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条类物质燃烧产生PAHs的散发特征及毒性剂量
1
作者 张金萍 谢晓雪 +2 位作者 姚明俊 冯东浩 张岩桐 《建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8-188,共11页
艾条类物质燃烧会释放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和半挥发性有机物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等污染物质。由于PAHs是致癌、致畸、致突变物质。因而,为了解艾条燃烧释放PAHs的散发特征并保护人体健康,本文在洁净环境... 艾条类物质燃烧会释放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和半挥发性有机物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等污染物质。由于PAHs是致癌、致畸、致突变物质。因而,为了解艾条燃烧释放PAHs的散发特征并保护人体健康,本文在洁净环境舱内对6种艾条(每种各2根)和2种艾柱(每种各16柱)分别进行了燃烧,对其各自释放烟气中的固相PAHs即(PM_(2.5))PAHs进行采样收集后,通过前处理和GC-MS上机分析及理论计算,获得了艾条和艾柱燃烧释放(PM_(2.5))PAHs的散发特征及毒性剂量。主要结论如下:1)艾条、艾柱释放(PM_(2.5))PAHs的散发因子为2.097~6.135μg/g,年份与成分相同但提纯比例小的艾条,其(PM_(2.5))PAHs的散发因子较大;2)相同提纯比例与成分,储存年份大的艾条,其(PM_(2.5))PAHs的散发因子较小。中药的添加使得散发因子明显降低;3)艾条和艾柱释放的(PM_(2.5))PAHs中主要为三环与四环的PAHs,占比分别为41.64%~45.49%和39.19%~41.74%,二环占比最少。菲为主要个体,占比为19.54%~29.65%,蒽、荧蒽与芘的占比次之。4)(PM_(2.5))PAHs的致癌毒性等效剂量BEQ为113.579~829.107 ng/g,致突变等效剂量MEQ为121.001~940.311 ng/g。相同比例及成分但储存年份小的艾条,其致癌毒性与致突变毒性大;相同年份及成分但提纯比例大的艾条,其致癌毒性与致突变毒性整体上较低;中药型艾条的致癌毒性与致突变毒性小于普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条 艾柱 多环芳烃 散发特征 毒性 等效剂量
原文传递
通勤机动车内秋季期间微生物气溶胶的污染特征及暴露分析
2
作者 张金萍 孙宁 +1 位作者 冯东浩 张岩桐 《建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5-165,174,共12页
为了解人们在上下班时间即早晚高峰时段通勤机动车厢内微生物气溶胶的污染特征和暴露风险。本文在2022年秋季选取北京市区内某路公交车和小型载客汽车为研究对象,对其车厢内空气中的细菌和真菌在早晚高峰时段进行了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培... 为了解人们在上下班时间即早晚高峰时段通勤机动车厢内微生物气溶胶的污染特征和暴露风险。本文在2022年秋季选取北京市区内某路公交车和小型载客汽车为研究对象,对其车厢内空气中的细菌和真菌在早晚高峰时段进行了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培养。分析了高峰时段通勤车车厢内乘客位和司机位的微生物气溶胶浓度水平和粒径分布特征,探讨了颗粒物浓度和人员流量对微生物气溶胶的影响,并评估了微生物暴露风险。结果表明:1)高峰段小型客车内真菌和细菌气溶胶的污染水平与相关标准相比属于较清洁等级,而公交车内细菌气溶胶浓度基本未超标,但真菌气溶胶污染明显,且污染集中于乘客位;2)高峰时段小型客车车厢内微生物气溶胶浓度易受室外源影响,公交车车厢内乘客位细菌气溶胶浓度易受室内源影响,且在空调通风状态下公交车车厢内微生物气溶胶浓度主要受空调和车内人员的影响;3)通勤车车厢内细菌气溶胶粒径主要分布在2.1~7.0μm,真菌主要分布在1.1~4.7μm;4)车厢内微生物气溶胶浓度与人员流量呈正相关,且细菌和真菌总浓度与颗粒物PM_(1.0)、PM_(2.5)、PM_(10)均呈正相关;5)微生物暴露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系数均小于1,但其对男性健康的影响稍高于女性,对司机影响高于乘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勤机动车 高峰时段 微生物气溶胶 污染特征 暴露风险
原文传递
烹调油烟产生颗粒物PM_(1.0)的散发特征及浓度预测
3
作者 张金萍 张岩桐 张严匀 《建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0-58,79,共10页
烹调油烟会产生不同粒径段的颗粒物如PM10、PM2.5和PM_(1.0),其可以通过呼吸、皮肤暴露进入人体,进而诱发多种呼吸系统及其它疾病。由于小粒径颗粒物占比较高且更易进入呼吸系统深部,故本文主要探究烹调用油油烟颗粒物PM_(1.0)的排放特... 烹调油烟会产生不同粒径段的颗粒物如PM10、PM2.5和PM_(1.0),其可以通过呼吸、皮肤暴露进入人体,进而诱发多种呼吸系统及其它疾病。由于小粒径颗粒物占比较高且更易进入呼吸系统深部,故本文主要探究烹调用油油烟颗粒物PM_(1.0)的排放特征。首先在洁净实验舱内分别取7种食用油各100 g在恒温加热板上分别加热到190℃、220℃、260℃后持续加热30 min停止加热,期间采用便携式颗粒物测试仪实时监测油烟产生的颗粒物PM_(1.0)的浓度,直至舱内PM_(1.0)的浓度降低到0.035 mg/m^(3);然后根据不同油烟的逐时浓度定量7种食用油在不同温度下油烟中PM_(1.0)的散发速率和散发因子,并采用质量平衡方程对不同工况下油烟颗粒物的散发浓度进行了预测;最后结合实际家庭炒菜产生的油烟颗粒物的浓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食用油在加热到190℃、220℃、260℃释放PM_(1.0)的质量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趋势基本相同,但最高浓度差异较大,分别为0.10~1.23 mg/m^(3)、0.23~5.72 mg/m^(3)和1.95~17.50 mg/m^(3);2)烹调温度为190℃和220℃时,花生油的散发速率及散发因子最大,分别为30.46 mg/h、0.31 mg/(g·h)和135.24 mg/h、1.35 mg/(g·h);烹调温度为260℃时,猪油的PM_(1.0)的散发速率及散发因子最大,分别为304.06 mg/h和3.98 mg/(g·h)。且不同食用油的散发速率和散发因子均随加热温度的升高而增大;3)在同一油烟温度下,PM_(1.0)的散发因子与食用油质量、持续加热时间为正相关,降低食用油加热温度,缩短烹调时间,并通过增大厨房体积,增强通风换气,可降低油烟颗粒物浓度减少对人体的影响。与理论研究相比,实际家庭烹调过程中产生的颗粒物更多,但可及时排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烹调油烟 食用油 油烟温度 颗粒物PM_(1.0) 散发速率 散发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