄地老虎(Scotia segetum)、小地老虎(S.ipsil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棕灰夜蛾 核多角体病毒 侵染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